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新时代好青年的价值及其实现

2024-01-22施丽红王鑫竹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历史

施丽红,王鑫竹

(重庆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74)

“历史主动精神”是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的重要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开篇部分明确要求“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1-2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讲话中,习近平号召:“我们要只争朝夕,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持守正创新,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攻坚克难,不断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2]历史主动精神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是推动党和国家取得历史性成就、铸就恢弘伟业的精神密钥。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提出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时代的精神就是青年的精神,深入探讨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新时代好青年的价值及其实现,有利于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育人价值,助推新时代好青年的培育工程。

一 历史主动精神的科学内涵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历史活动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形成的精神品质。区别于其他精神,历史主动精神,一强调“历史”,二强调“主动”。“历史”即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精神生成的现实土壤;“主动”相对“被动”而言,表现为内在的思维进取,外在的行动自觉。历史主动精神既有历史主体把握历史规律、总结历史经验得出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又有在规律性认识指导下积极对客观世界的能动改造。这种精神主要体现为中国共产党立足历史方位,科学把握历史规律,坚持人民至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把握历史大势,自觉肩负家国重任,不畏艰难险阻,砥砺奋进攻克难关,敢为人先,开创复兴历史伟业。

(一)立足历史方位,科学把握历史规律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立足历史方位、顺应历史规律的精神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作为检验的唯一标准。科学的理论为科学的精神孕育提供了根柢,为科学精神的发展提供了遵循。历史主动精神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以历史规律为对象,以历史实践为检验标准,体现为现实的人能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和总结历史规律,并主动利用规律不断曲折前进、螺旋上升的过程。这种规律基于事实联系,而非人的头脑臆想。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立足不同历史方位,顺应历史发展规律,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立足救国的历史方位,顺应独立解放是实现富强富裕前提的历史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扫除精神上的迷茫,从被动挨打到主动革命,以自觉主动的精神状态夺取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立足兴国的历史方位,顺应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规律,中国共产党发挥自觉能动性,领导人民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跃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立足富国的历史方位,顺应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历史规律,中国共产党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更加开放主动的姿态实行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立足强国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历史新征程。

(二)坚持人民至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历史主动精神的依靠力量在人民,价值指向在人民。历史本身并未做任何事情,不拥有任何丰富性,“其实,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3]295。马克思强调历史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历史的真正主体——人的自觉,这种设定和指向都是人,它是在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基础上构筑起来的。历史主体为了能够生活,就需生产满足生活需要的资料。由此,劳动成为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的逻辑起点,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生产劳动发展的历史,作为生产劳动发展主体力量的人民自然成为了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由是观之,人民的拥护是一个政党执政兴国最坚强的后盾。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不懈追求的价值指向和使命归宿,赢得历史主动,赢得人民拥护。“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最富于生命力之所在,“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群众观的精髓和核心,江泽民提出“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秉承人民主体的价值取向将其内化为人民性实践的逻辑引线,根据不同时代条件不断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充分彰显出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变革的根本推动力量,更是历史发展的最终价值旨归。

(三)把握历史大势,自觉肩负家国重任

历史主动精神是自觉主动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勇挑国家重任的行动自觉。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历史的主体不仅要掌握历史规律,也要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承担历史重任,化精神力量为实践动能,推动历史向前发展。顺应社会主义兴起的世界大势,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抛头颅、洒热血,自觉担当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重任。在风起云涌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中国共产党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势,中国共产党科学研判并果断实行改革开放,成功实现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发挥历史主动性,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中国共产党人在为民族谋复兴的同时,不忘为世界谋大同。面对当今世界发展的威胁与挑战,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四)不畏艰难险阻,砥砺奋进攻艰克难

历史主动精神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改造客观世界的精神。真正的历史并非像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事实的堆集,也不是唯心主义者所认为是想像的主体的想像的活动,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现实的人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实践过程。在实践过程中常常伴随着人们在改造过程中生产出一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具有自觉、进取、实干、坚韧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正是成就人、成就事业的根本。“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4]沉淀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血脉和灵魂中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为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顽强拼搏,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提供了不竭动力。历史和现实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是一部始终铭刻着斗争烙印的奋进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牢牢把握历史主动,着力解决发展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畏艰难险阻,克服重重阻碍,迸发出强大生命力、行动力,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再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跨越。

(五)敢为人先,开创复兴历史伟业

历史主动精神蕴含破旧立新、守正创新的精神品质。马克思称赞说:“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历史主动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5]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精彩预演,是人类社会在追求解放进步过程中创新创造的精彩浓缩。创造的精神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和最高表现形式,同样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举世瞩目的物质财富。中国共产党在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实现了三次理论飞跃,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走出了一条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最初设想的道路,也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创造性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也是“一项崭新事业”,马克思未曾阐述过,前人未曾尝试过。中国共产党将推动经济发展的自发性转化为创造历史的自觉性,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转变。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历史主动,坚持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真正实现了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创新的理论指导实践发展的良性互动中开创复兴历史伟业。

二 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新时代好青年的独特价值

历史主动精神根植于唯物史观,坚守谋幸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彰显不畏难敢斗争的意志品质,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论述鲜明提出了新时代青年成才发展的根本遵循,准确刻画了新时代好青年的时代画像。历史主动精神以其透彻的理论说服力、突出的价值引领力、充足的精神支撑力以及强大的现实指导力对涵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葆有特殊优势,提供独特价值。

(一)历史主动精神根植于唯物史观,为新时代好青年立鸿鹄伟志奠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精神的产生离不开思想理论的根基,科学的理论滋养精神的生根发芽。”[6]唯物史观强调历史主体的能动作用,认为人们与外部世界相处就要去认识世界,而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唯物史观并不是没有灵魂的物质主义,既不是非批判的实证主义,更区别于非批判的唯心主义。它强调精神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主观精神,精神的问题并不是精神领域自身的问题,强调通过社会历史性的实践活动不断确证和提升自身的存在意义与价值。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是基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产生的,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不断探寻历史规律,开辟历史道路,开创历史伟业。在这一社会历史性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离不开理想信念的支撑,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引。由此可见,根植于唯物史观的历史主动精神蕴含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为新时代好青年树立崇高理想与信念提供理论支撑以及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以历史主动精神涵养青年,有利于青年正确认知历史的发展与人的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成长为有理想的新时代好青年。中国共产党始终葆有对实现中国梦的精神追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相应的战略策略推进伟大事业发展。“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295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一路走来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站稳脚跟,英勇顽强奋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为了尽快富裕起来,一心一意谋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主动精神,激发着党的主观意志不断为实现理想而踔厉奋发。历史并不仅仅继承和延续以往创造的物质财富,也赓续和发展此前涵养的精神财富。历史主动精神在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不断赓续传承。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历史主动精神生成的前提。赓续传承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有利于培植新时代好青年的精神家园,促进青年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自觉探寻历史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准自身定位,成长为立鸿鹄伟志的新时代好青年。值得注意的是,当代青年在追求理想信念时应建立在对历史规律和历史大势的正确把握,对客观世界发展的正确研判以及对未来社会走向科学预测的基础之上。否则容易陷入看不到任何历史主动性,仅把从自己头脑中发明和设计出来的新社会方案强加给社会,导致解放的历史条件由幻想的条件来代替。

(二)历史主动精神坚守谋幸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为新时代好青年挑家国重担增强内生动力

“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7]这种规定、使命、任务,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责任与担当。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主动,体现了内在驱动力和行动自觉性。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实现该目标任务之重、难度之大前所未有,需要亿万人民不忘初心、共担重任,就越需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引领力。中国共产党在推动本国发展的同时,肩负起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责任。中国共产党以胸怀天下的伟大抱负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以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新时代青年就必须引导中国青年更好地认知每一个个体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而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重任。

以历史主动精神涵养青年,有利于青年以历史主体的主人翁精神自觉肩负起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的重任,成长为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大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代代青年的接续担当。如何充分调动青年群体的积极性,自觉担当历史使命是亟需解决的现实命题。不难发现,青年使命的履行与自觉的程度密切相关。马克思在中学时就把为全人类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认为“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8],他以高度自觉的主人翁意识担当起解放全人类的历史重任。这也成为日后马克思致力于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将为人民解放而奋斗作为毕生使命的自觉动力。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青年的精神园地,便会化为青年雷霆万钧之伟力,便会转化为追求理想的实践动力。只有历史主体具有高度自觉承担责任的意识,才能驱使个体出现履行使命的行为。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一种积极、能动、进取的精神状态,蕴含着担当、斗争、创造等精神品质。掌握历史主动精神的青年不仅个体呈现自觉进取的精神状态与实践践行,而且有利于带动身边的朋辈出现良好的群体效应。以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新时代青年,有利于唤醒青年知重负重、知难迎难的担当精神,激发青年内在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同时,青年群体之间的朋辈效应有利于形成一股责任肩扛的社会风气和氛围,在实际行动中不断证明中国青年是堪当大任的新一代好青年。

(三)历史主动精神彰显不畏难敢斗争的意志品质,为新时代好青年克难涉险提供制胜法宝

历史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社会在矛盾运动中前进。历史主体立足于自身需要和现实提供的可能,为了实现目的的设定和指向,就需不断开展实践活动。这是一种由于世界不会自动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的活动,是把世界变成人所希望的世界的活动,也是把理想变成现实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历史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规律、抓住机遇、解决矛盾、攻坚克难,奋力推动目标的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三个务必”,在“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务必艰苦奋斗”基础上增加了“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是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集中体现,彰显着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精神品格。以历史主动精神涵养青年就必须引导青年坚定斗争意识,提升吃苦本领,把握历史主动。

以历史主动精神涵养青年,有利于青年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积极应对历史进程中各种艰难险阻,成长为能吃苦的新时代好青年。苦是对环境、形势、局面的一种描述,也是对人意志品质的一种检验。能否吃苦是检验青年理想信念、才干本领的试金石。历史主动精神生成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的精神滋养,发展于中国共产党从建立到发展壮大的斗争过程,蕴含着不畏难敢斗争的意志品质,有助于指引青年能吃苦、肯吃苦、不怕苦,帮助青年锤炼过硬本领。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新时代好青年,能够引导青年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青年时期的习近平与乡亲们住窑洞、睡土炕,忍耐跳蚤叮咬,与乡亲们一起铡草、挑粪、拉煤、打坝……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正是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习近平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磨练了坚强意志、练就了过硬本领。如今,有些青年丢掉了昔日能吃苦的好传统,选择了舒适、选择了躺平。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也成长不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历史主动精神能够引导青年认识历史发展与历史主体的关系,激发个体内在能吃苦的韧性,引导青年通过发挥自身主动性来克服困难与矛盾,帮助青年练就不畏难的心态、敢涉险的勇气、能吃苦的本领,增强青年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四)历史主动精神贯穿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为新时代好青年撸起袖子加油干指明行动方向

“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1]70,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带领中国人民在砥砺奋进中把人们的主观力量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充分发挥主动的精神力量,开辟美好未来的历史。历史主动精神是一种自觉自为地奋力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引力。青年作为传承和践行历史主动精神的主体力量,是赢得历史主动的排头兵。以历史主动精神涵养青年有利于引导青年将具体的目标落到实处。

以历史主动精神涵养青年,有利于引领青年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成长为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9]回首百年不难发现,一切伟大的成就都在实干中慢慢实现,一切伟大的事业在接续奋斗中渐渐推进。五四一代、抗日一代、解放一代、建国一代、改革一代、互联网一代……时代各有不同,青春奋斗的底色一脉相承。每一代中国青年都自觉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用奋斗共同推动了国家的进步与繁荣。青年是社会的新生力量,他们在努力适应社会的同时,有着很强的改造社会的意愿,具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但由于他们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摇摆不定。历史主动精神蕴含的科学精神、担当精神、奋斗精神等,能够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调动青年的主观力量,激发青年自发、自觉、自主的意识和行为向着复兴伟业勇毅前行。事虽小,不为不成,青年应深知人与其他存在物的区别在于人不断地实践。成就无论大小都是踏实干出来的,而不是空谈阔论喊出来的。再好的远景目标,再好的宏伟蓝图,如果驰于空想、骛于虚声,最终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历史主动精神正是引领青年奋斗实干的一剂良药,能够帮助青年意识到在实现中国梦中充当主力军的角色,意识到自身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青年越能意识到自身的历史主体性,就越能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就越能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实践行动。历史主动精神利于激励青年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拒绝“空谈式”青春,将“永久奋斗”定格为人生的总基调。

三 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新时代好青年的实现路径

以历史主动精神涵养新时代好青年,就要在遵循青年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四史”教育,融入社会实践育人过程,涵养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好青年。

(一)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筑牢青年精神之基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理想信念教育,涵养新时代好青年的精神自觉。第一,夯实理论根基,形成学习自觉。“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1]16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原因。青年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理论学习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发展大势,站在前人肩膀上获取历史经验,在赓续历史主动精神中坚定理想信念。第二,强化价值引领,提升担当意识。历史主动精神蕴含中国共产党生生不息的自觉主动精神品质,是青年深入理解革命先辈在革命斗争、改革创新、强国建设过程中砥砺奋进的鲜活素材。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融入中国共产党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鲜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就能增进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让青年深切感受新时代接棒奔跑的历史使命,在增强对自身历史使命深刻认知基础上,坚定理想信念,主动践行初心使命,逐渐成长为新时代好青年。第三,汲取精神营养,增强奋斗自觉。历史主动精神蕴含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对未来发展的研判,是青年将精神的主动变为行动自觉的催化剂。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就能使青年汲取历史主动精神内涵而主动出击、迎难而上、积极应对,补足自身的精神之钙、增强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意识、锤炼担当实干的真切本领。

(二)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四史”教育,增强青年历史自信

历史主动精神贯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开创历史伟业的发展脉络,将其融入“四史”教育,就能涵养新时代好青年的历史自信。历史主动精神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过程中逐渐起源、形塑起来的,贯穿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首先,以中国共产党奋斗淬炼的历史事实强化青年的历史自觉。“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10]历史自觉是历史自信的前提和基础。将其融入“四史”教育,展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掌握历史主动的历史逻辑,就能助推青年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历史,对历史有一个系统、全面、科学的认知,对历史进步更加确信、向往和追求。其次,以中国共产党开拓复兴伟业的历史成就增强青年的历史自信。“四史”的学习能帮助青年体悟党始终以积极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历史进程,感受党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明白中国发展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四史”教育,引导青年在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成就和历史贡献中,发挥自身能动作用,对历史有更好的认知,增强历史自信。最后,以中国共产党人积极有为推动历史进程的历史主动引导青年身体力行。历史主动精神融入“四史”教育,使青年弄清楚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自己所应担负的历史责任,从中获取奋斗不止、精进不怠的动力源泉,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增强推动历史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三)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社会实践育人,激发青年逐梦奋进

历史主动精神彰显着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永不停滞的前进姿态,将其融入社会实践育人过程,就能涵养新时代好青年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一切理论成果最终都要熔铸于实践活动中。“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是新时代好青年躬行践履、追梦圆梦时精神风貌和行为风范的生动刻绘”[11]。一方面,历史主动精神蕴含强烈的主体精神和参与意识,将历史主动精神融入社会实践育人,驱使青年以敢想敢为的状态踊跃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当代青年对认识未知劲头足,对新生事物接受速度快,主体参与意识强,这些精神品质为历史主动精神能够融入社会实践育人提供了先决条件。历史主动精神能够促使青年大胆构想美好未来,将鸿鹄之志外化为敢于斗争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青年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确证自身的历史主体性,并由历史主体性驱使青年个体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精神层面涌现责任担当的情感意志是青年踊跃投身社会实践的内生动力。同时,青年在改造客观世界时会丰富自身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进一步增强青年承担历史使命,推动历史发展的内驱力。另一方面,历史主动精神表现为外在的行动自觉,将其融入社会实践育人就能涵养青年善作善成的本领。从本质上看社会生活是实践的,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创造历史。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要涵养一个人,仅仅依靠教育、呼吁是不够的,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改变他的活动条件、社会关系。社会实践过程是发挥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体现,历史主动精神的发挥是青年正确研判、科学决策、躬行实践的重要条件。青年在攻坚克难、砥砺奋斗的过程中,要想干成事就必须提高善作善成的能力,自觉汲取知识、增长才干、把握规律、锤炼本领、总结规律,使自己的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实践能力不断符合目标要求。要在实践锻造中改变青年活动条件、社会关系,激发青年逐梦奋进的精神风貌和行为风范。

猜你喜欢

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主动精神重要论述探析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以来关于历史主动精神的研究述评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以“三原色”为导向开展数学教学的思考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