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大词典》蒙古语释义指瑕四则

2024-01-22杜思佳邓春琴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蒙古语大词典

杜思佳,邓春琴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自元代以来,蒙古族与汉族交流日益深化,这种密切交流反映到语言中就逐渐形成了汉语中出现的各式的蒙古语借词。而《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由数千位专家参与编写,以“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为主要方针。但其收录的蒙古语借词偏离编写方针,出现释义不全面、例证有误等问题。本文旨在考察“答剌罕”“哈剌”“莽古歹”“诺颜”四则蒙古语借词释义,以完善部分《大词典》中的蒙古语借词。

一、答剌罕

【答剌罕】蒙古语音译词。原意为自由者、不受管辖者。为蒙元时代的一种崇高封号。[1]

(1)达(尔)罕,蒙古语,凡有勤劳免其差役之谓,卷六作逹干,又卷十作挞剌干,非一人併改。[2]141

(2)哈喇哈斯达尔罕:哈喇,蒙古语,黑色也;哈斯,玉也;达尔罕,凡有勤劳者免其差役之称也。旧作:哈剌哈孙荅剌罕。[3]7192

实际上,“答剌罕”释义不全面。通过对“答剌罕”各个异体字的考察,“答剌罕”除了指“自由者、不受管辖者”,还可释作“答剌罕军”、匠人、圣洁、旧旗名等。

(3)达(尔)罕,凡有勤劳免其差役之谓,卷九十八作荅剌罕,军名。[4]518

(4)所统苗、獠、洞猺、答剌罕等,无尺籍伍符,无统属,相谓曰阿哥,曰麻线。至称主将亦然。喜着斑斓衣,衣袖广狭修短与臂同幅长不过膝,袴如袖,裙如衣,总名曰草裙草袴。固脰以兽皮,曰项。束腰以帛,两端悬凥后若尾,无间晴雨,被毡毯,状绝类《犬》。军中无金鼓,杂鸣小锣以节进止,其锣若卖货郎担人所敲者。士卒伏路,曰坐草。军行尚首功,资抄掠,曰检刮。所过无不残灭。[5]73

(5)罗次丙,泸州同知文节子。夙严父教。官广东时,连州寇警,帅释迦斑募广西答剌罕二百人追击,军不进。[6]1802

(6)十七年,诏江淮诸路招集答剌罕军。初,用兵江南,募死士从军者,号答剌罕,属之刘万奴部下。及宋平,其人皆无所归,群聚剽掠。[7]914

(7)又有以技名者,曰炮军、弩军、水手军,应募而集者,曰答剌罕军,其名数则有宪宗二年之籍、世祖至元八年之籍、十一年之籍,而新附军有二十七年之籍。[8]18

(8)石国英,至元,荅剌罕军招讨使。[9]590

例(4)中“苗”“獠”“洞猺”原皆指少数民族,但“答剌罕”无少数民族释义,且后文提及“军中无金鼓”“军行尚首功”可知,此处“苗”“獠”“洞猺”“答剌罕”皆指其所代表的军队。例(5)中“答剌罕”当指下文中的“军”。例(6)中指明“答剌罕军”号“答剌罕”,“答剌罕军”语出于“答剌罕”。(7)到(8),平宋战争中,元政府组编“答剌罕军”,不支粮饷,以掳掠为利。

“答剌罕”还可释作“工匠、匠人、手艺人”等含义。

(9)银匠,蒙古尼答尔罕;铜匠,高力尼答尔罕;锡匠,它洛嘎尼答尔罕;铁匠,它末勒七答尔罕。[10]199

(10)打儿汉,凡部夷因本管台吉阵前失马扶救名。如因救台吉自身阵亡,所遗亲子精能造作竒异得生,或将台吉阵中救岀者,加升此,或孙酬升此名。亦有各色匠役,手艺精能,造作奇异器具,升为此名。[11]159

(11)今人以答剌罕呼普通匠人者,正如汉人称一般工匠为师傅,西人称一般医生为博士也。[12]29

例(9)“银”即为“蒙古尼”;“铜”即为“高力尼”;“锡”即为“它洛嘎尼”;“铁”即为“它末勒七”,因而“答尔罕”即“答剌罕”,译为“匠人”,例(10)“打儿汉”即“答剌罕”此处指因救台吉获“答剌罕”封号,也用以指手艺精湛的各类工匠。例(11)(12)可知“答剌罕”指“工匠”现今仍在使用。

“答剌罕”还可释作神圣的、圣洁的含义,该含义由“自由者、不受管辖者”引申为“圣洁、不受侵犯”。

(14)“答剌罕地区”(禁区)、“答剌罕乌拉”(圣山)、“答剌罕事业”(神圣的事业)、“答剌罕祖国”(神圣祖国)等。[14]195

“答剌罕”还作为过去内蒙古自治区县级单位使用,但一般采用“达尔罕”这个汉译写法,即为“达尔罕旗”,驻地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西南花吐古拉苏木附近,。现今与茂明安旗合并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不再单独使用“达尔罕旗”这种说法。

(15)乌拉东公并达尔罕旗地,虽放竣,尙未奏结。[15]90

(16)近年独达尔罕旗尙盛,计马牛羊共一百五十四万头,其余各旗总计一百九十余万头。[16]478

(17)大清山后乌盟、四子王、达尔罕、茂明安三旗及八旗牧厂地,在贻谷、信劝任内,共报垦约五千顷。[17]249

(18)本境自嘉庆八年,蒙古达尔罕旗开荒略地,奉旨招垦,弛禁流民出边禁。[18]19

(19)蒙旗境矿产:哲里木盟西北一带,山冈重迭,地产最饶,如札萨克图、野马图、陶来兔等山之金矿,靑阳鎭之煤矿,鎭国公旗西北山之硫磺,宾图旗前新秋之煤矿,达尔罕旗西北山之金苗、墨石、水晶皆是。[19]10568

答剌罕当释作:自由者、不受管辖者;为蒙元时代的一种崇高封号;匠人;圣洁;旧旗名。

二、哈喇

【哈喇】亦作“哈剌”。蒙古语1.杀头;杀死。2.指黑色。[20]332

(20)回语与准语绝殊,而亦间有相同者,如称万数为图们,称黑色为哈拉。[21]531

(21)“蒙古语黑为喀喇。”[22]1072

(22)珣,貌黑,人呼为哈剌元帅。哈剌,中国言黑也。[23]1619

(23)哈喇巴图,蒙古语:哈喇,黑色也;巴图,结实也。[24]127

因《大词典》要求“所收条目力求义项完备”,“哈喇”一词除以上两个蒙古语义项以外,还可以解释为人名、姓氏、部族名、地名和骂。

“哈喇”常用作人名。

(24)喀喇,姓乌礼苏氏,齐齐哈尔人。父鄂浡托来归隶正白旗,乾隆初年官宁夏副都统。[25]1499

(25)“卿幼习蒙语,屡从王入朝,世祖常呼之纳麟哈喇,以其应对详敏,举止便捷,故曰纳麟,须髯美黑,故曰哈剌。”[26]9871

(26)从木华黎攻通州有功,太祖赐名哈剌拔都。[27]1985

(27)以哈剌那海为大同分省平章。[28]1112

例(24)(25)直接可得出“哈喇”作人名,例(26)“拔都”指“勇士”,赐名“哈剌拔都”指“攸哈剌拔都”英勇。例(27)“哈剌那海”指元顺帝时期的官员。又《元史》《高丽史》《蒙兀儿史记》等有“刘哈剌不花”“石哈剌不花”“王哈剌不花”“李哈剌”等人名。“不花”,蒙古语,指牯牛,“哈剌不花”即为黑色的牯牛。“哈剌不花”“哈剌”用在刘、石、王、李等姓氏之后作名字。

蒙古族有以地名作姓氏和以部落名作姓氏的习惯,据考证,“哈喇”一词也用作宋元之后蒙古人姓氏,并且沿用至今。

(28)“喀喇氏,世居锡伯哩地方。臣等谨按:喀喇本元部名,《元史》以部为氏。”[29]63

(29)镶黄旗满洲 军瓦尔逹之妻喀喇氏。[30]2997

(30)“喀喇。”[31]991

(31)库库,原作巙巙,字子山,哈喇氏,原作康里。[32]3268

“哈喇”还可作为部族名。

(32)客烈亦部,未详所出,或谓始居唐麓岭北谦谦州之地,后徒于土拉河。相传其祖生子七人,面黝黑,蒙古语黑为喀喇,故名其部为喀喇,又讹为客烈。[33]1072

(33)其小百夷、阿昌、蒲缥、哈喇诸风俗与百夷大同小异。[34]409

(34)公讳回,字子渊,世为喀喇部大人族。喀喇,古高车国也。[35]20

(35)库库子山者,喀喇人。元时为浙江行省平章。[36]205

(36)博果宻,世为喀喇部大人,世祖竒之,命师事王恂、许衡,厯世祖、成宗朝为亲臣。[37]25

(37)臣谓挿汉赏在广宁,卽留挿汉及哈喇部各万兵守之,万兵驻牧,逆贼觇窥测,众数加我游徼,逓出广宁,宁前数百里间,弥布山野,渝关以外,山若增而高,堑若浚而深,月给布米约岁费三十六万似伙矣。[38]508

例(32)明确指出部族名“喀喇”来源于黑这个含义,例(33)中“小百夷”“阿昌”“蒲缥”“百夷”皆为少数部族称呼,例(34)指出“喀喇”为“古高车国”,即活跃于中国北部和西北部的游牧民族,例(35)(36)(37)中“喀喇部”说明“喀喇”是个部族名。

黑色在蒙语中的文化内涵往往富含贬义色彩,但它在作为人名、姓氏和部族名表现出的是该时期蒙古族对黑色的尊崇,按:该时期黑色代表着勇武与强悍[39],因而这部分含义赋予到人名、姓氏与部族名中也不足为奇。

此外,“哈喇”还可作为地名使用。

(38)哈剌河卽录之哈勒合河。客勒地名,见秘史。[40]33

(39)丰州有九十九泉。葢辽、金丰州在黑水上游,元静安路则在黑水北。今大同府外镶蓝旗察哈尔地有哈剌乌苏河,西流经归化城南,又西入于黄河。[41]967

(40)伊拉里克地亩与喀喇沙尔属蒙古游牧地,以山为界,该处河水一道,由山之东面流出,距游牧地尚隔一山,于蒙古生计无碍,堪以开垦。[42]2113

(41)野鹊山在左翼北一百二十里,蒙古名巴颜喀喇山。辽史:“上京有野鹊山、儿山。”[43]28558

其中哈剌河即当今的蒙古国色楞格省东南部哈腊河,为鄂尔浑河下游支流;喀喇乌苏河即今天蒙古国科布多省哈尔乌苏湖,意为黑水湖;喀喇沙尔即黑城,是清代新疆地名;哈剌温山又作合剌温山,即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巴颜喀喇山即现在位于青海中南部的巴颜喀拉山,意为富饶青(黑)色的山。部分由“哈喇”命名的地名现在依旧存在,(《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2163 页)“哈剌湖”在青海省东北部乌兰县境内,意为“黑海子”,“哈剌哈河”是乌尔逊河支流,在蒙古自治区与蒙古蒙古国东部境内。“哈喇”一词作地名并非单独使用,而是与其他词一起构成地名,表面上是对该地区的描述,实质上是蒙古族传统习俗和文化心理对力量权利的向往。

(42)骂曰莎可,一曰哈剌。(《卢龙塞略·卷十九·生灵门》)[44]225

(43)骂,哈喇。[45]163

“哈喇”释义当补充为杀;黑色;人名;姓氏;部族名;骂。

三、莽古歹

【莽古歹】蒙古语。指小番。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自家莽古歹便是。奉阿者的言語,著吾打聽存孝去。”[46]412

按:(45)《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作“孟古岱”[47]519,卷五作“忙兀带”,卷七作“忙古带”,卷十作“蒙古带”,卷十七作“忙兀臺”,卷二十一作“忙哥台”,卷七十七作“忙古台”,卷九十九作“忙古”,卷四十五作“忙苛歹”,卷一百九作“孟古台”,卷二百八作“托忙古”。又(46)《宋金元明曲辞通释》引《哭存孝》例证补充“莽古歹(忙古歹),蒙古语谓小番,犹汉语谓小校。例一是也。盖供奔走执役者也”。[48]717可知“莽古歹”与“忙古歹”“忙古台”“蒙古台”等实则为同语。

“莽古歹”指人名。《大词典》释义有误,其引《哭存孝》例证,释义作“小番”讲,但依据(46),可知《哭存孝》中“莽古歹”是指供奔走趋使的仆役,也即社会下层人士。

按:《万历武功录》“又二年正月,青把都儿、哈不慎、莽古歹、同母哈屯、约长昂,大会土蛮,分犯宁前。”“其三月,土蛮益痛怨边吏入骨髓,乃征黑石炭等大率三十余万治兵,期草长而大举。于是青把都及其母哈屯、弟蟒古歹、蟒古塞、哈卜慎,提达子常扯劳等来告”。[49]239、431“青把都儿”即为“察哈尔部”首领,“哈不慎”即“哈卜慎”是“哈喇慎”部首领,二者皆为部落首领的名字,都属社会上层阶级。

此时,“莽古歹”所指对象出现阶级不一致,那么《大词典》作“小番”就不恰当,且《哭存孝》第三折原文中,将“莽古歹”释作人名,同样符合句义。

(47)己未,以西宁州田租税课赐大长公主忙古台。[50]281

(48)方臣佑,小字小公,尚州中牟人。忠烈时,给圣宫中,从安平公主如元,谒□圣皇后,因留之,赐名“忙古台”。[51]9768

(49)子三人:长忙古台,次绵思哥,次捏儿哥。[52]1625

(50)此耶律忙古台也。耶律,辽姓,辽史俱作耶律,金史初作耶律,后尽改移刺,至元史复改耶律。[53]44

例(47)“忙古台”即指大长公主名字,例(48)皇后赐名安平公主“忙古台”,“忙古台”用作皇室赐名,富有美好寓意,且两句例证分别用于长公主姓名与皇后赐名,则“莽古歹”作“小番”讲不恰当。例(49)“绵思哥”“捏儿哥”分别作为二儿子、三儿子的名字使用,长子名为“忙古台”则同样用作人名。除例(50)外,据考察有“曹忙古台”“王忙古臺”“沈忙古歹”“李忙古台”等“莽古歹”放在姓氏之后用作人名的用法。

“莽古歹”还可用作姓氏。

(51)“忙古台氏,蒙古七十二種之一。”[54]10

(52)“蒙古台氏。元俗,每岁十二月下旬,武备寺供弓箭、环刀,束草为人形一,为狗一,选世家之贵重者交射之。”[55]976

除上述二例以外,《中国姓氏大辞典》列有“忙古歹”“忙古台”“蒙古台”“蒙古歹”等条目,《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列有“忙古歹”“忙兀歹”“莽固岱”“蒙古岱”“蒙古台”可知“莽古歹”还通常作为姓氏使用,且写法不一。

“莽古歹”释作“有银”。

(53)孟古岱,有银也。[56]519

(54)《宋史》:按蒙古台,蒙古语有银也。旧作忙兀台,今改。[57]711

(55)或以蒙古人谓银亦曰蒙古,因疑达逹抗金,故以银为国号。揣测傅会,似是而实非。博明西斋偶得以为蒙古之称在金之先,此说近似。[58]238

“莽古歹”即“蒙古”,即现今为人所熟知的蒙古国。

(56)达达,蒙古歹。[60]

(57)蒙果勒,蒙古也。卷八作忙兀儿。[61]771

(58)忙中豁勒(达达)。[62]37

上述例句中“达达”即为“鞑靼”,也即指“蒙古”。

“莽古歹”释义错误,《哭存孝》例证当指人名;另补充释义作姓氏;银;国家名指“蒙古国”。

四、诺颜

【諾顔】蒙古语音译词。犹君,领主。[63]274

实际上并不局限于[+最高领导者][+上层阶级]这一语义特征,还可指王爷、官吏、长官、封号或作为贵族的通称,[+最高领导者]这一语义特征逐渐消失。

(59)那颜泰,要略原作“诺颜泰。”[64]1868

(60)《列传》那演或作那颜、那延。[65]253

(61)“那颜”,纪、传或作“那演”,或作“那衍”,或作“那延”、“那律”,留哥传称“按陈那衍。”[66]251

“诺颜”原指最高统治者,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词义范化,变为一般官员的通称。

(62)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阿霸垓郡王额齐格诺颜女。[67]2689

(63)赛音,唐古特语好也;诺颜,蒙古语官长也。[68]166

(64)那颜,汉人称之长官也。[69]44

(65)那颜,犹华言大人也。只欲留万世美名。[70]525

(66)后废太师,以那颜领之。那颜即华所谓小官也。[71]862

(67)乃命喀尔喀汗、济农、诺颜等进御前,赐卮酒,余令侍卫分送。礼成。翼日各营就列,陈巨炮,帝擐甲,阅毕宣敕,去其汗号,以王、贝勒、贝子、公名爵分锡之。台吉分四等,比四十九旗,依等赐赉,恩礼有加,余如仪。[72]1409

(68)纪、传多称那颜,或称那演,乃赐号也。[73]268

“诺颜”释义当补充为首领;王爷;封号;官吏;一般贵族、官员的通称。

五、结语

综上,“所收条目力求义项完备,释义确切,层次清楚,文字简练,符合辞书科学性、知识性、稳定性的要求”,因而《大词典》需尽可能多收义项,避免出现漏收。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和比较的方法,考证得出“答剌罕”“哈剌”“莽古歹”“诺颜”四词出现释义漏收的情况。漏收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一部分蒙古语借词不仅在汉语中发生演变,在蒙古语中同样发生演变;二是有一部分蒙古语借词由于部分义项使用较少,出现漏收等。因而《大词典》在收蒙古语借词的时候,应遵循“古今兼收”,尽可能多的参考蒙语权威词典,如《蒙汉词典》《蒙古语大辞典》等。

猜你喜欢

汉语大词典蒙古语大词典
含有“心”一词蒙古语复合词的语义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土默特地方蒙古语地名再探
论蒙古语中反映心理逆境倾向的某些字的含义
从现存最早话本新词新义看《汉语大词典》晚收的词条及义项
评《〈汉语大词典〉研究》
俄语词“Sherti”在蒙古语中的变义(蒙古文)
敦煌碑刻文书词汇与《汉语大词典》释义缺失例举
《汉语大词典》义项失序问题研究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