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视域下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实施报告

2024-01-14李东海康玉君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34期
关键词:学时职业院校技能

李东海 康玉君

[摘           要]  职业院校的英语类专业基础课程综合英语教学本科化倾向明显,不符合职业院校实用性要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促使职业院校中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师重新认识大专层次的综合英语课程教学,让信息技术渗透教学,让成果化导向引领教学。以参加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的教学设计为出发点,以实际课例探讨课程的实施,形成教学实施报告,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英语教育;成果化导向;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34-0041-04

一、引言

在当前师范类高职高专的专业设置中,小学英语教育专业依然占一席之地。在该专业课程设置中,综合英语课程一般被定义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基本贯穿学生学习的全部学年,学时量较大。传统的课程教学往往注重语言知识点和语法的讲解,注重阅读理解、文化背景等本科化内容的讲授,明显不符合职业院校的实用性要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促使综合英语课程教师重新认识高职高专层次的英语类的专业基础类课程教学,让信息技术渗透教学,让成果化导向引领教学,重构教学内容,以成果产出作为关键教学目标,最终实现人才的三维目标达成。以参加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教学设计《面向未来的英语教师》为切入点,以实际课例呈现课程的实施报告,对如何进行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二、课程定位

综合英语是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教师基本素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及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标准,结合《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综合英语课程的定位明确了以下几个关键点:

1.课程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语言技能训练(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

2.课程通过提供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来促进语言技能的运用。

3.课程注重小学教师素养的培养,通过多途径、多手段、多方式全面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信息素养、创新能力、教科研能力、表演力等素养内涵点。

4.课程为最终实现语言技能与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对接服务。

三、教学主题和单元学时设定

本教学设计设定主题为“面向未来的英语教师”,以三年制小学英语教育专业第一学期的《综合英语1》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中的其中一个单元“The Fun They Had”作为切入点,设计了连续5个学时的教案。该单元选取的英文文章从一个小女孩的视角描绘了2057年的教育模式。

本教学设计呈现5个连续学时的设计,位于单元整体教学中的中段,承上提供机会让学生使用习得的语言等知识进行实训,启下为学生进行单元作品产出提供基础。其中前3学时为单元整体中的总结拓展环节,后2学时为综合运用环节(单元整体设计为12学时)。

四、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英语教育专业三年制一年级学生,有如下学情:

1.学生有高中起点的英语基础,语言技能达到高中毕业水平以上。

2.学生在单元12学时中的前5个学时已经初步掌握单元选文中有关未来教育的句型,对教材选文中的未来教育模式有了相当的了解,已经准备好继续接下来的5个学时的学习。

3.学生大体上有较强的学习热情,乐于尝试新技术。

4.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普遍较弱,对先进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作用缺少认知,对教育和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缺乏认知。

五、整体教学设计

(一)设计计划

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发现该选文约撰写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作者不详),课文内容不能反映现今技术有可能引发的未来教育变革,因此该单元的教学给教学重构提供了契机。这5个学时的整体设计对照职业工作岗位核心技能,依循建构主义理论,将语言模块与教师职业技能模块进行融合,始终贯穿课前、课中和课后三大环节,总结拓展3学时,综合运用2学时。

(二)设计目标

课堂借助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多种教法和学法,线上线下即时互动,让学习发生。通过这5个学时的教学设计的教学,预计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英语谈论教育、进行有关英语教师发展前景的讨论。

2.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教育当前的特点与其未来发展的方向,主要是人工智能技术在现今及将来对教育的助力点以及AI輔助下,新时代教师应该具有的品质。

3.学生学会探索“人机协同、融合创新”的教学模式。

4.学生对教师职业有更多的认同感,树立“立德树人”的育人观。

5.学生对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增加关注,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这5个学时是构成本单元12学时的有机部分,互为联系,互为促进,承上启下,为实现本单元整体教学目的而服务。

(三)设计内容

具体而言,总结拓展学时1主要依托以“阅读圈”交互学习理论以及思维导图工具,借助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推送学习资料和学习任务,有机串联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学习过程。要求学生依据阅读圈理论对阅读材料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制作课件呈现学习成果,采用思维导图展示当前教育与未来教育的异同。学生通过观测同伴汇报展现,填写评测表实现互评。

总结拓展学时2主要依托各种信息化手段深化学生对人工智能(AI)的认识,探索“人机协同,融合创新”模式以及未来的教师应该具备什么品质和能力,联系习近平关于教师教育的最高理念——教师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这一伟大目标,实现正确的教师的职业认知。

总结拓展学时3主要依托信息化手段,实现语言运用和主题探索的初步结合。通过“悟句式”教学环节,为学生分组探索“人机协同教学为主线,教师品质要求为副线”的未来教育模式做好坚实的语言准备。学生用思维导图创设未来教育模式,在课内展示,网络即时邀请小学一线名师连线网络课堂进行观赏与评价。

综合运用学时4主要依托信息化手段,学生进行戏剧创编与表演。利用翻转课堂理念,将课堂主动权交由学生。学生通过使用评测表评价戏剧作品是否达成本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

综合运用学时5主要依托信息化手段,以课堂鼓励用语为切入点,以华为5G技术的视频引入理念:教师需要“拥抱技术,使用技术让教育更加均衡”,进而引导学生参考重要句型以人机协同教学的教育模式为主题进行5分钟微型教学,先课内即时准备,随机课堂内进行展示,初步体验教学设计与讲授的过程。

六、教学实施成效

这五个学时借助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多种教法和学法,线上线下即时互动,实施过程顺利,让学习发生,成效斐然。

学生能较好地用英语谈论教育、进行有关英语教师发展前景的讨论,并能更深入地理解教育當前的特点与其未来发展的倾向,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在现今及将来对教育的助力点,探索并发现AI辅助下的新时代教师应具有的品质。

学生亦能较好地探索“人机协同 融合创新”的教育模式,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不断加强,逐渐树立了“立德树人”的育人观,加深对主题的认识。

学生对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加强了关注,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加强。

教学效果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对当前和未来的教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99%的学生都认同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升。

教学环节方面,VR体验环节、课堂内语言操练、课堂内讨论发言得到大多数学生的青睐,说明学生享受新科技的体验,也很重视课内语言的运用,符合教学的预期。

在学生素养培养方面,超过93%的学生加强了对教师的职业认知,超过80%的学生加强了自信,反映教学活动卓有成效,有效实现学生素养培养的目的。

教学手段方面,戏剧创作表演(逾90%)、思维导图(逾78%)、阅读圈(逾78%)等得到主体学生的欢迎,体现学生对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接纳度较高,以信息化依托的教学更加受学生主体的欢迎。

专门针对教师职业做教师职业认知调查。在有效的调查结果当中,超过80%的学生认为教师应该注重素质教育,要注重课堂的互动,师生交流要密切,反映出学生经过学习,对教师职业的认知更加深刻。

七、重点和特色

本单元的这5个学时的整体设计的重点是对照职业工作岗位核心技能,依循建构主义理论,将语言模块与教师职业技能模块进行融合,课堂借助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多种教法和学法,线上线下即时互动,让学习发生。总结特色如下:

1.采用英语学科教学发展的前沿理论和做法——“阅读圈”交互式自主学习模式,把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研究服务于实践教学,增加了语言的输入,为后续的语言输出和创意产出奠定基础,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探究能力、合作协助能力等。

2.巧妙依托信息化手段,有效攻破教学重难点。本课程拥有综合英语省级资源精品共享课课程平台,也建设有微信公众号,给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和评价平台,培养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和取得学习的成就感;蓝墨云班课的使用为教学提供有效的课内外的教学联系,及时推送教学任务,反映学生学习的情况,记录学习过程,见证了进步,也实现课堂内外的教师评价、学生互评;思维导图的制作让知识可视化,强化整理学生的思维意识;制作思维导图也加强了小组合作意识、个人展示能力和表达能力;VR虚拟现实程序: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习快乐化;盒子鱼英语教学平台有效地辅导学生的课前语言训练问题,减轻课堂内的语言纠正问题;自编程序可以针对教学成果进行即时反馈,实现精准教学,强化教学重点;互联网即时连线行业专家,渗透行业经验,结合岗位需求;网络视频给学生提供了多角度的视频素材,加深学生对主题的认识。

3.教学模式灵活,教学方法多样,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精准分析学生学情,每一学时基本都采用“情境创设,任务驱动”的主线,教学模式方面,根据教学重难点进行具体优化,教学步骤环环紧扣,追求实现语言训练、思维训练、技能训练、职业核心能力训练齐头并进的效果。

4.教学全程贯穿“培养明日之师,德育先行,放眼未来”的理念。把语言学习与职业认知相融合,与教师基本素养提升有机融合,德育贯穿始终,为培养明日之师奠定道德基础;紧扣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对教师的新要求,培养学生对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视,实现了专业教学与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

八、反思与改进

(一)反思

本设计当中的5个学时在内容上均与时俱进,引领学生跟上国家最新的教育方针和走向,为培养具有前瞻性的人民教师奠定意识基础,渗透德育。教学上突出学生主体,做学结合;手段上立体多样,实现多模态语言输入;组织上层层递进,教学环节结合了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训练,综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考品质。

“阅读圈”交互学习模式,辅助学生有效学习新的知识。课后调查显示,78%以上的学生认为阅读圈学习模式有助于他们的英语学习,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并且学会从不同视角去阅读同一个篇章,理解更加深入,也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的广泛运用,有效促成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整理思维能力。呈现汇报思维导图更是展现学生综合思考能力的集中体现。78%以上的学生认为思维导图学习模式有助于他们思考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育戏剧为媒介,让学生在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能力、深化主题的认知、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增强表演的自信、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名合格教师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培育的综合体现,超过90%的学生喜欢该教学手段。

(二)改进

通过教学实施,观测课堂教学与课堂内外任务的完成效果,发现以下可以改进的地方。

1.访谈发现学生对新技术抱有极大的热情。以后的教学设计中,应继续加强新技术融合。

2.学生在视频汇报和课堂讲解过程中,依然容易紧张,镜头感自信心不足;在语言规范方面依然需要提升。在以后的授课中,有针对性增加学生公众演讲的训练和语言的训练。

3.学生对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教师已经奠定了初步的概念,认识到了语言能力、职业道德、教师素养、信息素养等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小学生,开展真实的教学。

参考文献:

[1]何兆熊.综合教程1(学生用书)[M].3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2-09.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学时职业院校技能
高级技能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秣马厉兵强技能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