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微课的困境破解与路径构建
2024-01-18董亚琦毕楠楠
董亚琦,殷 瑛,2,毕楠楠,洪 亮
体育微课的困境破解与路径构建
董亚琦1,殷 瑛1,2,毕楠楠3,洪 亮3
1.共青城市中学,江西 九江,332020;2.共青城市共青小学;江西 九江,332020;3.共青城市第一中学;江西 九江,332020。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微信、微博、智能手机等都成为获取教学资源的便捷渠道,体育教学也开始步入一个微时代。研究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体育微课的制作原则,提出微课模式下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策略。研究发现,体育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结构完整,便于学生自主学练;教学情景互动真实;呈现动作要领,探究动作规律的特点。目前,中学体育教师对微课内涵认识模糊;体育微课用法不明晰;缺乏体育微课制作技术;微课与体育课程联动不足。提出体育微课的发展策略:以任务驱动为导向,构建导学练为一体的体育微课模式;加强体育信息化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微课制作能力。打造体育微课共享平台,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双向联动,融合互补,注重微课的实用性和互动性。
体育微课;应用现状;困境;发展路径
1 背 景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互融合。”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学校正在努力进行教育信息化改革[1]。中学体育课程也在积极融入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的固定形式,逐步优化了体育课程。微课的出现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契机,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解决体育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练习,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效率[2]。2011年,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式出现在教育领域,微课主要通过视频呈现简短且完整的教学知识点,微课为学校体育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微课运用在体育教学中可以辅助学生课前预习,通过反复播放促进学生课后巩固复习,全方位引导学生习得运动技能。
2 体育微课概述
2.1 体育微课内涵
微课是通过录制10min之内的简短完整的教学视频呈现出特定的教学环节或知识点,核心是依托信息技术进行重点教学[3]。短视频有利于学习时集中注意力,又能充分利用零散化时间进行学习,同时微课可以上传或发布在各个平台上,便于学生随时下载观看,真正实现移动学习,有效将学习空间延伸至课下和校外。体育微课是以特定的运动技术学习为起点,由体育教师录制的某一教学环节的学练过程与重难点辅助视频。使学生充分运用课前或课后碎片化时间进行自主学练的教学活动。
2.2 体育微课特点
2.2.1 主题突出 体育微课主要呈现体育教学的一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因此,选择重要的知识点,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是驱动体育微课的核心所在。知识点的选择应该以教学重点、热点、易错点为切入口,通俗易懂地厘清和透析知识点[4]。精于文字,体育微课中的文字起着强调、解读知识点的重要作用,文字要少且精,如篮球三步上篮的技术要领在微课中的文字呈现为“一大、二小、三高”,然后用适当的标注箭头体现动作顺序。
2.2.2 结构完整,便于学生自主学练 体育微课的时长一般以5-10min为宜,视频只体现一个教学环节的要点。能够让学生在空隙时间和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微课虽然时间短,但是呈现出完整的教学结构,即有吸引学生兴趣的视频导入[5],有练习方法和辅助练习的具体呈现,通过视频呈现出教法和学法,有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的学习程序,教学过程完整且逻辑性强,体育微课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2.3 教学情景互动真实 体育微课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呈现真实的教学情景,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合理控制运动量和强度,教学中的讲解、示范、动作纠错与辅助练习方法都是体育教师本人操作[6]。运动场地、使用器材、教学方法、学生练习、评价都是真实课堂的体现,要达到直观性、户外性、趣味性、可操作性为一体的微型课堂。微课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有效学习,解决重难点和困惑,实现学生自主化学习。
2.2.4 呈现动作要领,探究动作规律 体育微课一定要让学生看懂技术学习方法,在制作过程中采用动画、PPT图解、动作视频方法,画面呈现的过程中适当出现关键词进行强调引导。教师要通过具体的问题设计学练情景,引导学生围绕动作技术规律或内在机制进行探究,加深学生对运动技术的理解[7]。使学生带着问题边思考边学习,微课中也要按照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自主学练。教师要强调动作技术的完成质量和练习次数,教法学法的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帮助学生自主学练。
3 目前体育微课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中学体育教师对微课内涵认识模糊
中学体育课程标准侧重于运动技能的发展,学校领导对体育的忽视和体育教师社会地位较低使得体育教师对体育微课的研制动力不强。目前,中学体育教师对微课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不愿意接受体育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体育微课的中心环节,微课已从教学新形式逐渐转为教师广泛使用的重要教学手段,为体育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注入了新活力[8]。但是,部分体育教师对微课缺乏深入思考,不能将运动技术细节以及教学重难点用体育微课的形式呈现出来,导致体育微课质量不高。
3.2 体育微课用法不明晰
体育微课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中学体育教师对体育微课用法不明确,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体育微课要包含动作教学,即使采用微课教学,运动技能仍是关键环节。体育课的类型多,差异大,相比其他学科更为复杂,一种是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理论课;另一种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技能课。体育教学中理论知识在室内进行教学,技能教学在室外进行,体育微课应该是辅助室外技能学习的工具[9]。体育微课如何精选素材、适用性如何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就体育实践课而言,教学内容繁杂,学生身心各异,接受能力存在个性差异。因此,应根据课程内容、学生需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体育微课用法的合理性,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应用微课。
3.3 缺乏体育微课制作技术
体育教师普遍欠缺制作微课的相关工具、知识和专业技术,体育微课多为运动技能教学,涉及动作的示范的设计,需要通过三维视频和技术分析软件制作技术微课,使学生获得更为全面、完整的视觉表象。由于学校忽视了体育教师信息化的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远不能胜任体育微课需求。体育教师自行录制微课过程中很难呈现视频的多个角度,导致微课呈现形式简单,内容空乏,不能指导学生有效开展自主练习。无法保障教学和线上微课的融合互补,制约了体育微课的发展。
3.4 微课与体育教学联动不足
体育微课要立足学生的现实需求和体育课程标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体育微课与教学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许多体育微课偏离了实际教学,中学生很少提供体育课堂反思和学习反馈等有效信息,致使许多微课不能对体育教学形成有力支撑,与微课的目的不一致[10]。微课的应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反复自主学练辅助体育教学。理论性微课主要让学生习得体育知识和基本卫生保健知识;体育实践课的教学,微课也要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来确定,相应作出预习、自主学练、知识拓展和延伸的微课。
4 体育微课的路径构建
4.1 以任务驱动为导向,构建导学练为一体的体育微课模式
任务驱动环境下学生在观摩体育微课前教师会下达具体的学练任务,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反馈疑难点和学习情况,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理论课中通过任务驱动法主要在线上完成体育知识的传授,采用问题为引入点,导学练为一体的驱动模式。如在接力跑理论中“接力跑中何时何地交接棒?”“采用何种方法进行交接棒?”这些问题在微课中均已呈现,通过知识建构强化学生记忆,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11]。实践课中运用任务驱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练,提出具体任务要求,增强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
4.2 加强体育信息化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微课制作能力
教育系统强化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让体育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统筹学校信息组和体育组人力和技术资源,信息教师在增强体育教师现代技术能力方面起到传帮带的作用,真正提高体育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水平。教育系统通过微课讲座、课件制作等活动提高体育教师制作微课的能力,注重体育微课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互补。指导体育教师掌握完整与分解动作技术视频、辅助练习视频、全方位多角度的三维动画视频。设计并开发针对性强且内容丰富的微课课程引导学生高效自主学习[12]。信息技术将语言、文字、声音、动画融为一体,直观生动,极大拓展了体育课程资源,吸引学生体育兴趣。
4.3 打造体育微课共享平台,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
打造体育微课共享平台,各学区重点建设优质体育微课数据库,数据库收录全国优质体育微课并及时更新。在体育微课设计过程中,将体育知识、技能和情感融入教学活动、课间活动和课外体育中,创设多样化真实的体育教学场景,使学生在教学场景中逐渐提高学习能力。体育微课既要满足当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同时也要运用传统体育教学的优势,给个别学生指导示范、纠错及辅助练习,实现学生体育学习的全面个性化需求。通过微信平台、社交群发布体育微课,学生反馈后再对微课进行修改和整理[13]。体育微课的运用很大程度上避免教师自身技能水平、教学时的身体条件、年龄和心理等因素的干扰。现代智能设备均可以作为体育学习终端,实现体育微课资源共享。
4.4 双向联动,融合互补,注重体育微课的实用性和互动性
大数据时代可以实现体育教学线上线下双向联动,融合互补。体育教师通过制作微课对体育课程进行及时补充,结合学校、学生和教师实际,研发校本化的体育微课。精选微课主题,精确微课的学习目标,简化线下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凸显重难点。体育微课的应用类型有2种:(1)是课前预习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自主学练的微课;(2)是课后复习巩固加深技能的微课[14]。对于体育理论知识微课,学生通过平台进行体育微课学习,按照微课要求完成学习任务,课前老师通过后台汇聚分析学生微课学习与练习情况,制定课堂教学策略;课堂上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理解过程。在体育实践微课中,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学习,同时还要根据微课的学练要求进行线下练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修正微课,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指导,营造合作、探究、主动学习环境。
[1] 卓 倪,陆春桃.信息化技术与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建设[J].高教论坛,2015(01):113~116.
[2] 袁圣敏,毛振明,郎 健.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微课设计开发的现状调查[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31(05):54~58.
[3] 宋文靖.试论如何合理利用微课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J].田径,2022(10):68~70.
[4] 卜宏波,王树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微课”的理论认识、现实审视与优化策略[J].体育学刊,2022,29(03):126~131.
[5] 张 培.数字化情境下小学体育微课教学探究[J].教育观察,2022,11(14):78~80+104.
[6] 李 雪.微课翻转课堂引入普通高校体育业余训练的实证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21,40(02):129~132.
[7] 颜清波.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人民教育,2020(24):70.
[8] 赵守斌,赵京辉.碎片化学习视域下的新校园足球“微课程”设计探究[J].四川体育科学,2020,39(04):121~123+136.
[9] 张纪胜.“双轮驱动”下体育微课的制作与应用[J].体育学刊,2019,26(02):122~125.
[10] 杨小帆,张 超,贺建林.基于蓝墨云班课的体育翻转课堂学前资源构建与推送——以大学体育长拳教学为例[J].四川体育科学,2019,38(01):122~128.
[11] 杨乙元.发挥微课教学优势增强体育教学效果[J].中国教育学刊,2018(12):102.
[12] 杨小燕,陈思远.基于微课支持的体育教学设计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7,36(05):133~136.
[13] 刘梦佳.翻转课堂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6,35(04):123~126.
[14] 陈传浈,周 威.体育“慕课”(Moocs)的应用与前景[J].四川体育科学,2016,35(03):132~136.
The Dilemma and Path Construction of Sports Micro-curriculum
DONG Yaqi1, YIN Ying1,2, BI Nannan3, et al
1.GongQingcheng Middle school, Jiujiang Jiangxi, 332020, China;2.GongQingcheng GongQing Primary School, Jiujiang Jiangxi, 332020, China; 3.GongQingcheng No.1 Middle School, Jiujiang Jiangxi, 332020, China.
With the universal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eaching, WeChat, Weibo, and smart phones have become convenient channels for obtaining teaching resource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has begun to enter a micro-era.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micro-cours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alyzes the production principles of sports micro-curriculum, and propos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under micro-class mode.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sports micro-curriculum has a prominent theme; the structure is complete, and it is convenient for students to learn independently; the teaching scenarios are interactive and realistic; the action essentials are present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tion laws are explored. At present,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middle school have a vagu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of micro-courses; the usage of sports micro-curricular is not clear; the lack of production techniques for micro-courses; the lack of linkage between micro-course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ports micro-curriculum is put forward: task-driven, constructing a sports micro-curriculum model integrating instruction and training; strengthening physical education information training and improving the micro-curricular production abil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Create a platform for sharing sports micro-classes, improve the core literacy of students' sports; two-way linkage, complement each other, pay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ality and interactivity of micro-courses.
Sports micro-class; Application status; Dilemma; Development path
1007―6891(2023)05―0125―03
10.13932/j.cnki.sctykx.2023.05.26
G807.01
A
2022-09-03
2023-06-08
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一般课题:互联网视域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QCTY2019-962)。
殷 瑛,女,硕士,中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