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
2024-01-18翟艳
翟艳
摘 要:乡村生态振兴对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阐释乡村生态振兴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剖析乡村生态振兴与促进共同富裕之间的内在机理,分析乡村生态振兴促进共同富裕面临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生态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即推进乡村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体制机制,提高乡村生态软硬件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农民、政府、社会等多方主體的作用。
关键词:乡村生态振兴;共同富裕;内在机理;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23-0012-03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旨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关键一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发挥好乡村生态振兴对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乡村生态振兴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优美生态环境与优质生态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我们要高效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以乡村生态振兴促进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1]。
首先,乡村生态振兴是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农民农村是关键因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生态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相互交融,乡村生态问题成为焦点。其次,共同富裕的全面性和长期性要求注重乡村生态问题这一关键点。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要。
二、乡村生态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
(一)乡村生态振兴推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促进物质共同富裕关键在于保障高质量生态环境,为促进物质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生态基础,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即促进乡村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有效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给农民群众带来直观利益,促进物质生活共同富裕[2]。
人与自然相互影响,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础的条件,离开了自然界人的生存与发展都无法进行,可持续发展更不可能实现。要实现乡村生态共同富裕,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乡村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乡村生态实际出发,既着眼于乡村生态产品的保护与开发,不能破坏了再保护,又要着眼于乡村生态产品的实现与可持续发展。
乡村独特的生态资源、天然的生态环境等生态优势可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发挥农村地区的自然禀赋,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乡村民宿服务、乡村特色餐饮、乡村购物等一系列乡村旅游产业。加强技术创新,产出优质绿色产品。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提高游客体验感与满足感,利用品牌效应,打响知名度。发展生态经济,促进消费,加强绿色生态产品的宣传与推广工作,从提高生态产品、服务质量与加强宣传与推广等方面入手,从而促进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就业创业机会。
(二)乡村生态振兴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乡村生态振兴旨在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满足农民的生态需要。利用好乡村丰富的生态资源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同时通过发展乡村生态产业,实现农村居民增收,有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则更有利于农村居民追求精神富足。乡村生态振兴有助于为人民提供优美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提升农民生态福祉,提高人民生态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从而促进精神生活富裕[3]。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为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经济价值,也涉及普惠的生态民生福祉。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可以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增强农村居民的幸福感,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等一系列生态产业,城市居民通过消费享受生态产品,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同时,城乡实现资源交换,也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态需要,有助于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态满足感。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实现城乡双向资源流动,促进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4]。
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有助于满足人民生态需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急剧减少等生态问题也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人们学习、工作压力较大,心理健康需要重视。而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产品能够使人的身心愉悦。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人们可以释放工作与生活中的压力,还能使人的视野开阔,增长见识。高质量的生态产品,如新鲜的空气、迷人的景色、健康的农产品等对人的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都大有裨益。这些都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提高生态意识与生态实践能力,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提供美丽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有助于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城市居民生态需求,从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态满足感、幸福感。
三、乡村生态振兴促进共同富裕面临的现实困境
乡村生态振兴对促进物质共同富裕与精神共同富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乡村生态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还面临着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阻碍、乡村生态软硬件建设水平仍有待提高、多方主体作用发挥不足等困境。
(一)乡村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存在困难
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促进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乡村地区大都有着独特的生态优势,但是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着一定困难。一方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由于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缺乏统一标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不健全。同时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存在着补偿范围窄、方式单一等问题,相应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另一方面高质量乡村生态产品供给不足。大多数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较差,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农村生态旅游等一系列生态产业的建设水平有待提高,生态产品流通不畅,阻碍了人民群众的经济富裕与精神富裕[5]。
(二)乡村生态建设的软硬件水平不高
要发挥乡村生态振兴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就要提高乡村生态建设的软硬件水平,为促进物质共同富裕与精神共同富裕夯实基础。但部分乡村目前还存在着乡村人居环境差、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游客、促进消费、推动农民增收的基础。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的道路通行能力差、旅游产品单一、公共卫生差、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无法吸引有着较多、较高需求的城市居民去消费,造成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浪费,产生空有旅游资源但难以吸引游客的局面,使得村民们获利不高,阻碍了人民群众的经济富裕与精神富裕。其次,乡村生态文化发展滞后。多年以来,国家一直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宣传工作,通过播放环保广告、加强全社会生态教育等手段向人们传递生态环境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大力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受到的生态教育还是不够充分。由于乡村生态产业建设成本高,水平较为滞后,产生的就业岗位少,导致效益低,使得生态文化的发展缺乏生态产业建设的物质支撑。
(三)乡村生态振兴的主体作用发挥不足
乡村生态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才能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首先,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大力激发。相比城市,农村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较为落后。目前,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促进了城市化发展进程。而驻守农村的基本都是老弱幼群体。部分老年人在思想上也较为保守,不易接受乡村生态振兴中的新事物,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老年群体的思想工作。并且,老年人在乡村生态振兴的过程中也存在心有余而不足的情况。其次,乡村生态振兴缺少专业人才。在当前数字经济背景下,发展乡村生态产品需要借助网络直播、电商平台等科技手段宣传推广乡村生态产品,提高产品知名度,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去策划推进。同时,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生态保护等也需要一大批的专业人才支撑,需要运用科学知识、科学手段去谋划和管理。例如生产高质量绿色生态产品,需要技术创新,离不开科技创新人才。最后,社会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乡村生态振兴中公益慈善组织、民间环保组织、青年人等参与不足。如大学生群体在寒暑假期间参与社会实践,但他们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单一,针对大学生群体参与乡村生态振兴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四、乡村生态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一)扎实推进乡村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能够有效提高乡村生态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把乡村独特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关键在于实现乡村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第一,通过大力宣传引导,提高全社会对乡村生态产品价值的认识、认知。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需要长期的努力,甚至在当前这一代人无法实现。所以要不断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这需要投入大量的宣传资源,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加强科普宣传工作,让农民相信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可能性,增强农民的生态建设积极性,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生态产品。
第二,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体制机制。制定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统一标准,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与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相关生态法律、法规建设,同时依托乡村独特的生态资源,通过发展绿色农业、乡村民宿、乡村特色餐饮等高质量生态产品,开发一系列乡村生态产业。第三,加强科技创新与政策导向,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并加强包装与宣传力度,全方位提高游客体验,通过品牌打造与品牌宣传等方式提高知名度。另外可以发挥村集体的作用,带领村民利用开发本地的生态资源,盘活空闲资源,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提高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
(二)大力加强乡村生态软硬件建设
加强乡村生态软硬件建设,在硬件上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乡村生态环境质量。首先,需要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不断提高乡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促进共同富裕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无论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等相关产业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拓展就业机会,还是提升人民生态福祉、满足人民生态需要都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次,挖掘本地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内容为重点,把优美生态环境与当地民俗文化特色相结合,实现文旅融合。只有提高生态旅游内容的丰富性,才能满足不同游客的多种生态需要;从游客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出发,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游客的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在软件上,需要积极发展农村生态文化。通过发展农村生态文化,增强农民生态主体意识,提高农民在促进乡村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生态教育,培育生态农民。通过定期宣讲生态知识、设置一定物质奖励等方式动员广大农民积极参与。
(三)不断激发多方主体协同活力
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目标,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全社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参与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行动中来,才能真正发挥乡村生态振兴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
首先,农民是乡村生态振兴的主体力量,在思想上要促进农民观念转变,农民应该认识到生态具有经济、文化、社会等多种价值,在这个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促进乡村生态产品开发与价值实现,积极参与乡村生态振兴。行动上,农民生态实践能力有待提高。通过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其生态意识和整体素质,使其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并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在数字经济时代,农民可以依托网络,如微博、抖音等平台进行生态产品宣传与销售。其次,在专业人才方面,政府要提供资金支持、政策倾斜等措施吸引人才向农村流动,壮大乡村人才队伍规模。同时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乡村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提高乡村人才的待遇和福利。最后,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振兴中公益慈善组织、民间环保组织、青年人等群体参与乡村生态振兴的体制机制,以大学生群体为例,丰富大学生群体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交流,动员大学生群体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优势,让他们参与乡村生态振兴。
参考文献:
[1] 贾若梅.乡村振兴战略下生态富民的逻辑理路及其中国经验[J].大连干部学刊,2022(4):11-17.
[2] 王政武,郭雅玲,陈春潮.以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逻辑内涵、现实困境与政策框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12-25.
[3] 王太明.中國共产党减贫的实践历程、基本经验及未来转向[J].经济学家,2021(7):17-26.
[4] 郑瑞强,郭如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理论逻辑、障碍因子与实现途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1(6):780-788.
[5] 雷明,于莎莎.全面乡村振兴:政策指向与实践[J].社会科学家,2021(12):31-41.
[责任编辑 刘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