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探析

2024-01-22周雅露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马克思主义思政

周雅露,易 雯,刘 丽

(江西开放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6)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历来是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内容。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针对提高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出了六个“要”,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这是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寄予的新期望。“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因此,探究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内涵,调研剖析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其面临的多重挑战,提出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具有积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时代内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内涵在不断丰富。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部对全国高校的思政课程体系进行了整体规划,并对思政课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要求;在197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邓小平强调各级党委和党组织要关注教师思想政治上的进步;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对思政课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3]。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建设、关心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适应新时代提出了新的要求。

1.思政课教师需淬炼坚定信念

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中坚力量,对大学生正确三观的培育肩负着极为重要的责任。当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重大政治任务,尤其强调政治素质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坚定的政治信念是决定思政课教师自身立场的关键性问题,思政课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只有自身高度认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领会党的执政理念,才能在实践中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榜样示范作用。为此,思政课教师必须始终坚定政治信念,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领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责任意识,明确自身职责。思政课程的政治性和时代性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时刻关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并将最新思想及时传授给学生,做好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

2.思政课教师需发挥创新思维

思想政治理论课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思政课不仅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还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使学生不断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理解,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但教学主体与教学方法应有所差别。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并结合自身性格特质创造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此外,思政课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辨别和抵制不良社会思潮。

3.思政课教师需要宽广的视野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和课程内容的复杂性要求思政课教师需具有宽广的视野。首先,思政课教师需要深厚的知识功底,包括思政课程的专业知识和基本的教育知识,对课堂上涉及的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具有全局性的把控。其次,思政课教师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当前,我国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在不断调整。思政课的主要职责是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为我国社会主义培养人才,但思政课教师仅对国内发展形势有深刻了解和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对国内外发展形势具有全局分析和把握,使学生对当代世情国况有更清醒和更客观的认知,从而激发学生自觉肩负起强国建设的使命担当。

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为全面了解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课题组对我省十余所高校的思政课教师随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思政课教师的特点,制定“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调查问卷”。问卷包含了思政课教师的年龄、学历、专业、政治面貌、职称等基本情况以及从事思政课教学时长和原因、课程的准备及上课过程、成果产出、培训深造等方面的情况,共设置了25 个封闭式问题和1 个开放式问题。调查对象为江西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师,通过线上调查方式随机发放了280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75份。

1.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调研情况

填写问卷的思政课教师中,女教师占比80%,男教师占比20%,可见女性思政课教师比例远远大于男性思政课教师。从年龄方面来看,思政课教师呈现年轻化,30 岁及以下占比73%,31-40 岁占比16%,41 岁及以上占比11%。从最高学历来看,硕士研究生占比85%,博士研究生占比7%,本科占比8%。从最高学历专业学科来看,绝大多数为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其中57%所学专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11%所学专业为法学,15%所学专业为教育学,4%所学专业为哲学,13%所学专业为其他。从政治面貌来看,思政课教师是中共党员的占比51%,47%的思政课教师是共青团员,1%的思政课教师是民主党派,1%的思政课教师是群众。从职称等级来看,初级职称占76%,中级职称仅占11%,高级职称仅占13%。从任职年限来看,75%的思政课教师从事思政课教学时长在3 年以内,9%的思政课教师从事思政课教学时长在3至5年,7%的思政课教师从事思政课教学时长在6 至10年,4%的思政课教师从事思政课教学时长在11至15年,4%的思政课教师从事思政课教学时长在15年以上。分析从事思政课教学的原因,16%的思政课教师是被动选择,73%的思政课教师喜欢教学工作、想从事思政课方面的研究,53%的思政课教师喜欢高校环境、认为社会地位和待遇都较高,63%的思政课教师认为与所学专业对口、从事这一职业比较理想,3%的思政课教师存在其他原因。从年均收入方面来看,81%的思政课教师年均收入在10 万以下,19%的思政课教师年均收入在10-20万。

2.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

关于教学技能的来源这一多选题,81%的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技能勾选了职前自身专业学习,76%的勾选了在工作中自我学习和总结,55%的勾选了职前培训,53%的勾选了在职培训,55%的勾选了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在日常备课中,66%的思政课教师会提前很长时间精心准备,27%的会提前几天准备,3%的会临场发挥,4%的会基本沿用前一年教案。在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上,12%的思政课教师认为自己能非常熟练运用,67%的认为自己能比较熟练运用,13%的认为熟练程度一般,7%的认为不熟练,1%的认为非常不熟练。在与其他思政课教师交流方面,60%的思政课教师会经常与其他思政课教师交流,36%的会偶尔与其他思政课教师交流,交流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4%的则几乎没有交流。在对自身教学水平的评价方面,59%的思政课教师认为水平一般,24%的认为水平比较高,7%的认为水平非常高,7%的认为水平比较低,3%的认为水平非常低。在参加思政课相关培训的频率上总体偏低,31%的思政课教师年均参加1次,24%的年均参加2次,33%的年均参加3次及以上,12%的没有参加相关培训。关于思政课教师欠缺的知识这一多选题,71%的勾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发展成果方面的知识非常欠缺,60%的勾选了网络新媒体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欠缺,59%的勾选了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欠缺,51%的勾选了社会实践方面的知识欠缺。关于思政课教师欠缺的能力这一多选题,67%的思政课教师勾选了欠缺钻研和组织教材的能力,59%的勾选了欠缺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48%的勾选了欠缺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43%的勾选了欠缺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33%的勾选了欠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关于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发展状况,21%的思政课教师认为发展状况很好、师资充足,46%的认为发展状况较好、师资够用,29%的认为发展状况一般、师资较为短缺,4%的认为发展状况不好、师资严重短缺。关于学校是否重视通过加强学习来促进思政教师队伍建设,37%的思政课教师认为非常重视,39%的认为比较重视,21%的认为重视程度一般,3%的认为不重视。关于在思政课教学中面临的主要困难这一多选题,勾选了“教材内容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远,不实用,学生不感兴趣”的思政课教师占比61%,勾选了“教学内容太枯燥单调,很难对学生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占比60%,勾选了“学生不专心听课,导致缺乏价值感和存在感”的占比44%,勾选了“自己内心真正想法不能在课堂上正常表达”和“信息化时代的一些不良影响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工作形成巨大的冲击”的均占比43%,勾选了“教师自身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欠缺”的占比25%,勾选了“专业不对口”的占比15%。关于所在学校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这一多选题,勾选了“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有限”和“思政课教师教学研究缺少合作”的均占比57%,勾选了“思政课教师思想重视程度不够”的占比53%,勾选了“思政课教师专职人员数量配比不均”的占比49%,勾选了“高校对思政课教师队伍保障不足”的占比32%。

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面临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4]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思政课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但在队伍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在问卷调查中发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面临着政治素质锤炼不足、自身专业能力欠缺、专业能力薄弱以及思政课教学工作受社会不良现象冲击等挑战。

1.高校思政课教师政治素质锤炼不足

为改善高校思政课教师数量短缺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高校师生按照1∶350的比例配备思政课教师,多数高校通过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聘用兼职教师等方式扩充思政课教师队伍。[5]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年均参加思政课相关培训次数为1次的教师比例达31%,次数为2次的教师比例达24%;而在问及“作为思政教师,您认为您较为欠缺哪些方面的知识”时,有71%的教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发展成果方面的知识”。可见,参与思政课相关培训的次数少及思政教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方面知识的欠缺均表明思政教师政治素质锤炼不足。随着思政课教师队伍急速扩充,青年思政课教师的数量激增,青年思政课教师的成长需要精细打磨,需要提供大量的发展资源,这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青年思政课教师从事教学时间短、资历浅,政治素养有待提高。在言论相对自由、各国思想交锋的时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各种思潮通过多种途径传播,部分政治信念不坚定的教师容易受到影响,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政治敏感度整体偏低,极易受到不良影响。

2.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欠缺

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数量上和规模上在不断扩充,但在专业能力表现上参差不齐。在问及“如何评价自身教学水平”时,58%的受访者选择了“一般”,24%的受访者选择“比较强”,7%的受访者选择“非常强”,7%的受访者认为自身教学水平“比较弱”,甚至有4%的受访者认为自身教学水平“非常弱”。由此可见,思政课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还有待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理解和熟练运用是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基础,但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教师学科背景呈现多样化特征。在受访者中,只有57%的思政课教师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为最高学历背景,其他43%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背景为法学、教育学、哲学、管理学等。思政课的教学确需综合教育学、网络新媒体技术、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但课程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发展成果,缺少专业知识背景的思政课教师在专业术语表达、理论结合实际等方面存在些许偏差,在理论的理解和表达上有所欠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待提升。在课堂教学中,研究教材的能力、指导学生的能力、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等能力都不可缺少,而大多数教师认为自己欠缺的正是这方面的能力。部分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而一味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将思政课内容讲授得晦涩难懂或过于浅显,影响思政课入脑入心的教学效果。

3.高校思政课教师创新能力薄弱

高校思政课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6]思政课培养造就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时代新人。思政课教师教授给学生的是相同的思想价值体系,但由于个体水平的差异,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所差别。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在思政课教学中面临的主要困难”,选择“教材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不实用,不感兴趣”和“教学内容太枯燥单调,很难对学生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教师占比最高,选择“自己内心真正想法不能在课堂上正常表达”和“学生不专心听课,导致缺乏价值感和存在感”的次之。从本质上看,上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创新能力薄弱造成的。上好思政课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部分教师只停留于教材知识的传授,缺乏创新意识,这会造成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要相背离,难以对学生产生实质性影响,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导致教师缺乏价值感和对工作的认同感,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此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创新也是导致学生对思政课失去兴趣的原因。在新媒体时代一些思政课教师仍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参与感大大降低。

4.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受社会不良现象冲击

在“思政课教学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中,选择“信息化时代的一些不良影响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工作形成巨大的冲击”的教师比例居多。思政教育不仅存在于高校思政课堂上,也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社会和网络上存在很多非常消极负面的观念。一方面,错误思潮对我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歪曲,这与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正面积极的意识形态形成强烈反差,年轻的大学生冲动感性、缺乏客观理性的判断力。而且,思政课在很多大学生眼里只是空谈大道理、虚无缥缈,因此极易受到错误和极端思想的影响,对思政课教学内容产生怀疑甚至反感和抵触,进而影响自身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另一方面,伴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获取某领域大量、丰富的信息,同时又被算法推荐、信息茧房、舆论极化等“现象级”问题束缚,导致他们忽视传统的教材与课堂且对教师和书本的信赖程度降低。教师难以发挥主导作用,教学效果也难以达到要求。

四、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优化的长效机制建设

针对当前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高校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促进思政课教师队伍改革,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坚定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方向

思政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坚信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内在涵养。[6]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正确的理想信念是立德树人的指向标。因此,根据本次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思政课教师必须坚定自身的政治信仰,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充足的理论知识储备,而对于政治方向不坚定、政治素质不过关的教师应在入校前就做好筛选工作。

首先,思政课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优秀政党。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归根到底在于中国共产党作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毅然决然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要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其次,思政课教师应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增强看家本领,在实践中再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做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用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最后,思政课教师应从心底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投入到教学中的热情会感染学生,从而引导学生坚定正确政治信仰。

2.重视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发展

高校应重视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发展,畅通发展渠道,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归属感和认同感。随着思政课教师队伍数量的激增以及年轻化趋势,逐渐暴露出思政课教师队伍发展中的数量增长与资源不足的矛盾、思政课教师职业发展压力、晋升难度大等问题。

首先,青年思政课教师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占绝大多数,青年思政课教师的发展对推动整个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帮助青年思政课教师确定职业目标,实施分阶段分目标培养。引导青年思政课教师将自己的职业理想与社会需求、学校需求相结合,实现个人理想价值与国家和学校的发展相一致。对入职时间短的教师,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对入职时间较长的教师,着重进行政治思想、专业能力、教学方式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为思政课教师提供充足的发展资源,适当向思政课教师倾斜资源。思政课教师成长所需资源不仅包括图书资源、教学平台、进修机会等,还包括在科研立项、科研资金、教学竞赛等方面提供支撑和保障。聘请校内外优秀专家、学者,引领思政课教师的发展和成长。最后,合理制定薪酬标准,适当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待遇,避免出现思政课教师待遇过低的情况,进一步调动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建立教师专业培训体系

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质量,为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高校必须建立教师专业素养培训体系,保证培训的计划性、系统性和持续性。调查显示,大多数思政课教师目前具备的教学技能主要来自入职前自身的专业学习和在工作中的自我学习和总结。若能将教师的培训系统化、体系化,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会不断提升。

首先,在入职前做好思政课教师的岗前培训,提前让教师熟悉自身职责、了解学校情况,在入职后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培训,形成常态化,保障培训的持续性。其次,培训形式可多种多样,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通过社会实践、骨干研修、择优资助、国内访学、挂职锻炼、岗前培训、专题轮训等途径,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育人能力。[7]再次,丰富培训内容。思政课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囊括了政治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因此培训的内容也应做到全覆盖。最后,学校应鼓励思政课教师提升学历层次,尤其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思政课教师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科学研究,在实践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4.完善对思政课教师的激励制度

思想政治教育是时政性极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补充新知识,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三观。因此,要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激发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首先,要健全思政课教师的奖励机制,加大对思政课教师的奖励力度。既要重视精神层面的鼓励,也要从物质层面激发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积极性。如每年度评选出“优秀思政课教师”“思政优质示范课”等,并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及奖励奖金。同时将思政课教师的岗位津贴落实到位,确保思政课教师的收入水平。其次,将考核思政课教师的标准多样化,提高思政课程教学能力考核所占比重,与科研能力考核所占比重持平,建立合理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思政课教师的科研能力固然重要,但也应当平衡好在科研与教学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避免部分教师出现重科研轻教学或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最后,要给予思政课教师教学上必要的物质保障,落实专项建设经费制度,保证学习培训、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等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和教学条件,让思政课教师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在高校内营造对思政课教师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

结束语

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保障高校思政工作的关键。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多重挑战。教师应坚定政治信仰、各高校应重视青年思政课教师的发展、建立教师专业培训体系以及完善思政课教师激励制度,着力打造一支具有使命担当、素质过硬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马克思主义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务实求真的长春高新第二实验教师队伍
尚德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