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2023年总目录
2024-01-20
(括号内数字为期号和页码)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十年来中国共同富裕研究新进展及未来展望
金 伟 鞠彬彬(一·1)
共同富裕的哲学意涵
李 辉(一·8)
党的二十大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架构
齐卫平(二·1)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时代特征
黄蓉生 马欧阳(三·1)
城市基层党组织覆盖的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
刘晶心(三·9)
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基本特征和历史意义
袁银传 蒋彭阳(四·1)
道德共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建构
潘一坡(四·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
原 琳 王海军(五·1)
中国青年成长发展需求的百年演进及现实启示
祝 琴 胡子祥(五·10)
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建设的三重逻辑
瞿晓琳(六·1)
中国共产党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验
熊雅妮(七·1)
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创性贡献
王学智 向绪伟(七·10)
党的妇女工作的百年回顾、基本经验与启示
尹旦萍(七·17)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话语生产
詹小美 赵晓营(八·1)
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创新的回顾与展望
刘国胜(九·1)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汪信砚(十·1)
正确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核心要义
闫金红 李繁荣(十二·27)
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人民主体·公平正义·制度构建
——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演进主线
解丽霞 王众威(一·14)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当代阐释
于 涵(二·10)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笔谈(一)
齐卫平 袁银传/朱冉琦 王建华 阎占定 孙海星(十一·1)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笔谈(二)
郝立新 刘曙光 刘金波 侯松涛 黎海波 樊士博 田孟清(十二·1)
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教育部名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田 烨 陈 新(一·24)
以推进共同富裕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金 刚 李 超(一·32)
共同富裕视域下“一个民族不能少”的话语嬗变
何锡辉 黄永鹏(一·42)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述评
高 进 祖力亚提·司马义(一·51)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北仑模式”
马晓庆 樊中泳(一·61)
边疆治理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
高永久 冯 辉(二·18)
局限及其规避:智能算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运用
王华华 王永益(二·28)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协同推进逻辑
郝亚明 秦玉莹(二·3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
——以武陵山区为例
田海林(二·45)
数字化赋能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典范创建的路径
——以贵州省为例
李 超 周真刚(二·5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的三维阐释
倪培强 谭乾权(三·17)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精神纽带建设
马俊毅(三·26)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魏大江(三·36)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内容体系建构
李 凯 孟凡东(三·46)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民族团结进步条例文本分析
仲丹丹 王 洋(三·58)
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基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调查与分析
胡新丽(三·68)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文学的审美转型
——以新时期民族诗歌创作为例
彭卫红(三·7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意蕴
黎大有 余 凤(四·1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意义、内容及实施路径
陈立鹏 闫 芸(四·2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媒体精准传播
李巨星(四·38)
中国民族团结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与新时代展望
罗建河 王重阳(四·45)
提升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治理能力的新路径
陈 锋 刘沛洁(四·54)
“中华民族”何以成为共同体
孔兆政(五·20)
以共同性引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朱永梅 陈金龙(五·28)
增进共同性: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方向
赵 超(五·37)
充分激发各民族企业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
高 阔(五·47)
从相通到共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逻辑
刘庆斌(六·11)
以公共文化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双重逻辑及路径优化
彭庆军 杨菲菲(六·19)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博物馆建设进路
刘春呈(六·28)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熊 英(六·37)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主阵地建设路径
——基于文化资本理论视域
任雪峰(六·45)
“团结各民族为一体”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基于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党史文献的分析
陈建樾(七·2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结构的关系性论析
张淑娟 田 梦(七·33)
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逻辑理路
——基于共同体秩序的分析视角
龙金菊(七·4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族际生态与实践路径
孙乃龙 陈 纪(七·51)
新时代城市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进程与创新路径
张丽霞 杨 正(七·59)
边境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意义
——基于西北边境T县的个案研究
赵改莲 李素秋(七·68)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学理逻辑与实践省思
朱碧波(八·9)
“互联网+民族团结”的实践现状和路径优化
——兼谈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张劲松 陆 豪(八·18)
大数据赋能: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技术路径
刘 政 郑易平(八·2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校课程思政路径
——以中华文明类课程为例
丁 兰 尚 松(八·34)
共同富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何星亮(九·11)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意义和要求
张 健 齐付清(九·21)
“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与国家认同建设
徐 琳 官文婧(九·29)
边疆地区路网的完善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吴开松 王 潇(九·37)
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狄鸿旭(九·4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建设
周晓明(九·55)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三重内涵
肖 灵(十·21)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各民族的互嵌式发展
徐姗姗(十·28)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黄 钰(十·36)
南部边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
——以民国海南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张朔人(十·44)
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家庭教育主阵地
刘宏宇 彭 博(十·55)
艺术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升路径
张 瑜(十·64)
和合共生:中华文明统一性和包容性的价值表征
王浩宇 罗 卓(十一·19)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特性
王淑兰(十一·28)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区域性历史实践
——以全国人才援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视角
杨须爱(十一·3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县域实践
——基于湖北省F县的调查
唐胡浩(十一·4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教育的实践进路
杨玉兰 段 超(十一·51)
知、行、效: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重要支点
杨胜才 谭高贵(十一·6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认及其教育深化路径
裴圣愚 王莹莹(十一·70)
以数字技术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创新
王 典 陈 涛(十一·79)
基于 PMC 指数模型的民族团结进步地方立法质量评价
方付建 杨 芳(十二·33)
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机理与治理进路
李安辉 杨国庆(十二·42)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传统艺术跨文化交流的逻辑理路
段亚青(十二·50)
如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思政
苏 茜(十二·56)
民族学研究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兽之美者:滇象北往与贡象南来(一)
——基于历史民族学的人象伦理关系考察
郝时远(一·67)
兽之美者:滇象北往与贡象南来(二)
——基于历史民族学的人象伦理关系考察
郝时远(二·62)
兽之美者:滇象北往与贡象南来(三)
——基于历史民族学的人象伦理关系考察
郝时远(三·82)
兽之美者:滇象北往与贡象南来(四)
——基于历史民族学的人象伦理关系考察
郝时远(四·60)
兽之美者:滇象北往与贡象南来(五)
——基于历史民族学的人象伦理关系考察
郝时远(五·53)
兽之美者:滇象北往与贡象南来(六)
——基于历史民族学的人象伦理关系考察
郝时远(六·52)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符号与中国文化传播
阮 静(一·82)
中国文化东渐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以《和汉朗咏集》为例
章 剑 胡 炼(二·72)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型塑历程具象
陈满达胡 纳日碧力戈(三·95)
中国古代和亲与各民族文化的兼收并蓄
崔明德 王 硕(三·103)
元明清时期的土司姓名文化及国家认同研究
岳小国 马海鸿(四·71)
特色小镇在国际文旅中塑造国家形象的品牌策略
——以乌镇戏剧节为例
仪修出 范 红(六·71)
乡村活态博物馆:理论逻辑、内涵特征和实践路径
——以河北省怀来县“羊儿岭乡村活态博物馆”为例
红 梅(七·74)
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表达与形象建构
——以抗战歌曲为中心
闫丽娟 谢 芝(八·42)
以文明对话提升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论程抱一的文明对话理念
王嘉源(九·62)
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价值耦合与路径创新
——以中华饮食文化资源开发为例
王 琳(九·71)
先秦时期多维“天下观”述论
杨 琳 李吉和(十·70)
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及其实践困境
魏海香(十·77)
从图像到图谱:中国图像文化遗产的生产与保护
柏贵喜 杨文超(十一·86)
“文”的知识体系建构及其对先秦艺术史书写的启发
彭修银 李源锋(十二·72)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基于湖南湘西州的调查分析
高俊山(九·78)
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同诉讼保护机制的塑造
郑 阳(九·86)
论非遗传承问题域的拓展
马知遥 常国毅(十二·81)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权保护的法律逻辑
——以民间文学艺术产权为中心
曾 礼(十二·93)
●中华民族史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过程中的直省角色
——以清代甘肃地区为切入点
邓 涛(五·65)
河湟民族走廊与中原“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以明清时期为中心
何 威 周晨晖(五·74)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历史叙述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哈尼族为例
刘鹏翔(六·82)
国家治理与制度规范:明代改土归流意义审思
陈文元(七·83)
边疆山水:中华民族“统一环”结构的人文-地理印迹
袁 剑(八·50)
四海一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叙事传统
尹 亮(十二·63)
●医学人类学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医学融合的实现
——一个土族村落的个案研究
周爱华(八·59)
社会学研究
多民族区域族际互动空间的圈层与秩序
——以洮洲地区为例
耿宇瀚 李 静(一·91)
多元视角下城市社区治理绩效的整体提升
蔡 禾 徐金福(二·80)
总体性视角下市域社会治理的内在机理
戴欢欢 陈荣卓(二·91)
空间社会学视阈下易地搬迁社区治理路径
——以湖北省巴东县为例
覃美洲(三·112)
文化与文本的复象:格尔茨与民族志“诗学”形态的发生
吴震东(三·120)
乡村振兴与特色村落的价值定位及发展类型
——基于云南考察
陶自祥(四·79)
乡村传统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良性再生产
——以湖北恩施州咸丰县严家祠堂为例
方 菲 李 旺(四·88)
从封闭小区到开放街区:城市社区重组与治理重建
毛斌菁 项继权(四·95)
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合法性
——以农村社会组织参与项目建设为例
杨 慧(五·82)
新时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现路径
陈 晨(五·89)
人的高贵性之所在
——人类精神的时代反思
江 畅 李 累(五·96)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生成机理及构建路径
鞠彬彬 刘 攀(七·91)
社会连结方式与全民身心健康
——兼论族群差异与平等
边燕杰 高继波(八·68)
后扶贫时代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信任培育机理及启示
——以S社会组织扶贫实践为例
吴 蓉 施国庆(八·79)
高校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关键环节
刘占勇(八·87)
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制度的建议
林钧昌 王 娜(九·95)
流动社会“代耕群体”的社会融入
——兼评阳江苗族代耕农案例研究的现实与理论价值
麻国庆(十·86)
社会组织参与城市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路径
王 颖 金子鑫(十·92)
家族企业继任者的权威获得与合法化机制
——基于“权力—权威”的分析框架
卢 飞(十一·95)
族群身份建构及其政治化影响
——巴基斯坦穆哈吉尔人族群化过程的启示
马秉仁 马 强(十一·165)
当代中国民族地区慈善事业发展述论
雷振扬 徐风姣(十二·101)
从茶宴到喫茶:文化礼堂与乡村共同体的日常建构
习少颖(十二·109)
法学研究
元宇宙空间的数字版权治理:创新价值、制度困境与调适
马一德 黄运康(一·99)
推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中国方案
——以世界卫生组织为视角
张玲玉(二·99)
行政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路径构建
高 洁(二·108)
“双支柱”方案视角下数字经济的税收确定性
杨 洪 张梓桐(三·129)
人民调解嵌入人民法庭的改革实践与优化路径
——以西南D市人民法庭的诉前调解改革为例
张万洪 马 闯(四·104)
论人大监督监察委员会的合理界限
伊士国(四·113)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结构优化
——以认罪认罚案件中的有效辩护为视角
吴 羽(五·104)
论专利诉讼开放型科学证据体系的构建
周鸿焕 江国华(五·112)
乡村振兴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法律协同
高利红 苏 达(五·119)
检察建议类型的制度反思及功能性重构
秦前红 王雨亭(六·90)
民事检察类案监督的困境及完善进路
石晓波 国中兴(六·102)
群体性网络暴力治理
——以网络平台风险预防义务为视角
邵登辉(七·97)
新时代我国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创新
何燕华(七·106)
中国流域立法的价值表达与规范构造
吴贤静 吴晓薇(八·94)
医疗数据利用的“领域法”规制路径
任 颖(八·105)
新时代环境权整体塑造的价值导向
戴 菁(九·105)
生态破坏侵权归责原则的类型化配置
段小红(九·112)
论法的公理的主要形态
陈光斌 宋天一(十·98)
跨国网络犯罪中刑事管辖权的适用困境及解决
张 婷 陈 立(十·108)
生命共同体的实现路径:基于人权的方法
何 苗(十一·104)
中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法治逻辑及实施路径
袁 莉(十一·113)
“名股实债”的股权信托性质及其认定
陈雪萍 左右正(十二·116)
数字赋能刑事审判与司法辅助人员的职能重构
李 麒 班艺源(十二·126)
管理学研究
中国2000-2020年安全治理的政策变迁:类型与机制
高 睿 张海波(一·107)
小冲突如何演变为大事件
——县域社会风险场演化机理与控制研究
宋劲松 夏 霆(一·121)
中国区域经济空间俱乐部收敛与增长影响因素
肖巧俐 王 跃(二·117)
公共产品供给、社会资本与获得感
——基于灾区重建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张 惠 邹彤彤(二·127)
土地财政、空间策略互动与绿色技术进步
——基于长江经济带105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
刘章生 赵汉成(二·138)
产业协同集聚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
——以高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为例
刘 驰 鲁庭婷(三·137)
民族地区流域生态补偿规模与结构调整
——以长江上游西部五省区为例
张 绘(三·147)
国家安全视角下的边境地区交通优势度估计
饶映雪 钟 意(四·122)
扶贫易地搬迁移民后续就业扶持措施
——基于湖北秦巴山区的调查分析
邬黎明 罗 桢(四·131)
民族地区绿色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及对策
田孟清 李彦军(五·128)
数字乡村建设缩小收入差距的机制与实现路径
李 波 陈 豪(五·137)
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就业效应
王 轶(六·111)
武陵山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
——以湖北恩施州为例
柏振忠 陈久运(六·121)
数字普惠金融、创业活力与共同富裕
杨玉文 张云霞(六·129)
“一带一路”倡议与文化产品贸易的增长
刘家悦 韩启辰(七·115)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助力共同富裕
郭景福 闫晓莹(七·126)
新时代我国应急语言服务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
韦 钰 钱 颖(七·134)
监管型国家背景下独立监管机构的发展与启示
——基于美国、德国、巴西三国监管机构的观察
钟光耀 刘 鹏(八·114)
湖北民族地区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对策
翟华云 李岱玲(八·126)
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特征、评估与对策
——基于湖北省159个村的调查
陈梦璐 冯晓宇(八·134)
通用语言赋能乡村振兴:机制与实施
赫 琳 李 蔚(八·142)
发展低碳经济 助力西部乡村振兴
邓 磊 蔺 娟(九·120)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村共同富裕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创建效应
潘泽江 石紫明(九·127)
资源环境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及空间关联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数据分析
徐小鹰 陈 宓(九·137)
民族地区光伏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障碍与突破策略
李俊杰 王燕红(十·116)
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机理与策略
——以湖北潜江等市县的实践为例
陈君理(十·125)
工匠精神的生发与重塑
肖文韬(十·134)
我国流动人口的族际互嵌格局与互动机制
马 楠 陈若雪(十一·122)
湖北省经济-科技-生态系统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
刘丽娜 邹季康(十一·132)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时代意涵、价值遵循与实践样态
汪义力 陈文胜(十二·135)
和美乡村建设的三重逻辑、战略路径与施策重点
蒋 辉 丁美华(十二·144)
文学研究
写作的限度
——评吴仕民的长篇历史小说《佛印禅师》
叶立文 孙秋月(一·141)
故事“新编”与文化“探真”
——论吴仕民长篇小说《佛印禅师》的写作策略与文化意识
叶 李(一·147)
巴赫金时空体诗学对康德时空观的辩证吸收
龚举善 魏雨洁(三·154)
《海边的卡夫卡》的空间交融与自我建构
邹建军 甘小盼(六·139)
生命观念的分解、投射与对话
——论沈从文小说人物的“分身术”
刘瑞雪 罗义华(六·148)
●中国文学谱系
《韩非子》序跋的韩学史意义
马世年 马群懿(一·131)
北宋元祐文学的图景特征
——基于《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对元祐文学的定量分析
高武斌 邵大为(五·146)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平台的价值共创与应用实践
王 艳 王 孟(五·156)
北朝山水文学与集体记忆书写
胡大雷 辛 梓(七·143)
南朝宫体诗表演文本的特征及其形成
李 霖(七·152)
《卷耳》奠礼说考论
——上博简《孔子诗论》的另一重启示
多洛肯 赵钰飞(九·148)
有韵尺牍:苏轼岐梁唱和诗的情境还原与帖本溯源
党永辉(九·157)
南宋严子陵钓台的地标生成与书写
王淋淋 王兆鹏(十二·153)
《古文苑》辞赋“选系”三论
彭安湘 程 琛(十二·163)
新闻传播学研究
当代民族文学的英译与海外传播
谢丹凌(二·148)
新时代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的问题与策略
李锦云(二·157)
数字文明时代信息传播的联结范式:生态与理论
李继东 项雨杉(四·138)
征服与整合:信息流视频广告的空间生产
刘传红 廖思维(四·146)
种草类短视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
徐同谦 王志轩(八·151)
用户失连与重连:媒体角色与用户期待互动研究
——基于对16家媒体负责人的深度访谈
张勇军 黄雅芸(八·159)
大众传播中的语义错位、舆论生成及其逻辑演绎
欧阳明 陈素惠(十·144)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经典传说的数字化传播
彭婵娟 余日季(十·152)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电视谈话节目的仪式建构
——以《非正式会谈》为例
陈峻俊 翟梦迪(十一·141)
情感传播视域下老年人数字沉迷与消解路径
邵婉霞(十一·150)
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的内容呈现与传播策略
——以第31至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郝永华 李诗琪(十二·172)
教育教学研究
全球治理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与实施路径
陈 坚 陈冬阳(一·154)
复杂性科学视域下中国民族教育研究方法探究
陈达云 赵九霞(二·165)
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引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阮一帆 马翔飞(三·165)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与防控机制建构
刘三宝 谢成宇(四·155)
课程思政从“悬浮”到“落地”的实践策略
王祖山 谭雪霏(四·165)
以增进交流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赵 静(五·165)
中国共产党教师队伍建设的百年成就及经验
汪 丞 吴豪爽(六·156)
AI时代的语言生态伦理教育与翻译教学…
孙 黎(六·165)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竞争力的大学音乐教育
徐宝华 贾 佳(七·162)
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
李英震 周兴华(七·168)
论列宁全民性社会主义意识教育思想及当代启示
周胜艳 曹洪军(八·169)
思政课程混合式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与教学干预
胡 燕 孔凡哲(九·165)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西方慕课意识形态渗透与警示
魏晓燕(十·16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际环境优化
蔡 欢 杨业华(十·167)
近代中国体育先驱者的历史贡献及其当代启示
郝家春 蓝起林(十一·158)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路径
肖 璐(十二·178)
青年学者论坛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邱春林(一·163)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商业实践与城市融入
——以兰州市打馕群体为例
麦合布拜木·买买提江(一·172)
数字时代的身体再社会化
——基于健身房内身体实践的质性研究
田 珺(二·174)
荆楚城市雕塑景观基因谱系
——以武汉市为例
罗子荃(三·172)
博弈与共生:“双减”政策受众的行动理性研究
肖 竹(四·173)
中国古代人事选拔制度变迁及其动因
徐 明 白海琦(五·173)
19世纪英国汉学家翟理斯的汉语观
罗 星(六·173)
国家荣誉制度构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李 涛(七·174)
新文科教育理念下高校美育内涵的新拓展
饶 娆(八·176)
回迁社区的空间失序及其治理
蔡华玲(九·173)
阿巴斯电影的诗性品格
黄 津(十·174)
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经验
向 驰(十一·172)
农产品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路径优化
——基于湖北省秭归县的考察
杨春娥 王星航(十二·184)
红色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
----以大别山地区为例
陈永典 于丽娜(十二·192)
南湖薪传
源于民间烟火 学术造就“不俗”
——严昌洪教授民族与民俗研究述评
许宪隆 王笑冰(十二·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