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思政课堂模式的构建
2024-01-15李军杰
李军杰
摘 要:本文结合广东省技师学院思政课程建设的实际,阐述学院“1+2+3”思政课堂模式的构建及其具体实施措施,进一步探索技工院校思政课程的建设途徑。
关键词:思政;课堂模式;实施措施
思政课是技工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因此,探索一种适合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政课堂教育模式十分必要。广东省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构建了“1+2+3”思政课堂模式。
一、“1+2+3”思政课堂模式的内涵
在“1+2+3”思政课堂模式中,“1”是指校内第一课堂(思政课教学与课程思政);“2”是指校内第二课堂(学生社团、课外活动等);“3”是指社会实践课堂(校外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实习实训等)。第一课堂是基础,第二课堂是延伸,第三课堂是巩固,三“课”联动,共同推进,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公共参与五方面的素养,切实有效抓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1+2+3”思政课堂模式的实施
(一)发挥第一课堂教学育人作用
一是完善思政课课程体系。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求,学院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开足开齐思政课程,严格规范使用教材,特别是思政课程教材的选定和内容审查,严把政治关,根据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思政课程的设置、教学课时、教材选用、教学实施等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和规范,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逐步完善学院思政课课程体系。
二是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作用。学院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创新实践教学方式、建设课程资源库、拓展课外教学渠道等措施,推进思政课程的改革创新。在专业知识传授和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爱党、爱国、爱校、爱家等正能量得到传播,不断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踏实勤奋、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拓展课堂教学内容,重点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将科学家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及英雄模范的先进事迹、世界技能大赛典型人物事迹等引入课堂,融入思政课程,多措并举,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思想教育主阵地作用。
三是构建思政教研体系。学院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教学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案、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针对规定教材要求进行教学设计,自制讲义和学习材料,积极总结和推广教改经验,促进思政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建设包括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等在内的思政课程资源库,推进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组织思政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研讨,探索创新多种课堂形式,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组织老教师与新教师开展“教学结对指导活动”。组织思政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以赛促教,大力培养思政教学骨干。健全思政课教师激励保障机制,在科研立项、评优表彰、职称评聘等方面优先支持思政课教师,鼓励思政课教师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教研中,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思政教研体系。
四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学院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育人要求,明确思政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实习实训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鼓励、督促教师深挖每一门课程的思政元素,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党的创新理论,使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挖掘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贯穿于专业课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授课内容、教学评价等环节。开设“课程思政”教学试点,开设“课程思政”示范课,培育“课程思政”名师,总结凝练出具有技工院校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同时通过开展专题培训、集体备课、优秀教师示范、交流学习等举措,引导专业课教师充分利用课堂主讲、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融入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
五是多途径提升教师素质。学院按照“六要”要求,严把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关和专业素质关,大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校内外培训与帮扶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师培养制度,促进思政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梯队建设;鼓励支持教师参与理论进修、实地考察、专题研讨、学科研讨、学术科研等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促进教师相互促进、共同成长。通过以赛促教,提升教学质量。通过举办或参与形式多样的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提升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道德素养和教学教研能力,增强教师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承担立德树人使命。形成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思政课教师效果的评价。采取督导听课、学生评议、学生成绩、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的方法,对思政课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二)发挥第二课堂的活动育人作用
一是扎实上好思政大课。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在开学、毕业典礼等重要场合,给学生讲“思政大课”;其他党委委员和部门负责人以国旗下讲话、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讲授思政大课;思政课教师以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论坛讲坛、讲座报告会、思政大讲堂等形式,讲授专题“思政大课”。
二是开展好课外活动。由学生处、团委牵头,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各类学生活动,组织开展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职业教育、工匠精神、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融入学生生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内容创设、学生活动为基本点的涵盖学院所有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的第二课堂工作体系。把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社团活动中,推动实现社团活动课程化、思政教育活动化和实践化,充分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培养和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专业文化素养、人文艺术素养、管理服务意识。
三是开展好思政主题教育活动。学院利用晨读和晚自习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史知识、大国工匠事迹、经典美文、专业知识等,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生入学教育、国旗下讲话和军训工作为着力点,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综合能力。
四是开展好共青团活动。学院团委广泛开展各类主题鲜明、内容向上的主题团日活动 、团支部活动、学生社团活动,集中举办“社团文体活动月”“社团文化艺术节”“青春淘宝嘉年华”“18岁成人仪式”等品牌活动,并在活动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高品质开展新团員培养教育和共青团推优入党活动,重点做好学生会、团学联合会、学生社团等主要学生组织的骨干培养工作。
(三)发挥第三课堂的实践育人作用
一是用好社会大课堂。学院学生处、团委等学生管理部门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的作用,用好社会大课堂,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社会调研、暑期“三下乡”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实践教学,推动实践教学规范化,注重及时总结,把好的经验凝练成优秀的教学成果,推动形成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二是健全岗位实习制度。完善岗位实习学生的院系两级管理负责制,在学院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校企中心负责落实与企业的沟通联系,组织教学系相关人员,不定期深入岗位实习学生较多的单位进行走访,与学生沟通座谈,与企业深入交流,听取岗位实习单位对学院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与岗位实习单位紧密配合,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针对性地疏导学生心理心态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务处负责岗位实习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督导管理工作,建立督导员督导制度,对岗位实习期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进行全过程督导,及时反馈信息,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价。每学期对岗位实习学生做一次问卷调查,从思想意识、学习、工作、技能等方面进行督导。学生处负责实习学生思想政治和安全管理工作,在岗位实习开始前,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岗位实习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生产安全等教育;指导班主任通过微信群等形式对岗位实习学生进行常规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实习动态,并做好工作记录;负责岗位实习学生和实习班级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监督和考核班主任。班主任注重加强岗位实习学生思想品德、道德法纪、心理健康、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并做好工作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多方联动,共同做好学生岗位实习的思政教育及管理工作。
三、结束语
总之,思政教育需要学校、家庭、教师、社会通力合作,多方联动,贯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理念,紧抓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落实所有教师、所有课程育人责任,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彩红.浅谈中等职业教育思政课课程建设[J].现代职业教育,2016(11).
[2]沈财能.技工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科学咨询,2021(3).
(作者单位:广东省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