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困境和对策探析

2024-01-18钱家慧王凤志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农民农业发展

钱家慧,王凤志

(上海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制约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2]新时代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建设繁荣的农村、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离不开乡村产业的支撑。因此,乡村产业振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部分学者对农村产业融合[3]、产业空心化[4]、农业[5]等乡村产业振兴重点内容进行了分析阐述,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还有一些学者从时代背景、理论内涵、重大意义、现实困境、解决策略等方面[6-8]对乡村产业振兴进行了研究。总体而言,关于乡村产业振兴的研究内容丰富、路径多元,但仍存在研究不够全面深入等问题。本文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探究和总结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的问题和现实困境,进而探讨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措施,这对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和乡村全面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乡村产业振兴的价值意蕴

(一)有助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矛盾,最突出的体现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要“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1]。乡村产业振兴的提出,致力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更倾向于发展重工业,采取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政策,从整个城乡发展规划来看,乡村产业发展不受重视。2004 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乡村产业振兴通过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来改变产业组织形态、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了农民增收致富能力,为农民创造出更多的发展机会。在产业收益实现增值、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会不断增强,其精神境界也会不断提高。

(二)有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在全国范围内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的问题之后,“三农”工作的重点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伟大目标不断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扶贫减贫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但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新征程上,农业农村仍然是最薄弱的环节。因此,不断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正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战略举措。与脱贫攻坚相比,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任务更重、周期更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脱贫攻坚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在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之后,我国乡村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衔接脱贫攻坚与共同富裕的过渡环节,乡村产业振兴不仅是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的重要路径,还是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不但能激发农民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还能进一步激发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活力,加快迈向共同富裕的步伐。

(三)有助于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农民“口袋富起来”以后,对文化生活、生态环境等美好生活方面的需求水平将会进一步提升,提升自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将会更强烈。因此,只有将乡村产业发展好,才能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例如,乡村产业振兴能够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激励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吸引更多高素质劳动者留下来,并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促进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产业在保留乡村原有特色风貌的基础上,通过挖掘乡村丰厚的文化资源,将优秀的传统乡土文化在保护传承中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高人民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促进乡村生态振兴;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够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产业发展中的骨干作用,培育一批能力强、品行好的产业带头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推动实现乡村组织振兴。从乡村产业振兴与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逻辑关系来看,产业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只有充分发展乡村产业,才能不断壮大乡村人才队伍、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发展体系、建立有效的乡村治理机制,从而引领乡村走向全面振兴。

二、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困境

(一)乡村产业振兴缺乏内生动力

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直接受益者,广大农民是乡村社会发展中最积极、最富有创造性的力量,他们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败。恩格斯关注到了农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强调:“从爱尔兰到西西里,从安达卢西亚到俄罗斯和保加利亚,农民到处都是人口、生产和政治力量的非常重要的因素。”[9]355然而,无论在思想层面,还是在行为层面,仍然有部分农民没有充分意识到其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总体而言,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困境:第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青壮年群体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主力军,现代大工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到都市和沿海地区打工,导致部分乡村出现“空心化”,乡村产业振兴流失了中坚力量。第二,发展乡村产业的意识薄弱。正如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农民进城务工,尽管获得了较高的工资性收入,但是难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乡村产业的建设与发展。第三,自我发展能力有待提升。长期以来,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固守地方的人文习惯、风俗、观念,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没有充分意识到乡村产业振兴对自身发展的价值与意义。有些进城务工的农民也因受这些传统观念和自身素质的影响,难以获取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此外,部分农民“等靠要”思想仍然存在,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强。

(二)乡村产业发展整体效益不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荼地发展乡村产业,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总体而言,我国乡村产业发展整体效益不高,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亟需提高。马克思曾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10],这表明农业生产在人类生产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农村“空心化”、信息化系统不完善、环境污染等问题仍在阻碍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以粮食为例,我国拥有丰富的粮食储备,但是,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如优质小麦供给不足、大豆产需存在缺口等。供给与需求难以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乡村产业难以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第二,制造业大而不强。要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应重点发展县域经济,而县域经济的重点则在制造业。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制造业的重要地位,并明确指出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县城内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含量低等因素仍是县城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无法有效带动乡村产业发展。第三,服务业发展水平缓慢。马克思认为:“凡是货币直接同不生产资本的劳动即非生产劳动相交换的地方,这种劳动都是作为服务被购买的。”[11]由此可见,服务是商品的一种形式,它为社会总产品的生产提供服务及流通的作用。21 世纪以来,乡村地区的服务业逐步催生出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新业态,为增加农民收入及就业机会提供有效途径。但是,服务业与科技融合不足导致服务业发展缺乏一定支撑,进而影响其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乡村产业特色不明显,难以形成产业发展优势

目前,在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方面,还存在着乡村产业同质化严重、产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1]。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把握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依托乡村独有的自然环境与人文优势来发展当地特色产业,进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然而,在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过程中,有一些地区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不重视调查研究,未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与资源优势而盲目选择特色产业,从而无法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优势,甚至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和使用。乡村产业发展优势不突出的另一个表现便是乡村产业特而不强,须进一步扩展、延伸产业链条。乡村特色产业在做好“土特产”文章的同时,也应加快构建特点鲜明、融合发展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总体而言,我国农村特色产业仍处于分散发展的状态,其经营主体大多缺乏产业经济思维,并未将乡村特色资源转变为市场优势,产业链短,产业规模小,难以通过市场化方式进一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做到“人有我优”,实现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

(四)乡村产业融合存在要素约束

产业融合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柏拉图和色诺芬的分工思想。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社会分工理论,他认为分工不仅是“政治经济学一切范畴的范畴”,而且是走向唯物主义深处的核心范畴,这就是马克思产业融合思想的核心要义。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相继出现产业融合这一新的经济现象。自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来,我国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不断优化升级,涌现出多种形式的新业态。但总体来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仍然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利益联结较为松散、产业融合存在要素约束等问题。一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一方面,大部分地区在空间规划中“重城市、轻村镇”,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乡村产业获取优质资源的机会,还导致出现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另一方面,农村种植业、养殖业虽然规模大、历史悠久,但缺乏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经营理念。二是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融合发展支撑不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营主体大部分采取以订单农业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较为紧密的联结机制尚在探索阶段,农民与企业间权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性互动关系尚未完全建立,这就导致部分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不履行合同契约,从而产生争议纠纷。除此之外,农民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如何保证其利益不被边缘化也是个问题。三是产业融合发展中要素保障不够到位。产业发展离不开土地、资金、人才及能源要素的大量投入,但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中,土地的不合理规划、资金紧缺、劳动力外流等因素都导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塑乡村产业振兴的内生动力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目的不仅在于推动农业农村发展,更在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因此,更要充分发挥人民作为社会历史创造主体的动力作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勤劳的农民是我国经济振兴的‘中心人物’。”[12]在乡村建设中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具体体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须让农民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主力军。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优化乡村产业发展环境,吸引青壮年返乡,使更多农民自觉加入乡村产业振兴的队伍。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抓好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政府应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营造重视农业、尊重农民的社会氛围,制定科学的人才激励政策,吸引广大青壮年群体返乡创业,鼓励各类人才扎根基层,努力形成“愿意来、留得住”的长效机制。第二,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唤醒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应发挥大众媒介的作用,通过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优秀人物,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思想教育,让农民意识到自己是乡村产业振兴进程中的主体和受益者,从而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生产建设的积极性。第三,开设多样化的技能培训课程,注重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自强意识、精神境界,引导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助力更多农民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骨干力量。列宁曾指出:“劳动者渴求知识,因为知识是他们获得胜利所必需的。……他们知道,要使他们所进行的斗争最终取得胜利,是多么地需要教育。”[13]可以看出,乡村产业振兴需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和科技知识水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同时,为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应涵养新时代的劳动精神,为产业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培育农民主体性、激发新型职业农民身份认同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不懈努力。只有当农民能够主动投身于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活动,才能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乡村产业发展引领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14]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涉及农业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优化等多个方面。因此,进一步化解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困境,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第一,以创新发展理念强化科技赋能,为产业振兴奠定物质基础。面对乡村产业发展需求,政府和企业应在遵循乡村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着力加快乡村产业振兴进程。第二,以协调发展理念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农业和农民在相当长时间内为国家工业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和牺牲。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必须以协调发展为目标,补齐“三农”工作中的短板,着力提升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农业农村农民同步现代化。第三,以绿色发展理念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马克思曾强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15],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对大自然进行了无情的榨取和掠夺,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了巨大破坏。我国在发展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凝聚绿色发展共识,在追求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整体市场竞争力的同时,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以期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第四,以开放发展理念扩大乡村产业发展空间。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6]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个观点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愈加频繁密切。为拓宽乡村发展空间,政府应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内广阔的市场空间,完善城乡间的市场交易平台,为城乡间的商品流通创设条件。同时,利用好国际市场,依托“一带一路”等对外开放平台,积极带着具有中国特色、地区特色的农产品“走出去”。第五,以共享发展理念带动乡村产业振兴。与繁荣的城市相比,乡村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社会化服务相对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必须加快补齐乡村发展短板,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更好更快地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三)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破解发展局部难题

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路径。2020 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明确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方向和任务,各地按照规划统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当地乡村产业发展进行了部署,但也存在一定的发展障碍。为满足当下产业发展需要、破解发展局部难题,有必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因地制宜、立足乡村实际。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7]因此要尊重乡村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优势,明确科学化和差异化的发展思路,发展“一村一品”,做大做强乡村特色产业。第二,充分挖掘地方特色,塑造产业优势。在特色产业选择方面,应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避免产品同质化,减少恶性竞争,积极开发具有区域特色、品牌特色,附加值高的产品。乡村产业的选择必须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和人文资源禀赋,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鲜明为准则来进行[18]。如广西柳州螺狮粉、汉寿蔬菜、福建沙县小吃等,都是充分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在处理好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基础上,打造出的乡村特色产业链条。第三,创新思路,在产业发展中注入文化要素。技术和管理在乡村产业发展中容易被模仿,但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具有不可复制性。恩格斯在其晚年与友人的通信中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9]649文化是一种精神象征,优秀文化在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要注重突出当地文化底蕴,充分挖掘特色产业文化内涵。总之,乡村产业振兴应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特点,发展适宜的主导产业,以产品及其品质的独特性与不可复制性为导向,进一步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四)构建乡村农业全产业链,打造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是打造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前提,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2018 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对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其实质在于贯通融合农业与二三产业、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总体来看,我国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为增强全产业链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需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精准发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9]这一论断表明,农业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乡村产业振兴高度重视聚集农业多种功能,开发乡村多元价值,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一方面,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根据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的需要,建成一批科技化和品牌化农业生产基地,形成生产与加工、产品与市场、企业与农户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另一方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着力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进一步丰富品种、提升质量。第二,催生“农业+”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农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条。第三,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一方面,构建利益联结机制,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等多主体共同发力,因地制宜探索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着力盘活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源要素,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另一方面,各地区应大力推广新型合作、股份合作等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猜你喜欢

农民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