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

2024-01-15高春梅李宁赵雅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34期
关键词:乙酰性反应半胱氨酸

高春梅,李宁,赵雅玮

作者单位: 212400 江苏省句容市人民医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且呈进行性进展,临床较常见[1]。COPD以气道阻塞为主要特征,发病机制与自身感染、长时间吸烟、环境卫生的污染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活动时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咯痰等,病情进展迅速,可损害肺功能,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调查数据显示,全球40岁以上人群的COPD患病率达5%~19%,其病死率位居全球第3位,是全球死亡人口增加的主要病因[3]。研究显示,我国COPD患者人数已高达上亿,占全球发病率的25%,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4]。因此,如何有效地防治COPD是临床医学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目前临床多采用对症治疗COPD,如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抗感染药物治疗,但由于临床用药较多,治疗效果不尽相同,加之,单一用药虽然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但整体疗效欠佳,治疗效果也不甚理想。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阻断病理性免疫反应作用,用于急性症状者效果良好[5]。乙酰半胱氨酸是一种临床治疗黏稠痰液疾病的药物,属于呼吸道黏液分解剂,其分子结构中的巯基具有黏液稀释效果,可溶解痰液,还具有一定抗氧化损伤、保护细胞、改善肺功能的作用[6]。目前,临床对于两种药物联合治疗COPD研究较少。本研究观察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就诊于句容市人民医院的COPD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n=40)和对照组(n=40)。联合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1~75(58.64±5.17)岁。对照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42~76(57.31±5.00)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经影像学等检查确诊,诊断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7]中相关诊断标准;(2)年龄40~80岁;(3)依从性良好;(4)患者入院前2个月内未接受过药物治疗;(5)患者及家属对此研究知情且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1)肺部肿瘤、肺结核者;(2)存在认知功能、精神意识障碍者;(3)伴有严重肝肾异常、心脏疾病者;(4)对本次研究药物过敏者;(5)合并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2组均接受基础治疗,如吸氧及抗感染等。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25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组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海南赞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6 g温水溶解后口服,每天1~2次。2组均治疗7 d。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炎性因子: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肺功能指标:采用深圳埃顿医疗实业有限公式生产的FGY-200型号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计算一秒率(FEV1/FVC);(3)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桡动脉血,采用ABL800型动脉血气分析仪(丹麦雷度公司)检测;(4)不良反应:包括恶心、乏力等。

1.5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8]评定疗效。优:呼吸困难、气短、咳嗽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减轻,肺功能指标改善>10%;良:上述临床症状有所减轻,肺功能指标改善5%~10%;差:上述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有加重迹象,肺功能指标改善<5%。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组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χ2=3.914,P=0.048),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联合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血清CRP、IL-6、IL-8及TNF-α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7 d后,2组血清CRP、IL-6、IL-8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联合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3 肺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FEV1、FVC、FEV1/FVC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7 d后,2组FEV1、FVC、FEV1/FVC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联合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2.4 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PaO2、PaCO2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7 d后,2组PaO2均高于治疗前,PaCO2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联合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2.5 不良反应比较 联合组发生恶心、乏力各1例,对照组发生恶心、乏力各2例,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7,P=0.378)。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工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及经济水平的提升,环境污染和人们生活饮食发生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重,COPD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加重为主要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气喘、咳嗽、呼吸受阻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9]。COPD的发病率较高,病程较长,表现隐匿,预后较差,若未尽早的进行规范治疗,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可能引发肺源性心脏病或呼吸衰竭,危害患者生命健康[10]。临床治疗COPD通过抗感染、祛痰止咳、平喘等控制疾病发作,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易出现耐药性,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不佳。COPD呼吸道感染时,大量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释放,能够引发慢性炎性反应,激活多种炎性细胞,增加了体内的氧化负荷,大量炎性递质被释放,加重患者的呼吸道黏膜炎性反应,破坏肺部组织和结构,导致COPD发生和进展[11]。

糖皮质激素是机体应激反应最重要的调节激素,具有重要的生长、免疫、代谢功能[12]。乙酰半胱氨酸最初被当作一种黏液溶解剂使用,随着近年来对乙酰半胱氨酸不断的研究,发现其具有抗氧化、减轻应激损伤、抗炎等作用,能够减轻肺部损伤[13]。现代医学认为COPD与炎性细胞浸润、免疫功能低下及肺功能恶化多因素有关。CRP是人体较为经典的急性时相蛋白,可与C-多糖发生反应。健康人群的CRP水平一般较低,当机体受到感染时,血清CRP水平会显著上升,其半衰期短,炎性反应消失后CRP水平也随之下降,因此,临床认为CRP参与COPD的炎性反应,CRP水平与感染程度正相关[14]。IL-6是由IL-1和TNF活化的细胞产生的一种白介素,其具有多种功能的肽类物质,具有强大的促炎作用,正常人IL-6水平较低,但机体出现感染、组织损伤时,机体内的浓度会急剧上升,其水平高低也可反映机体炎性反应程度。TNF-α主要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产生,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可促使炎性细胞的聚集和炎性介质的释放,参与炎性反应[15]。IL-8是一种重要的白细胞趋化因子,可趋化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达到肺部炎性反应部位,造成肺泡壁破坏和肺纤维化[16]。TNF-α具有激活中性粒细胞,刺激IL-8的作用,增加血管黏附因子表达,加重疾病严重程度。因此,机体内的炎性因子水平对评估COPD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具有重要意义。COPD患者气体流通受阻,导致肺功能下降,FVC是检测肺活量气体最快呼出能力、FEV1是评估机体吸气能力的指标,而FEV1/FVC可反映气道阻塞情况,三个检查数值可反映肺部功能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炎性指标均低于治疗前,肺功能指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效果更显著,且2组不良反应无差异,提示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效果较好,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与血气指标。究其原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中效糖皮素激素,具有起效快,强抗炎活性、免疫抑制特点,该药物可与患者气道细胞中的激素受体结合,从而抑制炎性反应释放。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可控制磷酸酯A2,降低磷脂合成花生四烯酸量,降低在炎性反应中发挥作用的白三烯类递质的释放,达到抗炎目的,缓解气道炎性水肿。同时该药能够阻断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减少腺体分泌,促进修复气道,提高β2肾上腺素受体敏感性,缓解气流受限,从而达到较好的通气效果[17]。乙酰半胱氨酸是呼吸道感染中常用的祛痰剂,其是左旋精氨酸的衍生物,分子内含有活性的游离-SH基团,具有分解痰液中的黏蛋白复合物的双硫键,降低痰液黏性,使其利于排出[18]。乙酰半胱氨酸可通过抑制核因子TNF-κβ,阻滞炎性因子的释放,发挥抗氧化损伤的作用,降低肺部炎性反应,从而达到有效的改善肺功能。乙酰半胱氨酸是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前体,可补充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能够减少H2O2、HClO等氧化物,并与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结合,降低炎性基因活性,从而对各种过氧化物进行清除,两药联合发挥了较好的协同效果。

综上所述,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COPD的效果较好,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气指标与肺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乙酰性反应半胱氨酸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HPLC测定5,6,7,4’-四乙酰氧基黄酮的含量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反式-4-乙酰氨基环己醇催化氧化脱氢生成4-乙酰氨基环已酮反应的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性能递变规律与机理
86例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同型半胱氨酸、胱硫醚β合酶与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