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的内容呈现与传播策略
——以第31至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2024-01-20郝永华李诗琪

关键词:视频新闻新闻奖获奖作品

郝永华 李诗琪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在新闻传播视频化、社交化和移动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主流媒体不断探索新闻产品的形态与传播方式。从第31届至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短视频作品的总体情况看,主流媒体努力在选题、内容呈现方式及传播策略上创新,为我国新闻媒体未来的实践探索树立了榜样。

一、获奖短视频新闻作品的主要选题

在题材分布上,这三届短视频新闻获奖作品涉及时政要闻、典型人物、社会民生、历史纪实等不同领域,而时政要闻、重大突发事件以及弘扬主旋律的专题报道是三个最主要的题材领域。这一题材分布上的特点充分反映了新时代新征程主流媒体承担的宣传思想文化功能,也反映出中国新闻奖衡量新闻价值的标准。

(一)时政要闻

时政要闻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强,对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和特殊意义。在获奖作品中,主流媒体的报道努力摆脱呆板的“硬新闻”风格,在不失严肃性、事实性的前提下实现“硬新闻”的“软着陆”。对于重大时政问题,主流媒体努力“用事实说话”,传递事实真相和主流声音,有力地廓清和引导国内外舆论。

第32届获奖作品《微视频丨为谁辛苦为谁忙》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一整年的考察足迹——从多彩贵州到闽山闽水,从八桂大地到青藏高原……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考察、调研,并与群众亲切互动。该作品的标题留有悬念,“谁”字既可以是视频中的采访对象,也可以是屏幕前的人民群众,一语双关。该作品还创新时政新闻的语态,以情感为内核,全景式地呈现习近平总书记浓浓的人民情怀。

在2020年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赴云南腾冲实地调研。在考察中,有群众问:“彭麻麻呢?”习近平总书记笑着回答:“没来,快过年了,都在家里忙着呢!”这一拉家常式对话,既烘托出领导人平易近人的形象,又传递出快要过年的温馨氛围。短短几秒的问答画面被制成独家视频新闻《独家视频丨游客:“彭麻麻呢?”》,荣获第3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记者既抓拍到提问的游客,又捕捉到总书记的妙语和表情,视频制作没有使用特效,也没有过度剪辑,还保留了摇晃的镜头,这一时政最前线的报道使受众回味无穷[1]。

2021年4月,“云南大象北迁”事件引发国内外舆论的关注,人们对偷猎、气候变化、生态系统衰退给亚洲象带来的生存威胁表示担忧。云南广播电视台的作品《“象”往云南》记录了数万人一路守护象群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在野生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真实作为,有力地表达了中国的文明观、自然观和发展观[2]。《“象”往云南》廓清了事实,传递了主流声音,获得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在重大时政话题中发声并引导舆论是主流媒体的重要使命。

(二)重大突发事件

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和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危机情境或危机事件的发生会带来极为迫切的信息需求[3]。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时,主流媒体利用短视频的独特优势,迅速、真实地还原事发现场,极大增强了报道内容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作品辅以客观的文字描述,减少受众对事件的主观判断,确保新闻的客观性。

2020年7月2日,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发生4.5级地震。赫章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将婴儿转移到安全地带,相关画面被制成短视频新闻《地震瞬间,她们抱出26个新生儿:要把孩子的安全置于我们之上!》。该作品荣获第31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制作团队综合使用实时监控画面、记者回采、现场照片等素材,完整地还原了地震发生瞬间的真实情景,展现了医护人员的献身精神。

2020年3月,四川凉山州西昌泸山突发山火。大火直逼人口76万的凉山州州府,灾情危急。《四川日报》记者克服困难,跟随救援队伍进入火场,运用无人机航拍等方式,翔实地记录了火龙与水龙艰苦拉锯的现场。《四川日报》作为当天唯一一个进入救援一线的媒体,其记者在现场收集一手素材后,经过简单编辑分批快速传回后端,再经后方团队的细致编审,及时推出一系列短视频新闻,其中,《独家航拍!直击水龙与火龙艰苦拉锯》荣获第3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时,短视频新闻作品能够为受众提供“具身性”的体验。

(三)弘扬主旋律的专题新闻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主流媒体要在意识形态、思想文化方面扬清激浊、弘扬主旋律,做好重大主题宣传工作。主流媒体以短视频的形式弘扬主旋律的专题报道,不仅内容丰富、主题深刻,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提升传播效果[4]。

2021年,华龙网携手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推出的短视频作品《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年百篇 留声复兴之路》荣获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该专题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纲,对重庆革命文物文献的历史内涵、时代价值进行通俗化、年轻化、网络化解读,实现了轻量化、移动化、碎片化传播[5]。专题还以互动对话的方式吸引年轻用户参与,真正让党史宣传“活”起来,实现破圈式传播。

对于“生态助力乡村振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宏大主题的报道,寻找独特视角是破题的关键。江西广播电视台的获奖作品《老表们的新生活——鸟哥“打”鸟》通过“鸟导”余鹏海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讲述了他从种茶贫困户转行成为职业鸟导从而脱贫致富的故事。十年前,余鹏海是一个只认识麻雀的贫困户。在偶然发现当地是国家级鸟类保护区之后,余鹏海自学鸟类知识,带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观鸟爱好者赏鸟拍鸟,练就了“听声辨鸟”的绝技。该作品通过农村老表生活的前后对比,反映出江西乡村的生态变化及乡村振兴中出现的新职业、新经济、新生活。当前,主流媒体必须进一步做好弘扬主旋律的报道,而短视频新闻则是有效提高宣传效果的重要形式。

二、获奖短视频新闻作品的内容呈现策略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演进,主流媒体在短视频新闻的产品形态和内容呈现方式上不断探索。在三届获奖短视频新闻作品中,一些作品不仅在内容呈现策略上颇有新意,而且还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一)亲历者叙事,营造现场感

短视频新闻的内容呈现更注重现场感。面对难以入场的突发新闻事件,图片和文字消息难以反映事件现场,因此,短视频的优势得以发挥。通过串联时间线、摄录第一现场画面、保留同期声,短视频新闻作品使得受众真切地感受现场情况,实现身体虚拟在场、情感互联。

2020年6月13日,一辆液化气槽罐车在行驶至G15沈海高速公路时发生爆炸。报道团队将现场拍摄的实时画面收集起来,制成短视频新闻《微视频丨彻夜救援 台州无眠》。该作品荣获第31届中国新闻奖。为帮助受众更加直观地了解现场,记者选取了离爆炸地点最近的观测点,并使用路过车辆的行车记录仪和周围房屋的视频监控画面。不仅如此,该作品还采用了现场群众自发拍摄的视频素材,保留现场的同期声。该作品时长3分钟,前1分钟的内容主要为非专业人员拍摄,画面抖动,画质模糊,也正是如此,视频内容的真实性得以增强。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记者巧妙运用目击者提供的一手材料,客观地反映事件发生时的现场情况,一方面弥补了媒体远离事件现场的缺憾,另一方面也通过目击者提供的素材拉近了受众与新闻现场的距离[6]。

2020年入汛以后,南方地区发生强降雨。《工人日报》记者前往受灾地区进行现场采访,其vlog新闻作品《抗洪vlog | 记者坐拖拉机赶往安徽庐江圩堤抢险现场:数千人会战守堤坝!》获得第31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记者全程拍摄记录,以第一人称视角沿途采访。通过记者现场解说,新闻内容变得通俗易懂,再配上大量的同期声,视频内容更显鲜活。在获奖作品中,主流媒体积极探索短视频新闻的表现形式,以更好地营造现场感。

(二)小故事切入,展现宏大主题

在报道宏大主题时,大部分获奖短视频作品不急于拔高事件的意义,而是以生动的小故事为突破口。通过讲好小故事,宏大主题蕴含的价值和理念得以彰显,传播效果也显著提升。

在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中国UP!》专题短视频荣获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该视频作品从军事、外交、航天、体育等领域选取数名优秀青年代表(如武大靖、苏翊鸣、江梦南等),以嘉宾自述和回忆插叙的方式组织内容。该作品以小见大,不仅致敬了每一位怀揣梦想、努力奋斗的青年人,同时揭示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迸发出的蓬勃生命力。

在国际传播中,主流媒体的获奖作品同样采取了小切口的内容呈现策略。第3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老外看小康中国》以微动画短片的方式开头,将镜头对准贵州省遵义市草王坝村。草王坝村严重缺水,村民们想在岩壁上开渠引水,但岩壁几乎与地面垂直,只有想出一条可行的办法才能成功引水。草王坝村的境遇折射出中国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面临的困境。该短片以草王坝村成功引水的故事象征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探索了主旋律外宣的新形式。

第32届二等奖获奖作品《百年巨变|山水重庆,中国桥都!》以“中国桥都”为切入口,航拍桥梁和桥隧建设场景,展现百年间重庆从山水阻隔、出行困难到建设成为国际交通枢纽城市的剧变。该作品以中国城市发展的小切口展现历史大脉动,昭示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动人的小故事、小细节往往能够打动人心,也能够更好地传播宏大而深刻的主题。

(三)多元素融合,创新内容产品样态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主流媒体不断探索新闻产品的表现形式,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三届获奖作品中,一些短视频作品融合多种元素,大胆探索产品的样态,智能化、互动性、沉浸式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33届二等奖获奖作品《互动视频|太空看福建:用奋斗谱写新篇章》以互动短视频的方式呈现。该视频首创太空视角,通过卫星图的不断变化,展现近十年福建各地的发展。一方面,非线性的视频呈现方式给予用户更大的观赏自由。另一方面,视频创作团队所建构的沉浸式景观世界,以用户的自主选择作为视频的延展方向,弱化了传者对内容的控制权。虽然用户选择视频走向的方式有限,但总体上看,该作品不啻为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产品创新的一次有益试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推出的短视频专题报道《解码十年》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该作品从万亿级的大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构建报道框架,视觉化地呈现中国十年的发展和变革。作品融合卫星遥感、地理信息、航空测绘、倾斜摄影和三维建模等数智化元素,极大地提高了视频内容的仿真性,使观者从“阅读”升级为“沉浸”式体验[7]。

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短视频《新千里江山图》将现实画面与3D建模场景深度融合,短短3分50秒的作品既有青绿山水的壮阔图景,也有“袁隆平、张桂梅、白鹤滩水电站、流动法庭、天眼、边防”等主旋律元素的细致呈现。该作品不仅是中国式审美的创新表达,也是短视频新闻内容呈现方式的突破。应用新技术创新表现形式和产品样态,已经成为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生产的重要趋势。

三、获奖短视频新闻作品的传播策略

优秀的新闻作品离不开恰当的传播策略。三届短视频新闻获奖作品,不仅重视选题和内容呈现,也非常重视传播策略。具体而言,获奖短视频作品采取的三个主要传播策略是:跨平台匹配、社交与互动化传播以及基于理性的共情传播。

(一)跨平台匹配

当前,人们更加自觉地进入社交平台获取信息、发布见闻,而不同平台的用户群体存在一定的差异。当新闻事件发生后,相关舆情信息一般不会只在单一的平台传播,而是在跨平台社交网络中快速扩散[8]。面对这种传播格局,主流媒体的短视频新闻团队会根据不同平台的特征对作品进行微调,以实现作品的跨平台匹配和目标人群的精准传播。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计划在2021年10月16日发射升空,新华社创作团队采访了航天员王亚平。其作品《权威访谈丨张扬对话王亚平:因热爱而执着,因梦想而坚持》叙述了王亚平“梦想与热爱”的奋斗故事,荣获第3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创作团队根据不同平台的调性对作品进行微调——针对微博平台,创作团队提炼观点,强调干货,将12分钟的访谈切割成2分钟左右的短片;针对抖音平台,创作团队选取最具话题属性的片段,再配上抖音风格的音乐,对精华内容进行二次创作;针对B站,创作团队将短视频片段贴上文字标签,受众可以自主发布弹幕进行实时交流。

在获奖作品《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年百篇 留声复兴之路》的传播中,“新重庆”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以“短视频+诗歌+海报”“短视频+散文”“短视频+家书”等形式展现内容,使作品的层次更加丰富;华龙网网页端则设计交互式页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取不同主题的短视频观看;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创作团队则以短视频为主,配以少量文字,以直观、轻量化的方式呈现内容。这种内容产品的跨平台匹配,顺应了不同平台的特点,实现了内容的创意分发和融合传播。

(二)社交与互动化传播

在当前宽松的网络信息环境下,网民可以更加自主地参与话题讨论。对此,主流媒体积极利用社交化传播的优势,通过设置话题、联动转载、差异化传播等方式加强与用户的互动。

2022年4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中国UP!》系列短视频在“央视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和快手等平台播出。嘉宾们充满正能量的演讲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微博平台,有关武大靖、范可新《中国UP!》演讲的短视频浏览量超1500万,点赞量超2万[9]。由于视频内容真实可感,能够引发网友共鸣,再加上极具“网感”的互动传播方式,《中国UP!》实现了优质内容的社交化传播。

为再现三星堆新一轮考古发掘的成果,“川观新闻”客户端制作的短视频作品《三星堆国宝大型蹦迪现场!3000年电音乐队太上头!》在内容上积极创新,将三星堆文物原创手绘动画与发掘现场视频相结合,搭配带有四川方言的电音神曲。不仅如此,主创团队还在微博、B站、QQ音乐等社交媒体和音视频平台推送该作品。作品发布6小时内,“川观新闻”视频号首发的MV点赞量、转发量均超10万,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和各类机构帐号纷纷联动转载。央视文艺汇演、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等在获得授权后,对其进行二次创作,《三星堆国宝大型蹦迪现场!3000年电音乐队太上头!》的现象级传播得以实现[10]。

对于社会民生类的热点话题,获奖的短视频新闻作品也借助微信、微博的互动传播优势,吸引用户积极参与讨论。第32届获奖作品《北京一处级干部当外卖小哥,12小时仅赚41元:“我觉得很委屈”》由《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多家央媒原文转载,且以多篇评论跟进。《北京日报》微博主持的相关话题雄踞热搜榜榜首长达半天,话题阅读量超6亿、讨论量4.3万[11]。

(三)基于理性的共情传播

共情传播是一个共同或相似情感的形成、传递和扩散过程[12]。在获奖作品中,主流媒体不再将“理性”视为内容表达的唯一标准,而是越来越多地关注作品所传递的情绪价值以及这些情绪营造的共情传播情境。

2021年儿童节当天,重庆市育才小学体育老师王红旭在营救两名落水儿童时不幸牺牲,年仅35岁。华龙网报道了该事件,其作品《体育老师王红旭生命中最后一次百米冲刺》获得32届中国新闻奖。人民网等数十家主流媒体转载了该作品。同年9月16日,中宣部授予王红旭同志“时代楷模”称号,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播出其英雄事迹。对于此类具有强大情感价值的新闻作品,主流媒体充分挖掘事实本身蕴含的感染力,从而产生全社会层面的共情效果。

南昌县融媒体中心制作的《脑瘫外卖小哥的小年夜》获得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该作品聚焦脑瘫外卖小哥阿龙在小年夜冒雨送外卖的故事。即便是身体残疾、口齿不清,主人公阿龙仍然自食其力、乐观面对生活。在抖音平台,许多网友自发转载原视频,或对其进行二次创作,作品的标签多为“传递正能量”“感动人物”“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等。网民的参与式传播折射出共情的力量。

2022年3月29日,话题“24岁女孩烧伤928天后的重生”冲上微博热搜,网民的转发、评论引发广泛的共情传播。三亚广播电视台报道该事件的作品获第3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该作品紧扣主人公直面苦难、自力更生的事迹,形成了典型的共情传播情境,在抖音平台获得超过600万的播放量。主流媒体一方面理性呈现事实,另一方面努力构建互动的、共情的传播情境,引导网民自发留言、分享,从而营造出共情的情境。

新时期新征程,主流媒体“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13]。总体来看,三届获奖短视频新闻作品发挥了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功能。而且,这些作品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勇于创新,探索了未来新闻实践的方向。在短视频新闻的未来发展中,主流媒体不仅要重视形式上、策略上的探索,还应在实践中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着力增强作品在重大时政新闻、突发事件和国际舆论场中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猜你喜欢

视频新闻新闻奖获奖作品
对移动新媒体时代网络短视频新闻的发展探索
2018年书画临摹获奖作品选登
短视频新闻如何把握视角、视觉、视野、视界——重大主题报道研修班培训心得
2018年荷赛奖获奖作品精选
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共情——从一则视频新闻的传播看融媒体的变与不变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获奖作品选登
从媒介融合角度浅谈网络视频新闻的发展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