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家校(园)共育刍议

2024-01-21○秦

中国成人教育 2023年24期
关键词:共育家校双减

○秦 涛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品质教育的诉求也愈发强烈。在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大背景下,家校协同育人成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然而,目前国内中小学开展家校共育的真实状况并不容乐观,面对广大家长多元化的育子观念和多渠道的监督维权,有的学校害怕麻烦,担心无法把控家长参与管理的尺度,依旧延续“关上校门办教育”的传统思维;有的学校思想认识不高,家校共育流于形式,三级家委会成了迎合教育检查评比的摆设;有的学校定位不准,将教育家长视为己任,各种讲座、培训层出不穷,让家长疲于应付,不堪其扰。究其原因,在于家校共育机制不健全,学校没有将其纳入常规工作,未能形成常态。

为了推动促进新时期家校共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凝聚育人合力,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笔者用两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学校和幼儿园进行调研,基本涵盖了热点名校、农村中小学以及部分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和幼儿园,全面了解不同学段、不同层次的家(园)校共育现状和问题。在充分考虑地域风俗、经济发展、家长素养等因素的影响外,对当前家校(园)共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阐述如下。

一、可资借鉴的经验

家校(园)共育工作起步较早的地区,经过多年的探索之后,目前基本形成整个区域的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有的区县紧盯区域内师资水平和家长需求,将家庭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和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研发作为两个抓手,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把域外大咖的高水平理论和本土专家的灵活指导方法有机结合,让区域的家校(园)共育工作接地气、有实效,后劲足。有的地方采用形成行政推动和教研引领的双轮驱动,确保区域内家校(园)共育向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在参与调研的学校和幼儿园中,有些学校的结合自身资源特点,探索出了很多颇受欢迎的家校协同育人路径和方法。例如:有的幼儿园不但为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开设了3—6 岁孩子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还把家庭教育讲堂搬进了社区,为社区的爷爷奶奶们提前输送0—3 岁孩子的养育知识,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有些小学把“服务学生家长”当作家校共育的主要目标,出实招、办实事,定期推送精准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微视频,让家长群体真切感受到教育的温度。还有的重点高中没有囿于“领头羊”的光环里闭门抓升学率,而是继续彰显重点高中的引领示范作用,针对高中生学习压力大、青春期逆反情绪强烈等问题,把家校共育定位于消除家长焦虑、引导家长学会科学助力孩子成长,体现了重点高中应有的社会担当。

二、需要反思的现象及问题

家庭教育决定了孩子的成长底色,虽然与学校教育内容差别很大,但只要涉及教育就必须遵循教育的规律,也就是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

(一)推动家校(园)共育的手段过于单一

家校共育虽然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但因其过于宽泛,有些区县为了避免多头管理的问题,把家校共育工作放在了基础教育部门,以此确保政令畅通,力度空前。

个人以为,避免多头管理不等于避免多方参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推动家校(园)共育,有可能会让工作流于表面形式,甚至会出现满足于“这活儿我们干了,并且干得轰轰烈烈,场面非常好看”的现象。个别区县热衷于搞个家校(园)共育启动仪式、专项督导、高峰论坛等,至于辖区内的家校关系是否得到改善,家庭教育指导水平是否得到提升,就另当别论了。这也是造成一些学校家校(园)共育工作存在简单模仿、复制的根源所在。

当学校把家校(园)共育当成不得不做的行政任务时,执行过程就难免出现扭曲、应付。有的家长学校形同虚设,家委会名单、章程、责任分工都张贴在墙上,随时迎接检查,定期举办的家委会也是例行公事,难以摆脱一方独大、我说你听的传统思维;有的家校(园)共育场面非常热烈,家长们强装笑脸围着学校团团转,内心却日渐积蓄更多的不解和嗔怨。因为前期没有形成牢固的信任基础,一旦出现家校沟通问题,就会导致个别学校直接放弃“三级家委会”的矛盾化解协调机制,单纯的依赖校长的个人资源和能力,安抚家长的不满和投诉,每天疲于应付。家校(园)共育真正成了一件“欲说还休”的事情。

(二)过多依赖高等院校的服务外包

借助知名高校的师资水平,高起点定位、高水平谋划区域家校(园)共育的整体架构,是很多区县谋求教育质量提升、实现教育改革突破的有效路径。据了解,目前国内高校在涉及促进家校沟通、增强互信以及化解家校矛盾等方面,鲜有成功经验可供借鉴。再加之,家校(园)共育的特殊性,虽与教育有关,但又不完全属于教育系统,需要在充分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风土民情和家长群体的层次分布等情况的基础上,才能科学构建家校(园)共育的有效模式。这就使一些高校在推行家校(园)共育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水土不服。

而在帮助学校教师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水平方面,又因为家庭教育的复杂性,需要在复杂多变的家庭关系中寻找孩子问题的根源,正所谓“幸福的家庭,其原因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有着各自的不幸”。依托高等院校对家庭教育种子教师开展培训,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生理学等相关知识,虽然是从事家庭教育指导的必要储备和理论支撑,但因为缺少大量现实生活中案例的实操训练,让很多种子教师有了“远水不解近渴”的困惑。家庭教育指导水平的提升应该在“学习→实操→反思→再学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才能透过家庭生活的表面现象,发现家庭教育的问题。

(三)家校(园)共育缺少教研机制

在两年多的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学质量非常优秀的学校,却推不出一节优质的家庭教育指导课,很多重点名校(园)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时,却常让人有隔靴搔痒之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家长的焦虑。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存在不聚焦、不精准、不实用、不解渴的尴尬,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缺少教研机制,没有形成相对固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教育团队。

家校(园)共育开展了很多年,有些学校的家庭教育骨干教师的培养状况依然堪忧。虽然人手不足、专业师资紧缺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同存在的问题,但因为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和制度保障,很多中小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家庭教育依然是某几位教师的兼职,教师们仅凭着自身的热爱与情怀勉强支撑,虽已竭尽全力,仍然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家教问题和岌岌可危的亲子关系。

并非教师能力不及、业务不精或者愿力不够,实则是因为学校缺少家庭教育的教研氛围,家庭教育指导教师缺少可以相互商量、借鉴的伙伴。为什么同一所学校每年都能推出一批文化课的精品课、优质课,而家庭教育指导课却鲜有亮眼之作?原因就在于文化课教师碰到拿不准的问题,知道该去哪里,找谁研讨切磋,而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却没有那么幸运,只能依靠自己的原有功底慢慢琢磨。

再往深层次挖掘问题的根源,不难发现是学校对家校(园)共育工作重视力度不够,定位不准造成的。有些学校没能充分理解平等科学的家校互动,对于学生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在眉睫;有些学校没有深入研究和谐的家校关系对于破解教师不敢管、不愿管的困局至关重要;还有些学校没有正确体会家委会的健康运转对于盘活丰富的“家校社”资源的关键作用。

(四)“三级家委会”未能发挥正常职能

特别是随着城市圈的快速膨胀,城区人口越来越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加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增多,家长群体个人素养的差别,育子理念的差异,让学校和教师倍感压力。一些家长对教育改革的不理解、对学校活动的误会甚至是排斥,特别是少数家长在情绪激动时,动辄诉诸媒体,拨打投诉电话,让学校和教师畏首畏尾、如履薄冰。然而,导致家校关系出现信任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与家长出现了沟通不畅。

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很多学校、幼儿园的“三级家委会”作用有限,没有很好地实现应有的功能定位。深入座谈了解之后,笔者以为,造成“三级家委会”未能发挥沟通作用的原因有二:一是班主任教师缺少组建“班级家委会”的经验,仅凭个人主观判断选出来的“家委会”,往往是所托非人,至于指导家委会开展工作的经验更是少得可怜。二是学校对“三级家委会”的定位不高,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很多学校仅仅是依据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把“家委会”的功能定位于参与、监督、评价等方面,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因为担心学校正常管理与教学受到影响和羁绊,导致“三级家委会”未能适时、适事发挥应有的效能。

三、化解问题的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实施,让家校(园)共育有法可依,家校合作育人将是大势所趋,这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各中小学和幼儿园一定要克服怕麻烦、难管理的惰性思想,通过灵活多样的家校合作,才能消除学校和家庭的观念差异和理解偏差,共同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实现“家校(园)共育”的双轮驱动

教育上的事情,必须按照教育的规律办。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校及其对应家长群体的差异,不能急于出成果、出经验,而应该慢下来,让“共育的效果”再飞一会儿,只要孩子的成长充满阳光,学习状态积极正向,家校(园)共育就一定是对的。各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在推动本区域内家校(园)共育过程中,坚持把“家校(园)共育常规化,家庭教育指导校本化”作为研究方向,把行政推动和教学研究紧密结合,形成“行政搭台,教研唱戏”的双轮驱动模式,切忌“一刀切、一鞭赶”。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于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坚持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己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既有明确分工,又能通力配合。从组织架构上确保家校(园)合作重点不跑偏,“三级家委会”职能不越界;从教科研角度上解决家庭教育指导不专业、不系统等问题。

(二)形成多元化骨干教师培养机制

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既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培养工程,又是一个低门槛、难以量化考核的新型职业门类。近期,社会上各种家庭教育指导师井喷式涌现,就能了解一二。

而具体到学校的家庭教育骨干教师的培训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就不能“一包了之”,应该用“拿来主义”的思维,贯穿家庭教育骨干教师的培育全过程。既要有高端理论的上层引领,也需要鲜活案例的时时印证。各中小学、幼儿园必须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着眼长远发展,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按照专兼职混合的结构,打造学校自己的家庭教育团队。既不能强行压给哪个心理学教师做兼职,也不能交给哪些课时量不足的教师凑课时数;既要有热爱家庭教育的情怀作支撑,还要有定期的研讨反思机制做保障。总的原则是:宁肯慢着点,也不能盲目跟风、赶潮流,否则,就是在贩卖焦虑。

在指导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培训过程中,笔者一直倾向于在班主任队伍中培养家庭教育种子教师,因为班主任相较于各种专家是最了解学生成长需求的,班主任相较于其他任课教师是和家长打交道最多的,经过系统、持续的培训。班主任在和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会变得更加得心应手。这有利于班级、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家校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三)增强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性、精准度

在帮助学校打磨家庭教育指导课的过程中,存在两种令人担忧的倾向:一是家庭教育心理化倾向比较严重,有些家庭教育指导课充满了心理学的专业词汇、术语,让家长如坠雾里,似懂非懂;二是家庭教育指导随意化问题突出,很多指导建议不严谨、不科学,实操性不强,过于空洞。

各中小学、幼儿园应在充分考量社区环境、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层次分布等因素基础上,按照研发校本课程的逻辑程序,量身打造适合本学校家长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既要有紧扣学校育人理念、面向全体家长的通识性指导课程,又要有针对家长群体不同文化水平、价值观念的小众课程;既能时刻关注家长普遍焦虑的热点、难点问题,又能及时提供操作性强、接地气、有实效的指导建议。

当下,为了促进教育公平,对孩子的终身健康成长负责,国家大力推行“双减”政策,重拳整治学科教育培训。“双减”之下,减的是孩子的课业负担,拼的却是家庭教育的智慧。在彻底清除“出钱多者,享受优质培训”的顽疾,断绝所有“开外挂”的形式之后,如果父母能够和孩子建立温馨的亲子链接,孩子就会有源源不竭的成长动力;如果家长能尽早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孩子就会终生受益无穷;如果长辈能够适时点燃孩子的成长动力,引导孩子愿意为自己想做的事情暂时放下娱乐、游戏,孩子的未来就会有无限可能。

(四)进一步提高家长委员会的职能定位

依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目前,所有中小学、幼儿园都能正常发挥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重大事务决策、民主监督、办学评价等方面的职能。但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笔者认为,要想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同盟军”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其职能定位。

一是要赋予家长委员会盘活丰富的教育资源的功能,让“家校社”共育更加深入。要实现家委会的这一功能,需要学校和幼儿园彻底摈弃此前“用则立,不用则弃”的短视行为,把家校(园)共育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把家委会成员的责任分工和学校工作计划紧密结合,形成长效机制,盘活家长群体背后的丰富资源,使社区和社会上的有效资源能为学校所用,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有限和不足,避免出现学校领导仅仅依靠个人魅力与社区、周边单位单线联系、单打独斗的尴尬局面。

二是要赋予家长委员会协调化解家校矛盾的功能,让学校和教师放下顾虑,专心致志地教书育人。这需要班主任从组建“班级家委会”伊始,就秉持一颗公而无私之心,通过公开透明的选举,产生有信服力的家委会。在指导家委会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更要坚持平等、真诚、尊敬的原则,通过坦诚沟通,让家委会成员明白教师的育人理念,知晓教师的顾虑,懂得家校合作的最终受益者是孩子,并带动更多的家长成为班级活动坚定的支持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当然,尽管家校(园)共育的基础是平等互信,但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学校还是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只要家校(园)共育的责任分工明确且能常态化,只要“三级家委会”的职能定位准确清晰,不走过场,不临时抱佛脚,绝大多数家长还是有意愿为孩子所在学校建言献策的。毕竟,家校关系和谐了,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孩子。

猜你喜欢

共育家校双减
家校距离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