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主题报道中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实践与创新

2024-01-12陈琳琳王灿发宋雨倩

新闻爱好者 2023年12期
关键词:主流媒体深度融合

陈琳琳 王灿发 宋雨倩

【摘要】主流媒体关于2023年全国“两会”和党的二十大的重大主题报道集中体现了我国媒体融合的创新成就,在实践层面上进一步推进了媒体的深度融合,主要体现在技术融合、平台融合、不同区域媒体的融合、报道内容融合和形式融合等几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闻生产各环节、内容媒体和平台媒体的融合、政策宣传与服务民生相融合和轻量化传播等。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创新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发展动因,除了国家顶层设计的推动,还包括理念动因、技术动因和受众动因等。鉴于深度融合和创新的实践中仍然面临着层级差异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现实困境,以及体制机制突破和平台纵深发展等制约因素,主流媒体可从融合思维创新、人才机制创新、讲好中国故事等方面寻求突破,努力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

【关键词】重大主题报道;主流媒体;深度融合;逻辑动因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新闻传媒行业提出了要求,一是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二是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1]这些重要论述为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进新闻舆论工作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同时,这些要求的提出都和我国媒体的融合发展密切相关。2023年全国“两会”上,“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2]被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深度融合仍将是媒体未来的发展重点。

我国的媒体融合从2014年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近年来,在媒介环境和传播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媒体融合持续深入发展。在全国两会和党的二十大等重大主题报道中,主流媒体开展了新一轮的媒体融合实践,集中体现了我国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创新成就。因此考察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实践是对我国媒体深度融合的一次全面检验。

本文主要以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融媒体产品为例,重点考察《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在2023年全国“两会”和党的二十大报道中的媒体融合实践,探析媒体在技术融合、平台融合、不同区域媒体的融合、报道内容融合和形式融合等方面的特征。同时,从理念、技术、受众三个方面对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创新的逻辑动因进行了分析。

一、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具体部署。[3]我国的媒体融合加快了实践脚步。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媒体深度融合的内涵。从“推动”到“加快推进”,从“融合发展”到“深度融合发展”,中国的媒体融合进程在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层面实现了新的更迭。

对于媒体深度融合的发展目标,有研究者认为“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做大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做大做强体现在:一是有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强大的平台传播力、强大的传播影响力;二是强大的经济实力”[4]。也有学者认为,在中国语境下,媒体深度融合的目标主要有政治与经济两个维度,而媒体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就是专业媒体的互联网化。具体来说,专业媒体的互联网化就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等智能技术为支撑,以自建或融入互联网平台为路径,通过对专业媒体进行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五个层面进行改造,实现传统科层制组织在数字化环境中的调适与转型。[5]

可以看到,媒体深度融合的最终目标是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建成国际一流的新型媒体集团,增强我国主流媒体的竞争力、传播力、影响力。具体的发展目标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移动优先,讲好中国故事,以内容建设赢得发展新优势,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新发展,等等。这是我们考察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媒体深度融合实践的坐标系。

二、重大主题报道中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实践

(一)传播话语的创新

传播话语的创新影响了国家话语权和影响力,同时也是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的话语创新包括内容创新和话语表达方式创新。

在话语内容创新方面,主流媒体的重大主题报道除了常规的会议报道,如会议议程、重要议题、领导人重要活动等,还有对会议精神的全面宣传报道、会议报告的详细解读、时代发展成就、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等内容,报道内容进一步拓宽,充分發挥了社会议题设置的功能。

同时,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主动构建新的话语内容,中国式现代化、人民就是江山、人民至上、新征程、全过程人民民主、协商议政、高质量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从严治党、乡村振兴、“打虎”“拍蝇”“猎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关键词成为网络热词,迅速被公众熟知,为重大主题报道注入新的价值内涵。

话语表达方式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报道的亲民化和互动性。

亲民化首先表现在报道主题的民生化取向。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坚持以受众为本,关注民生实事。除了会议常规报道,大部分的报道内容都关注民生内容,着眼于现实的实际问题,选择就业、养老、教育、医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热点民生话题组织报道。如人民网推出了《9组关键词,感受二十大报告的“民生温度”》。融媒体产品《新时代之声》《小事大时代》《解码十年》等都体现了民生视角。其次,亲民化还表现在报道语态上的改变。在新闻报道的传播要素分析中,语态指的是叙述方式和叙述态度[6]。主流媒体的重大主题报道集中体现了这种改变,新闻叙事风格活泼、接地气,大量运用直接引语和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叙述态度真诚平和、贴近受众,更易于为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如2023年3月7日人民网公众号的报道《“期待坐着高铁去台北”》,选择了四位代表委员发言中最精彩的部分,使用直接引语作为小标题,形象而生动。《河北日报》2023年3月10日的头版新闻《一个小果园,迷住仨书记》,截取了河北省代表团在会议间隙的一个小片段,生动描写了现场画面和人物之间有趣的对话,实现了会议新闻的创新。

新闻产品的互动性增强,叙述态度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宣传和说教,更具有受众意识和平等意识。如在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新华社推出了《加油中国人》大型H5互动报道,以点赞的形式让普通民众参与到一年一度的全国盛会,以轻松愉悦的形式呈现互动报道,实现跨平台传播。

(二)打造融合报道精品,创新报道形态

传播产品是媒体融合最直接的体现,打造一批融合报道精品是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中的亮点之一。基于移动端的传播趋势,主流媒体的融合报道以可视、社交、智能、场景为方向,创新多种报道形态。融媒体产品形态包括短视频、微电影、时政Vlog、动画、动漫、H5、有声海报、思维导图、组图、手绘特稿、互动小程序等多种形式。如在2023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了《两会词云图》和创意微视频《AI绘意中国》,新华社推出了《“加油中国人”大型H5互动报道》、《元宇宙看两会》,《人民日报》推出了“侠客岛两会观察”系列融媒产品。在党的二十大报道中,《人民日报》推出的《新千里江山图》《CPC》《这也太浪漫了》,新华社的《新时代之声》《高精度复刻/VR全景看新时代之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丹心如画》《解码十年》等网络爆款作品,运用多种技术和多种传播手段,全面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

融合报道是当今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样式创新,它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前提,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超链接、H5、AI、VR等多媒体元素灵活运用、综合体现,在新闻内容和叙事呈现上进行深度整合[7]。

(三)构建全媒体平台

在重大主题报道中,主流媒体积极构建全媒体平台,多媒体平台协同联动,打造新媒体矩阵。传播平台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客户端等各种媒介形态和微博、微信、抖音、快手、B站、知乎、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覆盖了多元化、大数量的受众群体,尤其是新媒体矩阵对于年轻受众的覆盖,提高了传播力和影响力,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

全媒体平台的搭建增强了媒体的传播效果,新媒体观看量创历史新高。如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各新媒体平台阅读播放量达8.72亿,闭幕会特别报道、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党代表通道”直播报道等,累计触达超11.38亿人次[8]。

(四)重视国际传播

讲好中国故事是媒体深度融合的具体要求之一,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是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实践的重要特征。

首先,加大了国际传播力度。人民日报社的新媒体矩阵面向全球播报,全媒体、多终端向世界展示了党的二十大盛况。人民网党的二十大专题拥有12种外文和5种少数民族语言版本,通过全渠道传播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其主要的海外社交平台Facebook、YouTube、推特、TikTok等推出1500多个特色产品,互动量超过1300万。

其次,推出一系列国际传播的融媒体产品,改变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和手段。如人民日报新媒体推出的国家形象网宣片《PRC》、中国共产党形象的网宣片《CPC》、微视频《回声》《中国是全世界最有意思的地方》,《中国日报》在海内外各平台推出的《外企看两会》《小彭Vlog:党的二十大特别系列》等作品,都让人耳目一新。

(五)采编流程的全媒体化

全媒体生产理念贯穿于重大主题报道的全过程,在新闻的采集、加工中呈现出全媒体特征。多家主流媒体在全国两会现场设立了融媒体报道中心,全媒体记者在新闻现场采集素材之后,根据不同媒体平台的需求,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

主流媒体进一步完善全媒体新闻生产机制和流程,推动融合采编平台建设,打破采编部门之间相互分割的局面,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充分发挥了融媒体工作室的作用。如“你问我答·党的二十大”短视频栏目是由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联合人民日报一本政经工作室制作推出的;“百秒说·非凡十年”系列短视频由人民网和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法治头条工作室、一本政经工作室、大有文化工作室、金台点兵工作室联合制作完成。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版面上的很多评论、专题也是由融媒体工作室提供的内容,成为报网融合、相互赋能的一次重要实践。目前,人民日报社共有融媒体工作室46个,由39个部门和单位的300多名编辑记者跨部门组合,项目制施工,各融媒体工作室积极作为,成为全媒体新闻生产的突击队和生力军[9]。

三、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媒体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现

从主流媒体的重大主题报道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媒體融合已经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转变,深度融合创新体现在全方位、各层次的融合,包括技术融合、平台融合、区域媒体的融合、报道内容融合和形式融合几个方面。

(一)技术融合:综合运用新媒体技术

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实践中综合运用了人工智能、5G、元宇宙、大数据、云计算、VR、AR、H5、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成果,以新技术引领媒体融合发展,驱动媒体转型升级,充分展现了技术融合。

多种新媒体技术融合使用,增强报道的可看性。如新华社的融媒体产品《高精度复刻/VR全景看新时代之美》综合使用了精度复刻、全景漫游、VR、H5等技术手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解码十年》,使用了卫星遥感、地理信息还原、航空测绘、倾斜摄影和三维建模等技术,加深了报道的沉浸感,提高了传播效果。红网打造了“元宇宙”新闻直播间,推出《总编辑面对面》专栏,运用“5G+AI+数字人动作捕捉+AR”技术,实现场景化体验。

技术融合还体现在技术赋能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媒体内容生产效率、创新内容表达形式,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人民日报社在采编环节使用了人工智能视频制作平台“AI编辑部2.0”和“智能创作机器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创新推出《AI描绘110万字外媒报道里的未来中国》,运用多模态大数据技术,借助AI绘画直观呈现美国、英国、印度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10]。很多主流媒体还使用了AI数字人、AI主播等技术手段创新传播方式,实现全天24小时不间断播送新闻,如新华社的“AI主播读新闻”,北京广播电视台的“AI数字人对话党的二十大代表”等。

(二)媒介平台的融合

平台渠道的融合是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实践中最重要、最基础的融合方式之一。不同平台渠道的特质本身对新闻产品内容形态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多个平台渠道触达用户的路径和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利用好各平台特质,尽量多覆盖不同的受众群体,是主流媒体进行平台融合的动力。

媒介平台的融合首先体现在内容媒体和平台媒体的融合,即传统的内容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如新华网打造的融媒体矩阵,包括新华网客户端、手機新华网、新华网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强国号、抖音号、快手号、视频号、B站号、头条号、百家号、企鹅号。新闻产品根据不同需要在多个平台渠道上发布,最大限度提高覆盖率,经由包括主流媒体和自媒体、视频网站、社交媒体多渠道转载和转发,累积和叠加,增强社会影响力。

其次,主流媒体平台的融合还体现在媒体内部平台内容、资源、人员、渠道分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融合。如人民网建立了党的二十大报道专区,综合报纸和新媒体的内容,打通了版面页面、网上网下、大屏小屏的界限。充分运用融媒体传播手段,图文音频有机联动,内容技术相互支撑,推出一系列精彩纷呈的融媒产品。主流媒体的重大主题报道坚持移动优先、内容共享,重视发挥社交媒体平台的作用,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不同区域媒体的融合

不仅是中央级媒体,省级媒体也开展了丰富的媒体融合实践。不同区域的省级媒体积极合作,利用新的媒体平台,实现新闻报道的跨区域传播,扩大传播范围,增强传播效果。由《海南日报》《河北日报》《北京日报》《重庆日报》等全国12家主流媒体网络平台联动推出的H5+短视频作品《共织“锦绣山河”》,以12种各地的织绣技术为主体,串起了锦绣河山、美好生活、文化传播的主题。5省联动的《江山秀美绿意浓——看!珍稀动物的家园“秀”》,以每个湿地独特的珍稀动物为主角,用一场展示秀的方式,展现白洋淀、青海湖、洞庭湖、滇池、黄河口湿地的生态环境变化。《广西日报》联合《云南日报》开展“聚焦改革创新共奋进”为主题的党媒联动报道。贵州、四川、云南、西藏、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党报,以共话“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为主题展开联合报道。此外还有5省联动的《团结奋斗推进共同富裕》、4省联动《“绿色名片”里的中国经验》等多个不同区域媒体融合的作品都引起了广泛关注。

(四)内容融合:政策宣传与服务民生的融合

媒体融合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内容的融合属于隐性融合。在主流媒体的重大主题报道中,常规的理论政策宣传和民生话题融合在一起,不仅是主题上的融合,还有叙事手法的融合和报道理念的融合。政策宣传与服务民生的融合具体表现为传播内容的故事化和情感化,采取了受众更容易接受的内容呈现方式。

讲好中国故事是主流媒体应有的责任担当。故事带给人们的是图像化、形象化、情节化的记忆,比单纯道理易于理解,更能记得住、记得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11]。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实践中以具体的细节、主题、符号、形象等为载体,生动讲述了中国发展的动人故事。如融媒体产品《我们这十年》分为中国跨度、中国精度、中国高度、中国深度、中国力度、中国速度6个主题和角度来展现十年来的重大成就。《新千里江山图》以中国名画《千里江山图》作为叙事载体,《新时代之声》《回声》则以“声音”作为主题。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上推出的滚动长图《这也太浪漫了!》,以“浪漫”作为主题词,通过一系列细节讲述,从日常生活中的浪漫到政治生活的浪漫,再到最后引出主题“党的二十大绘就蓝图,为了更加美好的中国我们一起努力”,生动讲述了中国人的浪漫,升华了主题。

情感化转向是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现象和议题之一,尤其在社交媒体平台,情感是沟通交流的纽带。在这种趋势下,主流媒体利用情感因素讲好中国故事,侧重对受众情绪的唤起,挖掘共通的情感,增强传播效果。新华社融媒体产品《近镜头·温暖的瞬间》,精心选取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精彩瞬间,讲述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民生故事,温暖的情感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深入人心。

(五)报道形式的融合

报道形式的融合首先体现在不同报道形式的综合运用。主流媒体不断创新报道形式,微视频、微电影、创意MV、动画、Vlog、长图、动图等新形式被广泛运用在重大主题报道中。

其次,报道形式的融合具体表现为“轻量化”的传播特点。轻量化传播是传播内容的“轻量化”呈现,是通过凝缩内容体量、优化传播内容,以提升信息触达率与传播效果[12],也是新媒体传播形式对传统媒体报道形式产生影响的结果。

“轻量化”传播是重大主题报道在新媒体时代做出的适时改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在报道篇幅上,文章变短,内容体量变小,呈现出碎片化、微段落化的特点;在报道视角上,微观化视角的报道增多;在报道风格上,文风偏活泼,新闻语言运用了一些生活化、口语化的语言;在叙述方式上,打破刻板宣讲的模式,尝试进行故事化的写作;在新闻呈现方式上,大量运用图表、图片、一图速览、海报、拆条短视频等可视化报道的形式。

如《人民日报》在全国“两会”报道时大量运用了关键词解读、对话体、名言体、简短观点式等形式。《农民日报》推出了《三农微评》短视频栏目。人民网推出了“二十大·微观察”“百秒说·非凡十年”“时习之·微镜头”等,短小精悍,突出一个“微”字,时间短、角度小、形式新。

四、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创新的逻辑动因

通过考察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的实践和创新,可以看到我国主流媒体的深度融合正在持续推进,此中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发展动因。深度融合的目标是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实现途径是传统媒体的互联网化,除了国家顶层设计的推动,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创新的逻辑动因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念动因

理念动因最重要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走好全媒体时代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其实就是坚持“以受众为中心”,主要体现为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加强对受众舆论的引导。[13]

主流媒体重大主题报道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技术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皆源于此。报道内容的可视化、故事化、情感化、互动亲民,其背后的创新逻辑正是把人民群众作为主体和服务对象,坚持以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和接受习惯为导向,从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重大主题报道中很多融媒体作品也直接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这一理念。如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的时政微纪录片《来自人民》就体现了“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主题。党的二十大期间,《人民日报》的融媒体作品《新千里江山图》和《CPC》都体现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这一主题,新华社的《近镜头·温暖的瞬间》体现了大国大党领袖心系百姓的深厚情怀,《小事大时代》阐释了民生小事背后“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二)技术动因

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和社会基础设施,成为媒体融合最重要的发展动因。当互联网整合了人际传播与媒介传播,促成前所未有的“媒介融合”时,新闻的使用方式也随之质变,新闻使用者使用新闻的时间与空间变化、他们在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过程中的参与性以及把新闻使用内嵌于日常生活的特征,都是过去未曾想象过的。[14]互联网发展所具有的颠覆性力量促使传统主流媒体必须加快媒体融合的脚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目前,互联网平台的传播逻辑正影响着主流媒体的内容生产和叙事形态,主流媒体平台化发展成为业界和学界的关注重点。

(三)受众动因

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媒介受众也在发生改变,体现在受众地位的改变和受众媒体接触习惯、阅读习惯的改变。这些变化成为推动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

受众的媒介地位发生改变。在平台媒体时代,传播主体变得多元化,人人都可能成为社交平台语境下的传播者和接收者,新闻的边界正在改变。因此,在平台媒体上,新闻变成了涵盖更广的“内容”,受众变成了“用户”。用户可以进行更多的新闻参与,发表更多的新闻评论,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

受众的接触习惯、阅读习惯发生改变。“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15]从新闻生态的角度考量,互联网尤其是新媒体的使用對广大网民的影响是巨大的。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6%,较2020年的81.3%提升了0.3个百分点。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6%,较2020年的79.4%增长了0.2个百分点。[16]新媒介、新场景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由读书转为读屏,单向阅读转向交互阅读,移动化、碎片化、轻量化日益成为阅读的新特点。

受众对于新媒体的全面使用、数字化的阅读方式、获取新闻的渠道变化,这是主流媒体面临的新的传播环境。只有全面拥抱新媒体,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和短视频,主流媒体才能覆盖更广泛的受众。同时在内容传达上,需要采用更利于用户接受的叙事方式,这些都促进了媒体融合的纵深发展。

五、重大主题报道中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尽管在重大主题报道中主流媒体展现了深度融合的发展和成就,但不可否认媒体融合仍然面临着层级差异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诸多现实困境。有研究者指出,目前主流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存在中央厨房建设不适配、生产内容过于同质化的短板,全媒体内容链条待重构、用户主体性局限、运营创意不足、人才激励政策难落实等体制机制突破和平台全面建设的纵深发展问题[17]。

在国际传播战略需求和传播场域变革的背景下,主流媒体下一阶段的融合实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找突破口,进一步提高新时期的媒体“四力”。

(一)融合思维创新

融合式新闻生产改变了编辑记者与时间、空间、市场压力等传统的新闻生产相关要素的关系。融合发展归根结底要实现人的融合,媒体从业人员首先要具备融合思维、全媒体思维等创新思维方式。

斯蒂芬·奎恩在《融合新闻报道》一书中指出,新闻思维方式的改变包括几个相关联的因素:对时间和截稿日期的态度的转变,对新闻工作中不同角色的灵活扮演,接受变革的意愿,针对学习的开放态度以及采用更好、更深层的合作工作方式的意愿。灵活性是新闻编辑部成功转型的关键因素,当不同的媒介之间不再相互竞争而是互相支持补充时,最合适的媒介可以用最恰当的方式报道新闻。合作意识意味着观念上的改变,也就意味着思维方式的改变。相对于传统的思维方式来说,全媒体思维方式可以更好地分析出每一种媒介的优势,从而将其充分地利用起来。

(二)人才机制创新

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进程中,各种管理、技术、采编、经营人才的整合是发展的一大难题。尤其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应积极探索与融合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机制,不断完善人才激励和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用人制度,优化人员环境,设计更为长远的安排与更加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以此来提升全媒体的内容生产、技术研发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水平,吸引高端人才,进而增强整个队伍的凝聚力。

(三)讲好具体的中国故事

目前我国主流媒体已经认识到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改进国际传播的方式和方法,进行了很多话语创新和改革。但是在讲好具体的故事方面仍需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加深对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解,重视作为载体的故事挖掘,选择典型的故事载体,以“小故事”为载体,讲好中国道路、中国文化、中国价值、中国精神的“大故事”。

好的故事载体具有隐喻性和戏剧性,能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反映更深刻的主题。塑造国家形象的效果、传播价值理念的力度直接取决于我们讲故事的能力和水平,取决于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故事载体,采取什么样的讲故事方式。因此要选择好典型的故事载体。

六、结语

重大主题报道成为检验主流媒体融合水平、展示媒体融合成果的重要契机。主流媒体在重大主题报道中的创新实践进一步推进了媒体的深度融合,对今后的媒体融合实践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针对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未来主流媒体还应进一步更新理念,推动机制体制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媒体融合思维和互联网思维指导实践,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话语权,建成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与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项目编号:20&ZD3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22-10-17(03).

[2]李克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23-3-6(03).

[3]推动主流媒体在融合发展之路上走稳走快走好[N].人民日报,2014-08-21(04).

[4]范以锦.媒体深度融合的目标与保障体系构建[J].新闻与写作,2020(9):65-68.

[5]冉桢,张志安.移动、视觉、智能:媒体深度融合中组织再造的关键[J].新闻与写作,2021(1):18-24.

[6]孫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48.

[7]冯莉,丁柏铨.融合报道:传播特点、呈现策略及叙事特征[J].新闻爱好者,2021(11):17-22.

[8]慎海雄.奋力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J].电视研究,2022(11):4-8.

[9]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国内工作部.优秀媒体社会责任报告选编:2022年卷[M].北京:学习出版社,2023:14.

[10]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台党的二十大报道刷新多项传播纪录[EB/OL].http://www.cctv.cn/2022/10/29/ARTI66hGj5jKmrMko9MLeJ0m2

21029.shtml.

[1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12.

[12]栾轶玫.时政报道的“轻量化”传播[J].新闻爱好者,2020(1):39-42.

[13]沈正赋.“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百年传受观念的发展创新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8):36-41.

[14]王辰瑶.新闻创新研究:概念、路径、使命[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3):37-53.

[15]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194.

[16]张贺.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N].人民日报,2022-4-25(01).

[17]曾祥敏,刘日亮.“生态构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纵深进路[J].现代出版,2022(1):50-63.

作者简介:陈琳琳,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024),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承德 067000);王灿发,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24);宋雨倩,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硕士生(北京 100024)。

编校:郑 艳

猜你喜欢

主流媒体深度融合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探讨主流媒体的改革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关于网络问政的思考
职业教育校企深度融合模式研究
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
中小学教师助力深度融合的培训模式与实践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