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规模奶牛场奶牛营养与饲喂管理现状分析

2024-01-15迪,彭

中国乳业 2023年12期
关键词:预混料营养师奶牛场

金 迪,彭 华

1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81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乳及其制品数量需求增加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其质量安全问题。近20 年,我国现代奶牛养殖业迅速发展,生产能力持续提升,产业综合素质持续增强[1],从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发展到数量和质量并重。在这一过程中,奶牛养殖的科学化和精细化越来越重要。合理的饲料搭配和科学的饲喂管理不仅能保证奶牛营养均衡,促进奶牛健康发育,有效发挥其繁殖性能和生产能力,还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有效促进奶业高质量发展[2]。

1 数据来源

2022年6—10月对我国23 个省(区、市)320 个规模奶牛场开展营养与饲喂管理情况的全面调研,包括:饲料原料种植情况、饲料配方制作情况、奶牛舒适度情况、生产性能测定情况等。

2 饲料营养和饲喂管理分析

2.1 饲料营养

2.1.1 饲料种植基地类型和占比

从不同地区来看,对于自有种植基地,东北地区的占比较大,为38.89%,南方地区较小,为28.57%,东北地区较南方地区地广人稀,土地成本低,是玉米主产区,便于大型奶牛场建设,奶牛场的自有种植基地占比也相对较高。对于租赁种植基地,华北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占比较大,分别为35.38%和35.71%,东北地区较小,为22.22%;对于流转种植基地,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占比相对高于华北地区和南方地区(图1)。

图1 不同地区奶牛场不同种植基地占比情况

从不同规模来看,规模在500 头以下的奶牛场自有种植基地占比最低,为28.36%,流转种植基地占比最高,为38.81%;规模在501~1 000 头的奶牛场租赁种植基地占比最高,为37.50%;规模在3 000 头以上的奶牛场租赁种植基地的数量较少,占比25.00%(图2)。以上数据说明,规模越大的奶牛场对饲料原料的需求量也越大,同时对饲料原料的质量要求也越高,较多的奶牛场利用自有种植基地种植牧草作为饲料原料。规模越小的奶牛场,考虑到生产成本,流转种植基地占比相对较大。

图2 不同规模奶牛场不同种植基地占比情况

2.1.2 青贮饲料原料的种植和利用

从不同地区来看,各地区的青贮饲料原料都以玉米种植为主,其中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比例最高,达77.78%;其次为小麦,华北地区小麦种植比例最高,达24.50%;再次为苜蓿,西北地区苜蓿种植比例最高,达17.28%;燕麦种植比例整体较低(图3)。从不同规模来看,随着规模的增大,玉米的种植比例有增加的趋势,规模越大的奶牛场对玉米青贮的需求量越大,一般大型奶牛场都有多个青贮窖,可通过大规模青贮种植来满足奶牛生产中对青绿饲料的需求(图4)。

图3 不同地区奶牛场青贮饲料原料种植情况

图4 不同规模奶牛场青贮饲料原料种植情况

2.1.3 饲料配方制作

从不同地区来看,华北地区饲料配方由预混料企业营养师设计和由饲料添加剂企业设计的占比较高,分别达41.04%和23.88%,奶牛场专职营养师设计占比相比其他地区低,为26.87%;而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饲料配方由奶牛场专职营养师设计的比例较高,分别占比51.22%和56.58%,其中南方地区饲料配方由预混料企业营养师设计占比最低,为24.39%(图5)。与我国反刍饲料产量分布格局相匹配,我国反刍饲料产量前十大区域绝大部分集中在北方地区,占全国反刍饲料的80%[3],因此华北地区由预混料企业营养师设计和由饲料添加剂企业设计饲料配方相对具有优势。而南方地区预混料企业数量也明显少于其他地区,因此依靠企业营养师设计饲料配方的比例相对其他地区较少,主要依靠奶牛场专职营养师设计饲料配方。

图5 不同地区奶牛场饲料配方制作情况

从不同规模来看,小规模奶牛场饲料配方由预混料企业营养师设计和饲料添加剂企业设计占比较大,随着养殖规模扩大,两者所占比例有下降趋势,而饲料配方由奶牛场专职营养师设计的占比有上升趋势(图6)。以上数据说明,小规模奶牛场为节约人工成本,一般选择饲料企业为其制定饲料配方,而规模越大的奶牛场更多倾向于培养自己的专职营养师,专职营养师可以根据奶牛场的实际生产情况,提供更加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营养问题解决方案,提升奶牛场的生产能力,进而提升其经济效益。

图6 不同规模奶牛场饲料配方制作情况

2.1.4 环保饲料添加剂应用

环保饲料添加剂不仅可以提高动物健康和生产效益,同时也对环境保护起重要作用。微生态制剂、有机微量元素、合成氨基酸和酶制剂是应用较多的4 种饲料添加剂,从不同地区来看,这4 种饲料添加剂均占总环保饲料应用的73%以上,从不同规模来看,均占总环保饲料应用的74%以上(图7)。研究表明,使用有机微量元素可有效减少对饲料酶制剂活性的影响[4],从调研看,有机微量元素和酶制剂这两种环保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比例均较大,有机微量元素协同酶制剂可以使奶牛场效益最大化。合成氨基酸在华北地区和南方地区应用的奶牛场占比均为20%左右。目前,我国饲料需求持续增长,豆粕减量替代趋势提速又为合成氨基酸带来了大量的增量需求。另外,除臭剂在3000 头以上的奶牛场使用比例高于其他规模奶牛场,可能是由于奶牛场规模越大,管理工作难度越大,环境问题相对越多,因此,会更多选择用除臭剂来改善牛场环境(图8)。

图7 不同地区奶牛场环保饲料添加剂应用情况

图8 不同规模奶牛场环保饲料添加剂应用情况

2.2 饲喂管理

2.2.1 卧床形式和卧床垫料

牛卧床可以规范奶牛休息、提高奶牛的睡眠质量和产奶量,对规模奶牛场非常重要。在卧床形式方面,不同规模奶牛场中,有71.25%~80.23%奶牛场的泌乳牛采用自由卧床,7.84%~16.25%的奶牛场有运动场(图9),大通铺卧床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卧床垫料在提高奶牛舒适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调研的不同规模的奶牛场中,大部分都使用沙子或牛粪作为卧床垫料,且随着养殖规模扩大,使用牛粪垫料的占比增加,另外还有一些奶牛场使用稻壳、锯末等其他形式的垫料(图10)。

图9 不同规模奶牛场泌乳牛卧床形式

图10 不同规模奶牛场卧床垫料使用情况

2.2.2 生产性能(DHI)测定情况

从不同规模来看,有50.00%~92.47%的规模化奶牛场每月进行1 次DHI检测,另有1.08%~7.69%的奶牛场每月进行2 次DHI检测,并且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加,每月进行DHI检测的奶牛场占比呈增加的趋势(图11),说明奶牛场规模越大,越重视DHI工作,以期让检测数据为奶牛场的生产管理、奶牛群体改良和选种选配提供依据。对于DHI测定对调整日粮配方的影响,94.59%~98.36%的奶牛场认为有用(包括一般有用、比较有用、非常有用),其中,认为DHI测定对调整日粮配方非常有用的比例占34.78%~41.41%(图12)。

图11 不同规模奶牛场DHI 检测情况

图12 不同规模奶牛场DHI 测定对调整日粮配方的影响

3 结论

不同规模、不同地区奶牛场种植基地情况差异较大,但都以种植青贮玉米为主。东北地区由于地广人稀,土地成本低,且为玉米主产区,自有种植基地面积较多。奶牛场规模越大越倾向以自有种植基地满足奶牛生产青贮饲料需求。饲料原料种植品种以玉米为主,其次为小麦和苜蓿,其中,东北地区玉米种植比例最高,华北地区小麦种植比例最高。

饲料配方以奶牛场专职营养师设计和预混料企业营养师设计为主,环保饲料应用多样。华北地区饲料配方由预混料企业营养师设计和由饲料添加剂企业设计的占比较高,南方地区采用奶牛场专职营养师设计的比例显著高于采用预混料企业营养师设计的比例,分析原因主要是南方地区预混料企业数量明显少于北方地区,依靠当地预混料企业营养师设计饲料配方的比例相对较少。规模越大的奶牛场越倾向于选择奶牛场专职营养师为其提供更加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营养问题解决方案。饲料配方中,有机微量元素、微生态制剂、合成氨基酸和酶制剂是应用较多的4 种饲料添加剂。其中,除臭剂在3 000 头以上的奶牛场使用比例最高。

奶牛场更加注重通过改善卧床条件提高奶牛的舒适度。舒适的卧床是养好牛的必备条件之一,在调研奶牛场中,泌乳牛以自由卧床为主,并且有10%左右的奶牛场配有运动场。在不同规模的奶牛场中,大部分都使用了卧床垫料,且卧床垫料以沙子和牛粪为主。但是沙子作为垫料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运输、翻填、回收费时费工,沙粒对牛粪的处理挑战巨大,沉淀池的容量和清理,干湿分离时对设备的损坏等,需要进一步优化处理方式。

规模奶牛场对DHI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规模越大奶牛场DHI检测执行情况越好,94%以上的奶牛场认为DHI测定对于调整日粮配方有影响,DHI已成为规模奶牛场生产管理的重要参考。

4 建议措施

根据地区特点选择适宜饲料原料种植品种,加强优质青贮饲料制作技术推广培训。目前部分奶牛场种植基地的青贮饲料仍无法满足奶牛生产需求,并且部分养殖企业对青贮饲料制作技术掌握不够。奶牛场应抓住国家大力推进“粮改饲”的良好政策,进一步推进种养结合模式。在种植品种上,以全株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等为主导品种,统筹兼顾其他饲草品种,应根据区域特点,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饲用价值优、抗逆性好、抗病性强的品种[5]。另外,可针对不同区域青贮饲料在种植、调制、评价和利用环节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强对青贮饲料制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尤其是小规模奶牛场应进一步提升青贮饲料制作水平。

充分发挥环保型饲料添加剂的协同使用效果,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效率。减少饲料原料的浪费,降低奶牛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是奶牛养殖业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应根据奶牛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饲料配方制作方案,科学合理地进行配方设计,使用有机微量元素、酶制剂、合成氨基酸等多种形式的饲料添加剂,同时注重不同饲料添加剂之间的协同效应,例如有机微量元素协同酶制剂,提高生产效益。另外对于奶牛场的环境改善,除臭剂的添加可作为辅助手段,应从根本上加强规模化奶牛场的环境保护措施。

重视奶牛福利,提高奶牛舒适度,充分利用牛粪垫料降本增效。牛卧床是牛舍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卧床舒适度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改善奶牛福利的重要措施。清洁、干燥、柔软的卧床垫料可以提高奶牛的躺卧时间,进而提高产奶量。目前大部分奶牛场以沙子和牛粪作为垫料,对于使用沙子作为垫料的奶牛场,应重点解决沙粒和粪便混合的处理,以及干湿分离时对设备的损坏。建议使用好氧发酵处理后的牛粪作为垫料,将纤维长度、温湿度,旋耕频率,垫料补充频率作为重要参考指标[6],将牛粪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同时,实现低碳减排与降本增效。

充分发挥DHI测定在生产管理、奶牛群体改良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宣传和推动DHI测定工作,加强DHI服务人员培训,提高测试人员对DHI的认识及对测试采样重视程度,同时完善奶牛场配种、产犊、干奶等基础数据信息,提高数据有效性,获得科学的数据指导生产管理。另外,提高中小规模奶牛场对DHI测定的应用,为奶牛场饲养管理、繁殖配种、乳房保健及疾病防治等提供客观、准确、科学的依据,进一步提高中小规模奶牛场的生产效益。

猜你喜欢

预混料营养师奶牛场
难忘的小小营养师演讲比赛
小小营养师
规范化奶牛场日常管理措施
一种预防种公牛尿结石预混料饲喂效果的研究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规模化奶牛场投入品的管理
分析营养师指导的非药物干预血脂异常患者的疗效
预混料的科学生产
湖南省添加剂预混料生产许可证企业名单
一直走在健康路上——记德馨康健(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营养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