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融入

2024-01-14徐寅岚李缨甘达

东方收藏 2023年11期
关键词:汝窑红楼梦

徐寅岚 李缨 甘达

摘要:文章以红楼梦、汝窑、二十六宜三个主题的插花艺术作品为例,探讨将中国传统插花艺术融入现代生活,以更好地实现“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理想。

关键词:传统插花;红楼梦;汝窑;二十六宜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自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与喜爱。这里面不仅包括花艺工作者,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传统文化爱好者群体。对于在插花艺术方面零基础的爱好者来说,如何将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是一个难题。实际上,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是一个风格概念,它能够很好地适用于现代中国人生活的日常环境与特殊场景。打破大众对“传统插花”的高门槛印象,就是打破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大众化普及的瓶颈。

一、红楼梦主题作品

《红楼梦》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无需多言,近几年江苏大剧院出品的《红楼梦舞剧》更是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以花喻人”是中国花文化的重要内容,“借花抒情言志”更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区别于其他插花艺术的典型特征之一。以花象征《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用一种花代表一位女性的形象和命运,便是“红楼梦主题”插花艺术作品的创作思路(图1)。

在“金陵十二钗”系列作品中,象征林黛玉的高洁白荷插入琉璃瓶中以表达她的至真至纯、象征薛宝钗的富贵牡丹搭配团扇以呼应“宝钗扑蝶”的场景、象征贾探春的变色杏花配船形竹筒花器与探春乘船远嫁呼应、象征贾迎春的木枝迎春插入木质花瓶以点题“二木头”的性格特征、象征贾惜春的枯败莲蓬插入铜钵配上油灯呼应“青灯古佛相伴”的人物命运、象征贾元春的绚烂石榴插入华丽的红色花瓶以表达“榴花开处照宫闱”的主题、象征秦可卿的瞬逝樱花被去色处理以寄托作者对她的哀思、象征王熙凤的带刺玫瑰插入铜瓶以将其张扬又狠辣的性格表达得淋漓尽致、象征贾巧姐的质朴油菜插入田园风格的木桶以呼应她的最终归宿、象征史湘云的烂漫芍药沿着水平方向的花器铺设延展以点“湘云醉卧芍药”之题、象征妙玉的艳丽红荷从素净的汝瓷瓶中伸出以暗示其外表和内心的反差、象征李纨的竹叶兰花配上翻开的竹简诉说着这位母亲教育儿子贾兰的用心,不同材质和器型的花器,再加上点题的配饰,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主人公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性格,并暗示人物命运。无独有偶,在《红楼梦舞剧》的暖场演出“入梦”中,金陵十二钗每人手执一枝南京绒花入场并插入瓶中,每一枝花就暗示着执花人自己。除了同样的荷花、牡丹、杏花、芍药、迎春之外,创作团队用曼陀罗花代表贾惜春、用昙花代表贾元春、用海棠花代表秦可卿、用罂粟花代表王熙凤、用牵牛花代表贾巧姐、用红梅代表妙玉,用梨花代表李纨,是不同的创作者通过对花材的不同理解而对人物做出的不同诠释,其背后“以花喻人”的创作思路是异曲同工的。

二、汝窑主题作品

在《红楼梦》第三回中,描述了贾府荣禧堂的陈设——“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摆着文王鼎,鼎旁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摆着汝窑美人觚,里面插着时鲜花草”[1]。在《红楼梦》描写的四大家族中也只有贾府拥有一件汝瓷,可见其珍贵。明人王世懋在《窥天外乘》中把汝窑列为宋代名窑之首,明代著名画家徐渭在自己的画作中将扬州花与汝州窑相配,表达了对汝窑的推崇之情。在极为重视花器的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中,汝窑花器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尝试用顶级器物作为花之“金屋”与“精舍”,便是“汝窑主题”插花艺术作品的创作思路。

在正式发布笔者(李缨)的汝窑主题插花艺术作品之前,笔者(甘达)用概述的方式介绍了花器在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文字记载中的汝瓷和图片记录中的汝瓷展示了汝瓷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借用乾隆皇帝赞赏汝瓷所作的诗文“少贵似星辰”“晨星真可贵”,将该系列定名为“器质如华  贵似星辰”(图2)。

“器质如华  举世无双”以汝瓷水仙盆插腊梅与水仙花,横卧的腊梅枝顺着长椭圆形的水仙盆伸展,水中倒影与花朵香味让人联想起描写梅花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器质如华  温婉如玉”以汝瓷莲花温碗插下垂枯藤与上扬鲜花各一枝,配以星星点点的茉莉花,衬托出主花的温婉含蓄。“器质如华  唯汝独尊”以汝瓷三足樽(又称三足奁)插兰花一丛,配以女性妆奁之物,汝瓷之温润光泽与珠光宝气相得益彰。“器质如华  梅骨婀娜”以汝瓷梅瓶插腊梅一枝,配以枯藤、枯木,反衬出梅的婀娜。“器质如华  美人之泪”以汝瓷玉壶春瓶插芍药花,玉壶春瓶形似水滴,象征美人眼泪,芍药花别名“将离”,呼应离别的悲伤情绪。“器质如华  月落空盏”以汝瓷盏托插水仙花置于红漆盘之上,其中一枝高高昂起越出背景板,显得疏离又落寞。“器质如华  文胆传花”以汝瓷胆瓶插一粉一白、一大一小、一圆一长两朵花,两两对比之下显得俏皮可爱。“器质如华  捣月声声”以汝瓷纸槌瓶插荷花,纸槌瓶形似古代浣洗工具,荷花是水生植物,一幅月下水边浣洗的画面浮现眼前。“器质如华  山高水长”以汝瓷长颈瓶插鸢尾花,置于铺满浮萍的水盆之中,既有山的高昂,亦有水的宽广,相互映衬。“器质如华  觚兮不孤”以汝瓷花觚插腊梅花,配以灵芝,彰显文人风骨。“器质如华  平淡似洗”以汝瓷洗器插荷花、芦苇、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是对池塘景物的细致描摹。在过去的三年里,这样的尝试在传统插花艺术界引发花艺师、花艺爱好者们用不同材质、不同器型的花器进行创作和探讨的热潮。“器质如华”系列传统插花带动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里面不仅有对历史的探究以及对文献图像资料的梳理,还有对经典文物的另类赏析,即将其应用到现代生活中,不再束之高阁,而是使其鲜活起来的赏析。

三、二十六宜主題作品

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九“高宗幸张府节次略”记载,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宋高宗赵构幸清河郡王张俊府第,张俊向其进奉汝窑瓷器16件[2]。这位张俊便是后来提出赏花“二十六宜”的张镃的曾祖父,张俊(1086—1154)在南宋初期立下过汗马功劳,深得宋高宗倚重,与韩世忠、刘锜、岳飞并为中兴名将,世称“张韩刘岳”。南渡临安封王赐第后,他热衷于聚敛财富,使张家成为宋室南渡初期首屈一指的豪门大家,因此能够有实力拿出16件汝窑瓷器献给皇帝。彼时距他离世仅剩3年时间,他如此大手笔地对皇帝献宝,应该是想让家族子孙在他身后也能永得庇护。

有这样一位善于经营家族的曾祖父,张镃(1153—1221)自出生就家世显赫、家境富饶、生活豪奢。其曾祖父不仅擅长经营产业、厚植经济财富,还善于引导子孙由武转文,从而维持家族的长盛不衰。张镃便是张氏家族自武功发家转向诗文名世的关键性人物,他所交俱为名公巨卿,在南宋政治史和文学史上都有相当重要的影响。杨万里曾点评当世诗家道:“尤萧范诗翁,此后谁当第一功?新拜南湖为上将,更推白石作先锋。”即认为继尤袤、萧德藻、范成大、陆游之后,当推张镃与姜夔为诗坛健将。张镃在临安南湖历时14 年之久所营建的桂隐园林是其结交诗友的重要据点,也是他朝夕起居、饮食游乐于园林中,基于生活实践而总结得出极高的花事品赏标准之地。他在南宋绍熙五年(1194)撰成《梅品》一书,从“花宜称”“花憎嫉”“花荣宠”“花屈辱”四个方面列出了品梅的58条标准。其中,“花宜称”提出了26條赏梅、品梅所适宜的自然、人文条件,后来被扩展成玩赏所有种类花材均适用的“二十六宜”。

张镃二十六宜原文如下:

为澹阴;为晓日;为薄寒;为细雨;为轻烟;为佳月;为夕阳;为微雪;为晚霞;为珍禽;为孤鹤;为清溪;为小桥;为竹边;为松下;为明窗;为疏篱;为苍崖;为绿苔;为铜瓶;为纸帐;为林间吹笛;为膝上横琴;为石枰下棋;为扫雪煎茶;为美人澹妆篸戴。[3]

经笔者(甘达)整理如下:

薄寒慵看;细雨听经;轻烟回眸;佳月随影;夕照芳汀;微雪时晴;晚霞初浴;良禽双栖;小桥渡月;竹边吟风;松下餐霜;明窗读罢;疏篱斜扶;苍崖无树;绿苔有花;纸帐摇秋;膝上琴横;石坪观棋;扫雪煎茶;美人簪戴;澹阴种月;清溪独钓;林间吹笛;孤鹤优游;晓日锄云;铜瓶春暮。[4]

经笔者(李缨)“以自然花木为笔,以现代摄影为墨”的创作(图 3),勾勒了千年的传统、渲染了百世的风流。最让人欣喜的是,这令人无比神往的“场景·意境”系列可以从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被发掘出来,其实就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中,流淌在我们的生命里。

四、小结

红楼梦主题的“金陵十二钗”系列、汝窑主题的“器质如华”系列、二十六宜主题的“场景·意境”系列,都是借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实现“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典型。在此借用“器质如华”系列结尾的一段话作为小结: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在插花艺术的道路上探源溯流,思辨取舍,将个人的修行熔铸到华夏文明复兴的大器之中去,开出异彩纷呈的花。

参考文献:

[1] [清] 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2:11.

[2] 孙新民,郭木森.中国古代名窑·汝窑[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6:3.

[3]金荷仙,雷梦宇,吴亚玲.《梅品》“花宜称”中的梅花香境营造[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0(03):24-34.

[4]禅花门微信公众号 .

作者简介:

徐寅岚,南京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专业负责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博士,中国花道禅花门执行委员、专业委员会委员、教学研究部部长。

李缨,南京博物院、美龄宫插花艺术特约讲师,中华花艺文教基金会南京教室负责人,中国花道禅花门南京分部部长,熙妍花堂主理人。

甘达,中国花道禅花门咨议委员会委员及禅花门微信公众号主编。

猜你喜欢

汝窑红楼梦
汝窑凭什么坐“头把交椅”
汝窑为魁 天青如玉
《红楼梦》处处都是慈悲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仿汝釉”与“汝窑”的差异所在
别样解读《红楼梦》
北京故宫秀“清淡含蓄”汝窑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