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奶牛养殖需求的《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改革研究

2024-01-15殷洁鑫

中国乳业 2023年12期
关键词:奶牛教学资源营养

殷洁鑫,陈 明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0 引言

《动物营养与饲料》是高职院校传统专业课程,设置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讲授有关动物营养和饲料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动物营养需求和合理饲养管理原则。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现原有课程过于侧重传统理论知识,一方面部分课程内容陈旧,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缺乏实践环节,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畜牧实际生产和奶牛饲养管理中。同时,原有课程未充分考虑饲料资源的多样性和地域特点,不同地区的奶牛养殖场可能面临不同饲料资源的使用等个性问题。奶牛养殖业是我国畜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动物营养与饲料作为一个关键知识领域,在奶牛养殖业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因此,以奶牛养殖为例,针对《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设置不足,结合奶牛养殖需求,对《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进行改革研究,通过教学实践,以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为满足当前奶牛养殖需求提供助益。

1 奶牛养殖需求分析

1.1 饲料营养需求

奶牛饲料营养需求是奶牛养殖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奶牛在养殖过程中,需要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用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繁殖和产奶需要[1]。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改革过程中,应注重讲授奶牛饲料营养需求以及如何合理搭配饲料,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1.2 饲养环境需求

良好的饲养环境是确保奶牛健康和提高产奶量的重要途径。一般情况下,奶牛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良好的通风和卫生条件,更为舒适的睡眠和活动空间。在进行课程改革设计过程中,应立足于奶牛饲养环境需求,向学生讲授奶牛饲养管理基本原则,包括饲养环境规划和设计、卫生管理等。

1.3 养殖技术需求

奶牛养殖需要大量技术作为支撑,包括遗传配种、妊娠管理、分娩护理、产后护理、断奶等。《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改革中,需注重培养学生对奶牛养殖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其具备解决养殖过程中常见问题和应对突发情况的技能。

1.4 奶牛健康需求

奶牛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生产性能,也是保证其生命质量的关键。预防和控制疾病,需要适时接种疫苗,定期对奶牛进行健康检查。一旦发现疾病,要及时开展对症治疗[2]。因此,在进行《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讲授时,既要向学生强调奶牛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也要在教会学生如何识别常见疾病症状和制定治疗措施,提高预防效果,以确保奶牛健康。

2 基于奶牛养殖需求的《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改革方向

2.1 饲料营养知识的推陈出新

在《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改革中,基于奶牛养殖需求,要及时更新饲料营养知识,包括最新饲料种类、饲料成分分析法、饲养效果评估等内容。例如,奶牛对能量和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以及它们在饲料中的来源和作用机制,同时讨论不同生长阶段奶牛饲料营养需求的变化,根据需求进行饲料搭配和配方设计。

2.2 饲养管理策略的创新

注重奶牛饲养管理策略的创新,包括改善饲养环境、优化饲喂方式、加强疾病防控等方面。为此,应将提高奶牛舒适度和生产性能作为改善饲养环境的设计原则,例如合理布局栏舍、增加通风喷淋设施以及改善灯光控制等。优化饲喂方式是指在课程改革中适当增加分组饲养、精确饲喂技术方面教学内容[3]。加强疾病防控则是指通过教改培养学生对奶牛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如疾病识别(奶牛常见疾病病因、传播途径、临床症状)、不同饲料成分对奶牛免疫系统影响、疫病监测与防控(疫苗接种计划、疫情监测、检疫措施和疫病控制措施等)。

2.3 跨学科知识的融合

跨学科融合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奶牛养殖的复杂性,提高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改革,不仅要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也要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在课程改革中,探讨增加如何将《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有机结合的相关知识,例如为提高奶牛遗传品质和繁殖能力,将《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科知识与《畜牧学》中遗传育种、繁殖技术知识相融合[4]。与《兽医学》相关学科进行合作,共同设计和实施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

3 基于奶牛养殖需求的《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改革具体实施方案

3.1 更新《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课程内容

在课程改革中,需要对《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内容进行不断更新。具体而言,增加奶牛饲料营养需求的最新知识,包括不同营养素的需求量、来源和相互作用机制等,特别是奶牛处于不同生理阶段(如泌乳期、干奶期、育成期)的饲料需求差异。同时,加入饲养环境需求、养殖技术需求和健康需求知识,包括饲养舒适度、栏舍设计、通风、温度和湿度控制等。介绍奶牛养殖领域的新技术和创新成果,例如基于遗传育种、基因编辑和基因组学的奶牛改良方法,利用无人机、传感器和数据分析等技术的智能化养殖管理模式[5]。更新基于奶牛养殖需求的课程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表1)。

表1 《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内容更新的着手点

3.2 加强《动物营养与饲料》实践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基于奶牛养殖需求的《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改革,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加深对奶牛养殖需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具体来说,安排学生参观奶牛养殖场,实地了解奶牛饲养环境和从事管理实践;设计实验项目,让学生参与奶牛饲养管理的研究;设置模拟操作环境,让学生体验奶牛饲喂、健康检查、配种的操作等;安排实习,让学生全面参与到奶牛养殖实际工作中[6]。加强实践教学设计方法如表2所示。

表2 《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改革的实践教学设计

3.3 改进《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教学方法

改进课程教学方法,能够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在实践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问题导向教学以及合作学习等。

案例教学通过引入实际的奶牛养殖案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通过分析和讨论案例,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奶牛养殖的概念和原理,培养其解决问题和实际操作能力。问题导向教学主要是指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奶牛养殖相关问题,学生需要主动查阅资料,查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7]。合作学习则是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互动和合作,共同完成课程任务。例如,针对奶牛饲养中饲料配方教学,设置小组项目和实践任务,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经实践证实,改进和更新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使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并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和教学效果,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

3.4 完善《动物营养与饲料》教学资源建设

为促进课程改革有效实施,需要建设相应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建设奶牛养殖实验室,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用于分析饲料成分、评估饲料质量等,提供实践教学和实验研究的平台。建设模拟操作场地,模拟真实奶牛饲养环境,让学生实际参与到奶牛饲喂、体检、配种等环节。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奶牛养殖相关的培训课程、研讨会和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8]。③引进和开发与奶牛养殖相关的教学资料和案例,包括教材、参考书籍、课件、教学视频等,用于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④与奶牛养殖相关的企业、机构进行合作,提供相关教学资源和实践环境,例如饲料样品、养殖数据、养殖设备等,共同开展教学资源建设。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在线教学资源和学习平台。开发相关移动应用程序,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奶牛养殖知识和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远程实践教学,或者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

3.5 评估《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改革效果

评估基于奶牛养殖需求的《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改革效果,不仅为全面了解课程改革情况提供理论依据,还能为教学改革提供反馈和指导。首先,学习成绩是课程改革效果的直接体现,通过考试成绩、作业成绩和实验报告等方式,比较课程改革前后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进一步确定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的影响。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或面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及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评价和反馈,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满意度和改进意见,为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提供依据[9]。同时,观察学生的实践表现,与奶牛养殖相关企业、机构合作,了解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和培养的就业竞争力。此外,通过行业反馈和对接,掌握课程改革对行业需求的适应程度,邀请行业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和讲解,征求对课程改革的意见。

4 结论

基于奶牛养殖需求的《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改革,应该全面涵盖奶牛的饲料营养需求、饲养环境需求、养殖技术需求和健康需求。通过讲授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奶牛养殖输送更多专业人才,满足奶牛养殖业发展需求。在进行课程改革时,应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明确课程改革内容,并确立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为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提供便利条件。

猜你喜欢

奶牛教学资源营养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奶牛吃草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