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与认知功能的影响

2024-01-13张文雄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35期
关键词:暴力行为阿立哌唑利培

张文雄

作者单位: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医院精神科

精神分裂症为病因未明的严重精神疾病,在全球发病率约为1%[1]。该病主要症状为个体思维过程与情感反应破裂,患者通常无法区分真实的事物与虚幻的感觉,因此精神病学家把“思维障碍”视为判断精神分裂症的标志。精神分裂症为慢性疾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临床实践显示,约40%的患者预后良好,可正常工作、婚育;27%的患者则可能精神致残;其余则介于两者之间[2]。目前,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一般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本研究认为,认知功能、暴力行为应该是判断药物治疗效果的关键指标,且药物治疗不应对机体的正常代谢造成过多影响。基于此,本研究观察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认知功能、糖脂代谢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8月泉州市第三医院精神科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97例,符合ICD-10、CCMD-3的相关诊断标准[3]。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干预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39~55(41.43±3.89)岁。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38~54(41.37±3.85)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能够完成本研究的量表测试;知情同意本研究计划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可接受随访调查。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人格障碍或精神发育迟滞者;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高脂血症、恶性肿瘤,以及其他重要器官严重疾病患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近1个月服用过本研究药物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有药物、酒精滥用史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利培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空腹或随餐口服,第1天,每次1 mg,每天2次;第2天,每次2 mg,每天2次;第3天,每次3 mg,每天2次,此后维持该剂量。最适合的维持剂量为每次2~4 mg,每天2次,每天总剂量≤10 mg。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立哌唑片(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起始剂量10 mg口服,每天1次,不受进食影响,2周后根据治疗情况及耐受性逐渐增加剂量,治疗剂量为每次20~30 mg,每天1次,此后维持该剂量,每天总剂量≤30 mg。2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2周。整个治疗期间患者保持正常饮食,忌高糖、高脂肪、高蛋白饮食,可酌情使用佐匹克隆改善睡眠质量,小剂量氟哌啶醇肌内注射抑制短暂的行为冲动,苯海索片纠正锥体外系反应,针对便秘、心悸等可对症处理。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精神分裂程度: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价,由一般症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补充项目组成,共涉及33个项目,分值越高病情越严重[4];(2)暴力行为: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进行评价,包括4类攻击行为,分值越高病情越严重[5];(3)认知功能:采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进行评价,包括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共11个分测验,评分越高智商越高[6];(4)社会功能:采用精神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进行评价,涉及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性活动技能、动性和交往情况12个条目,采用0~4级评分,分值越高社会功能越好[7];(5)血糖指标:使用血糖检测仪、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R-IR);(6)血脂指标:测试前2~3 d正常饮食,测量时抽取空腹静脉血,使用生化检测仪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髙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7)不良反应:包括口干、震颤、便秘、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不能静坐等。

2 结 果

2.1 PANSS、MOAS、WAIS-RC及SSPI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PANSS、MOAS、WAIS-RC及SSP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患者PANSS、MOAS评分低于治疗前,WAIS-RC、SSP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干预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干预组治疗前后PANSS、MOAS、WAIS-RC及SSPI评分比较 分)

2.2 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FPG、2 hPG水平和HbA1c、HOMR-I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干预组患者4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FPG、2 hPG水平和HbA1c、HOMR-IR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同期干预组(P均<0.01),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干预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

2.3 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TC、TG、LDL-C及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对照组患者TC、TG、LDL-C水平高于治疗前(P<0.01),HDL-C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干预组患者TC、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TG、LDL-C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且干预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干预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2.4 不良反应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49% vs.29.17%,χ2=0.270,P=0.603),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干预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往往在感知觉、情绪、行为、个人意识方面发生扭曲,出现明显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包括错觉、幻觉、思维混乱、行为异常等,阴性症状包括焦虑、抑郁、社交孤僻、暴力攻击、自杀等。病程迁延难愈,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伤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往往不受控制,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其攻击对象,且采取公开攻击,包括言语攻击、自残、抢夺财产、攻击他人身体等。既往研究认为,妄想、幻觉、缺乏自制力等与暴力行为密切相关。神经递质学说则认为,5-羟色胺(5-HT)、多巴胺(DA)水平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密切相关[8]。2022年12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和利伯脑发育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在《自然·神经科学》发表文章,就证实多巴胺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致病因素。而认知功能障碍为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牵涉到神经可塑性、脑部结构变化,这就不可避免地对认知功能产生影响。

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基础,临床研究发现,积极采取药物治疗与心理社会支持治疗,大部分患者达到临床恢复,40%的患者预后良好(可正常生活),约1/3患者症状可彻底缓解,其中部分患者不再复发(可视为治愈)。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如利培酮、阿立哌唑,属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其中利培酮为选择性单胺能拮抗剂,对于5-HT受体、DA受体、H1受体、α肾上腺素受体亲和力均高,借由这些神经递质调控人体情绪。阿立哌唑属喹啉类衍生物,是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可拮抗5-HT2A受体、部分激动D2和5-HT1A受体而共同起效。药物治疗可能影响机体正常代谢,因此临床合理用药的标志,除了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也应关注机体的代谢情况是否受到影响。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在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中指出,应尽早监测血糖、血脂水平,以消除危险因素,提高精神分裂症治愈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2组患者PANSS、MOAS评分低于治疗前,WAIS-RC、SSP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干预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提示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可更好地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暴力行为,与张锐等[9]研究结果相一致。分析原因,阿立哌唑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当DA浓度偏高时抑制5-HT2A受体,减弱其活性;当DA浓度偏低时激动D2、5-HT1A受体,增强其活性。由此可见,阿立哌唑可保持神经递质DA的稳定性,进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其暴力行为。干预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更好,与屈金梅[10]研究结果相似,分析原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涉及言语、智商和操作能力,临床症状会影响患者的认知,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升高也会引发负性刺激,而阿立哌唑有着特殊的药理作用,可以双向调节机体内环境,有利于患者保持相对平和的心境。

社会功能与临床症状、自制能力、神经递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阿立哌唑的亲和力高,与D1、D2受体的结合率高达40%~95%,且药效持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更好地控制病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易导致体质量增加、糖脂代谢异常等,因此临床研究者一直在寻找更安全的用药方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干预组患者FPG、2 hPG水平和HbA1c、HOMR-IR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FPG、2 hPG水平和HbA1c、HOMR-IR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同期干预组;对照组患者TC、TG、LDL-C水平高于治疗前,HDL-C水平变化不明显;干预组患者TC、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TG、LDL-C水平变化不明显,且干预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用药对于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较小。既往研究也显示,阿立哌唑对于糖脂代谢无影响,且可调节药物治疗引起的血脂紊乱,分析原因在于,糖脂水平升高可能与组织胺、5-HT系统作用有关,而阿立哌唑属于受体稳定剂,可较好地缓解相关刺激。此外,临床症状缓解,机体内环境改善,患者更多地参加社会活动,都有助于调节糖脂代谢。既往研究表明,在使用单一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时,用药剂量大、服药周期长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可考虑联合用药。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总发生率较低),提示联合用药可适当减少不良反应,分析原因为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用药方案可减少利培酮用药量,相应减少利培酮引起的不良反应,阿立哌唑安全性较好,联合用药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阿立哌唑联合利培酮治疗可更好地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暴力行为,改善其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对于机体糖脂代谢影响较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暴力行为阿立哌唑利培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媒介分析:动画暴力对儿童的影响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第一次遭遇家暴该怎么处理?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利培酮与阿立哌唑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所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