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时代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职业发展

2024-01-22李俭国赵爱清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学报期刊人员

李俭国,赵爱清

(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学家》编辑部,四川 成都 610074)

高校学报依托于高校的资源与平台,具有较好的学术根基,成为学术成果出版传播的重要阵地,其出版质量是影响我国学术产出和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1]。据统计,我国有期刊9 000余种,其中学术期刊有6 000余种。高校学报有2 000多种,占我国期刊总数的近1/4,占全国学术期刊总数的1/3[2]。作为中坚力量的青年编辑的业务能力和人文素养是影响高校学报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高校学报的青年编辑通常是在高校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既是高校工作人员,也是把关和引领学术研究的专业人员,同时又是国家宣传和出版行业的从业者。然而,受制于高校学报在高校系统内部评价体系的影响,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职业发展空间通常受到一定限制,加之来自数字化和融媒体的技能挑战,使得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职业成长动力不足,这反过来也影响和制约了高校学报的质量建设。因此,在双一流大学建设和我国期刊高质量建设的双重背景下,应更多关注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职业发展路径,促进他们在职业发展、学术研究和业务能力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制度建设和职业路径优化,促进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在工作中的激励相容,通过制度优化促使行为人的个体利益诉求与集体价值目标能够达成一致。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职业发展中的激励相容设计是在满足青年编辑利益诉求的基础上,通过工作晋升和职称晋升等提升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对工作的满意度,进而实现其工作业务能力、个体职业成长与一流学报建设的有机融合,在实现业务能力提升和高质量学报建设的同时,促进个体不断成长[3]。

一 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职业发展中面临的困境

(一)职业待遇较低

长期以来,高校学报编辑的岗位类别定位处于“身份不明和摇摆不定”的尴尬境地。高校教师通常分为教学科研人员和行政教辅人员两大类,每一类均有清晰的晋升通道和相应的津贴收入制度等。除了基本工资收入之外,高校教学科研人员通常还有课时费、科研奖以及学科带头人津贴等相应的其他收入;行政教辅人员也有根据教学科研人员的年均津贴进行统一测算的津贴和各种加班补贴等其他收入。然而在高校工作人员中,学报青年编辑①既不属于教学科研人员也不属于行政教辅人员,从而导致他们的职业待遇没有明晰的依据和标准,难以参与类似课时费、科研奖以及行政教辅人员津贴等的分配。现实中多数高校参考行政教辅人员的津贴对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进行分配,这就导致他们的薪酬与相同学历和职称的教学科研人员相比差距较大,甚至与高校行政教辅人员的薪酬水平也存在差距[4]。高校学报的办刊经费通常来自高校内部的资金分配,受到严格的预算约束,而高校又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核心,高校学报办刊经费普遍紧张,这不仅削弱了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工作动力,也制约了他们的人力资本投资与职业能力提升。

(二)学科建设受排斥

按照《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的规定,高校学报编辑应该属于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关键部分,并且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应该在职称晋升、经济收入、工作待遇、进修学习以及评优评先上和教学科研人员以及行政教辅人员同等对待,在学术研究中具有突出贡献的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应该纳入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序列[5]。这些文件为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地位和待遇提供了保障,但是这些文件仅仅是建议,并不具备强制性,很多高校在经费分配和人员配置以及职称晋升和人员待遇方面往往倾向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而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又很难真正地参与到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之中,在量化指标评价以及待遇分配中,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往往处于边缘化和弱势地位。高校学报系统中的主要领导具有行政级别并且大部分是从教学科研人员转换而来,因职称和级别的影响,他们通常在高校系统中具有一定影响,但是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往往被忽视,很难纳入学校的学科建设之中,从而导致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职业地位较低,诱发不公平心理,制约了高校学报高质量发展。

虽然在一流大学建设以及部分CSSCI核心期刊建设中,高校学报的功能和作用不断得到强化,但是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自身的学术研究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高校学报青年编辑长期从事学术论文的审阅、编校、组稿以及新媒体传播等工作,没有过多的精力投入教学科研工作中,其工作的特点是服务性与综合性比较强。多数青年编辑的职称晋升渠道被限定于出版编辑行业,他们晋升职称往往要通过学校和本省同行业的两道关口和激烈竞争。他们基于本职工作而发表的科研成果有些属于新闻出版学科,其学术价值往往被高校忽略;他们基于学科领域发表的专业论文,在新闻出版行业职称评审中又不被认定为“本专业科研成果”。因此,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科研工作在高校和出版行业都处于配角地位,他们的科研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与激励,使得他们在工作实践中的探索和钻研精神受挫。

(三)数字化时代挑战编辑技能提升

编辑是一项专业性和综合性突出的工作,编辑人员需要具备相对广泛的学科知识,并且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信息,才能跟踪学科前沿,独具慧眼地筛选策划出好的栏目或专题。一方面,近年来,国内学术期刊界倡导“学者办刊”与“学者型编辑”理念,很多青年学报编辑入职前已经具有某专业研究生学历,并且很多人选择继续深造,这就意味着青年编辑需要在工作之余投入相当多的精力去学习提升自身的学术素养。另一方面,世界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出版,互联网与新媒体传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日新月异,这些都对出版行业以及编辑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校学报面临着数字化转型与新媒体传播的压力,尽快掌握新技能推动期刊数字化出版和融媒体传播的重任,毫无疑问地落到了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们的肩膀上。因此,青年编辑面临着巨大的知识与技能更新的挑战——他们既要在学科领域努力钻研成为学者型编辑,又要学习各种先进信息数字化技术助推期刊适应时代潮流。诚然,在实践中磨炼的青年编辑大概率将成长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但是,他们在高校收入分配和职业地位方面受到的忽视与限制,也确实反映了其人力资本被低估的黯淡前景。在这种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很低,人力资源价值被严重低估的条件下,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挫败感明显。

(四)职业心理消极被动

在高校工作人员中,职业地位、职业待遇以及自身学术研究是影响个体心理和行为的核心因素,受制于高校学报在高校评价体系中的地位以及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职业边缘化倾向,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职业心理通常呈现消极被动的特征。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职业诉求和经济利益诉求通常在学报编辑工作中很难得到满足,从而导致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个体诉求和高校学报发展之间无法实现激励相容,事业编制和稳定工作时间等高校学报的编辑工作特征仅仅能够满足青年编辑的参与约束,并无法实现个体利益与学报发展利益之间的协调统一,从而导致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消极被动心理。作为少数群体的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在高校系统中的职业影响力较弱,很多人认为编辑主要是校对错别字的,对编辑工作的创造性认可度较低。这些都影响了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职业成就感和社会认同感,进而影响了其工作热情度,产生了职业倦怠等心理疲劳问题[6]。高校学报青年编辑是高校学报学术质量的把关者,同时也是反对学术不端、实现期刊数字化转型,提高高校学术影响力的主力军,这种职业边缘化特征而诱发的消极被动心理导致一些青年编辑的不作为。比如在组稿审稿过程中,过重依赖外部专家;不愿投入额外的精力去学习新技能,只完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等。虽然这种模式减少了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自身的工作量,但也不断弱化了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能动性和成长机会,进一步加剧了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被边缘化的程度。

二 阻碍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职业发展的因素

(一)相关政策制度不利于编辑职业发展

高校学报编辑部一般是高校的一个部门,在编制和级别上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同:有的期刊社是和职能部门或二级学院等同,部分高校学报则挂靠在科研处、图书馆等部门,因此,高校学报对所在学校有较强的依附性,这就导致了在岗位设置、青年编辑人员绩效考核、职位晋升和职称评审等方面均存在着受轻视和非专业化的倾向[7]。高校对人员的考核指标设置和评价体系等与编辑的工作属性和工作特征存在较大差异或不适应性,因此导致青年编辑人员的职业发展受到制约或误导。高等学校的评价体系更倾向于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高校学报以及青年编辑人员通常受到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说学校虽然重视期刊但是不重视期刊的编辑人员。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自身的考评体系无法实现激励相容,青年编辑个体职业或经济利益诉求无法与高校学报的高质量发展挂钩,仅仅依靠事业编制等维持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的参与约束,从而导致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的职业发展受限。同时,高校学报编辑岗位的工作特点既不同于专业教师,又与社会化的出版传媒机构编辑不同,其工作以及核心能力要求具备跨学科及综合性。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作为少数群体和弱势群体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在职称晋升上成为高校以及新闻出版系列职称政策改革的牺牲品——政策的变动往往忽视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群体的利益诉求。

(二)人员构成多元且观念存在偏差

学术期刊编辑是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因此,人员构成是影响学术期刊质量的关键。如果按照学术期刊的特征和需求,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应该是科班出身的专业编辑,但是,现实中很多高校学报编辑部的青年编辑人员通常是从校内教学科研人员或行政教辅人员调岗而来,甚至部分高校学报成为学校解决引进高层次人才家属工作的主要部门。另外,由于职位晋升、职称评聘以及经济收入等受限制,科班出身的专业技术人员或青年博士一般不愿意从事学报编辑工作,因此,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的来源呈现了依附性以及边缘化,这也进一步影响高校学报建设质量和影响力提升,形成恶性循环,降低了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吸引力。由于高校学报编辑工作激励制度无法实现个体和组织的激励相容,即使刊物质量提高了,编辑人员也没有得到对应的回报,从个体理性出发,高校学报现有青年编辑人员因无法在工作中实现自身激励的相容性,往往把时间和精力进行重新分配,职业上升的天花板迫使他们选择只投入部分精力在学报编辑工作上,长期形成了个体对工作的态度偏差。人员来源受限加上长期工作观念偏差导致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和情绪压力,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工作投入度。

(三)工作贡献受认可程度较低

编辑工作具有服务性特征,被形容为“替他人作嫁衣”。在高校评价系统中,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是中心,标志性科研成果、国家级人才、国际化以及本硕博人才培养质量容易通过量化指标呈现出来,而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的工作能够量化的方面较少,且其工作对所在高校的贡献显示度也较低,这就导致高校内部乃至社会对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的工作贡献度认识不清且认可度也较低[8]。一方面,高校内部以及社会认为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的工作主要是收稿、校对、编排等,认为这些工作缺乏技术含量;另一方面,如果高校学报没有进入CSSCI或北大核心期刊序列,高校内部甚至认为学报可有可无,这进一步加重了社会对高校学报的误解,导致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自身对工作的认可度也降低了,更加无法实现自身在工作中的激励相容。即使高校学报进入了CSSCI或北大核心期刊序列,也会受制于其对所在学校的依附关系,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将期刊质量提升的结果与编辑人员的激励挂钩,办刊经费匮乏并严禁用于对编辑的培养和激励。从学术期刊的发展和影响来看,高质量的高校学报应该是所在高校的学术阵地,也是提升高校影响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的工作不仅仅是编排和校对等,更重要的是对学科领域前沿的把握,同时从学术上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情境与中国特色,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为国家和民族复兴,着力夯实“四个自信”的理论基础,这些任务对青年编辑人员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其工作理应受到更多重视,激励晋升以及经费支持等方面应体现出激励相容,才能够增强岗位吸引力以及现有青年编辑的工作积极性。

(四)现代信息技术使编辑角色功能弱化

学术期刊的评价主要在于其发表论文的影响力,具体体现在发表论文的引用率、转载率、下载率等方面,传统的期刊出版传播模式下,青年编辑在组稿、审稿、文献信息处理以及出版发行等环节处于中坚力量,但是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正不断弱化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角色功能,进一步降低了编辑工作给青年编辑人员带来的效用,降低了编辑工作和制度体系的激励相容效果。

首先,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大部分高校学报都在建设或使用网络投稿和审稿系统,这虽然有利于整个编审流程的优化,但是大部分期刊过多依赖于外部审稿专家,并且对外部审稿专家缺乏合理的评价和筛选体系,从而导致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的工作重要性降低,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降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学报的刊文质量。

其次,高校学报对所在高校的依附关系导致人情稿和关系稿较多,这种干涉给青年编辑造成了较大的精神压力和工作障碍,面对这种两难窘境,青年编辑人员既要考虑到刊文质量与影响因子,又要被迫协调各种关系和领导安排,在选题设计、栏目编排、刊期时间等关键环节时常陷入非常被动的境地。为了提高论文质量,在面对各种关系论文的同时,青年编辑人员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审阅论文的缺陷与不足,就其中意见与作者反复沟通,甚至青年编辑人员自身就扮演了免费的审稿人和修改者,这不仅弱化了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角色功能,而且导致工作倦怠感的产生和工作吸引力的降低。

最后,高校学报通常是综合性期刊,涉及学科领域较多,编辑工作本身就对青年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栏目的编辑通常需要掌握数个领域的前沿进展,增加了工作难度,也占用了自身的学术研究时间,降低了他们自身在专业领域的学术领先性,这种恶性循环导致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专业角色弱化,工作地位降低,从而进一步弱化了其工作的激励相容性。

三 基于激励相容的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职业发展

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职业发展的激励相容是实现个体利益诉求和学报高质量发展的统一,青年编辑在追求个体职业发展前途和个人价值的同时,实现高校学报的质量提升和影响力扩大。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职业发展中的激励相容设计主要体现在岗位设置、政策制度、个体素养以及文化观念等四个方面,只有同步推进,才能实现青年编辑个人成长与高校学报质量提升的良性互动。

(一)政策制度的激励相容

高校应调整思路,在双一流建设以及双万计划实施过程中,把高校学报作为重要阵地和抓手之一,在岗位设置上纳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之中。高校应关注学报编辑部建设,从岗位级别到岗位人员配备以及岗位职业和岗位绩效等方面不断完善并提升高校学报编辑部的地位和影响,这样才能吸引高素质专业化编辑人才,形成一个高效的编辑团队,从而为高校学报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首先,高校应把学报编辑部的行政级别和专业院系平行一致,并根据高校学报的影响和版面等进行岗位设计,配备足够数量并且结构合理的专业编辑队伍,同时给予合理的经费支持,促进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与外聘专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共同为高校学报的建设以及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快速成长提供机会[9]。其次,高校应完善学报岗位分类体系并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和晋升通道。高校学报通常分为多个学科栏目,为打造精品期刊,部分高校通常在自己主办的学报版面设置中含有自身的取向,尤其是在人员和经费配置中的体现更加明显。因此,高校学报也要梳理和总结学报内部的岗位分类和岗位职责说明,明确不同岗位不同类别学报青年编辑人员在考核体系、考核程序以及考核依据等方面的差异,逐渐形成明确的岗位分类体系,为学报青年编辑人员提供清晰的工作动力依据和职业生涯规划,促进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的岗位激励相容。

(二)社会及管理机构的激励相容

政策制度是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职业发展激励相容的软性条件,同时也是影响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职业发展以及工作动力的最直接因素。据统计,81.82%的高校青年编辑认为激励编辑长期从事编辑职业最有效的措施是解决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10]。应呼吁国家人力资源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在职称评审条件上关注考虑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内容与身份性质,给予他们申报编辑出版业职称的途径和公平制度,不对高校学报编辑设置额外的门槛。在明确高校学报岗位设置以及岗位体系的基础上,高校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学报编辑部内部应逐渐形成良性互动的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制度,激励体系体现出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的职业诉求和学报整体发展的关联性,从而实现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政策制度激励相容。首先,高校在把学报编辑部纳入学科建设之中的同时,给予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在政策制度上不断实现学科建设与学报发展的融合,实现青年编辑与所在高校相关学科的深入结合,在为高校相关学科提供支撑的同时,也促进青年编辑学术水平不断提升。其次,在各类课题资助和职称评聘中为高校学报青年编辑提供更多的机会,把青年编辑相关课题以及职称评聘作为制度化和常规化政策体系,重点资助青年编辑人员在自身学术领域以及学报编辑领域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青年编辑人员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引领度,在高校职称评聘中要形成学报青年编辑人员职称晋升指标的单列,因为考核性质和侧重点的差异,应制度化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职称评聘体系。最后,在职业待遇上应充分体现出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的工作贡献度,从制度建设上不断规范化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的评优评先以及薪酬待遇,实现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和本校专业学院青年教师待遇的同等对待,根据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的贡献和学术水平纳入学科带头人或学术骨干的培养序列,同时根据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环节,不断量化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的工作,形成科学并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体系。

(三)岗位设置的激励相容

个体素养和职业能力是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实现编辑工作激励相容的内在因素,也是促进个体工作获得感和个体工作贡献度融合的关键。青年编辑人员的职业认同以及个体业务能力提升是相辅相成的,青年编辑自身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为高校学报选稿把关提供基础,同时高校学报质量的提升也为青年编辑提供了成长环境和成长平台,从而有利于实现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个体素养激励相容。首先,高校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学报编辑部内部应鼓励青年编辑人员参加相关领域的职业学习,支持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积极参加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会议,为他们的个体素养和业务能力提升提供外部条件[11]。其次,不断强化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的角色意识,通过对编辑工作的认同感提升,增强青年编辑的责任感,通过各类学习和期刊编辑工作交流,让高校学报青年编辑人员充分认识到编辑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提升他们工作中的获得感,使其逐步认同编辑工作在学报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以及主导作用,在选稿、审稿、编辑、沟通等方面设法排除外界干扰,发挥青年编辑的主体作用,把选稿责任、职业成长、职业收益和青年编辑的工作获得感和工作主动性融为一体,促进个体成长与学报发展的激励相容。最后,要加强青年编辑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政治理论学习和职业重点学习,为青年编辑的职业素养提升提供更系统的平台,不断提高青年编辑的工作责任感和职业成就感,从而塑造良好的成长机会,促进个体素养和业务素质提升。

(四)个体素养提升激励相容

新闻出版管理单位、期刊编辑学术共同体、高校内部管理体系以及社会对高校学报的评价和观念是影响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职业发展的外部重要因素。在优化硬件、软件和内部体系的基础上,同样需要外部提升对于高校学报及青年编辑的评价和观念认同,这是实现青年编辑成长与高校学报发展激励相容的关键。

首先,期刊编辑学术共同体对高校学报的认同感提升是决定高校学报发展以及高校学报青年编辑成长的核心因素。专业性期刊一般都有固定的编审、读者、投稿人等,具有完整的流程,并且权威性专业性期刊往往成为专业学术共同体的核心依据,而高校学报一般为综合性期刊,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很难像专业性期刊一样被学术共同体认可,因此,高校学报应结合自己所在高校的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探索名刊名栏建设,不断提升期刊编辑学术共同体的认可度,为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融入学术共同体提供通道。

其次,高校内部管理体系对高校学报及青年编辑的认可度提升和观念改变也是实现青年编辑职业激励相容的关键。在学术资源稀缺的当下,结合提升期刊国内外影响力建设的大背景,在高校系统内部需要与时俱进地提高学报的地位,人员、资源和经费予以倾斜,逐步消除高校学报的依附性和被动性,把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纳入学科建设体系,在提升青年编辑学术水平的同时,为高校学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最后,优化社会对高校学报的评价和观念,在宣传和引导上,明确高校学报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对所在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提升高校学报地位的同时,也提升了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职业地位,同时,要不断完善高校学报自身的评价体系和学术共同体建设,根据高校学报的特征,形成高校学报独有的评价体系,通过学报共同体建设引导高校学报良性发展,为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职业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注释:

①高校学报的主编或副主编等职位,大多由具有教授职称的学者担任,因此他们的收入分配定位明确。

猜你喜欢

学报期刊人员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致敬学报40年
期刊问答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深空探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