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形态变化视野下主流媒体全国“两会”报道形式创新研究

2024-01-12党李丹骆贵

新闻爱好者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主流媒体两会媒介融合

党李丹 骆贵

【摘要】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加速传媒行业的发展与调整,新媒介技术形态下,新闻报道呈现出多边界融合状态。综观近几年主流媒体全国“两会”报道形式,新闻生产上,实现了技术指导下报道资源的快速整合,新闻媒体能迅速地、全方位地、联动式地产出报道。内容呈现上,媒体能依据并适应各媒介技术的逻辑和特性,实现多元化软性叙事策略,提高新闻报道的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与移动可供性。承载符号上,多种可视化的表达使“两会”议题、热点话题的传播更加形象化、立体化、全景化,使新闻内容更易被受众理解与接受。

【关键词】主流媒体;媒介形态;媒介融合;可视化表达

媒介形态变化不仅涵盖信息传递载体、渠道、中介或技术手段的更迭,还包括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形态发生改变。媒介融合进程中,媒介形态深刻变革,主流媒体作为新闻行业的“领头军”,在重大主题报道的信息生产方式上、内容加工形式上、互动呈现样态上等有着创新性的引领作用。

一、技术逻辑下报道资源的快速整合

媒介形态变化背后映射的是媒介技术的深度革新,每一种技术都有与其相适配的物质装置、技艺以及知识在内的操作体系。媒介深度互融中的技术变迁,改变的不仅是媒介形态,还促进了与之相应的媒介操作技艺与知识的变更。新媒介形态下重大主题的报道,在生产源头上实现了报道资源的快速整合,缩短了生产与报道之间的时间差与业务边界,同时有着明显的人机协同、人机交互特征。

(一)生产源头的快速化

全国“两会”期间诸多重要议题被广泛讨论,与社会变迁、民众生活、机制变革、国家建设等相关的各类社会信息激增且快速传播,人們对此关注度极高。主流媒体对这一过程的迅速应变以及快速阐释与传播就显得极为重要。当下,媒介形态的显著变化,提高了全国“两会”新闻报道在生产上的快速化,其中以现场直播这一形式最为突出。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所属的多个频道都对会议进程进行了现场直播,同时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网等多个中央重要新媒体平台同步转播报道内容。总台亚欧总站联合哈萨克斯坦阿塔梅肯电视台首次实现全国“两会”的海外落地播出,推进了我国重要活动议程在国际上的快速传播。另外,总台时政直播团队以短视频的形式揭秘了宪法宣誓仪式上礼兵护送宪法入场的现场直播流程,视频将“直播画面”和“转播车实时画面”放在同一视图上下比对,向受众呈现了团队在现场直播中采、编、播、传的具体操作流程,体现了统筹过程中所需要的快速判断和专业性。

(二)生产过程的优势联动

媒介的深度融合,不仅是对诸多不同媒介技术的无缝整合,还是各传播部门、机构逐渐融合成为共享平台的过程。优势资源之间的合作互动,使新闻报道生产具有强强联合、边界消融的聚合式特征,亦使报道形式更加专业化和多样化。报道中社会资源之间的联动,既指大众传媒集团内部的业务整合,又包括了同其他外部机构、平台之间的联合。

传媒机构内部的业务整合体现在:一是实行集中统一的新闻策划,提升报道资源集约化程度;二是聚合生产新闻内容,使报道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三是协同扩大传播渠道,实现“全媒全景”的传播效应。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各部门、新华网联合推出“两会”大型融媒体专题,以“两会特稿”“两会·受权报道”“两会·评论”“两会·在现场”等为主题,产出了丰富多样的融媒作品。其中“两会·在现场”板块,以时间轴为滚动条,通过视频直播、图片滚动直播、数据新闻等形式报道了会议期间的各类发布会、记者会、三大通道及重要报告。在具体的视频直播过程中,新闻报道既有视频形式,又有摘要式概括、文字实录和图片集,这种聚合生产和协同报道形式,在满足不同受众需求的同时也壮大了主流媒体的声音。

媒体与其他社会部门的资源联动以及媒体之间的合作,使新闻报道实现了优势互补。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各通信公司为满足媒体对“5G+4K”“5G+VR”业务以及多点、多地多路、多镜视频直播等需求,全力提供数据服务支持。如中国联通共设置核心/汇聚机房265个、综合动力机房1433个、基站/铁塔6793个、人(手)孔井462378个、光缆464767皮长公里、杆路179584皮长公里、交接箱19931个[1],同时对媒体驻地酒店的交换、传输、动力、宽带、光缆、基站、WLAN等设备进行梳理,确保了会议报道通信的稳定运行。媒体间或媒体与其他平台的强强联合,可以使各平台发挥其主要优势与专业性,合力传播“两会”声音。

(三)生产过程中人与科技的融合

新媒介形态变化下,主流媒体在“两会”报道形式上也体现着较为明显的“赛博格化”,人这一主体和机器越来越深融,这不仅体现在内容生成上的人机协同,还包括了报道过程中的人机交互。

近年来,在重大主题报道中,人机协同进行内容生产已十分常见,如AI剪辑、AI写作、AI主播等渐渐亮相。AI主播实现了“两会”新闻报道形式上的创新,以新意和科技感引起了人们对新闻内容的关注。2020年,央视网AIGC人工智能编辑部,将云计算、大数据、AI技术等应用到“两会”新闻报道中,推出国内首个时事AI互动问答作品《对答如流·两会“智”通车》,受众可以在与AI的一问一答中,更加了解国家大事。2020年之后,AI新闻写作、AI主持人、AI读报告在全国“两会”报道中更为普及。2022年被称为AIGC元年,AIGC浪潮席卷全球。2023年全国“两会”报道中,央视网首次将AIGC与主题主线报道相结合,推出创意微视频《AI绘意中国》,该作品通过人工智能绘制了中国建设中重要概念、方案、代表事件的对应图景,呈现出受众眼中的中国形象。《人民日报》在报道今年全国“两会”时,为记者配备了AI助理,可以快速实现新闻报道中的智能绘图、云端剪辑、采访速记等。总的来说,AIGC模式一方面提升了新闻作品的吸引力与创意表达,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报道的规模生产,降低了其制作成本。

当前,“两会”报道过程中的人机交互模式主要体现为人与各种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交互,如对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混合现实技术(MR)等技术的使用。从自拍杆、运动摄像机到“钢铁侠”装备、全景相机、VR眼镜、直播眼镜再到元宇宙技术在“两会”新闻报道中的应用,主流媒体产生了大量的沉浸式融媒作品,增强了新闻用户的参与感、体验感和互动感。如2023年中国移动咪咕和新华社携手打造了“元宇宙看两会”系列融媒体产品,这类作品依托于AR技术和比特数智人制作能力,以数智场景呈现“两会”报道内容,使真实世界和数智世界“无缝”集成。这是“两会”报道中首次实现比特数智人及元宇宙与政治生活的“联谊”,这也代表了重大主题报道场景化的深层创新实践。

二、内容呈现上的最优媒介化

“两会”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还体现在叙事机制的优化上。一方面新闻叙事更为多元化,主流媒体能够依据不同媒介的特点调整其内容呈现形式,确保了新闻报道多主体、多层面的可供性;另一方面软性叙事更为常见,会议新闻的年轻化表达与创作,促使报道议题被更广泛的群体接受,扩大了其传播面。

学者潘忠党认为,新媒体的可供性是其区别于其他媒体形态的重要参考,主要包括“信息生产的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2]三个层面。一个媒体越“新”,以上三种可供性水平就越高。从当下主流媒体对全国“两会”的报道来看,具有明显的新媒体整合特征。以信息生产的可供性为例,新闻媒体不仅实现了内部信息生产的可编辑、可关联、可审阅以及可复制,新闻素材能够打通使用,媒体还可依据不同媒介形态对报道进行深入挖掘和二次加工,以满足不同受众、不同终端的信息需求。以2023年全国“两会”前后为例,人民日报社推出“总书记的人民情怀”系列融媒体报道,该报道不仅在《人民日报》纸质版以及电子阅报栏刊发,还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以图文加微视频的形式展出,这些报道均被全网置顶推送,总阅读量达1亿以上。在社交的可供性上,依托于媒介技术,新闻媒体作品不仅可以传情达意,还变得可深度链接与互动,大量的VR与H5新闻作品,使新聞报道更加生动直观、可触可得,扩大了多主体、多层面的可供性阅读范围。

媒介形态变化亦促使会议新闻报道从传统的刻板硬性表达转向软性叙事。“两会”新闻报道不仅以更加年轻态的话语形式呈现,还在具体报道的标题命名上更有趣味。2023年最为典型的话语创新,即是以更为年轻化的说唱(Rap)形式体现“两会”报道的内涵。新华社推出首支AIGC说唱作品《驶向春天》,展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川观新闻和《北京日报》《天津日报》《河北日报》等10家省级媒体联合推出说唱作品《雪龙吟》,紧扣开局之年“四极”奋楫谱新篇主题,同时以原画、实景拼绘的复古风画面呈现神州大地拼搏图景,该作品在播出当天播放量就迅速破亿,深受广大年轻受众的好评。另外,标题话语的创新也值得关注,新闻标题的趣味性可以快速使新闻报道与年轻人同频共振。《年轻人关心的这些事,政府工作报告里这样说》《一图读懂数字政府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这次外长记者会〓有啥不一般》等标题以图说、提问、互文、答题、笔记、网络热点等话语形式拉近了与年轻人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快速卷入社会话题中。

三、深度互融中的可视化表达

数字媒介技术强化了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中的可视化表达,可视化融媒体作品竞相成为各媒体全国“两会”期间的主要代表作。新闻报道的可视化,一般以图片、数据、影像、实在或虚拟景观等为载体,能够向人们清晰地阐释那些不易被了解的、抽象的、宏大的主题、概念或变化。可视化表达具有可见性、直观性、立体性、互动性、沉浸性等特征。目前“两会”报道中常用的可视化报道形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种为通过特定载体呈现报道内容,如图片新闻、数据新闻、短视频新闻、漫画新闻、游戏新闻等;另一种为载体本身或载体所在空间就是报道内容,如各类虚拟体验馆和实在“剧场”等。媒介形态变化下的可视化表达,使新闻报道不仅倾向于叙事,同时还侧重于体验与在场。

随着各主流媒体对媒介技术掌握程度不断娴熟,同一载体的多样可视化已成为现实。以2023年《人民日报》的“两会特刊”为例,其既有整版的图片新闻报道会议现场与委员实况[3],又有绘制精美的数据新闻解读政府工作报告[4],同时用户还可通过其版面中附着的二维码查看其视频新闻作品、H5新闻作品等[5],而该报手机客户端的各类可视化组合则表现得更为明显,直播、短视频、漫画新闻、游戏新闻等形式应有尽有。

近年来,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还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叙事形式,即在场的、沉浸式的体验式叙事,这类报道或以虚拟空间为载体或以实在空间为载体,空间本身就是报道、就是叙事。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推出首个“新中国女性第一·元宇宙人物博物馆”,该虚拟展馆共分为两层,对38位各领域杰出女性进行报道。用户通过扫码进入该博物馆学习,可建立自己的个人形象,也可邀约其他好友共同看展,还可以在馆内与其他浏览者进行文字、语音的实时互动。用户在浏览结束后还可“拍照”打卡,分享在场体验,真正实现了新闻报道的极致沉浸式体验,同时也加强了新闻报道的超时空交互。除此之外,以实在空间为载体的新型叙事,也成为全国“两会”报道的亮点。2023年,人民日报新媒体和共青团中央以“青春中国”为主题打造了“青春号”地铁专列,专列以清新的绿色或昂扬的红色为背景,同时在座位上方贴有该媒体各行业用户的奋斗心得与体会,在场化的叙事使人们对祖国建设进程的理解更加具象和感同身受。

另外,各主流媒体还十分注重对外传播中的可视化表达,如推出“双语看两会”“双语看报告”等融媒体作品。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新媒体重磅发布最新国家形象宣传片《PRC》,并联合上海外国语大学推出15种外国语版本同时上线。可视化的叙事话语,大大降低了对外传播中的语境转换成本,使中国形象更加立体、可见。

如上所述,媒介形态极大程度促进了我国主流媒体全国“两会”报道形式的创新,但今后主流媒体“两会”报道仍可新益求新。一是要尽可能地提高媒体各层面的可供性,以此促进重大主题报道中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二是要尽量兼顾区域宣传上的平衡,打通各级主流媒体的传播资源,壮大主流媒体的声音。三是要多生产一些优秀的、立体的、生动的全面展现我国综合实力的融媒体作品,提升我国对外传播的话语表达能力。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健全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项目编号:20&ZD3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曹明明.中国联通圆满完成全国两会通信服务保障工作[N].人民邮电报,2023-03-15.

[2]潘忠党,刘于思.以何为“新”?“新媒体”话语中的权力陷阱与研究者的理论自省:潘忠党教授访谈录[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7(1):9.

[3]满怀豪情,共赴春天的盛会[N].人民日报,2023-03-05.

[4]图说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23-03-06.

[5]全媒全景聚焦全国两会[N].人民日报,2023-03-12.

作者简介:党李丹,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024);骆贵,合肥工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助教(合肥 230009)。

编校:赵亮

猜你喜欢

主流媒体两会媒介融合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