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伦理视阈下青少年网络语言失范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4-01-22徐健青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热词伦理社交

罗 玮,徐健青

(1.江西开放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6;2.北京师范大学,广东 珠海 519087)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助于公共领域的构建和公民话语的自由表达。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网民通过微信、QQ、论坛贴吧、虚拟社区、SNS、抖音、微博、短视频App等即时通信工具、社交网站和视频平台交流互动从而产生大量网络语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76 亿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8%。其中,10 岁以下、10~19 岁、20~29 岁网民占比分别为3.8%、13.9%和14.5%[1]。数据显示,网民年龄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发展趋势,青少年正逐渐成为网络信息获取和分享的主要人群。然而,据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开展的线上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3%的参与者表示他们发现孩子在日常交流中使用了网络上的“烂梗”,只有28%的参与者认为孩子日常使用网络“烂梗”的频率较低或者没有[2]。网络语言在传播和运用过程中凸显出一些明显的语言伦理失范问题亟待解决。

基于此背景,本研究将聚焦语言伦理视域下的青少年网络语言失范问题。以“网络语言失范”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中搜索有91条结果,总体上看,2006 年是网络语言失范研究的起步阶段,从2015年开始有关研究数量明显增多,但从伦理学角度研究网络语言失范问题的文章仅有32篇。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理论层面主要围绕网络语言伦理概念、本质特征、伦理特性等进行阐释。具体而言,一是界定网络语言伦理的概念,提出网络语言伦理原则与规范。有学者指出网络语言伦理是“人们在网络社会中言语表达、语言交流中所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则和具体的道德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网络语言主体之间的道德关系”[3];二是从网络语言伦理本质出发,有学者认为“规范本质是由他律到自律转化,形成网络语言伦理道德行为习惯”[4];三是将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作比较,创造性提出“网络语言具有参与主体自主性强、道德体系开放范围广、对语言使用主体的自律要求高的伦理特点”[5]。实证层面主要针对网络语言存在的伦理问题,深层分析其原因,提出合理的伦理对策。既然网络语言进入现实语言是无法抵挡的趋势,“可以制定并完善相应的网络语言伦理规范”(杜杰,2020)[6]。网络语言的规范路径可以是“从公民素质提升、网络媒体职业道德意识加强、政府强化监督这三个方面”入手(倪胜男,2015)[7],也可以是“从建家校社分布式协同育人格局、大中小幼一体化教育体系建构、科普赋能于网络语言伦理教育、事前事中事后闭环式风险管理四个方面”进行语言伦理教育的策略选择(方艳,刘兵,2023)[8]。同时,“进一步规范青少年网络交际语言需要注重文明健康、尊重话权平等、立足诚意正心、端正自我身份、倡导相对自由、继承已有规范”(范松仁,2008)[9]。此外,还有研究分析网络语言对经济发展的正负效应,针对网络语言对经济发展的负效应影响,从伦理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10]。然而,国内有关语言伦理学研究的专著仅有《语言伦理学》,陈汝东教授在著作中论述了语言伦理学的内涵和性质及其社会价值,并通过日常生活中相关语言现象的描述,探讨了语言和言语行为同社会道德的关系,主要侧重于语言的规范和语言文明的建设等问题。

总体而言,国内学界对于网络语言的伦理研究处于初步探索期,现有研究成果较为分散,在系统阐述方面尚有较大空间。基于现有研究基础,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总结青少年网络语言失范现象,并提出相应的伦理引导优化策略。

二、语言伦理视域下的网络语言失范问题分析

1.网络语言的定义和流行特点

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社交平台、聊天工具、社交媒体等网络环境中频繁出现、被广泛使用的词语或短语。它们通常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用户的分享、转发和评论,并迅速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蔓延。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语言具有生命周期,而时间是检验网络语言是否符合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11]。网络语言流行周期通常较为短暂,可能只持续几天或几周,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网络词语会不断涌现,替代原来的流行热词。网络语言呈现出如下特点:

(1)多样性和变化性。网络词语是在互联网中产生的为了提高网络交际效率的词语,表示与网络有关的新事物、新名词、新现象和新观念以及网络聊天语言和文化语言的总汇[12]。有的是用键盘输入的字母数字和符号表情拼写而成的网络符号,例如Mua 表示亲昵;:-/ 或:/ 表示疑惑的表情;有的是谐音,例如数字829475 谐音“被爱就是幸福”;或是某些在意义上与原来的形式相同,通过提取原来词语中最具代表性的语素组合成的新词,不仅形式上简洁,也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12],例如:“官网一官方办的网站”“泪奔一眼泪奔涌”等。此外,网络词语经常借用外语,例如,“lol”代表大笑,“thx”代表感谢。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以适应不同的网络话题和用户需求。

(2)高度社交化。网络词语的流行程度通常与社交性息息相关。网络上的社交平台和群体通常会创造出许多新的词汇和流行语,当一个流行语被广泛使用并与特定的社交行为或话题相关联时,它会更容易被接受和传播。例如,“666”代表赞赏和喜爱,“躺平”代表不努力工作或无追求,这些词汇和流行语成为网络社交的独特标志。网络词语通常以简洁、幽默或夸张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态度。例如,“哈哈哈”代表笑声,“咸鱼”代表懒散或低效,使用这类词语可以增加社交互动的趣味性和效率。此外,网络词语常常引用网络文化和“梗”,例如,“狗头人”代表无辜或可怜的表情,“我太难了”代表遇到困难或挑战,“懂王”,其经典的句式是“没有人比我更懂XXX”等。这些引用常常使用隐喻、暗示和双关语,使得社交互动更具有趣味性和多层次的表达。

(3)幽默和创新。网络社交平台和群体通常会创造出许多新的词汇和流行语,它们可能是某个事件、影视作品、网络文化或社会现象的幽默化表达,能够带给用户一种轻松愉快的体验。例如,“狗粮”指代情侣之间甜蜜的互动,通过夸张、调侃和讽刺等手法带来令人发笑的效果。例如,“一脸懵逼”代表困惑或疑惑,这种幽默的表达方式增加了社交互动的趣味性和娱乐性,通过巧妙的语言搭配和含义转换带来幽默和创新的效果。例如,“沙雕”代表愚蠢或滑稽,“追星”代表热衷于追逐明星,这些双关语和讽刺使得网络社交更具有趣味性和多层次的表达。此外,网络词语常常创造出一些独特的词语和短语,例如,“神仙打架”表示两个技术高超的人或团队进行激烈的竞争,“智商税”表示某项费用或举措给人带来的额外负担,这些词语和短语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含义展现出幽默和创新。

2.青少年网络语言使用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网络原住民“00后”和“10后”一天天地长大,他们对于网络上的“梗”表现出极高的接受度和传播力。近年来,许多家长和教师发现,他们越来越难以理解孩子们口中的这些“梗”,且经过进一步了解后发现,其中有不少是带有负面效果的“烂梗”。本课题组对南昌市青云谱区的一所公办初中的八、九年级学生共发放网络语言相关调查问卷450 份,收到有效问卷411 份,而39 份无效问卷均来自于因热衷于说各种网络“烂梗”而“表达失语”的学生。我们利用该学校的教研活动时间访谈了该校15 名初中语文老师,并重点跟踪访谈了3位八年级的语文老师。在访谈过程中,一位九年级的语文老师出示了一份充满着网络语言的学生周记,摘取其中一个片段:“这次二次函数的单元考试,我用了洪荒之力好不容易考好了这一回(相对我记几啊,我数学一向稀烂),结果成绩出来了,钉钉群里个人成绩单显示我在班上居然还是那枚‘倒一’。此时此刻,我不禁泪目,我的心中有一万只CNM 在奔腾。我心里忧伤的不要不要的。哎!家人们,芭比Q了,话说啊,班上这些老6们不要太‘卷’了,扎心了,老铁。”文字后面还画了一堆网络表情包。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喜欢使用网络语言的青少年占问卷人数的87%,其中有11%的孩子还以会使用网络新梗为荣。据了解,他们平时获取网络语言是通过一些网络游戏、游戏解说或网路短视频。通过深度访谈发现:当下的青少年好奇心强,更喜欢接收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特别喜欢盲目跟风,追求热度和流行。课题组随机访谈了24 名八年级学生,有6 名学生表示自己难以静下心来阅读一篇文章。这类孩子有厌学倾向,心浮气躁、求知欲不强,不会对网络词语的含义和背景进行充分了解,单纯只是为了迎合潮流而使用。他们甚至不了解热词的正式用法和含义,仅凭听说模仿他人,这势必导致误解和误用,甚至引发不良影响和争议。

通过调查访谈发现,有36%的学生过度依赖网络热词,甚至将其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他们不愿意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而是过分依赖网络词语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这种语言依赖导致语言贫乏和沟通困难已显出端倪。访谈中,语文老师们提到这样一个现象:现在初中生中不会写作文的学生逐年递增,这种不会写作文不是作文写得不好,而是完全写不出。45 分钟要完成的课堂作文,一节课下来,各种抓耳挠腮一个字也写不出。考试作文也一个字写不出,前面的基础题阅读题读题都读不下去,考试只蒙几道选择题,以至于语文学科考试竟然有考几分甚至0分的学生。这类学生有一个共性,他们平时讲话特别喜欢使用网络用语,属于那种玩“梗”很溜,阅读写作一片空白的。过分依赖网络语言,让一部分学生出现了阅读障碍和“表达失语症”,这类学生更加厌学,更热衷于从事一些低级趣味的活动,颇让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担忧。

3.语言伦理视域下的失范行为影响

调查访谈显示,青少年网络语言的失范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公序良俗,主要表现为一些孩子出现了文字“失语”,习惯性地使用网络语言进行人身攻击、侮辱他人,严重伤害他人的感情和尊严,导致受害者产生心理创伤,破坏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失范行为还涉及对特定群体或个人的歧视、诋毁和贬低。通过使用带有歧视性质的网络语言,造成对被歧视者的伤害和排斥,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公平和偏见。而这些失范行为对个人层面产生各种影响,比如,一是心理伤害:被侮辱、诋毁、诽谤或挑衅的人会受到心理上的创伤,导致自尊心受损、焦虑、抑郁等问题;二是人际关系破裂:失范行为会破坏人际关系,导致对方产生反感、敌意甚至断绝联系,影响和谐的社会交往。

在网络中使用网络词语时,一些学生可能滥用热词,以攻击、侮辱或恶意嘲笑他人。这些网络暴力行为既伤害他人的感情和尊严,也破坏网络环境和人际关系。在课间,有些孩子热衷于玩各种“烂梗”,一言不合就是大打出手;一些孩子喜欢用一些网络污言秽语互相伤害,影响同学之间的关系。在访谈中,一位老师谈到有一名十四岁的男孩,因为眼睛特别小,平时又不爱说话,被班上一个热衷于上网发短视频的孩子拍照PS 恶搞,并配上一些侮辱性的网络流行语发到B站上,班上一些孩子起哄恶意转发到班级群、学校贴吧,造成了不良影响。被恶搞的男孩因为遭受了网络暴力,出现了心理问题。语言伦理视域下的失范行为会在个人和社会层面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言辞的力量,遵守语言伦理规范,以建设性和尊重的方式进行沟通和表达。

三、青少年网络语言失范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交媒体和网络影响

社交媒体是青少年最常使用的网络平台之一,其中包括微博、微信、QQ、抖音等。在这些平台上,青少年接触到各种网络词汇、流行语和网络梗,有的青少年喜欢追求个性化和时尚感,也希望能够与同龄人保持联系和融入社交圈子,因此有时会不加思考地使用网络热词。青少年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上接触到各种流行语,而这些词汇往往具有时效性和潮流性,中学生热衷于新鲜事物,喜欢一味模仿和使用新的网络语言,常常导致语言表达的失范。网络游戏文化和影视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独特的语言和词汇,这些词汇在青少年中产生影响,他们通过游戏或观看影视作品接触到这些词汇,并试图将其带入现实生活中,从而导致网络语言的失范。

2.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

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会对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家庭环境中对网络语言的使用没有明确的规范和引导,青少年可能会更容易受到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形成不良的语言习惯。调查发现,喜欢用网络热词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平时从来不阅读纸质书籍,业余时间休闲的方式就是刷刷手机上的网络小视频。如果家庭和学校对语言规范有严格的要求和引导,青少年更有可能遵循书面语,规范言谈举止;如果家庭和学校对语言规范没有重视或没有提供正确的引导,青少年更容易形成不规范的网络语言习惯。

3.网络匿名性和虚拟性

网络提供了一种匿名和虚拟的环境,使得青少年更容易放开言论,丧失对自己言行的责任感。在虚拟的世界中,他们可能更放纵地使用不适当的语言,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得网络语言失范的可能性增加。

4.社交焦虑和表达困难

一些青少年可能由于社交焦虑或表达困难更倾向于使用简单、直接、不规范的网络语言。他们可能觉得使用网络语言可以更快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避免尴尬和紧张。然而,这种习惯可能导致语言失范,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规范脱节。

四、青少年网络语言规范使用的伦理策略

1.社会层面上,溯源网络流行语,加强网络监管和反馈机制

青少年接触的“烂梗”追根溯源都是来自于网络。不少网络短视频制作者为了吸引眼球在自己的作品中嵌入一些低俗内容。有9%的青少年表示自己对低级趣味的“烂梗”没有任何免疫力,一味照单全收,在语言失范的路上越走越远甚至误入歧途。从根本上净化网络环境迫在眉睫,必须加强对于网络平台的监督。建立有效的监管和反馈机制,对不符合伦理规范的网络语言进行删除或警示,并向使用者提供相应的反馈和教育。社交媒体平台可以设立举报机制,让用户可以举报侮辱、歧视或攻击性的热词,平台方根据举报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平台可以向用户普及网络热词使用失范问题的危害性,提醒他们遵守社交媒体平台的规则,倡导正确的网络言论和互动方式,推进网络热词使用的规范和管理。社交媒体平台应制定明确的规则,加强审核和监管机制,提供举报机制和投诉渠道,加强用户教育和引导,并与监管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进网络热词使用的规范和管理,从而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减少网络热词使用失范问题的发生。

2.家庭层面上,家长要以身作则,尊重母语,好好说话

网络语言泛滥成灾,作为家长应反思自己的言行。当代青少年的家长,90%以上为20 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上网的早期网民,也是早期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和传播者。调查统计发现:有12%的家长自己本身就热衷于说一些网络热词,以此标榜自己新潮不落伍,能与时俱进。在孩子面前有打游戏、刷手机短视频,声音还外放的行为的家长占比总量高达68%。孩子耳濡目染,于是变本加厉。而当孩子说了不合时宜的话时,家长只会一味指责,从不自我反思,孩子不会从心底认可家长的说法,自然不会听取意见,久而久之,恶性循环。作为家长,自己要有一颗敬畏之心,尊重母语,好好说话。在言谈举止上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主动放下手机,多一些有效的陪伴,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多对孩子强调尊重和包容的重要性,鼓励青少年在使用网络语言时尊重他人的感受和尊严,并强调包容不同观点和背景的重要性。可以教导他们避免使用具有侮辱性、歧视性或攻击性的热词,以免伤害他人。同时家长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尽量避免出现语言失范的现象。

3.学校层面上,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正确教育和指导

通过教育和指导,让青少年了解热词的含义、背后的文化和价值观,并引导他们意识到网络语言规范使用的伦理责任。学校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关于网络文化的教育,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和使用网络语言的准则,还可以利用语文学科的课程思政内容大力加强学生网络道德、网络规范教育,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语言。针对中学生在作文中刻意地过度使用网络语言的现象,老师要及时纠正,正面引导学生修正自己的语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作文观,明确好作文是讲究语言和技巧的,靠的是深度、文采等,而不是用一些充满低级趣味的网络语言哗众取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教会学生在网络语言的海洋中汲取精华、摒弃糟粕。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媒体素养,让他们能够辨别网络语言的真实性、合理性和伦理性,并理性地使用和传播热词。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或开展讨论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习如何分析和评估网络信息。

4.个人层面上,鼓励青少年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净化我们的语言环境

经典文学作品是经过时间和历史的双重考验而沉淀下来的文学精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经典文学作品的语言更典范、更有韵味,充满魅力,更符合语言伦理,更具指导意义,与网络流行的“烂梗”有云泥之别。阅读经典作品能够让青少年在三观启蒙的阶段汲取真正的智慧,理解先辈深厚的思想底蕴,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本身也是一种语言的寻根方式。阅读经典有利于净化我们的语言环境,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自信。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全身心浸润在经典中,可以开阔文化视野,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当下青少年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经济与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挤压了我们阅读的空间。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文学大师学习正确地使用汉语言文字,感受汉语之美,可以让我们身心受益。用文学经典来浸润心田,便可以拥有一双慧眼去看待网络语言,去正视网络语言,我们语言表达会更有深度,从而少了一些浅薄与浮躁。

此外,青少年还应养成积极健康的网络交往习惯,增强伦理和社会责任意识,在网络上与他人交流时,能严格要求自己,不用网络“烂梗”,不侮辱谩骂他人。青少年应该与人为善,诚信待人,使用规范文明用语,分享积极健康的内容,传播正能量,共同构建和谐美好的网络环境。

结束语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建设网络空间道德”[13]。2022 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14]。2023年3月正式施行的我国第一部规范信息技术产品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专门规章——《信息技术产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15],对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力度提供了重要指导,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应高度重视当下青少年网络语言的失范问题,社会、家庭、学校、个人各方面凝心聚力帮助青少年在网络中规范使用网络语言,避免不当的言辞和行为,建立积极、健康和友善的网络文化。

猜你喜欢

热词伦理社交
社交之城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热词
热词
热词
热词
社交距离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