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文本翻译的文学虚指性再现研究
——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2024-01-23张丽娟蒋晨璐
张丽娟,蒋晨璐
(浙江工业大学 外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作为国家官方声音,时政文本不仅可以传达国家政策、指导方针、治理原则和政治理念,还能传播民族文化和价值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正是具备这一特质的典范,其英文版本经国家机构编纂,宣传力度大,传播范围广,接受程度高,是我国外宣最权威的英文时政材料[1],能为我们建设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提供有效经验和成功范例。
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翻译研究概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以下简称《理政》)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丛书”重要组成部分[2],是典型的国家文本。第三卷中英双语版于2020 年6 月结集问世,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10月18日至2020年1月13日期间的92篇报告、讲话、谈话、指示、贺信等文章,分为19 个主题[3-4],成为西方世界了解当前中国治理政策和治国理念的重要窗口[5]。
根据OCLC First Search 的最新统计数据,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整理作品的图书馆数量和涉及的国家,绘制了《理政》中英语版本的全球传播地图[6],仅在美国,其英文版分发到美国几乎所有州立图书馆,超过三分之二的州立图书馆均收藏有中文版[6],这表明《理政》在全世界得到广泛阅读,并产生重要影响。
国内对《理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和国际政治范畴:截至2023年2月,中国知网上相关论文数量占比近一半,还有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论文520 篇,以及关于外语和话语研究的论文416 篇。在政治这个最受关注的领域中,一些代表性研究者认为,《理政》中的价值观和话语概念奠定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的基础,不仅阐述了新时代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价值内涵,而且为世界发展提供了参考蓝本。《理政》的外语和话语研究则随着国家教育部和中宣部“三进”工作的推广和深化成为人文学科的新兴研究热点。
三年多来,《理政》的国家翻译实践文本激发了学术界的兴趣,并产生丰富的研究成果。学者们从翻译策略、对外传播、国家形象建设和批判性话语分析等角度调查其英文翻译研究的现状,并总结其特点[7]。
通过CiteSpace 生成的关键词聚类,可以将相关翻译研究的内容分布和主题结构进行分类:第一类属于翻译的内部语言研究,第二类属于翻译的外部功能研究[8]。内部语言研究又可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研究重点是翻译策略和方法,研究中使用的理论视角多样,关键词包括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异化翻译、文化翻译观、功能学派、生态翻译学、变异论、目的论、用典英译等。第二,侧重于语料库研究,在依托语料库平台的基础上,以搭配和高频词语等特定语言结构和特征为研究对象,调研翻译的语言表达模式。第三,关注点聚焦于语言文体特点,包括时政热词、中央文献、文化负载词、政治话语、多模态翻译等。此外,外部功能研究涉及国家对外形象塑造和国家对外话语建设两种类型:一种是形象塑造和话语建设,另一种是从政治、传播和出版的学科视角分析翻译的海外传播策略、效果、机制和影响[9]。
上述研究中,尚可补足和拓展的方面在于:翻译的内部语言研究中,对实用型文体特点关注过于密集,而针对时政文本的文学性研究不够深入;翻译的外部语言功能研究中,文学性再现对于形象塑造、话语建设,乃至传播功效的重要意义常有忽略。
二、文学虚指性的相关理论阐述
作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的代表性时政文本,《理政》其实指性,也就是语言内容与外部世界的对应关系,是其根本特性,也是其权威性、可信度的保证,而在实际传播过程中,大量“金句名言”和画龙点睛的文学语言的虚指性,也就是涉及虚构情景的陈述,为时政文本增添审美意味,别具吸引力。同时,增强共情效应,使得读者印象深刻,提升沟通效果。《理政》第三卷为研究文学虚指性提供了丰富的案例,而在案例描述性研究之前,有必要梳理关于文学虚指性的理论渊源及其在翻译研究领域中的演变。
早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语用学家格莱斯提出了“会话含意”理论,首次引入间接指称性和伪指称性的概念[10]。所谓虚指性,是与实指性相对而言,意指文学语言所指涉的内容不是外部世界中既有实事,而是一些虚构的、假想的情景。文学语言的这种虚指性是由文学创作活动的虚构性所决定的。韦勒克和沃伦,在其名作《文学理论》中,甚至把“虚构性”看作是文学语言的“核心性质”,认为“文学的本质最清楚地显现于文学所涉猎的范畴中。其处理的都是一个虚构的世界、想像的世界。”又写道:“小说,诗歌或戏剧所陈述的,从字面上说都不是真实的;它们不是逻辑上的命题”[11]。英国翻译学者苏珊·巴斯奈特和哈里什·特里韦迪则指出,虚指性在文学翻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传达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方面。他们认为,文学翻译应准确再现源文本的自我指称、间接指称和伪指称,重塑文学虚指性,以实现更理想的翻译效果[12-13]。
时政文本中的文学性再现对于翻译者具有极高挑战:一方面,文学语言的虚指性本身跟时政文本的实用性和客观性容易产生矛盾,因为过度文学化的翻译可能会损害信息传递的效率,常见情况是,文学演绎的比例过大,分散读者对信息焦点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时政翻译的重要功能是对外宣传,这种宣传中又离不开展示民族文学文化的特殊魅力,通过文学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也需要将中国的文学审美传递给国外读者。
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文学虚指性再现案例分析
《理政》系统展示当下中国的治国思想理念和社会政治面貌,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英译本则是典型的国家翻译实践文本。这部作品在海外读者群中引发巨大反响,传播范围如此之广,除却中国自身的综合实力突飞猛进,引发国际读者群的关注兴趣这样的原因之外[14],还在于,其英译本质量过硬,能够为国际社会有效呈现出中国政治现象和社会发展全景。其中,文学性翻译的精彩表现也是功不可没,值得我们在建设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过程中,整理归纳,借鉴推广。
第三卷中承载文学虚指性的名言金句不胜枚举,经过梳理,其再现文学虚指性的情况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文学虚指性在中文和英文中均能以同等程度体现;二是中文文学虚指性突出,而英文中虚指性有落差,但强化了信息忠实度;三是中文中有明显的民族特色文学虚指性,英译中文学虚指性通过再创造,加以弥补。这些案例中,文学虚指性的体现和再现,则可以从语音、语形和语义三个方面加以考证。
(一)语音层面的文学虚指性体现与再现
《理政》第三卷中,不少“金句”根据汉语音节的特点,采用多重四字表达、排比结构或古文诗词节奏,体现文学虚指性[11]。一方面,强调了中心主题,深刻传达了“言外之意”;另一方面,增强了声音和韵律,有助于阅读,赋予政治文本特殊的审美效果[15]。譬如以下三例:
例1: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的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3]。(中文版)
But with the Opium War of 1840, China was plunged into darkness of the domestic turmoil and foreign aggression; its people, ravaged by war, saw their homeland torn apart, and lived in poverty and despair.With tenacity and heroism, countless dedicated patriots fought, pressed ahead against the odds, and tried every possible means to seek the nation’s salvation.But despite their efforts, they were powerless to change the nature of society in old China and the plight of the Chinese people[4].
(英文版)
例2:
我们的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牢牢把握正确斗争方向,做到在各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3]。(中文版)
We should be clear-headed, take a firm stance, and stay on the right course in major struggles.In the face of any major test, we should be“unperturbed by the cloud that obscures our vision”, and remain steadfast while“riotous clouds sweep past”[4].(英文版)
例3: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3]。(中文版)
In innovation the odds of failure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success, but we should have the determination shown by patriotic poet Qu Yuan,“For the idea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 I will not regret a thousand deaths to die”[4].(英文版)
例1 中文版大量反复使用四字结构:“内忧外患”“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可歌可泣”和“各式各样”,中文表达铿锵有力,情绪饱满。英文版中的“fought, pressed ahead against the odds”,通过[s]、[d]、[t]和[dz]这些发音再创造了音韵节奏感。这些辅音堆叠,加强发音时阻迫感,与信息中心“struggle”(斗争)相吻合,使得语言从音韵上具有感染力,另外“seek the nation’s salvation”中也巧妙地利用首音辅音[s]压头韵,弥补损伤了的原文四字对仗的平衡美和节奏美。
例2 和例3 都采用中国古文诗词来增添文学虚指性:“乱云飞渡仍从容”译为“remain steadfast while riotous clouds sweep past”,目的语中连续的语音连读与主旨的“从容”相照应,实现音韵美感再现;例3 中文“虽九死其犹未悔”想要表达的是一种“决心”,译文则通过大量浊辅音[d]增强声音力度,从音韵上显示出与文眼中“决心”相一致的“力量感”,另外还借助两个“to…”结构,增强音韵感,进一步加强文学虚指性的再现。
(二)语形层面的文学虚指性体现与再现
语形层面的文学虚指性是指词组、短语、句子等结构上的语言美感[11],中文往往体现在排比、对偶、古语、古诗等结构形式运用上。语言形制上的文学性往往具有语言独特性,对译者的语言素养具有极高挑战,在不同语言的转化过程中,有时很难进行完全对等的再现。
例4:
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规律[3]。(中文版)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testifies to the fact that“economies make progress through exchange and interconnectivity and fall behind because of isolation and seclusion”[4].(英文版)
例5:
各国应该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3]。(中文版)
It is important for all countries to pursue inclusive development for the benefit of all.As a Chinese saying goes,“All flowers in full blossom make a beautiful spring”[4].(英文版)
例4 中,中文版的“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具有强烈的对偶效果:源语中“相通”与“相闭”对应,“共进”与“各退”对应,而英文版中“exchange and interconnectivity”与“isolation and seclusion”对应,“make progress”与“fall behind”对应,再现原文的语形美感,形式整齐,非常难得。而在例5 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中文诗歌韵律结构就很难保留,因为前后两句传递同样的语义,简单保留形式的话,会造成语义冗余,且不符合英文简洁美要求,于是译者将其合译为“All flowers in full blossom make a beautiful spring”。不难发现,在“all flowers”“full blossom”和“beautiful spring”这三个词组中,前面的形容词“all”“full”和“beautiful”都以[l]音结尾,而后面的名词“flowers”“blossom”和“spring”都以[fl]、[bl]和[spr]等两个或三个辅音混合音开头,这些摩擦音、塞音和其他辅音,从语音上产生“百花齐放”的美学效果,与主旨相呼应。此外,译文中实词都是“A+N”(形容词+名词)的两个词组合,重塑语言形式上的工整。
需要注意的是,当译文难以维持源语工整结构的时候,时政翻译中,不必强行硬凑结构工整而损害语义的传达。如例1 中,源语“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出现了四字结构的连用,从形式上突出苦难之深重,而译文为“Its people, ravaged by war, saw their homeland torn apart, and lived in poverty and despair”,虽然源语形式结构的美学效果受到损失,但是保持了源语信息的完整度[15]。
由于汉语侧重强调结构的排列组合,而英语更加重视句子的思维逻辑,因此汉语中出现词义重复或近义词堆砌,以及内涵意义无对应形象的情况下,英译时会根据语义和逻辑筛选并删除重复项、合并同类项或者意译。换而言之,即使是在文学翻译活动中,语义再现依然优先于形式再现。
(三)语义层面的文学虚指性体现与再现
语音和语形是语言之美的“表”,语义是语言之美的“里”[11]。语义是词语组成句子,句子与句子相衔接所传达的信息内容,或者是所形成的形象画面,语义层面的文学虚指性再现离不开检验译文中的选词、造句衔接是否协调,描述画面是否带来美感。且看下面几个典型案例:
例6:
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3]。(中文版)
High ambitions can stimulate your potential to forge ahead, so that you will not drift aimlessly like a boat without a rudder[4].(英文版)
例7:
今天,他们接过先辈的旗帜,承担了新成昆铁路全线最长、难度最高的小相岭隧道建设重任[3]。(中文版)
Now these young people have taken on the mantle from previous generations, and accepted the mission of building the Xiaoxiangling Tunnel, the longest and most difficult run on the new Chengdu-Kunming Railway[4].(英文版)
例8:
我们要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3]。(中文版)
We must work with resolve and tenacity, and strive to write a brilliant chapter on our new journey to socialist modernization[4].(英文版)
例9:
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在执着坚守上,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最后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3]。(中文版)
Writers, artists and scholars with a good work ethic should demonstrate dedication and perseverance in the pursuit of their professional aspirations, and achieve their goals through assiduous and painstaking efforts[4].(英文版)
首先,措词选择方面。文学性再现需要采用能够营造画面的实词,在对具有共通文化意象的喻体、象征词的翻译,通常采取直译,比如例6中,将“无舵之舟”译为“a boat without a rudder”;例8中将“篇章”译为“chapter”。对于文化内涵不互通的词语,《理政》有两种运用方式,一种是找到具有相同内涵的不同形象词进行替代,如例7 中将“旗帜”翻译为“mantle”(衣钵);另一种是意译,比如例9 源语大量引用古诗,借古诗词语塑造的形象来传情达意,如“昨夜西风凋碧树”中“西风”自带的清冷萧瑟之义,但如若在译文中引入相同概念,进行补译则会影响信息重心,故而英文版采用省译形象,辅之以意译,从效果来说,确实削弱了语义之美,但抓取了核心信息,有利于传播沟通[16]。
其次,整体协调方面。文学虚指性需要营造虚假陈述的逼真效果,而这种逼真效果是靠各种细节的描述来实现的。如例2 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和“乱云飞渡仍从容”译为“unperturbed by the cloud that obscures our vision”和“remain steadfast while riotous clouds sweep past”,对于本不应该存在于真实语境中的“云”,用细节动词以及态度词进行丰富,而对态度的描述在真实语境“斗争考验”中合理,在虚假陈述的“乱云”面前也合理,起到一个虚实衔接、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作用。
最后,例9 中文版借用大量虚假陈述,在语义信息中心“执着坚守”语境下,“天涯路”“西风”“碧树”“高楼”“灯火”等都是从其他语境其他领域“借来的”形象,在该领域实际并不存在,中文搭配上描述性词汇,如行为细节“望尽”“回首”“凋”“上”和时间细节“昨夜”“蓦然”等,增加逼真效果,用某种场景和其中内涵来表达心声,如“望尽天涯路”指“坚持”,“蓦然回首……阑珊处”指一种顿悟,而“昨夜西风凋碧树”和“独上高楼”则分别是对“清冷”和“寂寞”的同义描述,从虚指性角度来说极具美学效果。然而,在时政英译中,如果每一个词都增加如此丰富的虚假陈述,则会喧宾夺主,影响实用信息之本位,令受众读者信息中心抓取困难,但如若只删除部分虚假陈述,则又会使得上下文不够协调,于是译者将“清冷”和“寂寞”同义描述省略,以及“追求”和“领悟”定性描述意译,结合省译和意译,仅抓取数个关键核心词:“dedication and perseverance”“assiduous and painstaking efforts”,高效实现信息优先传递。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发掘《理政》第三卷中英双语材料,聚焦文学虚指性再现的成功案例,总结了基于语音、语形和语义层面的文学虚指性再现策略,希望能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时政外宣提供新的视角,使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故事更有效地为世界所理解。
首先,在中英互通的文化认知中,源语的文学性能够最大可能得到再现,中华文化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对于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学用语,需要译者灵活选取翻译策略,包括合译、拆译和意译等,在不影响信息传达的情况下对其文学性进行二度创作,提升传播效果;对于中西文化认知偏差较大的文学语言,则需要译者进行省译和转译,优先确保其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准确可靠。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时政翻译的本质要求信息传递优先于文学性再现[17],当两者之间产生冲突时,这一原则尤其适用。在案例研究中,存在着减少或简化文学表达的典型处理方式,其运用需满足:文学语言仅作为修饰语或次要信息;文学语言的再现涉及中西方文化认知之间的重大差异,需要占用篇幅过多,阻碍实用信息的传达。总体而言文学虚构性再现对时政文本中实用信息的有效传达具有积极意义。这一论断根植于文学语言固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凭借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技巧的美学运用,文学语言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时政信息。此外,通过运用押韵、排比、隐喻、比拟等手法,它能够生动地描绘社会问题和国家政策,使传达的信息更加清晰明确,增强可信度和感染力[18]。成功的文学性再现可以增强情感共鸣,进一步推动实现中国政治主张和文化内涵价值的广泛传播[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