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届跨区域命题征集活动成果展示(二)

2024-01-22本刊编辑部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3年6期
关键词:滑雪冰雪试题

本刊编辑部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将智能管理“精确到肌肉”的上海体育学院的刘宇教授团队,通过采集跳台滑雪运动员的数据信息,结合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进行神经启动、肌肉控制等方法研究,建立数字化高速影像、冠军选手模型、运动员心理分析、运动损伤防护等,为雪上技巧类项目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助力选手实现成绩突破。

为无微不至地服务于运动员,一些高校还在运动员的穿戴上下了功夫。据媒体报道,前不久,天津工业大学领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积极保暖服装研发项目组向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运动员捐赠了可穿戴自加热耐低温服装用品,在零下40℃的环境下,加热面罩内部温度仍可达10℃左右,持续发热1至3小时。

(摘编自周世祥《科技创新为冬奥健儿赋能助力》,《光明日报》2021年3月17日)

材料二:

利用“风洞”进行针对性训练已被冰雪运动强国广泛采用。2020年10月,中国首座体育综合训练“风洞”正式启用。这座为冬奥会量身打造的体育“风洞”,最大风速可达每秒42米,相当于14级强台风,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冰雪运动所涉及的风速范围。在“风洞”助力下,运动员在钢架雪车、跳台滑雪等项目中受益匪浅。

外界还注意到,圆盘滑雪机成为越野滑雪队提升实力的“黑科技”装备,跳台滑雪国家集训队利用科学手段帮助运动员调整空中姿态,六自由度电动模拟体育训练系统的引入为运动员提供了逼真的训练环境……中国正综合多学科、跨学科的力量,统筹推进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为竞技体育实现更大突破提供有力的支撑。

6年多来,109个冬奥小项已实现“全项目开展、全项目建队、全项目训练”,科技赋能让冰雪健儿如虎添翼。目前,中国选手已经在北京冬奥会多个项目上入围,实现历史性突破。比如,中国首次成功“解锁”高山滑雪全项目参赛资格,跳台滑雪等项目的参赛人数创历史新高。

(摘编自郭超凯《从训练备赛到场馆建设,北京冬奥会的“科技底色”》,“上观新闻”2022年1月17日)

材料三:

智能数据,正在成为冰雪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在辅助运动员科学训练方面,人工智能设备可以构建人体运动学及动力学参数测量及分析系统,用来检索、收集、筛选、分析运动员的速度、心率、呼吸、发力方式等一系列以前难以量化的数据。人们以此为依据,发现肉眼不可察的技术错误,设计出更加合理有效的训练方式,为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此外,数据的智能融合,能够推进冰雪产业多元化现状分析,给决策者提供全面而有针对性的参考。比如,以气象、交通、旅游等数据为衔接点,人们可以找到冰雪运动与各领域各产业的交集和相互关系,借此改善运动场地的建设运营,进一步带动冰雪旅游及其他产业的发展。

对5G等新技术的综合运用,为拓展冰雪运动的观赏体验提供了更多可能。当前,一些具备“现场拍摄—云端处理—客户端”技术链路的穿戴设备已走向大众,支持用户从不同角度和位置观赏冰雪运动比赛。VR技术、智能化人机交互功能,能够使冰雪运动突破气候和地域的限制,顺应“北冰南展”的体育发展态势,降低冰雪运动的体验门槛,满足全民健身、线上体验的多样化需求。

科技的不断创新,正是冰雪运动发展的坚实底气和不竭动力,冰雪运动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基于“互联网+”背景,借力现代新兴科技的融合,更多体育科研工作者正将知识和热忱投入其中,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势必迎来全面转型升级,我们满怀期待。

(摘编自张广宁《冰雪运动必走科技创新之路》,《光明日报》2021年12月14日)

材料四:

(摘编自《冰雪之约,中国之邀,中国冰雪的“出圈路”》,“央视网”2021年10月27日)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选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则材料小到穿戴设备,大到训练手段,都强调了科技创新为冬奥健儿赋能助力,凸显冬奥会的科技底色。

B.结合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借助数据信息采集,研究神经启动等方法,从而实现将智能管理“精确到肌肉”。

C.“风洞” “圆盘滑雪机”等首次出现的“黑科技”装备,助力运动员们在真实的训练环境下进行针对性训练。

D.由天津工业大学自主研发的可穿戴自加热耐低温面罩,可以在零下40℃的环境下持续发热至少1小时。

2.下列对材料三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下列对材料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北京获得冬奥会举办权前,中国代表团在历届的冬奥会上参赛的大项仅占所有大项种类的半数左右。

B.从1998年开始,冬奥会大项稳定在七个,而小项数量不断增加;中国队参加小项人数也逐年增加。

C.据统计,在北京冬奥会109个小项中,大约有三分之一在北京获得冬奥会举办权前并未开展过训练。

D.中国竞技冰雪运动在短时间内恶补短板,在2022年冬奥会上,最终实现从头至尾“全面参赛”目标。

(作者、单位:王琨 天津市第七中学)

【试题点评】试题选材新颖,图文结合,对多文本阅读形式进行一定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备考典型性,符合目前新高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客观题考查重点突出,符合“新课标”对学生学业水平的具体要求,设问紧扣实用类文本阅读能力检测重点,能够体现出对日常教学的检测要求。试题解说准确。建议:①试题格式可按照高考原题格式作进一步优化;②对图表与其他文字材料的关联,还可深入研究,充分利用图表内容。

二、古代诗歌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4,5题。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①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此诗当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秋天在柳州所作。十年前,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从大处着眼,以景带情,用“海天” “茫茫”突出“愁”的浓重。

B.颔联借“芙蓉” “薜荔”在惊风密雨中的遭遇,暗比自己仕途风波险恶。

C.颈联虚实结合,诗人想象“岭树重叠” “江流曲折”,与友人互访不易。

D.此诗寄赠四位共患难而天各一方的朋友,抒写思念朋友而难以见面之意。

5.严羽在《沧浪诗话》曾这样评价柳宗元:“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细吟此诗,当之无愧。全诗是怎样体现“深得骚学”的,请加以分析。

(作者、单位:余倩雯 福建省厦门市第三中学)

【试题点评】试题选材具有典型性,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客观题设问对作品考查全面,考查重点突出,能够体现出对日常教学的重难点检测,对引导教学落实诗歌鉴赏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所给注释对学生理解作品起到适当的辅助作用。主观题能结合课内所学,借用古人诗论,引导学生对所学关于“屈原” “离骚”等相关知识做整合,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重视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试题解说准确细致。建议:试题格式可按照高考原题格式作进一步优化。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6,7题。

客 至

陆 游

官闲身自得,客至眼殊明。
静算棋生死,闲分酒浊清。
悠然剧谈罢,偶尔小诗成。
但恨桑麻事,无人与共评。

6.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眼殊明”这个细节生动传神,既为下文书写待客巧妙做铺垫,又体现了宾主情谊深厚。

B.本诗颔联和颈联都具体描写了富有浓郁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场景,自然亲切又富有情趣。

C.本诗着笔日常小事,尾联“无人”二字表露出聚会的遗憾,但并不影响诗人待客的兴味。

猜你喜欢

滑雪冰雪试题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冬来啦,滑雪去
嘿,一起去滑雪吧!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滑雪,冬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