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宅小区景观施工中的绿植配置与实践

2024-01-18池小霞

建筑与预算 2023年12期
关键词:公共绿地住宅小区绿地

池小霞

[中筑博郡(福建)建设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500 ]

住宅小区的绿化工程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设计上需要尽可能采用自然材料营造小区景观,扩大纯绿化空间,实现工程的生态效益,创造有生命力的环境,以满足民众逐渐变化的居住需求。此外,还要提高土地利用率,保护基地环境,创造多维空间,充分开发绿化景观,实现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绿化比例失衡、配置结构不合理和维护成本较高等问题,需要基于小区的地域特点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提高绿化工程质量。目前小区绿植配置总体呈现出生态化、人性化和艺术化三大趋势,一般分为规则式和不规则式两种类型,基于生态和视觉等多方位因素的考量,形成立体分布的复层结构,既要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也要实现绿化的多种功能。

1 实例分析

1.1 工程简介

以位于某城区的住宅小区项目为例,该小区的景观面积约为46 000 m2,其中绿化面积为26 800 m2,园建面积为19 200 m2,规划绿化率为40%,整体地形平缓,其绿化景观工程建设包含小区绿地、树木种植、景观道路与节点施工等项目。该小区所处地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且春秋较短,冬夏较长,年均气温约为16 ℃,该地的土壤成土母质主要为长江冲积物,绿化土壤pH 偏碱性,保肥能力中等,需要选择适合在该地生长的苗木品种,满足绿化设计的区域性,在此基础上营造风格协调的树种,融入地方文化,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1.2 建设指标

住宅小区用地由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与设施、道路广场、公共绿地这四类用地共同构成,公共绿地是绿化工程的重点部分,包括小块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等。相关制度规定住宅小区绿地面积不得低于总用地的30%,要求新建区绿地率控制为40%~60%,人均公共绿地不少于1.5 m2,旧区改造控制在2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不少于1 m2,具体公式可参考表1[1]。绿地日照时间应当充足,成片绿地中1/3 以上的面积要在日照覆盖范围之内,以满足居民区的活动要求,而且绿地与建筑物的距离要设置合理,便于观赏使用。此外,绿地空间应包含一定数量的活动场地,同时布置坐椅、铺装地石等设施,维护居民休息、散步、运动、健身的空间。

表1 绿化建设指标公式表

2 绿植配置

该住宅区的公共绿地面积较大且具有集中性,应当以大片乔木、灌木组群构成层次丰富的复合绿化结构。结合功能分区发挥生态效益,外围可以选用大叶黄杨等常绿绿篱来分隔空间并降低噪音,中间穿插雪松、罗汉松、丁香、五角枫、紫薇等花木,达到防尘增色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选择山茶、桂花、石榴等光合作用强的植物,发挥固碳释氧的作用。

宅旁绿地的绿植配置应当充分考虑对建筑物的影响和实用观赏效果,近窗位置主要种植中小乔木和花灌木,建筑物阴影区种植常春藤、夜合花等耐阴植物,山墙和围墙选择爬山虎这种藤本进行垂直绿化[2]。

道路绿地定距种植香樟、白蜡等落叶乔木树种,可以防尘建造,保持沿街住宅的安静和整洁,下层空间通常选择图卷、龙柏、红花灌木等整型灌木和植物色带,中间可以穿插黄杨球、紫叶李等常绿灌木和落叶小乔木。

3 绿植施工

3.1 土方整地

整地前,工作人员应当全方位勘察施工场地实际情况,掌握其地势、地形和周边环境条件,基于该工程的绿化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再开始土方整地。施工时要提前清理场地内的杂草、碎石和生活垃圾,针对与设计不符的坑洼处和土坡需要进行填充或铲除,碾碎直径超过3 cm 的土块,避免由于土壤不均匀沉降对地形塑造产生负面影响[3]。平整后的土壤应当低于路径高度,以免降雨时雨水淤积在道路上。该工程共需要进行3 ~5 次地形整理,绿植种植完成后要整理1 次,将回填土压实,工程末期要去除多余土方,调整地形细节,保证断面弧线的均匀度和流畅度,为居民营造缓视感觉,有效消除眼疲劳。

3.2 改良土壤

为了保证移植苗木的正常发育,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改善局部土壤条件,保障植物生长期间根系能够吸收、获取营养物质,为后续的种植环节奠定良好基础。施工前要翻耕土壤,检测其有机质含量、氮磷钾含量、pH 值和EC 值是否符合绿化工程要求,针对不合格的部分进行改良处理。碱性土或石灰含量大的土壤不利于植物生长,需要置换表层土,深度控制在40 cm 左右,结合不同植物生长特征选择合适的置换土壤[4]。此外,还要加入适量的基肥和农药,基肥禁止使用家畜生粪,应当选择大豆饼、花生饼等有机肥,每平方米的投入量为5 g,然后进行翻耕作业;农药一般选择多菌灵和锐宁等化学杀菌剂和杀虫剂,播撒时要保证均匀度,有效提高植物的抗病害能力。最后再次综合检测土壤质量,结果显示合格后进入下一环节。

3.3 定位放线

定位放线是指结合不同植物的成长需要进行定位,为其选择科学的种植位置,以保障绿化工程的整体效果。一般来说,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就已经参照场地环境对植物的位置、间距和布局进行了整体规划,细化各类参数,因此,放线时要依照设计图纸的标注数据做好精准放线,保证绿化整体布局满足设计标准。如果存在不合理之处要及时与甲方单位沟通协调。例如,要避让地下管线和消防栓、行道树的位置有误差等,保证施工进度不受影响[5]。定位放线时一、三线为草皮边线和灌木外边线,二、三线为地形线、球形冠幅线和灌木冠幅线,放线后要保证植物采光充足,整体线条流畅,地被厚度达标,监理方验收合格后再进行挖穴选土。

3.4 挖穴选土

根据小区绿化规定应当选合适的回填种植土,一般首选壤土类作为工程原材料,保证土壤的贯通性,且富含水分、空气和营养物质,有助于植物的良好发育。该工程选择的回填土为黏土类,回填前要筛除掉其中的废渣、石块和垃圾,种植土层应覆盖在地上土层表面,以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的问题。种植前需要开挖种植穴,不同品种的植物其施工标准也有所差别,一般来说穴径尺寸要超出植物根系30 cm 左右,垂直方向上超出20 cm 左右,其他的具体指标可参考表2。开挖前要确认施工区域不存在地下管线和其它设施,尽量避免扰乱原有环境或设施,验收时要检查种植穴大小、深度与实际施工标准相符,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整,以免影响植物栽植。

表2 绿化工程中不同植物的挖穴标准表

3.5 植物栽植

该小区的植物种类包括乔木、灌木、花卉和草坪。种植乔木的最佳时间为秋冬休眠期,移栽前3~5 d 挖掘乔木,利用吊车进行移植,运输时要控制土球参数,直径要达到胸径的8倍,对苗木根部进行切根处理,种植时将树木丰满面作为定向面,要求土层完全覆盖土球。灌木可以当天栽植,需要提前确定高程,种植方法与乔木相似,主要是后期要采用三脚架支撑和竹竿放置十字支撑法,注意不得使树皮受损,这种支撑能为苗木提供保护力量,避免大风天气下出现倒伏问题[6]。花卉的最佳种植时间是春季和初夏,集中在每天上午10:00 前和下午2:00 后,避免受到暴晒,还要及时进行喷水处理,保持花卉的湿润度,移栽后立即种植。在种植草坪前要清理土壤,除去多余的瓦砾、石块和树木根系,翻耕深度最低是30 cm,土块最大直径不得超过1 cm,然后采取片植法进行种植,做好地表排水工作,避免积水阻碍草坪的正常生长。

3.6 养护管理

3.6.1 浇水

移栽过程中,如果花卉根系带土,要提前进行浇水处理,将其浇灌渗透,维持花卉的生命力。该住宅小区配备绿化自动给水系统以便日常的养护用水,种植后的48 h 内进行首次灌溉,连续浇水3 次,保证水量适中,第3 次时将植物根系浇透,前5 年要灌溉充分,避免植被根系发育缓慢。如果土壤保水性差要适当延长时间,浇水时控制好水量,避免积水过多造成植物烂根问题。每年的5 ~11 月是树木灌溉的关键时期,夏季要在早晨或晚上浇水,冬季则选在中午进行。8 月下旬以后适当减少灌水,控制苗木生长,促进苗木及时木质化便于越冬。

3.6.2 修剪

在苗木移栽前就需要进行修剪处理,形成一定的轮廓形状,避免发生蒸腾现象导致植物水分流失。种植结束后,以“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去弱留强,去老留新”全面修剪苗木,常绿阔叶类苗木修剪量为50%,修剪后要保证无枯枝、病枝,以免滋生病害,充分供应主干养分,实现形态的美观效果。一般草坪的规定高度为8 cm,如果其生长高度超过12 cm就要进行修剪,最大高度不得超过16 cm。此外,还要及时切除草边,避免侵袭其他生长绿地,保持草坪与露地、花坛、树池、花卉、地被植物的明显分界线,重视草坪的杂草清除工作,维护草坪的整齐性和观赏性。

4 结语

总之,住宅小区绿化工程能够净化空气、涵养水体,改善局部区域的小气候环境,有效降低噪音,还可以起到防火、固土、提高空气湿润度的作用,不仅能够提供良好的生活,还能维护居民身体健康。该小区在绿化建设中充分体现了其人文性、经济性、艺术性、可持续性和生态适用性,紧跟时代步伐,创造出富有层次、和谐统一的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公共绿地住宅小区绿地
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探析
基于高德API的城市中心区公共绿地时空可达性研究
——以天津市和平区为例
公共绿地景观绿化项同施上技术要点分析——以138街坊C1-1地块公共绿地项目为例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住宅小区岩土勘察分析与评价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潍坊市新城区公共绿地建设
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杭州市区春季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