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建设对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影响及其减缓措施

2024-01-14张南

东方收藏 2023年11期
关键词:北京故宫博物院工程建设文物保护

摘要:为了实现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四大愿景”,院方开展了一系列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北京故宫博物院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协调对其保护与工程建设之间的关系,成为新发展阶段的重要课题。文章以北京故宫博物院工程建設项目为背景,分析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可能对故宫文化遗产带来影响的因素和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减缓措施和建议,避免人为原因造成文物古迹破坏,从而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工程建设;北京故宫博物院

前言

近几年,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了加强故宫世界文化遗产及文物的保护研究和传承利用,促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了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武英殿北区改造工程等建设项目[1],这不仅有利于改善文物的储藏条件,而且有助于为文物的展出和游客的参观营造更好的环境。但是,各类建设工程项目对故宫本体及环境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目前,大部分学者对于文物保护和工程建设的研究,重点在工程建设前期的考古工作对文物资源研究和保护所起到的促进作用[2][3][4],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措施[5][6],还有少部分学者研究了工程建设对邻近文物保护区的保护措施[7][8],却很少有学者关注在世界遗产地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对于其文物、景观、环境等的影响及对策。本研究以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工程建设项目为背景,简述故宫文化遗产价值特征、保护原则及工程项目概况,从设计期、施工期、运营期三方面分析项目建设可能对故宫产生的影响内容及因素,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减缓措施和建议,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探索。

一、建设工程背景概述

(一)故宫文化遗产的价值特征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文化遗产价值具有三大特征: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

北京故宫博物院真实保留了中国礼制文化在建筑群体的布局、形制与装饰等方面的杰出体现;真实保存了以木构为主体的中国官式建筑技术与艺术的最高成就,传承了传统工艺;真实留存了能够印证明清宫廷文化的各类载体,以及由此展现的明清时期皇家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

自清王朝覆灭之后,故宫的保护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现已划定的遗产区完整囊括了承载遗产的创造精神、影响力、历史见证和建筑典范等价值的所有元素,完整保存了历史规模、建筑类型和其他构成要素,完整保留了明清宫廷文化的各类载体,以及满、汉生活方式的特征与交流融合的历史信息。

北京故宫博物院近年来积极探索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途径,努力实现“四大愿景”,充分发挥故宫文化的价值,使其在中华民族文化复兴和传播的过程中,形成持续推动文化传承的功能。

(二)故宫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

根据《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对于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应当遵循真实完整的保存原则、最小干预的保护原则、整体保护的管理原则、保护优先的利用原则、基于价值的阐释原则、公众参与的展示原则[9],使得故宫文化遗产载体的价值特征得以保存与延续。

(三)工程概况

为了改善故宫落后的现状管线及不科学的管网布局、减少因管线铺设年代久远可能引起的安全隐患、恢复故宫整体风貌、加强安全管理与监测预警等工作,北京故宫博物院在西河沿区域、武英殿区域、内务府署等处,进行了基础设施现状管线维修改造、控制中心及安保应急指挥中心、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等项目的建设。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对上述区域进行统一规划,拆除杂乱的建筑,整治周边环境,消除安全隐患,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区,而且对于恢复故宫的完整性,促进故宫发展的可持续性都有积极的意义。

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在地下施工,建设范围内涉及激桶处、弘义阁、临溪亭、宝蕴楼等文物建筑。基础设施控制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均在地上一层,建设范围内涉及武英门及其东西房、武英殿、敬思殿等文物建筑。根据《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大纲》对文物建筑保护措施分级规划的要求,工程建设范围内的武英门、武英殿、敬思殿、南薰殿、弘义阁、临溪亭为一类文物建筑,激桶处为二类文物建筑,武英门东西房、宝蕴楼为三类文物建筑。

二、工程建设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上述工程建设项目均在《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大纲》规划的一般重点保护区内,其中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在区域内干线及支线道路、绿地下施工,应急指挥中心、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等建设项目不进入院落及文物建筑施工,因此对遗产本体直接影响较小,几乎不发生变化。由于项目不与文物建筑直接接触,因而对文化内涵阐释和文化传统传承方面的影响微不足道,但在区域空间及景观环境、周边文物建筑保护等方面存在一定影响。

(一)设计期的影响因素及内容

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的实施将改变目前文物建筑外挂管线凌乱的局面,对区域内文物建筑的保存背景环境带来一定的有益改变。但是,施工过程大多在道路及绿化带地面下,为了使路面与周边景观相协调,设计阶段应当考虑恢复路面方面的影响。

基础设施控制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等建设项目北侧紧邻内务府旧址及现状围墙,南侧为武英殿建筑群及其北围墙,此区域在历史上为空白过渡地带,没有文物建筑,因此项目建设对其所在区域历史景观有较大的改变,在设计阶段应当考虑到建筑高度、建筑形式、建筑色调、天际线等方面的影响。

(二)施工期的影响因素及内容

各项目施工前期均对工程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发现多处建筑遗迹及地下管道、管线,甚至地下文物有待考察发掘,施工期间应当避免对地下构筑物、管线的影响。

此外,施工过程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包括施工中扬尘、建筑垃圾等不利的环境影响因素;基坑开挖对周边围墙和地库产生安全风险需予以防范,甚至对内金水河、武英殿建筑群等造成污染或干扰;对保护管理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可能包括材料运输、废弃物运输等;施工工地可能会造成开放方面的管理难度,干扰观众正常参观。

(三)运营期的影响因素及内容

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项目的实施,将解决现状管线落后、管网布局混乱现象,消除因无序施工、维修施工、临时施工等造成的脏乱差现象,避免了将来因增设、维修各类管线引起的道路反复开挖,直接保护了故宫内文物古建的完整性。同时,提高基础设施综合防灾、减灾的能力,加强对文物及文物建筑的有效保护和管理,以促进故宫可持续的发展。

基础设施控制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等建设项目在投入使用后,可能存在办公用电安全、紧急情况人员疏散等风险,可能会威胁到周边文物的安全。

三、减缓措施及建议

(一)减缓措施

1.设计期风险预防减缓措施

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的实施,应及时恢复施工区域的路面为仿古路面,使之与周边景观相协调(图1)。

基础设施控制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的设计方案,应符合《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大纲》的要求,降低新的建筑对周边文物建筑形成的干预,防止对景观视线造成过多干扰或者误导(图2)。采用仿古建筑形式,降低建筑高度,采取勾连搭的形式解决建筑大进深需求。采用卷棚屋顶过陇脊形式,尽可能降低屋脊高度,使之与内务府建筑群屋脊高度相当。建筑外观以内务府东侧的数字化研究所的建筑形制模板,与周边武英殿建筑群保持协调(图3)。

2.施工期风险预防减缓措施

施工现场划分具体管理区域,明确责任,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施工区管理人员负责安全防护、文物保护、卫生清理、防尘等工作;材料加工制作区管理人员负责机械安全检查、防火等工作;现场办公区管理人员负责用电用水安全、工人安全教育、安全交底、日常检查等工作;运输路线区管理人员负责城墙及古建保护、道路清理、警示灯设置、指挥疏导等工作。与相关部门配合做好开放管理预案,维护观众正常参观秩序。

施工过程要尽量减小管沟结构断面,采用明挖工法和暗挖工法相结合的方式,采取可靠的基坑支护形式,控制开挖时地基沉降和水平变形。在地下文物和重要地下管线附近施工时,尽量采取人工开挖,避免使用机械装置,减少扰动。产生的建筑垃圾,可与回收单位合作,进行再利用。生活垃圾依托现有垃圾收集清运系统,外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主体工程完工后,应及时采取植草皮、绿化等措施,恢复裸露坡面的植被覆盖。

3.运营期风险预防减缓措施

基础设施控制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在运行使用工程中,应当对防火、防灾等提出规范性要求,制定事先的预案和使用要求,防范潜在的危险发生。由于是新增建筑,应当对公众进行适度解释,避免对该区域的历史格局产生误解。

(二)建议

1.扩展监测内容并深化后续监测工作

为更好地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建议结合项目的实施,在安防和监测办公条件改善的有利条件下,进一步扩展监测内容并深化监测工作,监测应包括日常监测、定期监测、反应性监测,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巡视。特别是针对文物保护状况调查与历史档案收集整理、遗产管理使用状况、建设项目后续影响评估等方面,开展更多的监测工作,为后续的保护管理和其他相关项目实施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2.加强施工监测并建立安全预警机制

施工时加强周边地面以及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变形监控量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设计、指导施工,监控变形限值应满足文物建筑及管线保护的要求。同时,根据监控量测的要求,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并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

3.建立完善遗产基础数据档案系统

逐步建立健全监测工作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制定监测工作方案,完善监测制度,夯实管理基础工作,加快信息化和基础数据档案建设,进一步夯实各类文物建筑的历史沿革、文化价值、使用过程、历史档案研究等基础工作,尽早建立并运行世界文化遗产基础数据记录档案数据库系统,以便为相关项目的实施提供设计依据。

结语

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探索在改善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对文物遗产的保护,是当前面临的新挑战。工程建设应当从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充分考虑项目对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影响,尤其是前期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尽量从根源上避免对周边文物建筑、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还应加强监控测量工作,做好安全预警措施,避免人为原因造成文物古迹的破坏。

参考文献

[1]王旭东.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故宫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与探索[J].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01):4-21+151.

[2]刘华.浅谈重庆基建考古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创新[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22):81-84.

[3]张建鑫.配合大型基本建设文物保护工作程序的初步探索[J].黑龙江史志,2021(03):41-44+64.

[4]张志军.文物考古勘探在基本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2):160-161.

[5]张良龙,卿立银,马宇骏.浅谈不可移动文物在安防信息化工程建设中的保护[J].中国安防,2021(08): 73-76.

[6]楊刚军,张剑,黄贤廷.公路建设与文物保护现状及展望[J].灾害学,2019,34(S1):209-212.

[7]齐成成,王增吉.对邻近文物保护单位的深基坑开挖有限元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06):31-33.

[8]曹晓青.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4):213-214.

[9]单霁翔.《故宫保护总体规划》的意义及实施对策[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05):6-16+156.

作者简介:

张南(1991—),女,汉族。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管理及文物保护等。

猜你喜欢

北京故宫博物院工程建设文物保护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选刊
文物保护工作的方法创新初探
传世名画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美学价值研究
水利工程建设中如何加大执法力度分析研究
信息自动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新型军队工程建设管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