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山羊疥螨病的防治

2024-01-15王立春

中国乳业 2023年12期
关键词:疥螨病患羊疥螨

王立春

沂水县许家湖兽医站,山东临沂 276400

0 引言

螨虫病是因痒螨和疥螨寄生在羊的皮肤表面而引起的体外寄生虫病,病羊以巨痒、脱毛、逐渐消瘦和皮肤炎症为主要临床特点。该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治疗不及时或不得法,则很快传遍全群。奶山羊的螨虫病主要是疥螨病,感染后不但影响正常休息和采食,降低产奶量和奶品质,严重者还引起皮肤发炎,甚至导致死亡,给规模化养殖带来很大危害。了解疥螨病传播特征和生活史,分析羊群发病原因,做出正确诊断,并制定适合的防控措施,选用合理药物,可有效治疗和控制,降低发病率,减轻疥螨病的危害和造成的经济损失。

1 病原与生活史

螨虫病的病原是螨虫(疥虫),属不完全变态的节肢动物。寄生在羊身上的螨虫有2 种:痒螨、疥螨。其生活史均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 个阶段。

痒螨也称吸吮疥虫,长0.5~0.9 mm,呈长圆形或椭圆形,依靠吸盘寄生在羊皮肤表面、羊毛之间,主要危害绵羊。痒螨生活史10~11 d,雌痒螨将成熟卵产在羊毛之间,一生可产卵90~100 个;经3~4 d,卵可孵化出幼虫;经2~3 d,吸血后变为若虫;经历2 次蜕皮,再经过3~4 d,可变为成虫。

疥螨也称穿孔疥虫,比痒螨小,长0.2~0.5 mm,寄生在皮下,主要危害山羊。疥螨有口器,靠附节吸盘寄生在表皮深层自掘隧道内(图1)。生活史15~20 d,雌疥螨在挖掘隧道时,将成熟的卵产在隧道内,一生产卵20~40 个;经3~7 d,卵可孵化出幼虫,另辟新隧道并经数天蜕皮后,可变为小穿孔疥虫,再次挖掘新隧道,蜕皮发育为成虫[1]。

图1 羊疥螨形态

2 流行病学

2.1 传播途径

奶山羊疥螨病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与病羊接触,或用过病羊污染的用具、羊舍、舍饲栏圈等。工作人员如不注意杀虫消毒、更换工作服、勤洗手,也可经工作服、触摸羊体表面等直接接触传播[2]。

2.2 发病特点

奶山羊疥螨病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秋末到来、年初开春的发病率较高。阳光照射不足,被毛厚而湿度大,环境阴暗潮湿、卫生不洁,饲养密度大,适合疥螨生长发育和繁殖,发病率较高。幼龄奶山羊抵抗力差,易感且症状较大龄奶山羊严重。

3 发病原因

3.1 季节

秋末到来年初春是枯草期,天气相对寒冷,奶山羊为自身保温安全越冬,被毛浓密,起很好保温、保湿作用,而相对较恒定的皮肤温度和湿度正适合疥螨生长和繁殖[3]。同时,奶山羊因缺少青饲料供应,体质和抗病力下降,易感染疥螨病。

3.2 饲养管理

饲养密度过大,羊只拥挤、直接接触机会多,易发生该病。部分羊只病后没及时隔离治疗,健康羊接触病羊用过的饲槽、水槽、器具,或健康羊和病羊饲养在同一圈舍和活动场,也会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此外,奶山羊生活环境阴暗潮湿、卫生不洁,没有定时进行药浴,都易引发疥螨病。

4 致病机理与临床症状

寄生在奶山羊体表的疥螨爬行,或在表皮深层组织挖掘隧道,吸取淋巴液、体液,产生毒素,刺激表皮或深层组织神经末梢,使皮肤产生剧烈痒感[4]。

发病初期,个别羊患病,背部、臀部、尾部、眼圈和口鼻周围等被毛较长处的皮肤掉毛,局部皮肤增厚,失去弹性,发生龟裂。患羊表现不安,在墙角、柱栏或其他尖锐处摩擦蹭痒,有时直接用嘴啃咬患处皮肤。患羊在温暖羊舍的夜间和清晨时,症状更明显。随病情发展,患处快速向周边皮肤蔓延,患羊数量迅速增加。磨蹭严重的皮肤发生外伤,引发炎症,皮肤表层组织发生浆液性浸润后,出现结节和水泡,感染后化脓、破溃,严重者因全身感染而死亡[5]。

5 诊断要点

根据发病季节(秋末、冬季及初春多发),结合临床症状(剧痒、皮肤病变)和传播速度等可初步诊断。确诊羊只需进行实验室检查。凸刃小刀碘酒消毒后,涂50%甘油水溶液,在患处和健康皮肤交界处,轻刮皮屑,待局部隐隐出血时,此时将皮屑放入10%氢氧化钠溶液中,酒精灯煮沸,皮屑大部分溶解并沉淀后,检查沉渣中有无虫体。

小规模奶山羊养殖场(户)如无实验室检查条件,可将皮肤刮取物放在玻璃平皿中,放在阳光下直晒;或放在热源上轻轻烘烤,然后将玻璃平皿放在黑色纸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有无疥螨。

6 防控措施

6.1 预防

6.1.1 合理设计圈舍、活动场

奶山羊圈舍、活动场要通风透光。有条件的规模化养殖场可使用竹制或水泥预制、塑钢漏风地板,做到羊粪与羊群分离[6]。

6.1.2 圈舍卫生与消毒

保持圈舍干燥和清洁卫生,勤清扫羊粪,及时运离羊舍进行无害化处理。圈舍、用具勤消毒,发现病羊,及时隔离治疗。

6.1.3 药浴

每年入秋后,选择晴暖天气对羊群进行药浴。外地购入新羊全面检查检疫后,隔离饲养30~45 d,再次全面检查确认无病后,方可与原羊群混养。如隔离期发现疥螨病,要在隔离区单独饲养,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病羊和饲养管理人员接触物品都应彻底清洗、阳光下曝晒和严格消毒。

6.2 治疗

奶山羊养殖场如发现病羊,先局部剪毛,清除痂皮等污物,羊毛和污物焚烧处理。然后,用温热肥皂水清洗。干燥后用药物涂擦治疗。可选用的药物很多,常用的如下。

6.2.1 双甲脒溶液

用双甲脒配成0.025%~0.050%的溶液,药浴、喷洒或涂擦[7]。防止药液沾污皮肤和眼睛。但泌乳期奶山羊不得使用。

6.2.2 二嗪农溶液

初次药浴时,可在1 L水中加入25%二嗪农溶液1 mL,补充药液时,1 L水中加入25%二嗪农溶液3 mL,全身浸泡1 min。

药浴后,药物在皮肤、被毛有很强附着力,6~8 周内维持杀螨作用。弃奶期72 h。

6.2.3 40%巴胺磷溶液

500 mL(40%巴胺磷溶液)兑水1 000 L,药浴或喷淋。严重感染疥螨的奶山羊药浴时可辅助人工涂擦,1 周后再药浴1 次[8]。羊休药期14 d。

6.2.4 伊维菌素注射液(2 mL∶10 mg)

皮下注射,奶山羊每次用量为0.0 4 m L/kg·BW。泌乳期禁用。

6.2.5 阿维菌素片

奶山羊每10 kg体重1 次内服1 片(每片0.153 g,含阿维菌素3 mg、阿苯达唑0.15 g)。泌乳期禁用。

7 典型案例

7.1 发病情况

辖区内某小型奶山羊养殖场占地4 000 m2,建有标准化羊舍650 m2,砖铺地面运动场760 m2。现存栏萨能奶山羊460 只,其中基础母羊290 只。场内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实行标准化饲养,管理规范,严格按照当地奶山羊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免疫程序、选购正规疫苗,实施免疫接种,是辖区内确定的市级奶山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场之一。

2022年3月10日,饲养人员发现有3 只体重约50 kg的泌乳母羊表现不安,咩叫,采食量下降,不时用身体蹭磨羊舍墙壁。靠近观察,发现2 只羊后躯、肩前等出现不同程度脱毛。饲养人员将可疑病羊隔离,分别给予200 万U注射用氨苄青霉素肌内注射;在补充的精饲料中添加硫酸锌30 mg,防止营养性脱毛;每天早晚对隔离栏各消毒1 次。3 d后,未见治疗效果,大群中陆续出现类似病羊15 只。1 周后,饲养人员将疫情汇报给场长,同时上报给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50 min后,防疫人员到场,对病羊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检查。

7.2 诊断结果

防疫人员检查发现,全场羊群精神状态、采食状况、体况、泌乳量等基本正常,患羊身体稍瘦,局部剧痒并脱毛。防疫人员牵出1 只表现最典型的隔离患羊,用薄竹片轻刮脱毛处和健康皮肤交界处,一直刮到出血,换用刀片刮下部分皮屑,放进玻璃平皿;点燃一张白纸,把放有病羊皮屑的玻璃平皿放在火焰上轻轻烘烤,然后将平皿放在事先铺好的一块黑色布条上。用普通放大镜观察玻璃平皿底部,发现有许多龟样小虫爬行。

刮取病羊部分皮屑或结痂组织,放在1 mL生理盐水浸润,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未发现致病菌;将病料分别接种到普通琼脂培养基和鲜血琼脂培养基上,37 ℃培养48 h,普通琼脂培养基未见明显细菌群落生长,鲜血琼脂培养基也未见溶血环。继续刮取病羊皮肤组织,放在载玻片上,加1 滴50%甘油,盖上盖玻片,搓压使病料均匀散开,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大量近圆形的活动虫体,背面有小刺,腹面见明显四对肢。综合发病情况和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山羊疥螨病。

7.3 治疗经过

所有病羊隔离,剪掉患病部位剩余残毛,温肥皂水清洗,干净抹布擦干后,竹片轻刮皮肤至微出血。取40%巴胺磷溶液5 mL,兑水10 L涂擦皮肤。5 d后病羊精神状态、食欲等逐渐好转,不再剧痒、蹭墙。由于发现、隔离、治疗及时,大群未再发现患羊。

7.4 整改措施

养殖场综合分析这次疥螨病发病原因,由于越冬前担心羊群保暖问题,适当加大饲养密度。初春天气转暖,仍保持原有饲养密度,羊群拥挤,发生疫情。因此对羊群进行周转,适当降低饲养密度。

8 结论

近年来,我国奶山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水平逐步提高。虽然疥螨病致死率很低,但剧痒症状严重影响正常休息、泌乳性能,这一隐形损失不容忽视。临床上要及时发现患羊,快速隔离,认真分析发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准确计量用药剂量,选择涂擦、喷淋、药浴、皮下注射、内服等多种途径,以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疥螨病患羊疥螨
一例羊瘤胃积食的诊治体会
如何做好规模化猪场疥螨病清除
绵羊疥螨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控措施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措施及方案分析
犬疥螨病的诊治
猪疥螨病的分析诊断及其管控方案
山羊疥螨病的诊治
羊焦虫病防治
一例犬疥螨病的诊疗报告
猪疥螨病的流行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