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大赛指导体系构建研究
2024-01-12商碧辉刘雪梅
商碧辉,刘雪梅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绵阳 621000)
1 研究背景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中医药行业的创新创业、传承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以创新创业竞赛整合校内外创业资源、推动创业项目社会化的方法已成为全球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种新趋势[1-3]。例如,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已经成为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效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对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4-5]。受到传统高职教育观念、基础设施不足、创新创业竞赛体系构建缺失等的影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竞赛发展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现有文献显示:中医药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竞赛体系构建研究不深入,多从宏观层面及理论层面探讨,缺少微观层次实证研究。为此,本课题组从学校、教师及学生三个层面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中医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竞赛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并从学校创新创业管理层面、师资队伍体系及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三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以期为中医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大赛指导体系的构建提供建议。
2 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问卷调查涉及3 个维度,分别从学校创新创业管理、师资队伍体系及学生创新人才培养3 个层面设计3 份独立问卷。学校层面问卷根据前期文献研究,由课题负责人及团队共同拟定;教师层面问卷参考温州医科大学黄兆信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制定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问卷(教师卷)》并根据中医药高职院校特点拟定[6];学生层面调查问卷量表部分采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杨钋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的高校创业课程学生投入的内涵与测量工具[7],选取了课程层次学生投入调查问卷(CLASS)中与“美国大学生投入调查(NSSE)”重合的题项,并且结合我国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现状进行修订,该量表信度及效度检验均较好,具有较好的可信度。此外,本调查问卷一般情况部分参考了厦门大学宫毅敏对创业竞赛参赛意愿调查问卷的部分内容[8],同时采用德尔菲法征求多位具有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的专家的意见,确定了学生问卷的调查内容。
2.1 调查对象
(1)学校层面:由中医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部门负责人填写;(2)教师层面:由从事中医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创新创业指导、创新创业管理等工作的教师填写;(3)学生层面:由中医药高职院校在校大二及大三学生填写。
2.2 调查方法
课题组于2022年10月24日至2022年11月11日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学校层面及教师层面采取问卷星问卷填写及半访谈法,学生层面采取问卷星问卷调查。
2.3 问卷资料收集及录入
通过问卷星及半访谈法调研9 所中医药高职院校管理层教师及150 名创新创业教师;通过问卷星形式调研7 114 名中医药高职院校在校大二及大三学生。问卷调查均采取匿名填写的方式,所有数据仅供学术研究之用。将回收的问卷星数据导入SPSS 25.0 软件,使用软件将填写时间小于1 min、学校项填写不完整和填写同质性过高的问卷进行删除。最终共得到管理层教师有效问卷9 份,创新创业教师问卷150 份,问卷填写有效率为100%;学生有效问卷6 688 份,问卷填写有效率为94%。
3 统计分析
学校管理层教师问卷统计分析:采用SPSS 25.0软件对一般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教师问卷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一般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采取二元线性回归分析;学生问卷统计分析: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一般情况描述性统计分析、问卷量表信度及效度检验,并将是否获得创新创业竞赛奖项作为因变量,探索与竞赛获奖因素相关的自变量,采取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制图使用了Amos24.0 软件及GraphPad 软件。
3.1 学校问卷研究结果
问卷调查结合半访谈法调研9 所中医药高职院校,分别是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广东江门市中医药职业学院、湖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市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从管理层面、教学管理层面、成果管理3 个层面分别进行统计,结果显示:9 所院校均设立了创新创业指导教育小组,有2 所院校成立了独立的创新创业学院,有6 所院校建立了创新创业仿真实训实验室,有7 所院校有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有6 所院校设立了创新创业教研室,有8 所院校基本配备了本院校的创新创业教材,课程教育基本实现全覆盖,但仅有50%的院校创新创业教师具有中医药背景;仅有3 所学校获得过国家级竞赛奖项,暂无获得国家级金奖的院校,仅有两所院校的学生申报有专利成果。表1 为管理层面制度一般情况,表2 为教学层面制度一般情况,表3 为创新创业成果一般情况。
表1 管理层面制度一般情况
表2 教学层面制度一般情况
表3 创新创业成果一般情况
3.2 教师问卷研究结果
3.2.1 一般人口学分析
对150 名创新创业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采取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结果:150 名教师中,以女性教师居多(占比为64.7%),31~45 岁年龄段(占比为59.3%)的创新创业教师最多,教师学历以硕士研究为主(占比为70.0%),只有1 位博士研究生;职称方面,正高级职称仅4 位;大部分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年限在5年以内(占比为79.3%);教师类型以辅导员(占比为48.7%)及兼职教师(占比为40.6%)居多;创新创业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创新创业课程教育(占比为69.3%)、创新创业竞赛指导(占比为46.7%)、创新创业培训讲座(占比为32.0%)、创新创业活动组织(占比为24.0%);辅导学生参加竞赛的主要目的为锻炼创新创业能力(占比为70.7%),其次为学校或领导硬性要求(占比为32.0%);指导学生获奖方面,指导学生获得校级奖项(占比为40.7%)居多,仅有4 位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仅有1 位教师获得创新创业国家级奖项,有101 位教师表示从未获得创新创业竞赛的相关奖项。表4 为创新创业教师一般人口学统计分析。
表4 创新创业教师一般人口学统计分析
3.2.2 教师课程知识能力储备与学校制度线性相关性
对教师知识能力储备与学校制度进行线性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
(1)拟合度分析。“摘要模型”表给出了本次二元回归模型的拟合度R2=0.26,表示自变量“学校制度”可以解释因变量“教师教学能力储备”的26.0%,即因变量受到自变量的影响,详见表5 拟合度分析。
表5 拟合度分析
(2)ANOVA 表的运算结果考查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本次数据运算结果显示,F=52.057,P=0.000<0.005,说明回归模型的自变量可以显著影响因变量“教师知识能力储备”,详细内容见表6。
表6 ANOVA 分析
(3)“系数”表给出的是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情况。“学校制度”可以显著正向影响“教师知识能力储备”,回归系数0.526>0,P=0.000<0.05,表示“学校制度”提升1,会直接导致“教师知识能力储备”提升0.526,详见表7系数分析。
表7 系数分析
(4)共线性诊断提示两个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VIF <5,意味着本次运算结果准确可靠,详见表8 共线性诊断。
表8 共线性诊断
基于以上的全部分析,得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为:教师知识能力储备=1.337+0.526×学校制度,二者之间呈现正相关性。
3.3 学生问卷研究结果
3.3.1 在校学生一般人口学分析
(1)单选题。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男生人数占比为20.5%,女生占比为79.5%,这与中医药高职院校男生比例低于女生比例的实际情况基本符合,大二年级学生(占比为58.5%)略多于大三年级学生(占比为41.5%);在调查学生涉及的专业中,中医类(占比为35.2%)占比最多,其次是护理类(占比为22.8%)、针灸推拿类(占比为9.5%)、中药类(占比为8.2%)、临床医学类(占比为4.6%)、医疗技术类(占比为6.8%);大部分学生(占比为70.9%)愿意参加创新创业竞赛,但是学生对创新创业竞赛了解程度不深,仅有5.1%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有70.9%的学生表示有一定的了解,有18.5%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此外,有55.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与创新创业竞赛有一定的联系,有93.5%的学生认为创新创业竞赛对中医药的发展有帮助。表9 为学生一般人口学统计。
表9 学生一般人口学统计
(2)创新创业竞赛方面。
通过问卷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接近一半的学生(占比为44.7%)曾参加过创新创业比赛,其中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的学生最多,占比36.6%,其次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占比为8.3%)、“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占比为9.6%)、中国TRIZ 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占比为2.6%),其他创新创业竞赛共占比为6.9%;1 409 名学生参加过2 项及以上的创新创业比赛;统计获奖奖项,仅有15.7%的学生获得过创新创业竞赛奖项,其中国家级(占比为1.6%)、省级(占比为2.2%)、市级(占比为1.7%)、校级(占比为10.2%)。调查学生愿意参加竞赛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参加竞赛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占比为59.7%)、通过比赛获得学分或加分(占比为45.8%)、获得比赛证书或奖金(占比为39.7%)最能影响学生参加竞赛的意愿。调查学生不愿参加竞赛的原因:学业太忙(占比为43.3%)、无创新创业的项目或想法(占比为43.1%)、无合适的组队队友(占比为33.9%)导致学生参赛意愿不强烈。表10为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情况。
表10 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情况
3.3.2 学生问卷量表信度检验
信度检验是通过计算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的数值来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一般而言,Cronbach’s Alpha 系数大于0.9 时,表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较好;当Cronbach’s Alpha 系数在0.7~0.9 时,表示量表内部一致性较好;当Cronbach’s Alpha 系数在0.7 以下时,说明量表中各个题项不一致的程度高,量表需要修正。以上量表有4 个维度,分别是主观学习合作、师生互动、课程挑战度、创新创业课程评价。表11 为信度检验表。由表11 可知:无论是量表整体还是每个维度的Cronbach's Alpha 系数,均大于0.9,说明本次研究采用的量表信度良好。
3.3.3 学生问卷量表验证因子效度检验
表11 信度检验表
本研究问卷设计的量表部分探索因子已经得到验证,因此,可直接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使用软件Amos 24.0 以验证已知的维度划分是否正确。首先,以A 代表主观学习合作,B 代表师生互动,C 代表课程挑战度,D 代表创新创业课程评价,作为4 个维度的潜变量,27 个题项的得分作为内因变量(观察变量),27个误差变量作为外因变量,使用极大似然法进行参数估计。图1 为CLASS 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图1 CLASS 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1)结构效度。
表12 为整体拟合系数表。由表12 可以看出,X2/df的值为2.678,小于3,适配理想;RMSEA为0.039,小于0.05,适配理想;GFI 为0.907,接近0.9,结果适配良好;CFI 为0.949,大于0.9,结果适配良好;IFI 为0.949,大于0.9,结果适配良好;NFI 为0.947,大于0.9,结果适配良好。综合来看,主观合作学习、师生互动、课程挑战度、课程评价整体的模型适配良好。
表12 整体拟合系数表
主观合作学习、师生互动、课程挑战度、课程评价各个潜变量对应各个题目的因子荷载,绝大多数大于0.7,说明各个潜变量对应所属题目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另外,各个潜变量的平均方差变异(AVE)均大于0.5,且组合信度(CR)均大于0.8,说明聚敛效度理想。表13 为因子荷载。
表13 因子荷载
(2)区分效度。
表14 为区分效度表。由表14 可看出,主观合作学习、师生互动、课程挑战度、课程评价之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另外,相关性系数绝对值均小于0.5,且均小于所对应的AVE 的平方根,说明各个潜变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彼此之间又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即说明量表数据的区分效度理想。
表14 区分效度表
3.3.4 学生问卷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学生竞赛获奖为因变量(获奖=1,未获奖=0),将单因素性别(男=1,女=0)、年级(大二=1,大三=0)、参赛意愿(愿意=1,不愿意=0)、主观合作学习、课程挑战度、师生互动、课程评价作为自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中,回归结果显示:性别、年级、参赛意愿、主观合作学习、课程挑战度得分是影响中医药高职院校学生竞赛获奖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回归结果使用GraphPad 作图,结果见图2。
图2 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
4 结语
构建创新创业大赛体系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需要,是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高校“双创”教育的助推器[9]。中医药高职院校由于学习任务重、师生创新创业意识弱、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中医药行业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浓厚等因素,导致创新创业活力不足[10]。通过对学校创新创业管理、师资队伍体系及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三个维度进行改革,优化学校管理制度,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课程胜任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注重“三融”指导,可以不断激发中医药高职院校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积极性,促进竞赛成果的转化。
4.1 学校层面:优化学校管理制度,做好顶层设计
从本次调研的9 所中医药高职院校创新产业制度管理调查情况来看,中医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制度管理不规范,大多数学校还未建立独立的创新创业学院,无完善的创新创业基地管理制度、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以及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层面也未能体现中医药院校专业特色,仅有5 所学校的创新创业教师具有中医药背景。本次调研还显示:中医药高职院校较少获得创新创业竞赛国家级奖项,难以将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为专利。教师问卷调查显示: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储备与学校制度呈现正向的线性关系。孙俊华等[11]认为:高职院校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率。本研究团队建议中医药高职院校各级管理人员首先需要从领导层深入认识创新创业的重要性,组织各部门人员学习创新创业理念,优化学校管理制度,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可实施的创新创业竞赛管理制度,多部门协同联进,做好顶层设计。管理层面应该独立建立创新创业学院,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依托中医药专业特色整合相关资源要素,例如,周晓霞等[12]基于广西的实证研究,提出以构建地域特色模式为抓手,创新理念,搭建平台,完善体系,整合资源,推进合作,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教学层面应该逐步构建分层教育、通过“专创赛”融合定制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类创业导师培训活动;转化成果方面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竞赛、支持师生合作开展中医药创新实验、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并设置落实奖励政策,制定合理的师生共创考核评价机制等。
4.2 教师层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胜任力
本次教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师资队伍方面,一些中医药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教师趋向年轻化,教资年限较长、具有高级职称的创新创业教师人数较少,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大多数由辅导员及兼职教师组成,具有中医药专业背景的教师较少,大多数创新创业教师没有获奖经历,尤其是国家级奖项,说明师资队伍缺乏创新创业竞赛指导经验。在教学方面,部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很好地将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研究结合,也难以很好地将学校中医药专业特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这说明中医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胜任力不足。面向学生层次的问卷显示,创新创业课程师生互动和主动学习是学生竞赛获奖的正向影响因素,在创新创业竞赛体系建立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故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胜任力,是进一步构建中医药高职院校竞赛体系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13],李银清等人提出中医药学专业教师应该运用设计思维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传统中医药专业课程的升级;孙华峰[15]认为创业导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课程、辅导、讲座、讨论、头脑风暴、模拟训练等多元的教育方式。在半访谈调查中,创新创业教师对提升竞赛指导能力提出以下建议:(1)希望学校能完善创新创业竞赛教育体系,首先提升教师素质,如每年对任教教师定期进行高质量分层培训、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类创业导师培训工程、到企业挂职锻炼、与竞赛成果突出的兄弟院校进行经验分享座谈等;(2)完善竞赛获奖鼓励机制,如落实激励政策、师生共创考核评价机制、积极推进教师自身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等;(3)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整合学校具有创新产业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的中医专业教师,通过系统培训、专题讲座、沙龙论坛、跨界交流等措施,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型“双师型”导师队伍。
4.3 学生层面: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注重“三融”指导
4.3.1 “思赛融合”,提升学生参赛意愿
“思赛融合”即重视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思想教育,从源头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参与竞赛的意愿,这对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有重要作用。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学生大赛获奖的因素,可以看出:参赛意愿为影响参赛获奖的正向因素。在本次调研的中医药高职院校的6 688 名学生中,有接近30%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参加创新创业竞赛,且以学业太忙和无创新创业项目或想法、无合适的创业团队为由,说明部分学生存在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缺乏自主创新意识的问题[16]。故本团队建议学校应采取系列措施,例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大对创新创业竞赛的宣传、设置创新创业竞赛奖金、增加竞赛学分、制定优先评优评奖制度、配备创新创业竞赛指导教师等,以增强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动力,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4.3.2 “专赛融合”,彰显中医药专业特色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一文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需要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本次问卷调查显示创新创业课程挑战度越高、学生主观合作学习意识越强烈,竞赛获奖的可能性越大。这说明创新创业课程不能拘泥于创新创业基础教育,不能局限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而需要将专业特点与创新创业思维融合。对于学生而言,“专创融合”能够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并且使其将专业知识进行实践转化,有助于促进学生就业创业。本次学生问卷调研结果显示:有55.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与竞赛有联系,有93.5%的学生认为竞赛对中医药的发展有帮助,说明学生已经逐步意识到专业与竞赛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在校内外实践平台锻炼,学生能够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加大转化为竞赛成果的可能性[17]。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乡村振兴、非遗物质开发等与创新创业竞赛有机融合,配备指导教师开发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并优先推荐“专赛融合”的竞赛项目,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情怀,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药文化。
4.3.3 “创赛融合”,协同并进
越来越多的高校以创新创业竞赛为基础,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全国多个组织开展创新创业类竞赛,例如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TRIZ 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等。本次问卷显示:中医药类高职院校参加最多的竞赛分别为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TRIZ 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等。赵林波等[18]认为:依托竞赛科研平台,有利于学生发现创新创业项目,更好地发挥出互联网思维和知识技能,二者结合可以促进中医药领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在中医院校“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中形成良性循环。赵战峰等[19]认为: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培养学生,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完成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对于学生而言,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深入学习创新创业政策法规、创业思路与技巧、市场营销技巧、人际沟通与技巧、税务财收、PPT 制作及演讲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