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动力机制
——以“引力-压力-推力”为着力点的阐析

2024-01-17

关键词:共生现代化生态

陈 云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23。这已然表明,我国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之路的深刻反省与生态觉醒,深化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叙事。那么,在新时代大力倡导并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其动力机制是什么?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拟从引力发生机制、压力传导机制和推力作用机制三个方面来探讨。无论是引力、压力还是推力,实际上共同组成了某一事物内部组织运转的动力系统。这一动力系统的启动是一个有机发力过程的整体呈现。探讨这一问题对于从更加现实层面深刻理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动力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力发生机制:人民利益需求的牵引使然

党中央为什么要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问题?我们认为在深层次上是人民利益需求的牵引使然。马克思曾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3]35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一定的利益展开。当然,这里所讲的利益绝非庸俗、非法、抽象或少数人的利益,而是每一个人或企业组织的具体的现实正当利益或合理利益诉求,更是全体人民所向往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共同利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然蕴含着作为属人意义上的人民群众的重大价值利益需求,而这恰恰反向构成了其利益牵引力。

人民群众的重大价值利益或利益需求究竟是什么?那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好生活意味着新时代人民群众所思、所想和所盼的重大利益需求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成为了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将之归结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4应当说,“美好生活”已成为当下人民乃至“全人类”所最为期待并希望尽快实现的重大利益需求。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好生活”?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维度看,美好生活内蕴着人们对“物质满足”和“精神向往”的双重需求,但这种美好生活需求绝不是庸俗的“物质满足”和空洞的“精神向往”,而是建立在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之上的合理且必要的利益需求。马克思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5]146其言下之意,就是指作为存在者的生命体首先需要有吃穿住等需求的基本满足以确保其健康存在,否则无以谈论美好生活问题。“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来说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6]191-192当然,这只是实然意义上的美好生活需求。在应然意义上,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美好生活的自由全面发展本质。人是社会的人、历史的人,是存在于对抗性社会关系与权力约束、物质依赖甚至意志不自由之复杂环境中的人,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人们并没有完全占据自己的本质,人们的美好生活也并没有得到真正实现。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对资本主义社会物本、资本的批判体现出人实际上身处于自我异化的状态,个人本身受制于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钳制,有时甚至承受巨大的生活痛苦。所以,要真正获得美好生活就应该克服异化,求得自我解放,实现真正占据自我本质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6]4这种迫切任务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到达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而且也只有到达了共产主义社会,人民的美好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当然,这一理想目标并没有因其任务的艰巨性和路程漫长性而被无产阶级政党所抛弃,而是以其作为奋斗动力和长远目标正逐渐往前推进。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核心内涵之一就是人民的幸福梦,而人民的幸福从眼前来看就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来满足人民最现实的物质生活需要,从长远来看就是要全面深化各项改革,解决制约人民幸福生活实现的体制机制问题,要做到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真正占有自己的本质。

美好生活本质上指向的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双重满足,体现出人们对极大丰富物质产品的需求,也孕育出对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的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3]9从这里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其实是多方面的。需要注意的是,“好”的生活必然是建立在现代化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一个国家处于落后状态,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又何以谈美好生活的问题?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水平仍然是重中之重。从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可以看出,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是该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制约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主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3]9可见,发展问题必然摆在新时代的核心位置上。那么,要如何发展?显然是要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既注重量的发展,更重视质的提高,提质增效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品牌影响力的强化、服务质量的优化以及资源和环境效率的提升等,因为这从根本意义上能够为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有力保障,能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那么,这就意味着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向往的重要途径。

基于以上,我们不难理解,为何作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大利益需求之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言有着引力发生机制的叙事意义。一方面,利益需要是人的一种本能,它具有一种本然牵引力。马克思指出,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5]158,而“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5]159。同时,他还强调,“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7]。这说明人的需要是现实的、具体的,是变化运动发展着的,也是一个由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不断满足的过程,而且始终具有一种实践牵引力的效应。人民向往一种美好生活是人的本能需要的体现,其从本然意义上驱动着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因为只有不断提高现代化建设的水平,才能不断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丰富产品。这同样驱动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因为只有解决了生态环境危机问题,才能实现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满足,人民群众在现实生活中才能更加具有安全感、清新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满足人的需要是一个实践的活动或过程,它具有一种应然驱动力。人的需要是一种本能性的生理属性,其总是会要求通过某种形式促成这一需要的满足或实现,否则需要就无益于作为一种自然人的抽象需要了。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需要就具有了感性的实践目的论意义,满足人的需要自然而然就指向了人类实践活动或改造世界的展开。当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到人“必须能够生活”[5]158这一观点时,其所作的边注为“……地质、水文等等的条件。人体。需要,劳动”[5]158。这说明,人体是生命存在的前提,是一切需要产生的基础,而需要的满足,既离不开地质、水文等客观自然条件,更离不开人类主观能动性即实践活动的发挥。换言之,主客体互动或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实现对人的需要满足的核心主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重大民生利益需求并不是纯自然的抽象人性表达,其潜藏着现实转化的期待可能性。同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4]4也并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其蕴含实践推动的逻辑必然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坐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8]129,要“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8]40。正是这种实事求是的基于人民利益需求的考虑,中国共产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提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认为这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3]238。无疑,这既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成就宁静、和谐、美丽的大自然的应有题中之义。所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应然意义上驱动着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建设。

二、压力传导机制:“政-企”内外压力的叠加倒逼

压力传导机制(或压力型机制)最早由荣敬本、杨雪冬等学者提出。他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地方政府官员常常会提到三句话,即“加压驱动”(下级政府官员运作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上级施加的巨大压力)、“热锅理论”(形容官员是热锅里的蚂蚁,必须不断运动来避免被灼伤) 和“一手乌纱帽、一手高指标”(上级不仅对下级实施层层加码的任务考核量,同时官员的“乌纱帽”也完全由上级掌握)[9]。基于此,压力传导机制这一概念孕育而出,其核心内涵指的是“一级政治组织 (县、乡) 为了实现经济赶超,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而采取的数量化任务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质化的评价体系”[10],且在规定的时间内视指标或任务完成情况给予一定的奖惩。我们姑且先不言其可能性弊端,但可以坦言的是,这个过程所传导的奖惩压力对于实现地方经济现代化必然能够发挥一定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谈到:“在压力之下,可以把‘坏事’转化为‘好事’;没有这个压力,说不定‘好事’就没有这么好……如果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促进发展理念的转变、增长方式的转变、政府职能的转变,那么发展就能走出一条新路,就能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11]论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是曲折的,这个过程必然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而恰恰就是这些压力的客观存在或传导效应,使得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动力得以可能产生且进一步强化。在此,我们主要以行政系统与生产企业所面临的内外压力为例,具体阐释动力响应中的压力传导问题。

其一,行政系统的内外压力及其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动力响应。从某种意义上说,行政系统的压力形成与我国行政机构的“条块”管理模式有关,即政府的职能部门同时接受同级政府和上级职能部门的双重领导。这就形成了各级党组织、政府部门或职能机构的“坐镇”权限、管理职责和目标落实的层级划分。那么,行政系统压力传导机制指向的便是通过目标任务逐级“发包”的压力效应来实现上级单位或组织的交办意图,从而逐步完成具有政治导向性的国家总体战略布局。行政系统压力传导机制的构成要素包括目标责任确定(主要是签订目标责任书)、指标体系拟定(目标或任务的分解量化)、指标任务逐级下移(从中央到省市县乡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以及指标任务完成情况的奖惩考评(主要起到对下级激励与约束并举的效果)。在这个逐步推进过程中,各级行政系统内部将面临重重压力,其中最为明显的两重压力便是地方官员寻求升迁的内在压力(或竞争内卷压力)和“办事不力”的外在“一票否决”压力(或担责压力)。在这种“升迁”诉求和“一票否决”的内外压力下,工作必须化压力为动力,必须自下而上真抓实干。一般而言,决定某地方官员能否顺利升迁的关键性要素便是在其主政之下的地方经济增长指标到底如何。基于这种情况,一场场各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序幕由此拉开。“在政治锦标赛中,每个官员都将自己行为的溢出效应内在化了,把对竞争对手有利的溢出效应当作对自己不利的事情。”[12]这就形成了所谓地方官员升迁竞争的内卷压力,压力越大,他们就会越看重作为显性的经济指标提升,其作用于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力度就会越大。然而,对迫切愿望的急于求成往往会事与愿违,因为一旦用力过度必然会忽视类似生态环境指标这样的隐性问题,而后果一旦严重则必将引起环境追责或各种评优或晋升的“一票否决”。其实,中央早已意识到过去几十年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以决心扭转这种局势,而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重新明确地方官员任期内的政绩考核标准,其中环保指标就是一项重要标准。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将环境保护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考核范围,并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2013年中组部发布的《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要求政绩考核不能简单以GDP增长论英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且特别强调要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要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在这种情况之下,地方行政系统及其官员的压力逐渐加大,一方面要在现代化的时代征程中搞好经济建设,另一方面又要在美丽中国的时代画卷中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恰恰这二者有时又容易产生冲突,因为经济建设必然涉及对大自然的干预,所以这对于地方行政系统及其官员来说显然是巨大的挑战。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的成立更是向各级行政系统传递了纵横交错的压力信号,机动式巡查、明察暗访、边督边改、跟踪核查、督察“回头看”、专项督察以及“一级抓一级”和“一案一专班”的工作态势全面伴随。基于此,无论从化解升迁压力抑或是免受环境追责的角度看,地方官员必须通过压力传导实现动力驱动,并主动靠前以及时有效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入动力。

其二,生产企业的内外压力及其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动力响应。企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不可否认的是,无论何种类型的企业,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其实都承受着各种大大小小的压力,特别是在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新冠疫情、全球气候变暖、中美摩擦、逆全球化思潮等因素叠加影响之下,种种压力表现得更为明显。就本论题而言,一线生产企业所面临的最主要压力概括起来便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压力以及生态环境部门督察和舆论报道的外在压力。一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压力。为什么会有这个压力?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还面临着制度不健全、融资难、人员散、技术弱以及后劲不足等挑战,但是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以及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减污降碳和绿色发展的主色调只会越来越亮而绝不会越来越暗。这就意味着在新发展格局下,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能只看经济总量或纯利润了,还要注重经济质量和环境质量。那么,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二是外部力量介入的外在压力。这种介入因素主要是生态环境部门的督察和舆论媒体的曝光。当前,各省市县生态环境部门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持续通过明访暗查、突击行动等各种方式严厉查处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诸如“无证排污”“偷排废气”“私设暗管排污”“违法倾倒、堆放、处置危险废物”以及“未自行监测、未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在线检测设备未安装、未联网、未正常运行”等环境违法行为,积极指导各大企业做好生产过程中的排污降碳排查和突出问题的整改工作,切实落实各大企业的环境主体责任。当然,有时存在生态环境部门和生产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一些具有环境违法行为或倾向的生产企业完全具有逃避监管和处罚的可能,但这终将是暂时的,因为舆论媒体的力量渗透无时不在。各大媒体对相关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曝光必然掀起舆论界的热浪并将引起生态环境部门的重点关注,从而必然增加生产企业的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及其他不利后果。综合言之,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无论是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压力还是作为外部力量介入的外在压力,其实都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动力”,前者有助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提速提质,既要量(效益)的增长,也要质(绿色)的上升,后者有助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严于律己并主动增加绿色投资,从而避免被市场淘汰、被政府关停。

无论是行政系统存在的压力还是生产企业存在的压力,其实二者在现实中都交织叠加在一起并共同发挥着倒逼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动力效应。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二者都建立在政府与市场的紧密关系中。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史可发现,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关系变迁始终是一个轴心话题,其关系呈现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党的十二大)→“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四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动态特征。从这里可以看出,政府采取了渐进政策,市场和企业逐步获得了更多的资源配置权,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不要政府的调节了,而是说政府应该发挥出渐进式、规范性、引导性和适度性的干预调节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挥政府作用,不是简单下达行政命令,要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13]这就意味着市场(企业)的地位提高了、作用更大了,而同时强调政府在其中要发挥出更好的调节作用,不能过度干预。那么,从这个意义上看,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过程中,政府与市场(企业)犹如鸟之两翼,如上所述的经济竞争(或升迁)压力、环境责任压力、产业转型压力和外在监督压力等都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二者都必须共同面对的既要搞好现代化建设也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压力传导效应。

需要注意的是,基于政府与市场(企业)的这种关系存在以及受政府机关“条块”管理模式的影响,“政-企”内外压力的传导有时容易出现“层层加码”或过度加压现象,处于最末端的基层单位则极易沦为压力堆积重灾区,从而造成压力传导的整体失衡,引发社会治理风险。其中,造成的两大问题特别严重。一是政策落实过程中的“一刀切”问题。所谓“一刀切”就是在经济目标以及环境任务细分下发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不分青红皂白、不顾实际情况、思维简单固化、方式简单粗暴地落实上级政策,表面上看似很有魄力,实际上却是一种有悖实事求是、不加周密思考和精心部署的懒政惰政,类似于对相关企业“以减代治”“一律关停”和“先停再说”的做法就是“一刀切”的典型,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二是督察迎检过程中的“糊弄性”问题。在上级政府或生态环境部门督察地方政府或相关企业环境政策和任务指标落实情况过程中,为了逃避追责,个别地方政府会伙同相关污染企业协商共谋对策,以缓兵之计赢得上级部门的环保督察过关。也有些地方政府或企业会造假环保信息,以虚假的环境监测数据向上级部门汇报,企图蒙混过关。无论是环境政策落实过程中的“一刀切”问题,还是环境督察迎检过程中的“糊弄性”问题,一方面与主要负责人的政治素养和责任意识有关,但更重要的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即上级部门压力传导过程中的逐级“加压”之因,所谓“狗急跳墙”蕴含的就是一种处于压力极限或抗压能力为零的情况下的豁出去行为表征。显然,这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到当前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会挑战生态文明建设的底线,更无益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有效的“政-企”压力传导来响应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动力机制。一是压力传导要采取“压力+激励”“考核+指导”的双向手段,更加突出激励和指导的效应,从而有效化解基层压力,激活基层干事活力和动力。二是压力传导要明确权责边界,精准匹配层级责任,是纵向传导还是横向传导需要审慎对待,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想让哪个部门执行就让哪个部门执行。三是压力传导要更加注重考核评价的过程性指标以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而不是简简单单的结果对标,否则容易照搬照抄、弄虚作假,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恶性循环等。

综上所述,压力传导机制有利有弊,但只要改进工作作风,增强责任意识,明确权责关系,在任务“发包”过程中对各级行政系统或相关企业给予更多的指导、关怀与温暖,而非“层层加码”和“以势压人”,那么压力必定能够转化为真抓实干的动力。这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来说必然意义深远。

三、推力作用机制:“党”之势能与“群”之动能的连转发力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动力机制不仅需要“引力”和“压力”的响应,更需要其背后的“推力”响应。我们将其称为一种推力作用机制,集中表现为“党”之势能与“群”之动能的连转发力。所谓“党”之势能即党的政治势能(1)关于政治势能的学理探讨较早始于复旦大学贺东航等人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上的一篇论文《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政治势能——基于近20年农村林改政策的分析》,本部分的个别表述有所参考。,在此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高位态势。所谓“群”之动能主要指在“党”之势能的高位引领下,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性能量。

(一)“党”之势能

其一,一元化政治势能与体制性政治势能。一方面是一元化政治势能,主要从政治站位上强调党的核心领导作用。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当前我们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果实和重大成就,都离不开党作为一股强大政治势能的全面领导与推动作用。就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而言,政党主导与使命驱动的作用或势能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领导一个十几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稳中求进、协同推进。”[14]其中,尤为明显的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这绝不是“新瓶装旧酒”,而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结合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而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而其中提到的“绿色”就是生态文明的核心要义和价值理念,蕴含着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绿色诉求,本质上揭示出的正是党的政治势能之有效作用。另一方面是体制性政治势能,其重在强调基于党的全面领导下的体制机制或机构改革的势能之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过程中的挑战之一便是体制性障碍。然而,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以及党中央领导核心的卓越才能,那些体制性障碍总是能被党的强大政治魄力和战略行动所克服,使之呈现出更加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更加凸显绿色生态的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3]23。这是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的新研判和新认知,并且也开出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3]24-27的新药方。这对于克服制约或束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指出的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本身又是以“绿色”作为底色的,也即经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所有体制机制性难题的克服,我们党始终注重做到统筹兼顾与协调各方,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或绿色发展便是其集中体现,即经济现代化不能止步,生态文明步伐也要跟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重新组建生态环境部,积极构建环保督察体制,成立中央环保督察组,探索跨地区、按流域设置环保机构,并审议通过《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重点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等,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做到以党的全方位政治势能延伸来规范现代化建设中的自然资源利用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问题,从而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其二,制度化政治势能与价值性政治势能。一方面是制度化政治势能,其重在强调我们党始终以最严格的制度来发挥出治国理政的应有势能。从党的自身建设角度而言,党的政治势能发挥是有限度有规矩的,任何党员干部在组织助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过程中都不可践踏党内法规和党的章程。截至2021年7月1日,现行有效党内法规中,党章1部,准则3部,条例43部,规定850部,办法2 034部,规则75部以及细则609部[15]。其中,在生态环境领域已陆续印发了三部最重要的党内法规,即2015年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和2016年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以及2019年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这些党内法规强化了党政同责,倒逼地方党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支持促进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绿色升级与提质增效。从制度的顶层设计层面而言,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效。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并从10个方面描绘出了其总体建设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强调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此外,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搭建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制度方案和框架,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入了强大的制度化势能。另一方面是价值性政治势能,其重在显示我们党特别注重发挥出“软性”要素的思想力量来强化民众的价值认同感并增强其行动力,集中表现为宣传教育的势能释放。一是通过主题鲜明的党日活动进行自我宣教。其中,传达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报告或文件精神,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以及国际国内形势与政策是其重要内容。无论是中国式现代化抑或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近年来已成为各大机关单位党委中心学习组与各级党组织自觉主动学习的重要主题或内容,做到了从思想上重视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现代化问题,有助于在人民群众中立标杆、树榜样,从而自上而下强化民众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认同感。二是经各级党委相关工作部门的批准或备案,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新闻发布会、政策吹风会、评优评选会以及周年庆活动等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例如,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因而策划制作了主题宣传片,组织开展“我为大自然代言短视频”、推出由群星演唱的原创歌曲《我们属于大自然》以及地球科技电影展播等线上示范活动,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宣传,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自然保护,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

(二)“群”之动能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始终是鱼水关系、血肉关系,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绿色崛起。同样,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或者甚至是完全脱离了人民群众,那么就必然没有当今中国所取得的一切文明成果和傲人成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4]15“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4]97这说明,党群关系是紧密而不可分离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要紧紧依靠人民,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最大限度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全面保障人民群众能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去。就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言,人民群众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这一战略议题的展开,为其注入了充足的过程性能量,主要表现为诉求表达型能量显现、决策参与型能量凸显和生态自治型能量释放。

一是诉求表达型能量显现。为什么有诉求?主要是因为某些地方性工程项目潜藏着一定程度的环境风险甚至已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事故,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从而促使人民群众有着相应的诉求表达。现实中常见的诉求表达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邻避效应(NIMBY Syndrome)阻断的诉求表达,另一种是环境公益诉讼推进的诉求表达,前者更具私立救济成分,后者更具公力救济色彩。就前者而言,所谓邻避,字面意思是“不要建在我家后院”,具体内涵主要指由于一些有毒有害或有损人们身心健康的工业基础设施(如垃圾焚烧厂、火力发电厂、大型化工厂等)未经严格审批建在城市边缘或农村落后地区而引发地方性群众的维权事件,目的是要阻断邻避效应,规避环境风险,还当地群众的生态安全和身心健康。就后者而言,所谓环境公益诉讼是指人民群众依据法律规定,在环境受到或可能受到污染和破坏的情形下,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不受损害,针对有关民事主体或行政机关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过程。这一诉求的表达能够较好地实现预防为主与消除危险的统一以及损害担责与注重修复的统一。现实中曾发生过的泰州水污染公益诉讼案、腾格里沙漠污染公益诉讼案、德州大气污染公益诉讼案以及江阴养殖污染公益诉讼案等,充分体现了环境公益诉讼推进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综合言之,无论是邻避效应阻断的诉求表达还是环境公益诉讼推进的诉求表达,始因都是基于环境风险潜藏或环境事故的发生,而人民群众为此作出的诉求表达必然显现出一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过程性能量。一方面,这种能量效应必将体现在当地政府甚至广大舆论媒体的密切关注上,最终有利于环境纠纷的妥善解决,有利于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另一方面,这种能量效应也必将倒逼广大生产企业以及各大工程项目的落地实施要更加注重环境评价,更加注重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更加注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安全和“环境权”[16]并实现其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满足。显然,这种“群”之动能响应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最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决策参与型能量凸显。环境事务是公共事务,人民群众的环境决策参与权不可忽视。在过去,人民群众的主要参与过程是末端化的,即只有当环境风险或环境事件真正发生后才参与到其中去。这时群众的环境利益已受侵害,生态环境也遭致影响,一切为时已晚。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出现,地方政府应全过程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决策参与权,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或问卷等多种形式让他们多提建议、多谈看法,全面发挥人民群众的评价力量和监督力量,力求把最有价值的意见或信息传递给环境决策系统,做到尽可能减少环境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失真,最大限度降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概率,确保国家或地方重大工程项目的顺利落地,全面有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在这方面已经作了全面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指导意见》以及其他地方性法规都对人民群众的环境决策参与权作了原则上的界定,也明确了具体的参与领域、参与方式以及相关保障措施。这对于提升政府环境决策水平、强化民众环境民主意识、化解民间环境冲突纠纷以及打造宜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中,“嘉兴模式”是环境决策参与的地方生动实践。这种模式主要是在嘉兴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人民群众以各种方式参与到环境决策和执法监督的各个环节,形成“大环保、圆桌会、陪审员、点单式、道歉书、联动化”的民众参与现象。2016年联合国发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报告中就专门提及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嘉兴模式”并给予高度评价。不可否认,人民群众的决策参与型能量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力不言而喻,而这种参与过程所表达出的民主期待,对于进一步提升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也是意义重大,无疑激发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动能响应。

三是生态自治型能量释放。所谓生态自治型能量释放指的是人民群众(环境志愿者、环保组织以及一般老百姓等)出于一个既有利于整体经济水平提高又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考虑而完全自觉响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或治理、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和经济效益绿色化的实践动能体现。例如,环境志愿者持续为生态环境保护或治理或宣传发光发热,他们当中既有广泛的群众进行绿色护卫,又有专业的环保人士提供咨询服务。据中国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1年)》显示,我国公众参与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性不断提高,近九成的人愿意参加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近四成的人在过去一年参加过。再如,环保民间组织也释放着生态自治的能量,表现为进行环境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动员民众积极参与环保领域的活动、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的学术交流,有些组织甚至还从更加专业的立场专注于环境公益诉讼、环境信息监督与披露以及通过市场运作探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有效路径。目前,我国还活跃着一大批环保民间组织,较为著名的有“自然之友”“中华环保基金会”“中华环保联合会”“北京地球村”“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等。这些组织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又如,对于一般的老百姓而言,一方面他们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践行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理念,努力做到光盘行动、低碳出行和绿色消费等,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立足自然禀赋优势,有些发展绿色海洋经济,有些盘活林业碳汇经济,有些搞活绿色林下经济,有些开发山区旅游经济以及有些打造立体农业经济等。在这个过程中老百姓的收入逐渐增加,他们尝到了绿色发展的甜头、收获了绿色经济的效益,因此他们更加自觉和努力致力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或增收模式。这不仅流露出现代化建设的底层逻辑,更孕育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逻辑。这个过程所释放的生态自治型能量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助力作用。

四、结语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应有题中之义。如何从动力源上探究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主要从三大着力点集中论述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即作为人民利益需求牵引使然的引力发生机制、“政-企”内外压力叠加倒逼的压力传导机制和 “党”之势能与“群”之动能连转发力的推力作用机制。这三大机制具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引力发生机制侧重厘定核心目标,即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牵引力”;压力传导机制侧重揭示落地方案,即以对行政系统和生产企业的具体要求为“压舱力”;推力作用机制侧重彰显主体能量,即以中国共产党的高位态势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为“助推力”。这三大“着力”点既有向前的目标牵引、又有降沉的压力传导,更有背后的能量助推,共同组成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动力系统。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全面理解和把握这三大动力机制,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共生现代化生态
边疆治理现代化
“生态养生”娱晚年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