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X”证书制度教学实践探索
——以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2024-01-18牛欣欣徐静伟熊晓强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证书建筑工程院校

牛欣欣 徐静伟 熊晓强

2019 年,教育部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在学院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开展“1+X”制度的相关试点与探索,鼓励学生在获得从业资格和高职院校毕业证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考核,为日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一定基础。在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展基于“1+X”证书制度的教学实践,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时有更明确的目标,更直观的引导也能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更丰富的渠道。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展“1+X”证书制度教学实践探索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X”证书制度中的“1”是学历证书,“X”是其他职业等级资格证,“1+X”证书制度是院校为实施主体,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前提之下,尽可能地考取一系列职业等级资格证书。这一教育制度的实施,能够使学生结合当前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有效升级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技能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和了解当前建筑企业的用人需求,也能更好地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考取建筑行业相关资格证书,能够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更明确的目标,更专业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2.增强学生社会适应力

在当前信息化网络化推进的背景下,建筑行业迎来了众多变化,而对于刚毕业的高职学生来说,在进入具体的岗位角色后,不仅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掌握与建筑施工相关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采用“1+X”证书制度教学培养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在校期间结合当前的岗位需求进行技能培训,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与当下建筑行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这能够提升学生的操作经验,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进一步拉近学生与企业、岗位、行业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强化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建筑行业本身涉及到的领域众多,并且伴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建筑行业也不断向其他行业拓展蔓延。对于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来说,想要在毕业后快速进入建筑行业,并能在其中发光发热,需要学校在教育环节强化与当地建筑企业的深度合作。高职院校要结合当前的建筑工程技术案例,结合当前最广泛使用的建筑技术和最高端的建筑技术,融合现代建筑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用高标准、严要求来锻炼自己。实施“1+X”证书制度,能够强化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例如学校通过与建筑施工企业的合作,帮助学生更全面具体地了解建筑施工的相关知识;通过与建筑单位的合作,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工程建设经验和施工案例,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也能够为学生搭建起通向社会的桥梁。

当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设置中的主要问题

1.课程教学内容设置较为单一

从课程内容来看,一些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选用的课程较为传统陈旧,无论是教材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都难以与现代化建筑人才的需求方向有效吻合,也难以契合企业的人才需求。单一陈旧的课程内容,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难以为学生在考取资格证书上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这又会在很大程度上挫伤学生的考证积极性。此外,一些院校在课程设置环节对实践课程的重视不足,理论知识占比过多,或者一些学校盲目地压缩成本,忽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教育教学缺乏必要的硬件软件支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也导致学生与建筑相关的实践能力相对薄弱,难以达到企业的用人需求。

2.体系与制度建设不够健全

从制度设计和体系设置的角度来看,结合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发展导向,从原有的重理论轻实践,逐渐转向了理论实践两手抓。然而,一些院校仍然没有将国家职业标准与就业标准实现有机统一,相关制度设置不健全,“双师型”教师引进制度不完善,难以真正达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发展要求。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上,大多结合学生技能培养进行组织,但培养模式较为常规,缺乏与社会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内容。事实上,对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来说,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实践性,需要高职院校结合校企合作深化构建实训场地。尤其要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要求,为学生提供与之相匹配的虚拟环境虚拟仿真实训室,从而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展“1+X”证书制度教学实践的思路与要求

1.推进课证融通与“三教”改革融合

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教学实践改革需要学校重视“1+X”证书制度,并真正将“1+X”证书制度落到实处,推进课程课证融通,要将课证融通与教师教材教法的改革创新有机融合。

首先,从教师改革来看,教师是教学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也是与学生交流交往最密切的人。教师在“1+X”证书制度的教学实践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结合目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师资队伍来看,大多数专业教师有着建筑类专业背景,并且年龄结构以青年教师为主,大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基本都是毕业后直接入校任职。在推进课证融通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强化教师队伍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保障“1+X”证书制度的有效落实。

其次,从教材改革角度来看,教材是“1+X”证书制度的重要实施基础。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明确建筑行业、建筑企业的岗位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要结合具体的岗位要求,进行内容设置,就建筑工程技术的识图能力而言,需要结合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探索与之相融合的配套理论和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结合专业素养,专业基础能力,专业特长能力等,以真实的项目为驱动,带领学生完成任务式学习。

在“职教20 条”中,提出了“活页式”“手册式”两个新形态教材概念,这不单纯是教材的教学内容、方法和媒体等表现形式的改变,还是职业院校教材内在形态的转变。现阶段高职院校特别是“双高”院校正大力推进专业课程教材改革,活页式教材开发成为各院校重点关注的对象。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对于实践教学的要求远高于普通教育。因此,教材着重考察高职学生的学习规律及特点,更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从包含的内容要素来看,该书的任务点均有主题留白页、精品导读页、延伸思考页、延展阅读页、练习任务页,其中的书页内容需要与具体任务点相结合。在工作手册式教材设计中,需要具体结合学习情境描述、学习目标、任务书、工作准备、能力训练(任务下达、步骤交底、工作实施)、评价反馈、相关知识和资源等进行展开。

最后,要推进教学改革,这也是三教改革中的必经途径。结合当前线上教学的发展趋势,在教学改革中需要统筹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特点,要结合课前课中课后不同时段进行教学组织。例如,在课前发挥智慧教学平台的预习优势,以驱动式任务、前置性作业为主要形式布置学习,由学生提前自主完成预习工作;课中环节需要结合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任务,以抢答、问答、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教学。课后需要结合模拟测试题、评分、标准作业等进行复习总结,组织学生实践、积累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2.做好资源配置,构建完善的实践场所

在基于“1+X”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环节,需要以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相关证书为引导。例如:在识图等级证书中,对于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来说,要求的是中级证书。证书以识图为主,以绘图为辅,其中识图需要以具体的图纸为载体,在考核内容上除了基础的建筑工程识图以外,还包括建筑构造等相关内容,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相应平台中提交完成;而绘图部分主要采用了中望CAD 绘图软件来绘制具体的建施图和结施图。而高职院校在推进课证融通的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搭建起专业的技术应用平台,建设与证书考核标准相适应的数字化资源库,同时,要强化校内的教师队伍建设,构建起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求。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实习实践,以此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为进一步突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院校需要为其设置配套完善的实践训练场所,引入培训需要的硬件软件设备,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实践训练场所,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强化专业技能。

3.强化校企合作,突出证书的实践价值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落实“1+X”证书制度的重要要求之一在于强化院校与企业行业的沟通交流,学校需要加强与社会优秀企业交流合作,强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指派内部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到院校以兼职教师的形式向学生讲解、传授当下企业行业对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而高职院校也需要向合作企业输送优质人才,进一步充实建筑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达建筑行业相关职业技能证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自身专业能力实践积累能够满足学历证书要求的情况下,结合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考取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学校要为学生的考证考级创设良好的环境,例如,在学校内设置充足的选修课或实践观摩课,结合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的职业技能证书,组织学生积极备考。以建筑行业中BIM职业技能证书为例,学校可以结合BIM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要求,为其设置专业核心技能课,设置模块选修课,结合建筑构造建筑设备工程与识图等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组织,鼓励学生积极备考。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展“1+X”证书制度教学实践的有效策略

1.优化课程内容,强化专业与证书的黏合度

高职院校在推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落实“1+X”证书制度的同时,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要结合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实习课程,使三者比例协调,更好地满足“1+X”证书在人才培养中的实际需要。一方面,要持续夯实学生关于建筑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带领学生总结实践经验,结合技术经验、工程造价经验、工程管理经验等,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锻炼优化。此外,要组织学院内的专业教师,结合学生多元化的需求,适度开发具有本校特色、本专业特色的校本课程或教材内容,可以将课程以模块化的形式划分为专业实践课程模块、专业技能提升模块、基础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程模块等,以“1+X”证书制度的实践要求为驱动,突出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和核心素养。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需要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需求,将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训练课程有机结合,突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提升专业教学与证书要求的黏合度。教师在教学中要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爱好和能力发展等多方面因素,为学生制订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指导模式,引导学生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由于我国建筑行业在技术人才上往往按梯度设置划分为高级和一线技能人才,又会根据作业环境和专业设置划分为勘察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等众多方向,在建筑行业内部实施的职业资格注册制度,使得学生在考证考级时有较大差异。对此,高职院校可以实施模块化教学,结合具体的岗位技能设置教学内容和实践技能方面的培训任务,结合“必修+选修”的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效率。

2.优化师资队伍,健全教学资源库建设

对于高职教育来说,高职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院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关系到职业人才的培养与培训质量。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终身性,教师自身的素质也影响到高职专业群建设,对此,需要结合“1+X”证书制度,探索建设优质教师资源,持续推进“引进来,走出去”的师资队伍建设计划。促进“双师型”教师的流动,使教师更好地实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与专业发展相结合,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践来看,为解决各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教学实践中的经费问题,2020 年相关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在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有关经费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在院校推进“1+X”证书考核培训过程中,相关费用可以列入学校教育教学的经费预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职院校推进“1+X”证书制度教学实践与改革的积极性。为进一步提升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考证热情,教师需要积极向学院申请专项资金,为学生的实习实践构筑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环境,要持续优化高职院校内部硬件软件设施,确保实践训练教学,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此外,高职院校需要强化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构建起和谐互利的校企关系,定期邀请行业企业中的知名建筑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前往学校为学生讲解知识传授经验,使学生对建筑工程技术有更深入具体的了解,并以此来激发学生考取相应的资格等级证书的积极性。

3.健全工作机制,将日常教学与证书培训深度融合

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要推进“1+X”证书的有机嵌入需要结合专业课程实践,或增加或融入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要有针对性地植入专项训练,结合“1+X”中的考评大纲和具体的知识考点,提升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例如:可以在专业课程中设计模块课程。以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实施与管理证书为例,“1+X”建筑施工工艺实施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认证考试(初级)分为理论知识和仿真实操两个考核模块。其中,理论主要考核项目实施与管理、工程质量检测、施工图识读等岗位专业知识,时间60分钟;仿真实操细化为40个典型建筑施工任务,对学生技能操作能力进行考核。

在课程设计上,需要具体参考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实施与管理证书考核相关的课程知识点,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实施与管理证书考核中的要求,中级结构工程的方向进行课程内容设置,将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实施与管理证书纳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选课制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逐步实现模块选学、弹性学习、按需培养、学分互认等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路径。积极开展“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实践,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推动育人模式变革。同时,学院积极组织学生报名参加“1+X”建筑工程施工工艺与实施管理证书考核,在师资团队教师精心组织与培训下,共计组织并完成专业学生的学习与培训,择优选择其中的50 名学生参加证书考核,取得良好成绩。

结 语

基于“1+X”证书制度的教学实践,能够促进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方面的双重进步。然而,目前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存在着专业课程设置科学度不强、内容设计较为单一、体系建设不健全等问题,亟须优化改善。要持续推进“课证融通”和“三教”改革,做好资源配置,强化校企合作,在日常教学中要潜移默化突出证书的实践价值,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真正使“1+X”证书制度落到实处,培养出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更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证书建筑工程院校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收录证书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