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视域下非遗影像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叙事

2024-01-12王南杰

新闻爱好者 2023年12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全球化

【摘要】全球化时代意味着地方性、全民性的全球交往与交流的时代到来。传统文化的价值被重新评估与重新挖掘,地方性的全球连接和媒介技术的普及给传统文化带来了介入全球传播网络的全新可能。在复兴传统文化进程中,非遗的传播交流尤其是国际传播,在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为非遗传播提供了便利,影像是非遗文化国际传播中的重要载体,可以跨越国界与文化界限,共享非遗文化的群体范围中的地域限制也得以摆脱,强化了非遗文化与国际传播的联系。

【关键词】全球化;非遗影响;国际传播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对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1]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2]“两个结合”中明确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时代意义。新时代进程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展现国家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在国际傳播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且独特的作用。

作为非遗国际传播中的重要载体,非遗影像通过非遗类节目、纪录片、短视频等激发受众情感。在非遗保护成为社会共识的过程中,非遗影像国际传播中的文化叙事,通过作为仪式与符号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叙事,作为意义与情感的传统文化的价值叙事、新文化根基的传统文化的转换叙事,映射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播实践的演变。本文探析新时代非遗影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及其叙事,研究其赋能非遗国际传播的优势及潜力。

一、非遗影像的内容叙事:作为仪式与符号的传统文化

非遗影像作为当代具有影响力和传播力的非遗传播样态,通过文化叙事在国际传播中讲述中国故事,塑造国家形象,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一)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性与本土性的文化交融

对立并不是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的关系,罗兰·罗伯逊指出,全球化的一个面向就是本土化。[3]全球化进程中,包含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互动关系。对于主张融入世界体系的国族,沃勒斯坦主张维持其特殊性,即相对于普遍性的差异性。[4]文化是动态的,在全球性与本土性的互动共融中,本土文化寻找到普遍性与特殊性中的默契,在跨文化交流中,不仅能变得丰富还可以走得更远。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和优质影音制作,是非遗影像在国际传播中吸引外国受众的主要因素,有助于提高中国故事的传播率和转发率。在与非遗主题相关的仪式化传播以及影像赋予非遗文化的认知符号中,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的文化价值与文化语境得以再建与再现,强化国际受众对于非遗的理解与认知。

(二)仪式化传播中的文化记忆再建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风物典故与传统习俗,作为文化记忆的延续与传承的载体,是非遗影像中意蕴深厚的文化素材。传媒介入仪式生产后,经由传媒所生产出来仪式的时空结构与传统仪式有很大不同。[5]媒介仪式是围绕与媒介相关的类别和边界组织起来的形式化行为,表达更广义的与媒介有关的价值。[6]仪式化传播强化了文化民俗的普及与传播,力求将节日庆典、礼仪规范、民风民俗合理衔接,同时承载着文化记忆。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存在于全球性和地方性之间,运用仪式化传播进行文化记忆再建,跨越国族与文化区隔实现文化共时与历时的交融。

非遗影像国际传播近两年的经典案例是引发全网热捧的非遗影像集聚。从2022年至今,河南卫视连续推出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奇妙游”系列非遗节目,围绕传统节日进行节目命名,形成了典型的非遗影像集聚。“奇妙游”系列对应传统节日期间播出,对相关文化民俗进行普及与仪式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使受众都沉浸在同一个仪式场域中,唤起群体间的精神共鸣与文化记忆。这种全新的仪式化的内容叙事方式,对于实现非遗项目的翻译与国际传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有着积极启示作用。

(三)符号化解码中的文化语境再现

传播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改造的符号化过程。文化传播实质上是符号“编码—传输—接收—解码”的过程。[7]非遗影像的传播也是将非遗进行视觉性的符号化解码过程,将非物质性的典故与习俗以影像传播的方式通过符号化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进行文化语境的再现。

在非遗影像的国际传播领域,李子柒影像作品有其独特风格,同时粉丝量和播放量居高。其通过YouTube平台上传的“东方非遗传承”系列视频,展现了6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以手工棉被和蜀绣为主题内容的视频,观看次数分别超过5000万和2000万次。通过这个系列视频中的人、土地、动物、植物等融声画一体的纪实非遗影像,构成非遗显性文化符号的自然呈现。YouTube上李子柒的东方非遗传承系列视频中引发热议的认知符号,包括“无所不能的李子柒”“东方传统文化”和“田园影像”这三种。[8]直观展现中国非遗文化语境之美的同时,已经超越了浅层文化,探寻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自然相处的方式、关于生命价值的思考等。

二、非遗影像的价值叙事:作为意义与情感的传统文化

(一)全球化传播中自我与他者界限中的价值共通

全球化传播中,在国族之间进行的文化交往,往往存在源自文化背景、社会体制不同而产生的障碍。自我与他者的界限在全球化进程中,在当地族群意识中得到强化。在地域异质性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中,面对来自种族、语言、利益等屏障带来的交流互鉴中的文化差异,以本土特质文化中的共通价值与情感激活人与人之间的认同与共情,弥合国族之间自我与他者的界限。

非遗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与共通情感,通过缩短文化距离,形成文化间的价值共振,有助于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效果,建立跨文化的交流圈。赢得“认同”与“共情”是达成国际传播融通效果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共通”和“共享”。日常生活理论认为,生活世界可以同时打开通达不同文化的差异的道路,[9]日常生活的视角,为非遗影像在国际传播中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认同危机时提供新视角。在非遗影像中探索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途径,发掘呈现非遗的日常生活实践,从价值共通的角度建立非遗的文化认同与文化共享。

(二)象征意义中的文化认同

非遗影像传播构筑出特定的文化意义空间,尤其是非遗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代表的象征意义。象征是指向意义领域,指向某种文化传统,指向所有人共同记忆的某个领域。[10]非遗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具有唤醒对其所代表的共同生活方式的认同功能,强化了人们对于文化共同体的身份确认。

《非遗里的中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非遗文化类节目,其创新使用集访谈、体验、秀演等环节于一体的传播方式,向海内外受众展现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与东方美学,以及中国智慧与工匠精神,象征着凝聚民族力量、振奋国人精神、增强国家认同的文化意义,同时也彰显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在非遗影像话语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价值强调,让非遗在新时代迸发出新活力的同时,又能借助影像赋予非遗以特殊的象征意义空间,强化国际受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建构文化认同。

(三)日常共情中的文化共享

情感和视听元素在非遗影像的国际传播领域越发受到重视,让非遗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在非遗影像中融入日常生活与细节描写,情感体验中的共享话语使得受众对其产生共鸣与移情。情感层面,海外受众对于非遗影像的积极情感,主要就是建立在跨越国界和种族的共通情感中。非遗影像中的人格化叙事方式,使海外受众在个体行动和日常生活实践中,直观地看到蕴藏在非遗中无形的精神性与传承性。

中華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海外受众理解非遗这类文本的门槛较高。非遗影像国际传播中的叙事方式向微观化转变,潜移默化地影响更多元主体的参与,让海外受众由被动接受者变为积极参与者。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出品的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体验式非遗纪录片《四季中国》,探寻传统节气的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的延续。该非遗纪录片以主持为媒,通过参与式的日常生活体验促进中外文化交融与共享。比如在《四季中国》中的《谷雨》一集中,主持人亲身参与采茶,并亲自制作谷雨茶,与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聊家常。从日常生活视角跨越文化差异,解读和传播非遗文化,让海外受众接受并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文化共享。

三、非遗影像的转换叙事:作为新文化根基的传统文化

(一)全球化进程中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文化联结

在全球进程中探讨文化议题时,约翰·汤林森认为,存在于现代社会中的“复杂联结性”是全球化概念的体现。其中的功能性邻近感,来自现代科技以及媒体与通信的发展,社会文化层面的亲近感则来自本土文化。[11]根植于本土的文化带来社会文化层面的亲近感,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非遗影像深入挖掘提炼具有本土特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得新媒体语境下的非遗文化既得到传承,也得以发挥其国际传播功能。媒介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非遗影像的传播提供新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改变了非遗文化的呈现,传统性与现代性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新的联结。

(二)技术赋能中的文化延展

非遗影像国际传播的广度和效度,在媒体深度融合与移动传播环境下得以拓宽。在数字技术的有利条件下,非遗影像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将当下文化环境中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在多媒融合的传播生态环境中进行非遗文化延展。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遗文化类节目基于历史文物的深稽博考,在线上进一步呈现非遗文化的延展。河南卫视春晚的《唐宫夜宴》运用5G与AR技术,将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结合再现盛唐文化风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只此青绿》采用时空交错的手法传达青绿山水杰作《千里江山图》的悠远意境。受众在数字时代的信息接收方式更趋向碎片化,非遗影像中的“拆条”是其适应短视频传播生态的衍生形态,从源文本抽离出来网友感兴趣的片段进行重新剪辑。非遗影像善用多元媒介传播形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三)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共鸣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提炼中,要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现代价值,并实现其现代性转化。其中,增强年轻受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以及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是着力点。媒介化社会中的社交媒体成为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非遗影像依托数字平台,从历史质感与深层文化层面寻求影像艺术与年轻受众的文化共鸣。通过文化产品的泛媒介化方式,构筑传统与现代的多元对话空间,在全球化时代确立民族文化主体性与国家形象的丰富性和自主性。

《非遗里的中国》等文化类节目将舞台置于实体空间中,同时通过媒介技术建构线上展演空间。受众在现场种草与打卡,也可以虚拟化线上在场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青年群体的二次元文化和弹幕传播,使得非遗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的走红程度胜过其在电视平台的首播,同时引发微博等网络社区的话题热议。通过在线互动方式,年轻受众群体参与到非遗影像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中,更是引发了受众群体共同溯源中国传统文化的共鸣。

四、结语

当前我国非遗影像的国际传播已经形成了从官方到民间、从线下到线上的立体化传播格局。在具体传播实践中,需要进一步侧重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常生活属性来增进跨文化叙事,利用好新媒体的整合传播优势来拓宽非遗海外传播路径以及发展跨界思维延展非遗的传播空间。非遗影像作为当代具有影响力和传播力的非遗传播样态,通过文化叙事在国际传播中讲述中国故事,塑造国家形象,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本文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22SJZD11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N].人民日报,2023-10-09.

[2]习近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

[3]R.Robertson.Globalization:Time-space and homogeneity-heterogeneity,In M.Featherstone,S.Lash &R.Robertson,Global modernities[M].London,UK:Sage,1995:25-44.

[4]I.Wallerstein,The politics of the world-economy[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p.23.

[5]郭建斌.如何理解“媒介事件”和“传播仪式观”:兼评《媒介事件》和《作为文化的传播》[J].国际新闻界,2014(4):6-19.

[6]尼克·库尔德里.媒介仪式:一种批判的视角[M].崔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24-33.

[7]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23.

[8]单燕萍,刘宣妤.文化分层视阈下国际传播的影像语言策略[J].新闻爱好者,2023(7):65-68.

[9]郑震.当代西方社会学的日常生活转向:以核心理论问题为研究路径[J].天津社会科学,2012(5):77-82.

[10]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2.

[11]Tomlinson,J.,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M].Cambridge,UK:Polity Press,1999,p.7.

作者简介:王南杰,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南京 211171)。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全球化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好奇心与全球化是如何推动旅游新主张的
净能源危机:特朗普的贸易战与全球化的终结
全球化陷阱
世界新格局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方略研究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