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2024-01-19丁瑞军

吉林教育(中小学党建与思政) 2023年11期
关键词:德育智慧教材

丁瑞军

(天水市建设路第二小学,甘肃 天水 741000)

智慧教育是以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为依托,教师采用高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学理念。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学习观。德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与人格素质的主要学科。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在智慧教育环境下研究小学数学与德育有机融合的策略,对智慧教育的定义及其应用模式有一定认知,立足教学实际,分析小学数学与德育有机融合的原则,真正研究出适合的融合策略,助力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智慧教育的定义及应用模式

智慧教育主要是借助信息技术优势与教学内容相融合,打造更优化的学习环境,教师可在此教育环境下应用高效、创新、优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获得个性化学习发展与学习体验。智慧教育需要利用智慧化设备创设课堂环境,再配合智能化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开启智慧学习的大门。智慧教育的应用模式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以网络资源构建智慧教育课堂。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会在多媒体设备应用下得到有效激发和增强,推动其朝着现代化人才方向成长。第二种是以云平台创设智慧课堂,提升教师的备课质量。云平台上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融合了多名优秀教师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教师快速定位所需、找到所想,高质量完成教案备课任务。第三种是网络学习小组的创建。依托互联网技术优势特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打破时间与地点的常规束缚,进行知识的畅通交流与沟通,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二、小学数学与德育有机融合的原则

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与德育有机融合的原则可归纳为以下四点:第一,融合时要突出学科特点,把握好度。数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理论学科,德育是一门集思想、精神与情操于一身的感性学科,教师要立足数学学科特点寻找与德育融合的切入点,用好教材,渗透德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形成有思有悟的学习成果。第二,融合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不同年龄的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表现是不同的,数学学科教学难度是递增式的,在其中渗透德育,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计划地推进融合教学。与此同时,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立足学生,从学生的心理实际需求出发,先与学生形成情感共鸣与心理认同,然后再采取适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第三,融合时要活学活用教材,要以情感动学生、教育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尊心的增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语言会更敏感,此时,教师必须要从保护学生自尊心的角度合理渗透德育,利用数学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合理教学,有效渗透德育。第四,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断创新。德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教育工程,数学教学更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学科,二者融合教育优势突出,利大于弊,所以教师必须制订科学的教学方案,长期进行渗透教学,取得良好的渗透成效。

三、小学数学与德育有机融合的策略

(一)转变数学教育观念,提高学科融合意识

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想取得成功,必须转变数学教学观念,提高学科融合意识。教师不仅要承担起“教书”的重任,更要有效落实“育人”的任务目标。教育学家赫尔巴德曾针对学科融合教学提出建议:“只有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才能借助德育手段丰富教育内容,达到教育目的。反之,教育将成为一种形式,失去意义。”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多重视数学知识的讲解与习题解答,很少进行德育,教师不重视德育,导致学生也将德育与学科知识学习区别对待,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数学教学观念,提高学科融合意识。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时、在研究教学方法时、在创新教学手段时,都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研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目的,要了解学科融合教学的教育意义和价值,然后在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元素。与此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科研讨活动,积极发言,倾听他人见解,主动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主动结合自己班级的教学实际,创新、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为数学与德育融合开辟道路。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明确,当前已经进入智慧教育阶段,必须积极转变数学教学观念,提高学科融合意识,真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成效。

(二)充分研究数学教材,挖掘教材的德育元素

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必须以学科教学为根本,充分研究数学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元素,实施针对性的启发式教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理论学科,与语文等文学性学科有较大差别,尤其是在德育元素的渗透方式上,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多分散且抽象,需要教师深入且充分研究教材才能发现并利用。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借助智慧教育优势,合理把握教材、分析教材、探究教材,科学运用教材中的德育元素。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前可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在互联网或教育平台网站中查找教材中相关的德育资料,借鉴优秀教材的德育渗透教学经验及经典教学案例,确定德育元素的查找范围。数学教材中的引言部分、阅读与思考部分、插图部分及习题设计部分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可深入探究查找。数学是严谨的,每个公式、定理、概念等都是通过推理、证明得到的,教材针对这部分知识有专门讲解,如: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等,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感知和领悟这些知识内容中的德育文化。以“为什么要证明”这个数学命题为例,该命题提出的解释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证明”一词从何而来。此时可有效借助这个数学命题的解释培养学生言必有据的思想品质,使学生树立正确且严谨的科学作风,这对学生学习观、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树立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三)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实现数学与德育融合

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要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实现。传统教学模式是“黑板+粉笔”,教师要将备课内容书写在黑板上,然后同步进行知识的讲解,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消耗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此时,教师可依托智慧教育平台的便利优势,布置课前预习作业,然后依据教育平台后台数据了解学生当前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学习进度,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又能检验学生的学习精神与思想品质。例如,在“圆的周长”知识教学中,教师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并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实际学情的预习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完成。当学生完成作业并上交后,教师可直接在教师端看到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预习成效。比如:部分学生并没有认真预习观看网络视频课程,观看时间不足;部分学生在完成预习练习题时乱写、少写,书写时间不足或时间过长。教师将智慧教育平台上收集的学习反馈整理成册,在课堂教学中询问学生的预习收获,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学生此时的心理变化。此时,教师可进行德育引导,使学生明白做人远比学习更重要,先做人后做事,只有诚实守诺,才能成事成才。

(四)以智慧资源创新教法,数学与德育有效融合

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应以智慧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多为口授教学,教师主讲,学生受启发回答,课堂上形成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有效性有待提高。此时,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创新性的数学课堂上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接受德育的感召与教育。例如,在“2-5 的乘法口诀”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智慧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将数学与德育有效融合。教师借助教材中的数学史料知识向学生讲解乘法口诀的发明过程,并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数学史资料,包括数学家的人物像、数学知识的推演过程图及视频资料等,同时,教师扩展性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家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在心理上、情感上产生共鸣,主动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并为其中蕴含的数学家的爱国情感与科学探索精神深深折服。此外,教师借助智慧教育平台中的教学资源创新项目学习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及小组合作学习法,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

(五)技术融合现实生活,数学中渗透德育

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数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还须重视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中,并联系现实生活开展教学活动。小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充满丰富的数学元素,教师必须将这些数学元素充分利用起来,并合理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例如,在“分类”相关知识教学中,教师可针对教材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将完成的作业以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上交。作业内容是学生需要利用分类的数学知识将家庭中的垃圾分类,并制订垃圾分类统计计划,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统计表、统计图;作业要求是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本次作业,若有不明之处可借助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作业任务是通过垃圾分类,明白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与危害。一个月后,教师需要针对性验收本次作业,并要求学生自主分享学习成果。如:一名学生将一个月的垃圾分类观察与整理作业制作成了PPT,此名学生依据PPT 内容分享了自己作业完成成果,并在最后强调垃圾分类是一项应长期坚持的习惯。此时,教师正向肯定并评价学生,对其进行表扬,同时依据此学生的分享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学生白色垃圾是生活中的常见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很大,我们要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出门自带帆布袋或购物袋,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在家庭中要进行垃圾分类,尤其是锂电池等对土壤环境有毒有害的垃圾,更要放置在专门的垃圾箱中。

综上所述,智慧教育是依托信息技术打造的技术融合学习环境,学生要在教师采取的高效教学方法及手段下进行个性化学习,达到提高学习效果、降低学习难度的教学目的。智慧教育环境下,要明确小学数学与德育有机融合的原则,如:融合时要突出学科特点,把握好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等。在此原则下研究小学数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策略,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转变数学教育观念,提高学科融合意识;充分研究数学教材,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依托智慧教育平台,以智慧资源创新教学方法;依托信息技术融合现实生活,有效实现数学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猜你喜欢

德育智慧教材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