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抓实勤俭教育 弘扬传统美德

2024-01-19汤婷婷

吉林教育(中小学党建与思政) 2023年11期
关键词:浪费意识班主任

汤婷婷

(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江苏 南通 226316)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道德教育是小学班主任教育的重点内容。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班主任在这一阶段要重视对学生的勤俭教育,这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较为优渥,节衣缩食的日子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但作为班主任,有义务在这种环境中对学生进行勤俭教育,向学生灌输“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道德习惯,弘扬社会正气,树立优良新风,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对于勤俭教育而言,班主任应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化口号为行动,培养低碳意识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浪费现象也日益加重,碳排放量的日益增高,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出,今夏全球的异常高温、多国的特大洪水等都给人们造成了重大损失,节能减排迫在眉睫。如今,低碳减排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性问题。由此可见,环保教育非常重要,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低碳环保的意识,班主任在课堂教学中要增强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

例如:小学有科学课程,课堂上,班主任可以和任课教师合作,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低碳理念,践行低碳行为,促成勤俭教育。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从课堂中感受低碳意识的重要性;或以低碳为主题,开展相关知识讲座,让学生从发言、讨论、分享中,理解低碳生活。课堂的开始,任课教师让学生讲讲他们认为的低碳是什么,有的学生认为按需生产、不要过量、减少污染,降低排污是一种低碳;有的学生认为植树造林、创造绿色校园是一种低碳;有的学生认为减少浪费、循环利用、多次使用、增进降耗是一种低碳。为了让学生离低碳更近一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科学课堂中加入实验,并明确实验目的和试验内容,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找寻试验要用到的材料,并确保其合理性。在“环保酵素”的实验中,学生收集到了在家中吃剩的果皮、瓜皮、蔬菜、落花等,按照科学的方法,与红糖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发酵。几个月后,酵素形成了,学生利用这些发酵的液体清洁教室,或者作为肥料为校园里的植物施肥,这样可以省去一些清洁剂和肥料的费用。学生发现“环保酵素”的取材简单,制作方便,科学性强,用途也非常广泛,发酵液体是低碳和环保的,又是变废为宝的过程,对周边的环境不会造成破坏,更重要的是,制作酵素减少了浪费,如果直接将瓜果皮扔掉,会腐烂变质,影响空气质量,还会产生环境污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帮助学生养成低碳意识的同时,也是在培养他们的勤俭意识。

生活中,我们喊了很多口号,应积极将这些口号转化为实际行动。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为学生提供将理论变为实际的机会,教师更应以身作则,加强低碳意识,促进勤俭教育。

二、降低生活浪费,树立勤俭观念

勤俭已经不只是一个国家的事,而逐步成为一个国际性的主题,国际上还特别制定了世界勤俭日,号召大家养成勤俭意识,以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应该为这件事出一份力、尽一份责。或许有人认为这很难,但只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这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例如:班主任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日常生活中浪费现象的社会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展示,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在走访调查中学生发现,生活中铺张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的人在白天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开着灯,晚上放学了,人走灯却未灭;有的人在洗完手后,没拧紧水龙头,让水哗哗地流;有的人午餐打饭过量,最后吃不完了,大量饭菜被随意倒掉;有的人笔墨和纸张浪费严重,纸张只写一面就扔掉了,通过细致的调查,学生充分认识到浪费现象的严重性,在总结调查成果进行展示时也格外用心。调查结果以演讲的形式进行,有的学生充分运用名人名言唤起人们勤俭的意识,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金句频出,气势如虹,赢得满堂喝彩。有的学生旁征博引,讲述名人勤俭小故事,声情并茂,有着很强的感染力,激发起大家的情感共鸣,如:周总理衬衣打满补丁、毛巾睡衣磨得失去颜色都舍不得扔掉;现代社会某大学的课本会重复利用,上一届学生的课本用完后没有卖掉或扔掉,而是继续传给下一届学生,这样下一届的学生就不用再花钱买同样的教材;部分企业在日常工作中节约用纸,用过一面的纸张都放在备用箱中,背面可以下次再用……这些在人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的诸多事例都说明,勤俭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只要有心,降低日常中的浪费,就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是对过度消费的抵制。

展示会后,学生都意识到了“勤俭”这个词的重要性,它离我们并不远,每个人都应该把它放在心上,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降低甚至避免浪费,为社会的勤俭尽自己的一份力。

三、开展趣味活动,铺就勤俭品行

班主任在课堂上多次提出勤俭的口号,也为学生在之后的生活中如何做到打下了基础,可是学生的重心还是在学习上、在智育上,留给德育的时间非常有限,班主任应该抓住机会,开展多样的趣味活动,让勤俭教育深入人心。

例如:班级针对勤俭这个主题,由班主任开展关于勤俭的演讲和知识竞赛,根据学生的表现,班主任准备奖品为积极参与的学生颁奖,使活动更具仪式感。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他们对活动的重视。精彩的活动也激发出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大家迫不及待地开始制作勤俭节约宣传卡片、勤俭节约主题手抄报、勤俭节约小视频等,分享自己勤俭节约的好点子。有的学生根据班主任的指导介绍日常节水:用水的时候控制好出水量,水不要开太大;洗完手、脸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浇树或冲厕所。有的学生的节俭建议更加具体:关电视、拔电源,除了有节约用电的好处,也降低了火灾的风险;洗衣水可以再利用,除了用来冲厕所,也可以冲刷地面;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太阳能,但有时一不注意,就会流水漏水,因此生活中要细心……许多学生把节约好办法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垃圾分类不乱扔,回收利用好再生……”“不能小看一滴水,不能小看一度电,不能小看一粒米。”除了建议和歌谣,学生还发挥特长,将自己的想法画成画展现出来,于是,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小漫画、一张张富有创意的树叶贴画,还有一个个用废旧物品创作的手工制品,在学生的手中缓缓流淌出来,吸引了众人惊艳的目光。在班主任的帮助下,他们将画进行分类摆放、展览,让更多学生欣赏和交流。通过这样的方法,以班主任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明确了勤俭为人们带来的好处。

班主任每次的活动安排,必须明确目标和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有序开展活动,推动其发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形式上也要多样化,让活动保持趣味性,这样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才能体会到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四、坚持学科育人,激发勤俭意识

勤俭教育是一种道德教育,班主任在思想品德课上会教育学生勤俭,在其他课堂上,比如:语文课上融入勤俭教育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以学科育人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名人节俭故事,激发学生勤俭节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勤俭意识。班主任在课堂上分享毛泽东同志以身作则,弘扬中华勤俭节约传统文化的感人故事。毛主席一生都在践行勤俭节约的精神,他的吃穿用度都非常简单,据相关记录,他一件睡衣穿了20 年、补了73 次,在国家困难时期更是主动要求减薪,降低生活标准,节约资源。还有伟大的共产党人方志敏烈士,虽然身居高位,掌握财政大权,但他自身的财产只有几件汗衫和破袜子。国家伟人尚且如此,何况普罗大众。所以,我们更应该践行以勤俭为荣,以浪费为耻的信念,为社会、国家和赖以生存的地球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勤俭的故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讲述一些民间故事,提升学生的勤俭意识。

班主任不仅要管理班级,还肩负着学科教学的任务,要利用好学科优势,让学生感知世界。班主任要在课堂中融入德育,发挥课堂的优势,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针对部分学生存在的食物浪费和节俭意识缺乏的问题,班主任要加强引导,管理培养他们的相关思想。

五、举办沙龙活动,传承勤俭理念

在学校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勤俭教育,让他们的德育得到发展,在家中,学生接触的是家长,因此,家长也应该在思想和行动上和学校、班主任同步,保证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班主任可以定期举办家长沙龙,除了让家长与学校和教师同步,也要让家长对学生的在校表现有所了解。

例如:班主任在沙龙活动中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及时关注和反省自己的言行,厉行勤俭节约的理念,坚决抵制虚荣攀比、金钱至上、贪图享乐等不良作风,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在家里不要过分纵容学生,需要将溺爱、迁就及纵容等错误的爱与正确的爱区分开,严厉与慈爱同时进行。对子女的期待要合理,不要太高或太低,因为盲目地提升要求,会无形中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甚至还会起到阻碍的作用。不要用金钱或物质的方式奖励或刺激学生,而是以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来激励学生,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勤俭意识,培养勤俭习惯,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定期的沙龙活动也能让家长明白子女的教育不只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父母作为子女的重要监护人,更应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子女要有耐心、有信心、有爱心,只有家庭的氛围和环境走上正轨,子女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下才能塑造出更好的自己。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下,学生受其影响,也会将好的习惯带到学校影响其他的学生,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可见,班主任举行定期的家长沙龙活动对家长和学生都有重大意义。班主任在其中可以起到桥梁作用,疏通亲子关系,加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将教育中先进、优秀的理念带给家长,促进勤俭教育。学生需要德育,家长也同样需要德育,始终认同将最好的教育带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发展为更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在经济迅猛发展、生活日新月异的今天,勤俭作为一种传统美德,在日益浮躁的社会中承担着深刻的教化作用,时刻警醒着世人居安思危,节约资源,为全人类谋福祉,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课堂上,班主任可以融入勤俭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其内涵和重要意义,但当他们走出校园,就需要家长和社会的力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为人处世态度、理念和生活习惯。小学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期,班主任应充分重视学生这一时期的发展,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局面。

猜你喜欢

浪费意识班主任
不浪费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夸夸我的班主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浪费等于扔钱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