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药”真能让孩子变聪明吗
2024-01-23徐艳娜
徐艳娜
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有的父母挑灯陪读,夜夜陪着孩子做各种练习题、背书;有的父母则恨铁不成钢,购买各种“捷径类产品”,幻想孩子能在冲刺阶段实现“弯道超车”。一些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考生和家长急于求成的侥幸心理,兜售所谓的“聪明药”,宣传说吃了这种药,就能让考生的成绩提高一大截。那么,世界上真有一吃就变聪明的药吗?这种药对身体有危害吗?
“聪明药”的葫芦里到底装着什么药?
1.专注达、利他林
不法商家兜售的“聪明药”大部分是专注达、利他林,其主要成分为哌醋甲酯。哌醋甲酯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在我国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主要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和嗜睡症,可以提升患者的注意力、降低疲劳感。
之所以被不法分子当成“聪明药”销售,是因为哌醋甲酯能加快人体多巴胺和去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可以帮助服药者集中精力。这样的“药效”表面看起来是提高了服药者的学习效率,间接提升学习成绩。但是,哌醋甲酯对人体是有危害的。如果长期服用该药,服药者可能出现失眠、眩晕、头痛、恶心、厌食、心悸、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
更重要的是,它的作用机制与冰毒的主要成分苯丙胺相似,具有成瘾性。当服药者停止用药时会有和“戒毒”相似的戒断症状。有的考生考试前服用哌醋甲酯,考试后停药,体内的神经递质分泌能力下降,可能会出现注意力涣散、精神萎靡、抑郁等症状。因此,想靠服用哌醋甲酯来提升学习成绩非常不科学。这样做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
2.阿德拉
阿德拉是一种神经兴奋类药物,属于我国的第一类精神药品,能暂缓疲劳、增加机敏性。和哌醋甲酯一样,阿德拉主要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发作性嗜睡症。阿德拉的主要成分是右苯丙胺。苯丙胺是一种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显著兴奋作用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两种光学异构体,右苯丙胺是其中活性更强的一种,会对大脑产生不可逆转的损伤。由苯丙胺转换而来的毒品包括我们熟知的冰毒、摇头丸等,会给服用者的身心带来巨大伤害。
苯丙胺类药物有很强的成瘾性,服用者可能在戒断症状的影响下反复、失控性用药。长期用药可能导致脑损伤、心血管系统损伤,成瘾者可能还会出现幻觉、妄想等认知功能障碍。
3.莫达非尼
莫达非尼是一种觉醒促进剂,在我国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该药主要刺激多巴胺使神经产生觉醒作用,可以缩短睡眠时间,主要用于治疗嗜睡症。因为可以延长觉醒时间,提高大脑的兴奋度,因此被某些人当成“聪明药”违法滥用。
但是,人体需要足够的睡眠、休息时间,才能维持各项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长期通过药物剥夺睡眠,会导致生物钟紊乱,引起精神症状。莫达非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失眠、食欲降低等,长期使用还可能导致情绪不稳、抑郁、狂躁、焦虑等。
看似“神药”,实为管制类精神药品
事实上,根据我国的《精神药品品种目录》,这些所谓的“聪明药”,全部属于国家严格管控的第一类和第二类精神藥物。这些药物具有成瘾性大、耐受性和不良反应强的特性,患者必须在罹患相关疾病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医生指导合理使用。
健康者服用后不仅不会变“聪明”,还会导致许多不良反应,比如抑制或损坏少年儿童的大脑神经发育,形成严重的药物依赖。可能有人怀着侥幸心理,认为只要考完试,把药停了就好了。但滥用“聪明药”导致的成瘾性很强。精神药品的不良反应并不会因为停药而立刻停止,反而可能持续加重,让服用者无法戒断,甚至出现精神异常、丧失判断力,严重者可能为了获取药物走上犯罪道路。依赖药物刺激提神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考生如果为了追求短期效果而“嗑药”犯险,一旦成了瘾君子,美好的人生会被彻底破坏。
“聪明药”并不存在
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发布提示:我国从未批准过任何具有“补脑”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已批准的具有“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免疫力”等功能的保健食品,也不适用于提高智商和缓解脑力疲劳。因此,通过正规渠道售卖的保健食品和药物,没有部分家长和学生期待的“提高智商”的作用。消费者购买保健产品前应详细阅读说明书,明确自己是否适合使用。
考生们的正确选择
好成绩不可能依靠药物得来,考前做好复习规划,调整好生活节奏和心理状态,才是学子们考取优异成绩的“法宝”。
1.患病后规范用药
备考期间时间宝贵,服药前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比如,有些感冒药里面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抗过敏成分,可能导致嗜睡、困倦、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学生可以在睡前服用这类药物,避免影响复习。
2.规律作息
不少同学喜欢挑灯夜战,晚上通宵复习。但熬夜会降低白天的注意力,让人一整天都感觉昏昏沉沉。临近考试时,考生应规律作息,保持最佳精神状态。
3.科学饮食
考生考前集中用脑,身心都比较疲劳,可适当多摄入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的食物。另外,考前没必要食用滋补品。滋补品大多含有较多的脂肪、糖分,容易导致消化不良。
4.稳定情绪
考生面对大型考试前一般都会产生紧张情绪,适度的紧张能刺激大脑兴奋,但过度紧张会影响考生发挥。如果觉得很焦虑、压力很大,考生可以通过倾诉交流、听音乐、户外运动等方式缓解,保持平稳的心态。
建议广大考生和家长回归理性,切莫听信他人推荐,为了一时的“聪明”,变得“聪明一时,糊涂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