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逐繁星的孩子》到《铃芽之旅》
2024-01-19步长锟
已经延期下映两次后仍在热映的动画电影《铃芽之旅》,已成为2023年进口动画片内地票房冠军,远远超过了新海诚2016年上映的作品、被称为现象级电影的《你的名字》票房和2019年的作品《天气之子》的票房,达到了动画电影少见的8.06亿票房,并且获得了更为罕见的两次延期下映机会。此次上映的《铃芽之旅》,预售票房达到了6198万元,宣传热度在3月24日首映前一周至上映后获得热搜榜第一位置累计23次;登上抖音娱乐榜和热点榜次数达到18次。可见中国观众对影片抱持着极高的期待和热爱。“二刷”“三刷”乃至“多刷”也成为在微博超话及粉丝群、抖音话题、小红书话题、百度贴吧等热门社交媒体反复提及的词语;“多刷”也就是指为获得更多观影感动体验和陪伴感、电影画面细节信息、乃至是纯粹为了支持喜爱电影的票房而多次购票重复观看同一部电影的消费行为。
从上述主要社交媒体的官方营销数据分析可以得出,《铃芽之旅》的超高票房主要由以下两部分组成:一是从2016年《你的名字》上映之前便成为新海诚系列电影影迷的资深观众;二是由于新海诚积累的广泛名气和发行方广泛宣传而首次观影的观众。
通过对新海诚系列电影的分析可以发现,唯美浩瀚的自然景色、挚诚纯真的爱情、主角顽强的品格和历经磨难的成长过程、以及对普通人对人生和命运的关怀,这四点要素构成了其电影的经典主题,也即是被归纳分析得出的“新海主义”的组成部分。而其导演的电影并非一开始就包含这四个要素,也并非一开始就在包含这四点以后做到了有机统一。在新海诚的系列电影中,对这四个要素的涉及、融合,经历了一个由细微到宏大、由浅表简单到深入丰富、由简便组合到自然有机联合的过程。对《追逐繁星的孩子》和《铃芽之旅》进行主要比较,辅以对新海诚其他动画作品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其作品中“成长”这一主题不断深化的脉络和过程。
一、《星之声》中与现实脱节的人生片段截取
新海诚作为动画导演被大众熟知是在2002年发表了独立短篇动画《星之声》,影片讲述了一对年少情侣因女主角被选拔为地球防卫军进入太空作战而两地相隔、距离越来越远但仍然坚持联络彼此、不断思念对方并挚守爱情且融合了科幻元素的恋爱故事。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设定便是女主角在不断作战中来到了离地球8.6光年距离的星系,与男主角联络一次都要花费8年多的时间,在故事的最后,25岁的男主角收到了16岁的女主角发出的信息,令人为之动容。时间上跨越8年、距离上跨越8光年的真挚感情故事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由此也开创了“新海主义”题材的前两大要素,即唯美浩瀚的自然景色和挚诚纯真的爱情,并对这两大元素做到了较为自然、完善的统一。此时在新海诚动画中,对人生和社会命运的关怀这一主题元素还未深入展开,仅仅是作为男女主人公爱情故事的被影响因素,以女主角的关键地位设定来用感情进程影响世界命运的走向。因此这种以主角爱情故事影响世界命运的简易组合也被观众概括称为“世界系”作品,以其简易组合缺乏自然完善联系而显得唐突、但能迎合观众“两人的真挚情感交流胜过世界其他的美好”这样的憧憬和期待而受到欢迎。
这一组合也存在其明显的缺陷之处,即作品的主视角过度聚焦于主角双方个人情感的细腻交流、没有将其中的情感和主人公的人生进程与其必须背负的使命、义务等联系起来,因此显得主人公在情感上有轻率、疏忽、怠慢和漠视的一面,这也是新海诚前期几篇作品《星之声》《秒速5厘米》中体现得非常明显的地方。受限于导演个人的人生经历和表达方向,此时的故事剧情更多的在表达上呈现的还是截取某一段美好人生经历并进行表达,而没有重视对“成长”这一主题的诠释和塑造。
二、《秒速5厘米》中消费式的青春故事
2007年上映的电影《秒速5厘米》描绘了少年男女在校园中青涩、单纯的恋爱故事。这种过度集中于展现主人公单纯细腻的恋爱情感、完全刻意忽视掉为守护这种情感而在人生中同时带来的困难、责任、艰苦等,忽略了主人公的行动、劳苦和牺牲,专心于深入描写在终将被命运的进程和社会的影响打破的宁静安稳生活中,如同《源氏物语》中的皇族和贵族一般不考虑生活所迫、不触及人的性格成长的单纯青春爱情故事,确实在《秒速5厘米》中达到了巅峰,这也是新海诚导演前期风格的最典型呈现。观众无一不被主角两小无猜、年少无间的亲密关系和异地相恋的故事深切打动,唯美浩瀚的自然景色和挚诚纯真的爱情这两个“新海主义”元素也得到了典型的体现。在故事的后半段,观众们也同样地对在命运的变故面前完全澜倒波随、投降放弃,任由自己珍视的感情破碎这样一位毫无人格魅力和成长可言的主角产生出强烈的落差和失望;因此,《秒速5厘米》这部作品收获了大量好评,也产生了相当多的争议。
在这一时期,新海诚的电影对“成长”这一主题的描写局限在少年男女无忧无虑的人生阶段,对于整体的人生历程着墨极少,没有更多描绘其成长的转变。导演只截取了男女主角人生的一小部分进行描写,青春恋爱固然是人生的重要部分之一,但更能体现“成长”这一主题的往往是人生中有利于积累品格的形成过程: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彷徨走向坚定、从停滞走向奋发。在电影情节上往往体现为经历挫折、战胜挫折、获得成功、迈过失败以及经历其他人生考验。因此这一时期的新海诚电影对“成长”的诠释还处在较为起步的阶段。
三、《追逐繁星的孩子》中对“成长”主题的首次全面尝试
酝酿四年后,在2011年上映的《追逐繁星的孩子》中,体现出新海诚导演突破自身的小众主题,向主流作品看齐的一次尝试。作品完全没有以往小情小爱式的青春爱情描写,而是讲述了十一岁的女主角和三十余岁的男主角背負沉重责任的艰难旅程:两人分别为了复活自己所爱的朋友和亡妻,踏上了寻找具有复活逝者能力的宝石的旅程,起初互相争斗而最终互相帮助的故事。
这部作品中着重刻画了如下几个方面:十余岁孩子的纯真友谊和对世界的好奇与冒险;成年人的责任、坚毅和牺牲;以及对“死而复活”这一故事原型背后的人类普遍心理进行了关切和回应,整体上面向从儿童到成年人的社会主要群体的情感需求,努力回应他们的审美期待。但是因为这部影片相较以往的主题,转折过大,出现了很多较为明显的模仿宫崎骏动画的场景和设定,显示出导演对转型驾驭主流电影题材所做的尝试。而其中也开始较为全面地体现出“成长”这一主题情节,包括了男主角为复活自己妻子而付出的诸多冒险和努力、女主角从一个懵懂的孩子成长为能够独自肩负使命的人。在观影的过程中,观众便跟随主人公一起完成了他们的成长历程,新海诚导演对“成长”这一主题的把握扩展到了生活的更多方面和不同人的不同年龄段,使得这一主题的层次和丰富度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四、《你的名字》中对“成长”主题的突破性表达
对“成长”这一主题的突破性表达,非常典型地体现在2016年的动画长片《你的名字》中。这一电影的情节大致如下:因巫女世家代代相承的特异功能而相互交换灵魂的两名青年男女,因交换灵魂而弥补的信息差,从本应毁灭小镇的灾祸中拯救了小镇,二人也收获了爱情。本片取得的明显突破便是引入了“祭祀神灵、消弭天灾”这一日本常见的传说作为故事背景,为对作为共同体的整个社会的关怀埋下伏笔。
在对“成长”这一主题的表达上,影片中第一次使男女主人公展现出了积极的行动力,并呈现出了付出艰辛不断追寻、直至成功的完整历程,使观众得到相当的激励并产生共鸣。也通过男女主角从相识、被迫离开再到重逢的完整事件,描述了二人克服外在环境的阻碍,用超常的勇气和毅力追寻对方并最终达成心愿的过程,为观众清晰完整地传达出主角二人由青涩、任性,到走出自我为他人考虑、付出辛劳帮助对方的改变,这种改变的发生便较为完整地体现出“成长”这一主题。
对“成长”主题的深化还体现在2019年的电影《天气之子》中,片中男女主角遇到的困境是在陌生的大城市艰难求生,同时也遇到了更多新的问题,这样的困难比起上一部电影《你的名字》所呈现的还要大。因此为了渡过难关,两名主角也表现出了更多的勇气、做出了更多努力。
五、《铃芽之旅》中对“成长”主题的深化和跃升
在今年上映的《铃芽之旅》中,除传统的唯美自然元素、浪漫爱情元素外,导演借由“代代相传的祭师关闭灾厄之门、阻挡地震的发生”这一古老传说的重述,表达了对 2011年的“3·11大地震”死难者的缅怀和失去家人的孤儿的慰问,达成了对社会大众的真切关怀。同时讲述了虽为地震孤儿但却坚强面对人生挑战的男女主角的英雄之旅。在这部电影中,唯美浩瀚的自然景色、挚诚纯真的爱情、主角顽强品格和历经磨难的成长过程、对普罗大众人生和社会命运的关怀,“新海主义”的四点要素有机地统一在了一起。
在这部电影中,新海诚将叙事的主要时间扩展到了女主角年幼丧母并被姨妈收养、直到长大后的青年时期。这一时期包含了女主角幼年创伤的安抚平息、姨妈艰难地抚养幼儿还有成长过程中的种种艰辛。在经历困苦的过程中,女主角逐渐认识到这一切、并理解了自己从出生到成人所接受的他人的付出,从而安抚了内心的创伤、独自面对困难并最后完成了自己的英雄之旅。在这一部电影中,新海诚导演讲述了更为全面的人生历程,包含生育、死亡、抚养、冒险、亲情、破损关系的弥补等等,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更具完整性的人生历程,也使得电影中所表达的“成长”主题更为深入。
六、新海诚导演电影对本国动画电影的启示
新海诚导演电影不断进步的过程也是叙事广度不断增加的过程。电影的主题范围从单纯描绘少男少女的纯真恋爱题材,扩展到包含亲情、社会、生死等宏大成长类题材;也是从边缘到主流、从较为小众的片面主题逐渐走向关怀社会大众的主流题材。通过对其前期和后期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新海诚作品前期的主题主要侧重于表现唯美浩瀚的自然景色和挚诚、纯粹、细腻的爱情,也因此轻视和略去了主角顽强品格和磨难成长历程,更遑论在此之上对普通人的人生和对社会命运的启示、关怀,因此难以担负对社会大众进行广泛关切、使大多数普通观众产生共鸣的责任。后期则开始走出封闭的纯粹感情世界、描绘真实世界对主角命运的影响和主人公对困难的不懈克服和成长蜕变,以故事角色的人生历程视角对观众展开关怀和安慰。
对于主角的个人性格描写,随着电影内容的更新、迭代,其所遭受的困难、磨砺也就愈发多元、愈发贴近现实,同时愈发为广大观众所接受。新海诚导演从《追逐繁星的孩子》到《铃芽之旅》的电影创作过程的变化,实现了其所要表达的“成长”主题的深化和跃升。
从新海诚导演个人风格及因其明显性而产生的两面性效果,到对主流动画主题的跳跃性、渐进性的多次尝试,在产生生态位适应而趋同演化的过程中,达到保留自身鲜明特色和独特价值又承担起主流作品价值观的水平。这种磨合、适应和驾驭能力的深化,反映出其作品从动画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过程,达成从“文艺青年”到“宫崎骏接班人”的蜕变。这也正是新海诚导演从前期强调个人风格、到开始尝试与主流动画接近、失败后的融合和酝酿、到完全承担主流动画价值观这四个节点的变化,也是导演的系列动画是如何从极具生命力,但是也极具独立性、小众性、边缘性的作品,逐渐成为依然保留自身独特性和生命力的同时担负起主流价值观要求的大众性作品的演变脉络。
综上所述,笔者以《追逐繁星的孩子》到《铃芽之旅》这一系列动画电影作为主要比較对象,论述了新海诚导演的电影从《追逐繁星的孩子》中与现实脱节的人生片段截取,到《秒速5厘米》中消费式的青春故事,再到《追逐繁星的孩子》中对“成长”主题的首次全面尝试以及《你的名字》中对“成长”主题的突破性表达,最后到《铃芽之旅》中对“成长”主题的深化和跃升。新海诚导演没有满足于自身的个性表达而始终沉浸其中,也没有一开始便对抽象的庞大共同体进行空洞、没有真情实感的联系;其中蕴含的大量对人类共性心理的捕捉、对人类共同感情的表现以及对多种原型的体悟,对“成长”主题的深度发掘和创新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启发。这种从野草成长为树木的循序渐进过程,亦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简介:步长锟,男,硕士研究生在读,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研究方向:艺术理论与批评)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