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美乡村建设的三重逻辑、战略路径与施策重点

2024-01-20丁美华

关键词:宜业宜居现代化

蒋 辉 丁美华

(吉首大学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长期以来,我国始终把乡村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并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建设“美丽乡村”,再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不断深化,表达了八亿农民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愿景。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以“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推动乡村建设,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建成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做出的重大部署,将引领新时代乡村建设与乡村发展走向美好征途。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一表述提出后,引发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关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内涵,学界的认识趋于统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内涵非常丰富,既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也包括精神文明、文化传承、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等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与充实[1-2]。它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协调发展的农村,是美丽乡村的“升级版”[3],其发展目标指向更为明确,中国文化价值导向也更为凸显[4]。“宜居”侧重于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宜业”依赖于产业和经济发展,“和”凸显精神文明的内在属性,“美”是展现物质文明的外在表象[5]。“宜居宜业”与“和美”相辅相成,宜居宜业是建成和美乡村的重要前提和支撑,而和美乡村则能有力促进宜居宜业乡村建设目标的实现[6]。和美乡村使乡村建设塑形与铸魂并重[7],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尤其要突出“和”字,注重城乡关系之“和”、产业发展之“和”、经济生态之“和”、村庄治理之“和”、公共服务之“和”、乡村类型之“和”、多元主体之“和”以及共富发展之“和”[8]。总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是从内到外、由表及里、“软硬兼施”、神形俱佳的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工程。

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主要特征

(一)基本内涵

1.环境“宜居”。和美乡村是环境“宜居”的乡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作为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提升农村居民生态福祉的重要抓手,理应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9],如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得到改善,拥有干净整洁的公共卫生环境,厕所革命基本完成,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与城市大体一致。同时,作为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快产地环境清洁生产,使农业生产污染有效减少,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逐步好转;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使农村基本生活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农村水电路和物流等基础设施完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较接近。

2.设施“宜业”。和美乡村是发展“宜业”的乡村,其不仅可以为农民创造更多就地就近就业机会,还有助于鼓励引导人才“四下乡”,即高校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乡村产业兴旺,乡村就业充分,乡村发展空间广阔。一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产业实现升级与转型,形成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乡村多元价值得到不断开发,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二是依托培训和科技下乡等形式,劳动力素质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升、自身就业技能与市场需求匹配度增强;三是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自由流动和产业组织模式日趋紧密的作用下,农民增收渠道多元化,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四是政府相关部门注重从政策等方面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使农村商业环境持续改善,乡村创业的支撑和保障逐步加强。

3.生活“和美”。和美乡村是生活“和美”的乡村,拥有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重视乡村治理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10]。其主要体现在伴随数字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持续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乡村社会秩序安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乡风文明,民风淳朴,人与人和睦相处,有良好的社会风气。此外,注重执法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执法能力,解决基层治理难题,强化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

(二)主要特征

1.四大要素齐备。与美丽乡村不同,和美乡村是文化、生态、组织、产业、人才全面协调发展的乡村,是由表及里全面升级、神形兼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须突出体现村庄的乡韵乡味,立足于乡村地域特征,展现民族特色,发扬传统乡土文化,做到村村各面,各有“神”采;整治人居环境,改善乡村公共环境,美化绿化乡村,将“美”展现于乡村之“形”中;拥有繁荣的乡村特色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体现宜业的内涵;拥有高素质农村人才,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因此,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 “神、形、业、人”四大要素齐备的乡村。

2.三大功能兼有。生产、生活、生态是乡村系统的三大功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涉及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各个方面。围绕“宜业”内涵,必须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尤其要注重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农业高值发展,依托当地自然资源禀赋,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推动传统农业绿色转型升级,实现增值增效;须将“和”的理念融入到农村生活中,德化人心、凝聚人心,塑造人心和善、团结友爱、安居乐业的乡村精神风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重点改良农村土壤、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乡村生态服务价值,打造绿色美丽家园。所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自然资源有效增值”“农民生活幸福”“生态持续发展”三大功能兼有的乡村。

3.两大抓手并举。和美是乡村价值的体现,既和于传统,也和于时代。乡村社会文化建设应尊重乡土特色和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要深入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重塑乡村多元价值,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乡村社会发展应紧跟时代步伐,重点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水平,提高村庄凝聚力,营造和睦安宁的社会氛围,建强村集体组织,提高村庄在城乡发展中的竞争力。因此,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必须“现代化乡村治理”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两大抓手并举。

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三重逻辑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我国百年乡村建设经验的归纳提炼,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

(一)历史经验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理念源远流长,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主流文化,其思想观念中不乏百姓安居乐业、乡村和美等内容。儒家思想注重以人为本,既注重人的物质需求,也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儒家思想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将农业发展视为政治的首要任务。《周礼》中载有“九职任万民”,其中“三农”位于九职之首,可见农业生产在当时受到高度重视,且儒学主导的历史朝代往往都具有明显的“重农”特点[11]。孟子多次表达了对乡村社会的美好期盼:“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12]描述了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画面。孟子主张恢复“井田制”,提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13],描绘了一幅邻里相亲、互相帮助的乡村蓝图[14]。孟子曰:“数罟不入洿池,鱼鼈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15]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乡村生产生活应遵循自然规律,确保生态系统正常运行。

我党最早进行的乡村建设是在各根据地进行的土地改革,推翻地主阶级,建立农民土地私有制,并实施积极的经济建设措施来巩固和发展乡村。新中国初期,继续开展土地革命运动,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目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乡村建设。通过颁发土地证、取消农业附加税等办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大兴水利设施,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生产力。但是,土地私有制的小农经济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我国通过实施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建立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16],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生产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后,我党在农村创造性地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成为农业经营主体,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力大幅提升。同时,兴办乡镇企业,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行村民自治,乡村发展更上层楼。但分散的生产经营导致乡村建设无法聚力,农村经济、基层治理开始显现出一些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引起了政府高度重视;随后,连续20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为“三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和强大的政策保障。进入新世纪,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完善公共服务、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等,尤其是2006年取消农业税后,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乡村产业建设推进,农民素质提高,农村环境逐渐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置于新高度,把农业农村工作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优先位置。2013年,国家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使乡村面貌发生新变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已取得重大进展。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围绕“五个振兴”,统筹谋划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五方面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乡村建设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具体要求,为未来的乡村发展与建设擘画了蓝图,提供了价值遵循。

历史经验表明,乡村建设始终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在总结以往“三农”问题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要求,是对我党长期以来制定的农村政策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

(二)理论遵循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将发展中国家经济分为两大部门——弱小的现代工业部门和强大的传统的农业部门。他将现代工业部门的持续扩张以及传统农业部门的日益收缩视为经济发展的过程,但工业和农业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存在[17],他指出:“如果农业生产不能同时增加,那么制造业生产的增加就是不利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工业革命总是与农业革命同时开展,为什么工业不能在农业停滞不前的经济中发展。”[18]费景汉和拉尼斯对刘易斯的理论进行了改进,他们认为,“因农业生产率提高而出现农业剩余是农业劳动力流入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19],即工业部门日趋壮大是以农业部门已经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舒尔茨反对牺牲农业来发展经济,他认为:传统农业确实不能让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现代化农业完全可以[20]。市场和政府需要为农业领域提供新的生产要素,如优质种子、化肥、农用机械、技术以及使用新生产工具的劳动力等,将传统农业部门转化为现代化农业部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和“决定性”的地位[21],农业生产是其他劳动得以产生的前提。在城市化进程中,生产要素向城市汇集,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导致了城乡对立。因此,他们主张农业与工业联合发展,推动乡村建设、推进城乡融合。

中国作为农业国,乡村建设始终是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乡村建设,早在革命时期,他就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农民问题是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22]。改革开放阶段,邓小平同志认为,中国必须优先解决农村问题,因为中国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发展是国家城镇化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23],强调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三农”发展的重要论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提出要重塑城乡关系,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阐明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思路,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扶持力度,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4],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25],提出了乡村文化建设的新思路,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26]。这些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乡村建设理论,提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目标,阐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思路,“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27]。

(三)实践创新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乃党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初心使然。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追求和行动宗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具象化,是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实际行动,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根本举措。

首先,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顺应社会主要矛盾演进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当前社会矛盾的重要措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8]。这意味着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已从“量不足”转化为“质不优”,乡村建设也应一改过往粗放型发展模式,转为集约型发展模式。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只是物质需要,更包括生活安全感、幸福感等精神需要;而由于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镇单向流动,乡村建设受到限制。目前,我国乡村滞后的公共服务体系与乡村治理体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化生活的诉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正是国家为了实现中国八亿农民对建设美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切实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推进乡村产业现代化,缩小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有力举措。

其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应有之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不会消亡,更不能衰败下去[29],乡村应该与城镇一样,成为现代化生活的载体。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途上,实现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目标都将细化落实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规划和实践中。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就是推进农村现代化发展,不断提高乡村生活条件、生产水平,带动农民建设乡村,共享家乡发展成果,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改善乡村硬件设施的同时,以中华传统文化滋养乡村生活,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抓住“美”的重点,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保护自然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战略路径

(一)基本思路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以为农民谋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农民的物质消费需求,丰富农民的精神文明生活,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振兴。应遵循以下思路。

1.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实现共同富裕最大的阻碍,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三农”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共同富裕也谈不上。乡村振兴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富强、农民富足为目的,是基于实现共同富裕最终目标的一个阶段性战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必须坚持共同富裕原则。

2.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政策导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被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定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原则,要求必须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政策导向,推进“三农”工作的实施。“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对中国农村改革开放40年历史经验的归纳总结和深度凝练[30],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是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根本之策,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建设和美乡村必须以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为政策导向,“强弱项、补短板”,确保人才、资金、要素、服务等向农业农村倾斜,优化地方基层组织和人才队伍,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倡导社会资金投资乡村建设,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农民等多元主体参与的长效机制,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向城市靠近。

3.以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农村宜居宜业为评判标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行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点任务,其核心目标是让农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以宜居宜业为标准,以和美乡村为目标,打造拥有良好创业就业环境、优良生活条件且乡风文化各放光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乡村;同时,满足农民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并始终将“和”的理念融入到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和乡村发展中,将“美”的理念融入到乡村生活、乡村生产和乡村生态中,是乡村振兴战略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所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应从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和乡村宜居宜业三个维度制定评判标准。

4.以农村软硬条件提档升级为切入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进一步指明了乡村建设的发展重点,应软硬“双管齐下”。不仅要注重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硬件建设,还要重视农村精神文明、乡村风俗文化、现代治理体系等软件建设。“硬件”方面,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能力,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整治人居环境;推进水利、电力、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住房安全,强化物联网,畅通乡村物流体系,促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不断完善农民饮水、用电、燃气等生活设施,提高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使乡村满足农民现代化生活要求。“软件”方面,要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乡村文化氛围;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党建为引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于一体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推广网格化、数字化、积分制、清单制等现代化治理工具,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建设和谐稳定的现代化乡村。

(二)基本进程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要任务,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故此,乡村建设既要缩小公共设施服务等方面与城镇的差距,又要缩小农业发展方面我国与农业发达国家的差距。根据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主要特征,选取若干指标进行预测,可以大致预判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基本进程和阶段性目标。

城乡差距方面,截至2021年,我国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7.4张/千人,农村为6张;全国互联网普及率为73%,农村为57.6%;城镇自来水普及率为99.4%,农村为84%。按照城市与农村相关指标的年均增速,预计到2025年,农村大部分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将与城市接近甚至持平;到2035年,城乡基本公共生活设施与服务水平达到统一。农民收入方面,据《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2)》预测,到2035年,我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增至4.2万元,超三成农民成为中等收入群体,城乡消费差距为1.3;而到2050年,我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0万元,农村近五成居民将成为中等收入群体,城乡消费也将无明显差距。

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预计到2035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将达1.5万美元/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以上,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在0.65以上,农业发展指标能达到发达国家水平[31]。根据中国粮食生产变异程度的历史数据分析,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为6.5亿吨以上,且产能中长期保持稳定,即使在预测中国人口于2050年前增加1亿的条件下,仍基本能够达到人均400千克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32]。

综上,通过对关键指标的推算与比较,我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23年到2025年,为初步实现阶段。作为开局阶段,主要是补齐农村基本生活设施与公共服务短板,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造乡风民风。根据《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确定的2025年行动目标,力争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第二阶段为2026年到2035年,为基本实现阶段,力争取得显著成效。建强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强化乡村治理能力,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到2035年,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城乡均等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第三阶段为2036年到2050年,为全面实现阶段,确保乡村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实现质的飞跃。到2050年,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完成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三)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施策重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了未来乡村建设的方向,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笔者认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施策。

1.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的领导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功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加强党对乡村建设的领导,汇聚党组织的智慧与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确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一方面,始终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三农”问题的重要论述精神,健全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机制,健全党建引领的乡村治理体系。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本地人才培育和引进,组建高素质的基础党建队伍,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2.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和美乡村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其内涵包含“宜居”“宜业”“和美”三个方面,涉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升级、产业发展壮大、传统文化传承、精神文明建设、社区治理完善等多个方面;因此,乡村建设付诸行动前,需要进行前瞻性的科学统筹规划。一是结合我国国情、民情,做好顶层设计。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推动建设理念由“城乡融合”向“城乡全要素融合”转变、建设重点由“技术导向”向“人本导向”转变、建设方式由“全面推进”向“重点补短”转变;根据全国各地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二是构建协调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规划体系。以科学规划为切入点,对农村的空间布局进行划分,依照农村生态系统运行规律,对乡村土地进行功能性整体规划,科学划分乡村生活、生产、生态区域,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系统。三是做好相关战略的无缝对接以及各级规划间的有机衔接。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过程中,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彼此关联、形成合力,促进区域经济体系和国土空间体系相衔接。

3.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目前,我国农村仍然存在传统农业效益不高、部分土地资源闲置、土地流转率低等问题,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因此,推动农村改革,消除制度性障碍势在必行。一是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方案,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搞活土地经营权,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与平台,规范土地流转程序,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二是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竞争力与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三是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挥基层党组织对农村集体经济的领导作用,提高合作组织成员的整体素质,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加大对新型经济主体的扶持力度,整合农村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探索发展新型集体经济新模式。

4.系统创设,精准施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个长期过程,其目标任务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因此,必须统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系统科学地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谋划乡村产业、生态、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建设。一是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做好上下衔接和分层推进,保障相关政策延续与配合,确保循序渐进,稳步推进。二是准确把握农村地域间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规划,在进行相关目标确定和政策设计时,充分考虑地区间的差异性。三是先行先试,逐级示范,稳步推进。先在试点市县进行小范围探索,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和归纳成功做法,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各地提供有益参考。此外,要鼓励探索、允许试错,加快建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5.加快农业改造升级。产业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必须“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农业是农村农民创收的主要产业,建设“宜业”乡村必然要注重乡村农业的发展。一是拓展农业多元功能,发展生态高值高效的功能农业。在中国人口低增长大背景下,大众农产品的需求逐渐下降,而绿色、安全的功能性农产品市场快速兴起,要科学选择并稳步推广功能性农产品,提高农业效益。二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农业农村新业态。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农业从生产环节向加工、流通、销售、服务等环节延伸,注重土特(特色)产品开发,大力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推动农业与工业融合发展,拓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产品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以特色农业为核心,以各地传统文化为底蕴,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打造一批集“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于一体的乡土小村、特色小镇。

猜你喜欢

宜业宜居现代化
关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环湖强县的几点思考
边疆治理现代化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宜居的海底城市
浮山县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家园
宜居大化
宜居星球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加强大庆数字化城管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
结合古城宣化实际 浅谈建设宜居宜业城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