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中窥见乐,从乐中探寻美
2024-01-19孟洛伊
《古乐之美》是苏泓月所写的中国古代器乐史著作,其书内容丰富,文字脉络清晰,在学术严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文学修养,文章措辞富有诗意,读来有如身临历史长河。作者以生动且富有意境的笔触诠释中国古乐器,拓宽了研究思路,给人以美的体验。
古乐是什么?它是悠悠江上浩荡的烟波,是葱茏山色间潋滟的霞光,是高台楼阁中激荡的绝响。它从千年前走来,以历经沧桑的姿态向我们诉说遥远的故事,为我们奏起悠扬的远古之音。《古乐之美》是由苏泓月编写的,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天地玄黄的选纸配色与别具一格的手工绘图,这般设计展现了此书带给读者的穿越千年般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全书共有八卷,按古时乐器以不同制作材料制定的八音分类法,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这本书分别从时代、出生、作用、特点、制作工艺、与人类的关系、音乐作品、美学意义等视角介绍了六十种古乐器,以真实的历史材料与文献为基础,涵盖了文学、绘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作者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与独具匠心的插图将读者引入多彩的古乐世界。相较于其他中国古代器乐史的著作,此书最大的特点便是标题中的“美”,在徜徉于乐蕴与诗意的同时,体味到笔落如晨风拂面的意境,由此可见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扎实的文字功底。下文笔者将从全书的著述结构、思想内容、行文特点等方面对该书进行剖析解读,同时分享一些自身的感悟。
一、纲举目张,独茧抽丝
作者在描述古乐器时,以条理清晰的结构框架将古乐器呈现。例如本书第一卷《金音汤汤》便是介绍金类古乐器。“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霾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陶器与石器为青铜器的出现铺好了道路。青铜乐器最早的祖先为铃,钟为本,还有被称为“周四金”的青铜敲击乐等乐器。作者顺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对金类乐器的由来做了详细的讲解,以出土文物绘画为论据,叙述了金类乐器的形态、声响以及作用功能的演变。其后,作者引用史书中的文本,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该乐器参与的历史事件和其与古人的联系。本卷的内容以小见大,以铃为例,作者描述《诗经》中周天子武王乘坐华丽彩车的情形时,铜铃挂在竿头随着车队行进铛铛作响,此情此景象征着周天子的奢靡铺张,而在铃声的背后,却是诸侯王们各异的心思。以铃声映射一个王朝政治的覆败,给古乐器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与此类似的写作手法在全书多处可见,作者笔下,古乐器的功能不仅与朝堂有关,还与宗教、诗歌文化、百姓生活等相联系。总而言之,就是与“人”相关联,音乐由人创造,器乐因人而生,在读者认识古乐器到理解古乐之美的过程中,始终不能离开“人”的大环境。正如作者所言:“音乐的骨架是乐器,乐曲是它的血肉,人赋予其灵魂。”从该书的架构中可以看出,作者贯彻了从器乐本体的研究到对人的研究再到对社会的研究的观念。
作者在行文中既注重语言的文学性,又重视字词的严谨,赋予了各类古乐器不同的气质。对史料详尽的表达以及对故事生动的叙述,体现了作者在音乐研究中自始至终都在进行多元化的思考。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对古乐器的研究“用大力有余,入细心愈研”。从古乐器这一件小事物出发,延伸到人的行为、人的发展。随着乐器的流传,人或社会或者一个朝代的盛衰兴废便如同画卷般一一展开。舟行碧波上,而人在画中游。
二、樂中有诗,诗中有史
以诗为序是全书最大的特色之一,诗歌与音乐相依而生。《尚书》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又《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些典籍均阐明了自起源之初,诗与乐便密切相连。书中每一章节的序中唐诗出现的频率最盛,这也从另一方面表明了唐代这一时期,音乐繁荣发展的景象。该书《大地悲怀》篇中以唐代郑希稷的《埙赋》为序,在叙述不同孔制的埙时,穿插了一条社会礼乐制度的脉络。3500年前的殷代,暴辛公制埙用于宫廷宴会和宗庙祭祀,音乐的主要功用是给统治者享乐和歌颂祖宗功业。可见早在殷商,音乐便逐步走入了礼制殿堂。而《埙赋》是郑希稷借礼崩乐坏之后埙音没落,反讽日渐浮躁的世风。从中不仅可以窥见唐代以前的民风文化、社会制度,还可以看出唐代人民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如此以诗为引,贯穿了社会、人民的叙述方式还在许多篇章中得以体现。此外,多线并进不仅体现在社会制度和人民思想方面,还体现在人物命运发展方面。例如,《悲歌击筑》篇用一首李白的《少年行》为序,此诗提及高渐离饮酒击筑,身负壮志,表现了少年人的豪情。于是该篇以《史记》中《刺客列传》的人物故事介绍筑,高渐离身怀击筑的绝技,却不屑为达官击奏。他洞悉荆轲的想法,于易水旁击出千古之音,荆轲踏着他的筑音走进咸阳宫,荆轲牺牲,秦王熏瞎了他的双眼,他不甘苟活于世,寻找机会举筑砸向秦王,最终与筑共亡。人物的传奇赋予器乐生命,它们如同人物一般拥有着喜怒哀乐,它们的命运也随着人物的悲欢离合附上了感情的色彩。由此可见,作者在部分篇章中利用人物史描述了饱满丰富的古乐器史,以人物的气质赋予乐器灵魂,使器乐的形象更加立体。
引用这些诗篇和史书中的故事,作者架构出的是一段段有血有肉的器乐史,而不是扁平的纸上形象,可见作者在诗乐方面均有着深厚的功底。古乐器距我们有着一段遥远的历史,与之相关的部分史料记载不大相同或者留下了疑问,流传至今,不仅今人对其持有不同观点,古人同样也对其有所考量。本书中,作者以诗中之史为基础,穿插了文献中对史料的阐释。其中文献包括流传下来的史书、小说、经书和近现代史学家论著等。对至今仍有争议的话题,作者也以史为据,进行客观地归纳后阐释了自身的观点,这为探究器乐史的读者开阔了思路。
三、古今贯通,学科互鉴
最早的古乐器至今千余年,距我们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其间遗留下来的图像、文字资料成为可供参考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读者认识古乐最直观的媒介。作者根据考古发现,以手绘的形式将古乐器图像还原,在旁注释了简短的文字来介绍该乐器。已出土且有相应实物的乐器则标明了出土的时间地点,仅有文献资料的乐器则在插图旁标注其文字描述,充分利用了图像传播中人的视觉记忆,更有利于加深读者的印象。同时,此书内附了古时文人所作的画作作为史料的佐证,使文章更加严谨。
《乐动声仪》谓:“春宫秋律,百卉必凋。秋宫春律,万物必劳。夏宫冬律,雨雹必降。冬宫夏律,雷必发声。”将音乐与节气相联系是华夏民族特有的思考,这在该书的每卷首得以体现:金声乃秋分之音,石声乃立冬之音,土声乃立秋之音,革声乃冬至之音……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察四季变化总结出来的经验,人们制礼作乐应顺应天地运行的秩序,这是当时人们的普遍观念。因此,书中对不同季节对应不同音乐的概述,正是出于古人的视角。读者与古人虽站在不同时空,却能在思想上相交汇。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海登·怀特在《书写史学与影视史学》一书中给影视史学下了定义:历史在电影及视觉作品中的再现与思考。借助生动的动态视觉资料,历史以全新的视角呈现。作者在整理史料揣摩叙述方式的同时,将资料的范围扩充至了整个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历史故事被搬上了银幕,大众传媒的普及令更多的古乐器被观众所知。在我们观看电影、欣赏舞台剧的同时,通过视觉、听觉了解古乐,记住了它的形制、音色,却鲜有了解其历史背景的。作者利用这一点,在书中穿插了电影中联动古乐的著名场景,如《古今大战秦俑情》中冬儿在雨檐下以木块敲击白瓷碗,蒙恬大将军踏乐练剑。作者以此情景引出缶的故事,音声无形,而配以读者熟知的影视情节,在不同的空间中,给缶声添了些新的怀想。
在历史的叙写中,作者十分注重场景感的描绘。《三弦无味》篇中作者引用了史铁生小说《命若琴弦》里说书艺人的故事片段,作者描述道:“哪有治眼病的药,藏在琴槽里不过一张白纸,爷爷靠这谎,支撑了五十年说书生涯,最后一根弦断,才明白宿命轮回,命在弦上,两头绷紧,才有活路。”三弦的历史与手艺人的生活牢牢相连,文学作品的引用更是将三弦的琴音与“沧桑”一词融汇。
此书中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它们相互贯通,令读者更深入地感受从古乐到古乐之美的过程。另外,作者引用的资料贴近生活,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更有助于读者身临其境的思考。史学的研究不单是探寻一条历史时期的脉络,多个领域的探索更能接近历史的真相。
四、结语
苏泓月的《古乐之美》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此书以古乐器为研究对象,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六十种古乐器。不论是措辞还是思想内涵上,又无不体现出文学性的特点,可见作者的学术造诣。每一件乐器的背后都见证着一段历史的兴衰,彰显着作者对中国音乐史学的热爱。
著述中,作者对诗乐研究之深刻,在文中多处可见,这也使得阅读全文时,有如徜徉在诗的海洋,而作者引用的每一首诗又都不失逻辑。每个章节前,诗以竖排版写于篇首,纸页有大片留白,是以正文未至,意境先至,而正文中大量以诗引史更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多学科视角的切入叙述,同样展现了别样的思路与体验。另外,《古乐之美》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作者赋予某些器乐特定的修辞是否合适。但不论合适与否,作者赋予器乐的气质,只是通向古乐之美的一种途径,它更能提升我们对美的观念的认知。
笔者以为,该书的“美”字,是值得单独强调的一点。作者以“美”为题,不论是从书本的排版、装订,还是文章中诗意灵动的用词,无不将美之一字贯穿始终。作者对美学的理解让古乐器不再是一根肢骨,一块龟甲,古乐器的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他们背后的故事有的波澜壮阔,有的哀伤凄美。作者对事件的评价总是含蓄的,一些古乐的消亡固然令人惋惜,而其中功过,留予后人评说,因此读者对该书的阅读与理解始终是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更加突出了读者的主体地位。另外,作者兼顾文学性与趣味性的文字也能让中国音乐史“美”的印象走进读者心中,激发读者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感。
古乐的美妙藏在文字中,等待读者们细心发掘。虽然有些器乐早已失传,但是作者的文字却能赋予其特殊的价值。作者在写到觱栗随着时代更迭流落于民间时,落笔道:“蹉跎岁月有情,一切不复重来。纵然田氏的嗓音依然如娇莺啼转,张嘴儿的银字管觱栗吹起来依然音声清亮,但那时候,觱栗已经不再流行了。时代变了,诗人自己也老了,他们都过时了。”私以为,即使秦淮河上的乐声不复,岁月蹉跎,诗人老去,我们能在文字中窥见一隅,他们便永远不会过时。
注释:
①取自《说文解字》中对“金”的注释。
参考文献:
[1]王文俐,李诗.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与形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
[3]叶纯之.音乐美学十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
[4]李西林.唐诗与音乐繁荣问题研究现状评述[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03):36-40.
[5]鲁璐.《毛诗序》与《焚书·读律肤说》中两种美学命题的审美意义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22.
(作者简介:孟洛伊,女,硕士研究生在读,四川音乐学院,研究方向:艺术传播学)
(责任编辑 王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