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好青年”论断的理论渊源、核心要义和价值意蕴

2024-01-17陈艺鸣

喀什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征程共青团理想

陈 玲,陈艺鸣

(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 周年讲话中对青年寄予殷切期望,首次提出要“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273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及要培养“新时代好青年”[2]71。这一崭新论断作为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以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青年观的一脉相承,也是肇基于时代主题的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及坚持青年运动恢宏主流的根本遵循,关键在于创造性地回答了“培养什么青年”这一根本问题。探源寻绎习近平“新时代好青年”论断的理论渊源、核心要义与价值意蕴,有助于明晰争做新时代好青年的价值旨归,对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引领意义。

一、习近平“新时代好青年”论断的理论渊源

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特定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培养什么青年”这一根本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观开始,到中国共产党青年观都把其作为青年思想中需要探讨的问题之一,这一根本性问题的回答也伴随时空交汇,得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不同回答。马克思、恩格斯基于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指出要培养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无产阶级青年;列宁、斯大林立足于苏联国家建设的需要,提出要培养爱学习、爱实践的青年;中国共产党依据革命、建设及改革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也不断地在“培养什么青年”的根本问题上,给出了符合时代需要的解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培养,并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共产党人对“培养什么青年”的历史阐述,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新时代好青年”论断,在新征程上再一次创造性地回答了“培养什么青年”这一根本问题。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培养具备共产主义理想无产阶级青年的理论传承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无尽剥削,阶级分化与对立已不可缓解,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为目的的无产阶级革命在当时成为必然。而在每一次的工人运动中,无产阶级青年都展现了英勇战斗的精神,并逐渐成为一股强大的现实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正因无产阶级青年在工人运动中的表现,让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到了培养无产阶级青年的历史作用。恩格斯提到德国有“相当多的有才能的年轻人”[3],并提出:“实现这一变革的将是德国的青年。但是这种青年不应该在资产阶级中去寻找。”[4]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应该把无产阶级青年培养为社会革命的中坚及主体力量,发挥青年在革命中的无穷潜力,不能让青年成为游手好闲的人甚至放任青年使其日益堕落。随后,强调培养无产阶级青年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重要性。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无产阶级青年要成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则必须为了同时代的人的完善、为了他们的幸福而工作,强调青年要怀揣崇高共产主义理想去选择职业。最后,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青年为了能更好地投身无产阶级革命,夺取资产阶级政权,还需具备一些优秀品质。恩格斯在《致爱利莎·恩格斯》中表明了要培养“十分善良,毫不自负,很诚恳和坦率”以及“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且“毫不固执”和“容易接受劝说”[5]的青年,并且认为无产阶级革命需要的青年不能是骄傲自满并认为“一切都应该归功于他们自己”[6]的青年,也不应当是爱草率下结论的青年。除此之外,热爱学习、有对历史正确的认知等都是要培养的无产阶级青年优秀品质。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把培养具备共产主义理想的无产阶级青年作为当时的青年培养总目标。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培养爱学习爱实践无产阶级青年的内涵赓续

1917 年,列宁领导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通过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但却要面临国家经济羸弱、各行业缺乏建设人才等窘境,摆在面前的现实困难也让列宁、斯大林更加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列宁、斯大林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思想,提出要培养爱学习、爱实践的青年,以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迫切任务,促进共产主义目标的实现。一方面,要培养爱学习的青年。列宁鲜明指出,全体青年的任务就是要学习。青年通过学习共产主义及马克思主义学说不仅能把自己培养成为坚定刚毅的社会民主党人,还可以树立明确的科学信念和政治路线。斯大林同志也提道:“学习,学习,最顽强地学习——这就是现在的任务。”[7]认为青年要通过学习知识掌握本领,坚定信仰并追随理想。另一方面,要培养爱实践的青年。列宁不仅把青年称为“群众力量”[8]和“新生力量”[9],而且认为青年力量体现在担当和实践中,提出要把青年培养成为既能够贯彻无产阶级斗争精神,又能够担当未来社会建设任务的自觉政治战士。列宁提道:“无产阶级斗争的任务,并没有因为推翻了沙皇、赶走了地主和资本家而宣告结束。”[10]因此号召广大青年把知识运用到祖国电气化、恢复工农业的生产实践中,而不是成为所谓的“吹牛家”。斯大林同志也提道:“青年(我说的是工农青年)的作用在于他们是建设未来的极良好的基础,他们是我国的未来,他们是我国未来的体现者。”[11]青年必须要在党团组织的引领下敢于担当祖国建设的任务,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成为真正的“实践家”。从一系列科学论断可以看出,列宁、斯大林都对青年寄予厚望,将爱学习、爱实践作为苏联建设时期的青年培养目标。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谱系承续

1922 年,在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青团前身)在广州召开,此后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共青团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出党对青年培养的重视。而党百年来形成的青年观也伴随时代主题而革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看到了青年群体在革命斗争中的关键作用,提出要培养有坚定政治方向和能躬身实践参加体力劳动的青年。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在关乎民族存亡的危急之时,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本事、能战斗的青年战士,认可了青年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进入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充分肯定“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12]。认为应该培养高尚的、有道德的、热爱学习的、脱离低级趣味的、有益于人民的青年,要让青年成为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急先锋。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应新时期新要求,提出“四有”新人论断,即要培养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良好的道德品行规范、有最顽强的学习精神、有纪律素养的青年。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对青年提出“四个统一”要求以及对青年提出“五点希望”。十六大以后,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培养“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的“四个新一代”青年[13]。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观精髓,应时代要求,不断对“培养什么青年”这一根本问题作出了创造性的回答。

(四)培养“新时代好青年”是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考量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新时代新的时代主题,坚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2]71,在关注、关心、关爱青年的工作实践中赓续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共产党人培养青年的历史阐释。在十八大的报告中党就对青年提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4];十九大又提出青年一代应该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15]70的新时代中国青年,且首次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15]42的论断。基于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洞察及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新特点,习近平在中国共青团成立100 周年大会讲话中进一步提出要“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1]273,在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及“新时代好青年”。“新时代好青年”论断是对“培养什么青年”的又一次原创性回答,围绕理想信念、责任担当、意志品质、奋斗姿态对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可见,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青年观,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历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青年观相比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在遵循基本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又做了符合时代主题的更新。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观的指导下,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以往青年观进行了一以贯之的守正和延续,且根据时代主题的演变进行了创新和跨越。“新时代好青年”论断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以问题意识和青年培养任务为导向作出的青年培养新要求,是基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基本历史方位的理论创新,是习近平青年工作思想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习近平“新时代好青年”论断的核心要义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16]。新的时代主题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具备有理想的精神品质、敢担当的道德品质、能吃苦的意志品质、肯奋斗的实践品质这四种优秀品质的好青年。四种品质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好青年”论断的核心要义,更体现了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前提保障、力量之源、固本之基和必由之路。

(一)有理想是前提保障

在奋进长征路仍要吃劲的关键时刻,把有理想放在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首位,是青年践诺一切奋斗担当的思想保障和向前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因此,有理想作为青年确立正确价值立场的前提与保障,“有没有”则充分体现出新时代好青年的精神品质。

第一,青年“理想远大”是前提。有理想是青年涵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前提,新时代好青年的理想必定是与中国梦奋斗目标相耦合的理想。一方面,习近平强调青年内蕴理想信念的重要性。习近平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17]278习近平提出的“纽扣论”和“软骨病”,是基于自己青年时期的实践经历和对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规律的深刻透视,也是基于过去青年培养经验的深刻总结,青年没有理想其余都将成为空谈。另一方面,习近平揭示青年坚守科学理想的根本性。习近平指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276从五四运动的救亡图存到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都取决于对科学理想的把握和信仰,青年的一切担当奋斗在科学理想的指引下才能始终确保在正确“轨道”。

第二,青年“理论正确”是保障。正确理论是青年判断是非、进行逻辑推导的指引,是青年能够坚守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立场保障。一方面,青年要有正确理论引领。习近平强调:“广大青年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17]27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和人民的思想瑰宝,也是青年明辨对错、内化理想认同感的基础。习近平指出要“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1]276,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带领人民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基本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是党把握历史主动、坚决自我革命的根本所在,所以也是青年理论学习的必需内容。另一方面,青年要有正确学习态度。要对理论有正确认识,则必须发挥青年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习近平指出,要求得真学问,必须要勤学,下苦功夫是学到真知识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有理想青年的途径之一。在同优秀青年代表谈话时,习近平提道:“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18]16新时代好青年要端正学习态度、纠正学习方式方法,在学习中真正汲取科学理论营养,坚定追寻复兴理想。

(二)敢担当是力量之源

作为我国两步走战略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程参与者和见证者,新时代好青年肩上的担子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深深扎根于担当精神和担当作为中,就没有干不成的事、迈不过的坎,就可以获得坚定理想的力量、在新征程中奋斗的力量。因此,敢担当作为青年感悟力量之源泉,“敢不敢”则充分彰显着新时代好青年的道德品质。

第一,青年要以敢担当坚定理想。一方面,青年要敢为理想信仰而担当。有理想是敢担当的思想保障,敢担当是青年面对理想动摇考验时的力量源泉。坚定理想信仰并非一时之功,青年唯有挺膺担当,以铁的肩膀担负时代责任,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功绩,才能保证对理想信仰的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另一方面,青年要敢从担当中汲取力量。中国梦不是空想的“乌托邦”,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理想实现最终都要寄托到青年一代。青年唯有具备担当意识,培养担当能力,自觉承担起历史责任,才能深化对理想信仰的理解,从而不断推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第二,青年要为民族国家而担当。一方面,敢为民族担当是力量核心。习近平提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18]163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青年能否把担当责任落实到民族复兴大任,取决于青年能否自觉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实践主体,这是成为新时代好青年的力量核心。另一方面,敢为国家担当是力量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紧系于青年对祖国的担当。自古以来,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不体现出中华青年对家国的担当情怀。如今中国的发展更需要青年发扬这样的担当精神。每一代青年要迈上不同的长征路,要肩负的时代责任也有殊异,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行稳致远地踏上新的长征路,就需担当好时代主题所赋予的青年任务。

(三)能吃苦是固本之基

中国梦的实现并非一朝之功,其长期性、艰巨性、渐进性等特点,决定了新时代好青年要具备能吃苦的能力。因此,能吃苦作为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固本之基础,“能不能”则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好青年的意志品质。

第一,青年要以能吃苦夯实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未变。回眸历史,从党的成立到长征胜利,从新中国成立到进入新时代,党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对初心使命的践诺。百年来,党取得的每一次成就也不是敲锣打鼓就能获得的。进入新时代,党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都源于党对“吃苦在前”优良品格的代代传承。也正源于对品格的良好秉承,才确保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时刻在心。对于新时代中国青年而言,“吃苦”的具体内涵和实践方式都与以往时期有所区别,但为何吃苦的目标依旧与初心使命一致。新时代好青年夯实初心使命的本质没有变,变的只是对吃苦能力的更新诠释和对青年吃苦品质培养形式的变更发展。因此,新时代好青年要在能吃苦中巩固理想、担当使命和坚韧奋斗,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打开实现中国梦的新天地。

第二,青年要以能吃苦巩固奋斗理想。十九大提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15]15在过去的五年和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十年,中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有许多卡点瓶颈要解决,未来的许多发展难题仍需要青年一代去面对。民族复兴路还很长,青年在不同阶段都仍会遇到不同的考验。没有能吃苦的品质,为理想而担当奋斗只能变成自欺欺人的“黄粱梦”和空欢喜一场的“南柯梦”。因此,能吃苦与有理想、敢担当和肯奋斗是相辅相成、互鉴互补的,新时代好青年要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练就吃苦能力、增强本领,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好青年。

(四)肯奋斗是必由之路

要走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胜利之路并不容易,但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因此,肯奋斗作为青年承续中国明日希望的必由之道路,“肯不肯”则充分揭示了新时代好青年的实践品质。

第一,复兴目标的长远让肯奋斗成为必由。一方面,青年要肯艰苦奋斗。二十大提出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习近平指出:“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18]17青年作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发展目标的磅礴力量,作为党和国家必须紧紧依靠的新生力量,要做好披荆斩棘的奋斗准备,在奋斗中不贪图安逸也不怨天尤人,以不负时代、不负年华的奋斗姿态,在艰苦奋斗中实现人生理想和民族复兴梦想,以“艰苦奋斗,不断书写奉献青春的时代篇章”[18]93。另一方面,青年要肯持久奋斗。正因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代又一代的接续奋斗,才创造了今天奇迹的中国。习近平指出:“没有广大人民特别是一代代青年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接续奋斗,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更不会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天。”[19]青年应当终生奋斗,终身投入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接续奋斗、持久奋斗中把理想变为现实。

第二,复兴道路的崎岖让肯奋斗成为必由。一方面,青年要肯务实奋斗。从2017 年“撸起袖子加油干”[20]的新年贺词到十八大提到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以及二十大提出的“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2]71再到2023 年的新年贺词“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16],无不体现出务实奋斗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品质的传承,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精神的展露。习近平告诫青年,务实奋斗是成为“实干家”的保证。对此,习近平提出青年要到艰苦的基层,要到建设一线和科技攻关的前沿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发挥笃实的实干精神,在务实奋斗中干出一番事业。另一方面,青年要肯创新奋斗。青年是国家间竞争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创新支撑。我国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第一动力,更需要青年人才积聚力量打赢核心技术攻关战,不断激发自身的创造思维和奋斗干劲。青年要为祖国繁荣而锐意创新,敢于走在科学技术创新前列,在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解决别人没能解决的问题,蹄疾步稳地抢占创新新高地。

新时代好青年应该要有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深入学习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好青年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不辜负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及党和人民赋予的重托,自觉践履四个优秀品质要求,争做新时代好青年,竭力在复兴赛道上跑出历史最好成绩。

三、习近平“新时代好青年”论断的价值意蕴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中心任务的指引下,培养满足全面向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青年则水到渠成地成为了实现民族复兴总任务中的战略性任务。因此,2022 年伊始,中国共产党即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紧密结合新征程新任务对青年培养要求作出了守正创新的优化调整,及时解答了“培养什么青年”的时代之问,契合了时代主题之需。

(一)“新时代好青年”回答了新征程上“培养什么青年”的根本问题

二十大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基于新的时代主题,“新时代好青年”论断以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回答了新征程上“培养什么青年”的根本问题。一是现实性。“新时代好青年”论断是在立足现实的复杂多变的世情、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国情、加强统一领导的党情前提下,基于过往青年培养工作和培养要求的不足与经验,以解决新征程上“培养什么样的新时代中国青年”这一现实问题为目标提出的。新论断的提出,为新征程上稳步推进党团组织开展青年培养工作提供了现实依据,为切实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供了现实遵循,为全面提升青年作风品质提供了现实指引,归根结底体现了党对青年培养工作的时刻关注和现实把握。二是时代性。新征程上,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未来各领域攻坚任务的艰巨,如何帮助青年在新征程创造更大的成就,把各方面青年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成了新征程中青年培养的时代所需。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培养什么青年”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一次次新的探索,最终以“新时代好青年”论断作出了符合时代需要的回应,明确了青年培养的时代要求。三是关键性。当代中国亟须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青年培养指引,需要更高效地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进入新时代时期,青年在历史斗争、建设当中的作用和功绩已然证明,能够正确把握“培养什么青年”这一根本问题,就是抓住了当下,抓住了根脉,这既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也是决胜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一。

(二)“新时代好青年”是对“时代新人”论断的时代延续与再度深入

从提出培养“时代新人”,再到培养“新时代好青年”,两者构成了具有严密逻辑关系的青年培养基本内涵演进体系。“新时代好青年”论断是对“时代新人”论断的时代延续与再度深入,两个论断在理想目标、立场情怀、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有高度一致的地方,但“新时代好青年”论断又顺应新的时代主题在内涵和特征上进行了革新,更符合青年培养的时代需要。

一方面,“新时代好青年”与“时代新人”论断的本质规定性是一致的。首先,性质一致。两个论断都作为在十八大提出“新时代”这一政治语境后,对“培养什么青年”这一根本问题的创新性回答,核心要义本质上都是在遵循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下,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共产党人的青年培养思想为理论渊源形成的理论成果,都积极适应了“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培养的新要求。其次,目标一致。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中国青年不是“时代新人”时期的“独家”任务,而是贯穿中国共产党青年培养各时期的全过程任务。“新时代好青年”虽然与“时代新人”论断提出的时间、背景不同,但依旧是把期望青年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作为培养的最终目标,这个目标不会改变也不能改变。最后,作用一致。作为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话语体系的核心论断,无论是“时代新人”亦或是“新时代好青年”提出的青年培养要求,都是对新时代下中国青年的理想信仰、价值立场、作风品格、文化素养、精神面貌作出的鼓励性、约束性指引,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都要在这个框架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进一步端正认识,健全人格,提高个人素质,争做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时代中国青年。此外,青年工作在一段时间内也要按照相应的青年培养要求进行工作部署。

另一方面,“新时代好青年”是“时代新人”论断的时代延续与深入。一则,“新时代好青年”论断是时代延续。“时代新人”的基本特征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基本要求是既要是具备深厚爱国情怀的爱国者,又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也要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奋斗者,还要是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自信自强青年。[21]而“新时代好青年”的基本特征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基本要求是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综合比较可得出结论:两个论断在基本要义方面有相一致的地方,都把理想、担当、奋斗作为青年培养的核心要素。但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进入新阶段,“时代新人”的使命需要由“新时代好青年”延续,成为新征程上青年培养新要求。二则,“新时代好青年”论断是时代深入。“时代新人”论断提出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攻坚时期,“新时代好青年”论断提出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两个论断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同,故而立足新征程新任务,“新时代好青年”对“时代新人”论断的时代深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更加强调青年培养中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2022 年5 月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 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新时代好青年的“能动力”“创造力”和“打拼”要求[1]273,到2022 年10 月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新时代好青年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2]71,可以看出,“新时代好青年”论断更加突出激发青年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对担当青年时代责任的积极意义。二是更加注重青年培养中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并不容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国内外的挑战要面对。基于此,“新时代好青年”论断更聚焦于在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对青年吃苦能力的培养和艰苦斗争素养的锻炼。三是更加凸显党统领青年培养的宗旨。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无论是共青团改革建设还是不同时期的青年培养,党都发挥着领导全局的作用。而在“新时代好青年”论断中,清晰提出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是党在新征程时代背景下,对青年培养统领作用的再次明确。以此观之,“新时代好青年”论断相较“时代新人”论断,对青年发展规律把握更加清晰,青年培养内涵更加明确、特征更加突出,既是培养体系的时代延续也是理论内涵的时代深入。

(三)“新时代好青年”论断为新征程共青团青年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决定了必须要有不同的青年培养要求,也决定了共青团青年工作要正确掌握历史方位,深挖“新时代好青年”论断的深层含义,科学分析形势、改进青年工作方法。“新时代好青年”论断作为符合时代所需的青年培养要求,为新征程共青团青年工作提供了最新的行动指南。

一方面,“新时代好青年”论断为新征程共青团青年工作的目标指明了方向。共青团作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可靠后备军,作为党和政府与青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其本身特点及职责定位决定了需要立足新征程新任务,依据新时代好青年的培养新要求开展青年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共青团的工作主线,只有紧密联系工作主线才能为共青团青年工作找准方向,才能体现共青团在引领青年中的社会价值。“新时代好青年”论断指明了我们党要培养什么青年,对共青团青年工作的意义在于明确了未来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四方面品质青年的工作“中心”,明确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着力点”,明确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工作“大局”,为新征程如何引导青年走健康成长道路、如何引领青年树立科学理想、担当时代使命、挑战艰难险阻、敢于复兴奋斗划定了目标范围和确定了任务方向,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青年工作中“培养什么青年”的基本理论支撑,将贯穿于共青团青年工作的全过程。

另一方面,“新时代好青年”论断为新征程共青团青年工作提供了实践遵循。青年培养要求迈入新征程,共青团的青年工作也要有新变化。因势而新地增强共青团青年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是共青团百年余青年工作取得成功的历史经验。深挖“新时代好青年”论断的具体内涵,共青团青年工作有了新的遵循,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其一,要把握青年“有理想”,继续坚守在青年工作中巩固理想信念这一政治灵魂、工作核心,把对青年团员的理想信念培养贯彻到各项工作活动中;其二,要把握青年“敢担当”,共青团要随时代主题改进青年工作视野,扩大青年工作格局,更好地带领广大青年担当时代使命,发挥青年在民族复兴担当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其三,要把握青年“能吃苦”,坚持扎根青年群体,扩大青年群众基础,更好地帮助青年锻造能吃苦的实践能力;其四,要把握青年“肯奋斗”,刀刃向内进行自我革命,提升青年工作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更好地组织动员广大青年践行复兴奋斗。“新时代好青年”论断不仅是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时代肖像”,也是共青团青年工作在新征程上的工作标准,为新征程共青团青年工作以新目标取代旧目标、以新路径代替旧路径,真正实现青年工作转观念、转方式、转作风,更好地为青年发展服务提供了根本遵循。

猜你喜欢

征程共青团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一个人的征程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新征程,从春天出发
《伟大征程》文艺演出在京盛大举行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以“四个强化”引领人大履职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