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5后年轻主理人,如何在成都餐饮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2024-01-20钱嘉琪

川菜 2024年1期
关键词:侍酒老杨菜单

钱嘉琪

年仅 28 岁的杨锦,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杨”,本科所学的是绘画专业。因为从小对美食感兴趣,在就读本科的期间,他决定转去米兰学厨。在他看来,食物在盘子上呈现的状态,以及吃完后盘子中剩下的酱汁状态,就如同在画板上作画般有趣、迷人。

在老杨的孩童时期,母亲就像一位魔术师般,用不同的食材组合出百般花样,家里每周每天的饭菜都做到了不重样。母亲甚至还常常能找到一些稀奇古怪的食材,闽江口的海蜈蚣、这两年很多 Fine dining 餐厅会用到的藤壶,都被用来入菜,做出了美味又特别的味道。这在老杨的童年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自此埋下了兴趣的种子。

Fine dining 市场中的“新中餐”多以全球食材演绎中式风味,如典型的 Obscura、LINGLONG 等餐厅,然而 Co- 却反其道而行之,选用本土食材做全球风味,料理围绕老杨不同时期的食物记忆展开,将朦胧又熟悉的沿海风味进行重构。我们可以看到 Co- 的料理中结合了意大利、日本、台湾等各地学厨的经历,也融入了老杨生于福建,长于温州,求学于南京等各阶段的时光切片。

来到 Co- 用餐,就像是走进了老杨家做客般舒适、自在,他用一道道菜品向食客们讲述着自己在不同城市的生活经历。多样化的中国食材,在老杨的创意下变幻出新的花样,主打一个“鲜”字当头,再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理念诠释菜色。

Co- 从开业至今,背后的故事鲜为人知。长期生活于江浙和福建等沿海地区,为什么最终选择到成都开餐厅?餐厅开业时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作为 95 后主厨兼主理人,如何带领一个年轻化的团队?这次,我们就与老杨聊了聊,为大家一探究竟。

3 天签下成都店铺,目标直冲米其林

在开 Co- 之前,老杨对于成都的餐饮市场完全没有了解, 也从未去过成都,但他心中当时只有一个简单的想法:“成都有米其林了,我们去搞点事情。”随即买了一张飞往成都的机票,一共三天行程,在第二天的晚上老杨就果断签下了餐厅现在的店面。

当问起老杨在团队背后完全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 自己砸钱来成都试水是否会显得过于冲动,老杨答道:“肯定也是会有担心的,但我对自己、对团队有信心,另一方面,我觉得哪怕这次失败了,大不了再出去工作就好了,反正回头来看这段经历,我觉得一定是值得回味的。”

自去年 8 月开业以来,餐厅遭遇了大大小小的磨难,初期没有大笔的资金介入,也没有做营销上的策略,紧接着又经历了疫情的巨大冲击,餐厅被迫关停,实际开业时间不满一年。仅仅靠着行业内的老板、主厨、朋友等口碑相传,从一间名不见经传的餐厅,逐渐得到了更多本地人、各地美食爱好者的关注与认可。

除了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Co- 的料理也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一个试错的阶段,从菜肴完全以沿海风味呈现,到后来根据市场反馈,重新做出相应的调整,才成就了现在的 Co- 系菜单。

变化一:减甜度

在南方长期生活的经历,让老杨成为了一个从小嗜甜的人。因此,Co- 的初始菜单遇到的最大障碍也是“过甜”的问题。甜度过高的酱汁,在江浙是完全行得通的口味,而在四川,本地人尽管也能吃甜,但对于又甜又咸的味道接受度却很低。于是,老杨便从酱汁、汤底开始入手,原本用大量蔬菜吊出高汤底的鲜甜味,后将其中的胡萝卜、洋葱等带甜味的蔬菜整体降低用量,以调整甜度。

变化二:去药膳、降酸度

在福建,药膳类的食材屡见不鲜,常与时令节气相结合,呈现独具风土特色的饮食实践。出生于宁德的老杨,起初选择了一些沿海地区的药膳香料入菜,其中一道菜品,食客们褒贬两极化,大部分本地食客都接受不了当归油的味道,且觉得酸度过高,在这之后,Co- 的菜单便因地制宜,去掉了药膳食材,以及酸度较高的搭配。

变化三:增加四川风味元素

1.0 版本的菜单中完全没有四川本土元素,改良后的菜单中有 1-2 道菜根据当地人的喜好,加入了鲜明的川式元素。裹着红油香料的猪脑花,被做成黄油内馅放入炸包中,外酥脆、里蓬松。小口咬开,花椒的香气扑鼻,内里微微流心让人充满惊喜。金陵和牛模拟叫花鸡的方式制作,将牛肉包入山东微山湖荷叶中烹煮,特制的 beef jus 里别具匠心地加入了炝红油,增添复合的香气。

人均 95 后的年轻团队,是朋友也是家人

从初期团队的组建到现在,Co- 的核心成员中大部分都没有变化,唯一的变动就是侍酒师。在此次的 2024 成都米其林指南中,这位新的侍酒师陈巍还一举拿下了侍酒师奖。独到的选人眼光,让人不禁好奇老杨对于用人的考量与标准。

一番了解后,才得知餐厅成员从经理到侍酒师都是老杨的朋友。厨房的核心团队小伙伴从 1999-2002 年生的都有,尽管过往没有任何做 Fine dining 的经验,但不少成员都是老杨之前在别的餐厅共同工作的小伙伴。以知根知底,相互信赖为基础,老杨到成都后,慢慢把自己的所学所知教给大家,告诉团队要如何去运营这样一间餐厅。或许也正是由于团队都是年轻人的缘故,大家的学习能力非常快,仅仅一年时间,就磨合得很不错了。

老杨说:“这里的小伙伴有的跟我工作了五年,有的短一些,并不是说希望他们每个人手上的能力有多强,我更在意的是他们都能够用真心对待餐厅、对待团队,即便未来离开了这里,也会互相帮助,对我来说,他们就像我的弟弟妹妹一样,是朋友,也是家人。”侍酒师的变更,则是因为 Co- 初期的概念完全以自然酒来打造酒单,但并没有得到国内市场的认可,反响平平。后来,老杨便飞到广东,联系了好友陈巍,正式邀请他加入自己的团队。在今年 4 月之前,Co- 的酒单中一两百款酒还全是自然酒,而在 4 月之后,团队总共花了一个半月至两个月的时间,迅速调整了传统酒、自然酒等分类与产区,并将自然酒的比例从 100% 调整至 10%-15%。如此快的调整速度,以及选酒搭配,不得不感叹老杨是真的很会选人。

当问起老杨下一步计划时,他回答:“尽管这次我们拿下了侍酒师奖,但其实我们的团队整体蛮闷的,包括侍酒师在选酒上仍然少了些我想要的俏皮,所以这也是我们接下来会做调整与变化的地方。”老杨对于餐厅的未来,方向清晰而坚定,他的下一步是拿星。年轻无畏、有冲劲的他正一步步朝着他最初的梦想前进......

当下的不少餐厅虽然做着不同的料理,但餐厅之间多多少少有一些相似,放眼 Fine dining 市场,Co- 是一间很难找到重合度的餐厅。老杨用自身的食物记忆向食客们描述着自己的生活经历,用料理联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 Co- 与其他餐厅最大的不同,也是獨属 Co- 的魅力。

猜你喜欢

侍酒老杨菜单
欧洲侍酒师职业标准特点及本土化建设策略研究
老同学
老杨的那片红果园
曾经以梦为马的侍酒师们,终究要拥抱现实
中国新年菜单
成为侍酒师大师到底要品尝多少酒?
本月菜单
识破
5月19日 “中国最佳法国酒侍酒师大赛”资格赛
捡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