APP下载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体系的建构探析

2024-01-23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大思政心理健康育人

张 艺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3)

一、问题的提出

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2023 年4 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年)》,标志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为一个国家战略。心理育人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育人要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是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的重要一环。[1]因此,把高校心理育人与“大思政”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近年来,学者对心理育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理育人的内涵、工作不足及路径优化等方面。现有的心理育人运行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建设力度、精准度、效度不够等问题,[2]如何突破现实困境,增强工作实效,提升心理育人质量是目前的研究重点。吕小康指出“当下高校心理育人体系存在一个关键性的思路困境,即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3]丁英平认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应以培育塑造时代新人为目标,深入剖析心理育人在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意义与价值,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育人路径与体系。”[1]陈南菲认为:“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格局广阔、体系健全、多元共生的实践路径。”[4]

目前,对于心理育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理论和实践成果,但未能充分凸显“大思政”的根本要求。[4]不同程度上存在落实落细操作方案欠缺,差异化、实用化尚待加强的情形。鉴于此,本文在心理育人路径的构建上充分结合新时代“大思政”的本质特征,在方法论上,突出系统观念、系统思维,兼顾宏观与微观,通过构建“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体系,发挥“大思政”整体优势,强化高校心理育人系统功能,探索创新提升心理育人质量路径,以期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构建“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体系的价值意蕴

立足新时代新形势,在“大思政”背景下构建高校心理育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心理育人工作格局形成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时代变迁中,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的变革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带来越来越多的冲击和挑战。大学生学习、情绪、人际、就业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新格局的形成十分重要而紧迫。积极构建、创新心理育人体系,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心理育人的作用,促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格局的形成。

(二)有利于促进心理育人工作队伍建设

目前,高校心理育人的工作队伍包括专、兼职两部分。专职队伍一般由各高校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专职教师构成,兼职队伍则主要来自各二级学院的辅导员。大多数高校存在心理育人师资力量不足、专业化程度不够、专职教师行政化等问题。构建高校心理育人体系有利于建立一支以心理健康专职教师为骨干、一线专职辅导员为主体、学校其他教职工为补充的心理育人工作队伍。

(三)有利于促进心理育人工作模式创新

从实践上看,各高校在开展心理育人工作的过程中已形成各自的特色,也存在工作思路僵化、工作理念守旧、活动形式固化、活动内容跟不上学生需求发展等问题。构建心理育人体系有利于促进高校根据新政策、新形势、新需求,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需求,分层、分类、分期开展针对性心理教育,[5]突破重点和难点,创新心理育人工作模式。

(四)有利于促进心理育人工作质量提升

高校心理育人的过程中存在育人对象情况复杂、育人难度大,育人效果难以检验、育人氛围不佳、育人主体合力不够等问题,亟须厘清思路,打破瓶颈。构建高校心理育人体系有助于融合优化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全方位重视心理育人、全方位推进心理育人工作的良好氛围和生动局面,打造特色品牌,提升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质量。

三、构建“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体系的现实困境

高校在心理育人工作中,普遍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

(一)心理育人工作体系顶层设计不完善

心理育人工作体系顶层设计不完善,缺乏统筹规划。第一,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挂靠学工部或教学业务部门,单列的少,阻碍了工作开展,降低了成效。领导机构缺位、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经费、人员、场地和考核难以落实到位。第二,一些高校心理育人理念守旧,忽视了由矫治性转向预防性和发展性的育人目标,工作重点仍停留在普查、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上,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

(二)心理育人队伍建设整体投入不充分

心理育人队伍的人员配置和专业上的整体投入不充分。第一,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除了承担教学、咨询和危机干预工作外,还有宣传、指导社团和行政事务等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专业提升。近年来,部分高校按照上级文件补足配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但因新上岗,一时也很难开展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第二,兼职教师往往心理育人能力不足。大部分兼职教师未系统学习过心理学专业知识,无法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第三,高校重视力度不到位,大多至今仍未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系统培训制度。

(三)心理育人服务成效作用发挥不明显

尽管心理育人服务已经逐渐得到了落实,但其成效作用发挥并不明显。第一,心理育人服务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从个体上看,缺乏对学生心理问题的深入探究,无法真正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只注重治标不治本。从整体上看,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全面了解,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服务需求。第二,心理育人服务存在空白地带。一些学生在面对诸如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困扰时,不愿意主动寻求帮助。第三,心理育人服务缺乏实践性。一些学校开展的心理育人服务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未进行科学评估和反馈。

(四)心理育人融入协同育人格局不深入

心理育人普遍缺乏系统化构建,融入协同育人格局不深入。第一,缺乏全员性。心理育人主体相对单一,主要是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辅导员,其他人员参与较少,全员参与意识不强。第二,缺乏全程性。注重短期效果,心理育人未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心理育人缺乏连贯性,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长期保障。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质院校的学生侧重点不够突出。第三,缺乏全方位性。从学校层面来说,心理育人未能渗透到科研、社会实践等其他环节中;从学生层面来说,未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人格与价值观等领域进行深层次的引导和干预。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缺乏家庭和社会的有效参与,各系统之间未形成有效的连接和积极响应。

四、构建“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心理育人体系对策思路

(一)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保障,完善心理育人大机制

1.健全领导机制,完善制度

成立由校主管领导、学工部门及二级学院负责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人等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制定工作目标、管理制度,明确主体责任、建立考核体系,为心理育人提供人财物的资源保障,形成上下联动的畅通机制。在此基础上与“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心理社团和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共同构建五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6]定期组织心理育人研判会、经验总结会、工作推进会等,推动心理育人工作顺利开展。

2.创新教育理念,锚定目标

将心理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三全育人”上。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整合预防性、矫治性和发展性的育人目标,化被动为主动,变干预为教育和预防,强调全员参与,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程渗透,促进全面发展,完善心理育人大机制。

(二)强化能力提升和成效考核,培育心理育人“大先生”

1.协同建设

建立一支专兼结合、专业互补、全员参与、全方位协调、贯穿全程的一体化心理育人队伍。以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一线辅导员为主体、学生社团和学生干部为关键、学校全体教职工为补充的心理育人工作队伍,全力打造具有大学问、大情怀、大格局的心理育人工作“大先生”。

2.强化培训

通过学历提升、专题培训、学习交流、以老带新、案例督导等多种形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理论素养、教育能力、咨询水平和科研能力,助力推动专兼职教师专家化。出台文件和政策,大力支持辅导员接受心理咨询系统专业培训,提高辅导员队伍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专业化。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社团、学生干部、心理委员等朋辈组织的互助力量,鼓励朋辈组织的建立,提供经费和场地支持,推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提升朋辈助人工作的实效性和规范化水平。提高全体教职工心理健康意识与观念,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切实提升心理育人能力。

3.正向激励

校级层面上,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将其核心业务能力,如师德师风、教学水平、科研创新与心理咨询能力、组织协调开展活动情况等纳入考评指标,将考评结果与评先评优、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挂钩。有条件的高校可单列专门的心理咨询津贴,提升专兼职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二级学院层面上,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体系,纳入二级学院目标管理考核指标,拓展评估途径,开展自评、上级对下级机构的评估、同级机构的评估,每学期召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汇报会,促进学院之间资源共享。此外,对优秀心理育人工作者、优秀朋辈辅导员、优秀心理社团等予以表彰。

(三)推进五育并举和模式创新,探索心理育人大课堂

1.探索五育融入心理育人新形式

按照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年)》(教体艺[2023]1 号)要求,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一是以德育心,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各环节,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以智慧心,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师要注重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在学科教学中注重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三是以体强心,积极发挥体育调节情绪、疏解压力的作用,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是以美润心,发挥美育丰富精神、温润心理作用,积极开展美育实践活动,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五是以劳健心,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让学生动手实践、磨炼意志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和幸福生活。通过五育并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探索心理育人新形式。

2.统筹心理育人资源,丰富心理育人网络载体,创新工作模式

在课程教学方面,推动教学改革,优化课堂知识供给,打造多元化教学模式,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在课外活动方面,把心理育人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心理测评和心理档案管理方面,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需求。在心理咨询与辅导方面,创新推进咨询预约及服务方式,利用自助式心理调适和训练工具,创新“自助”与“互助”途径。在危机干预方面,畅通学校、医院快速转介渠道,创新“他助”途径。此外,强化宣传,通过校园广播、短视频平台及微信公众号等,向师生大力宣传心理育人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师生的认知和支持度,共同推进心理育人大课堂的实施。

(四)加强“三全育人”和体系构建,形成心理育人大格局

全员育人。建立全员参与的心理育人机制,打造心理育人专业化队伍,实施心理育人工作队伍提升工程。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方法等培训,使之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全过程育人。充分挖掘心理育人资源,将心理育人工作贯穿于高校的日常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中,将德育和心理教育充分贯彻到每一个学习者的发展全过程中,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全方位育人。深化校内外协同理念,营造全方位育人氛围,多方筹集整合优势资源,构建多元主体育人模式,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育人格局,[7]尤其在危机干预方面,有效形成家长、学校、校外医疗机构三方危机预防干预合力。打造文化、实践、网络三位一体的心理育人空间,发挥环境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获得感,搭建网络心理教育阵营。[8]

五、结语

新时代新形势对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高校应提高认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掌握好、运用好“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积极构建高校心理育人体系,全面提升心理育人质量,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大思政心理健康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