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待发的量子传感器
2024-01-12李伟
李伟
如何缓解电动汽车车主的“里程焦虑”?如何防止微芯片等元件过热,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随着材料科技的不断发展,能够精确感测温度、电场和磁场的量子传感器有望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量子传感器通过发光显示参数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电动汽车作为出行代步工具。然而,“里程焦虑”成为一些车主的“心病”。
电动汽车电池的电量难以测量,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电池电压和电流的微小变化都会明显影响电量的测定,尤其对于磷酸铁锂(LiFePO4)电池来说,其放电曲线平缓,电芯电压测量精度难以控制,传感器的任何小幅度误差,都可能导致较大的电量测量误差。又如,电池包通常由几十个电芯组成,其整体性能由最弱的电芯决定。精确测定电池电量,需要对每一个电芯进行实时监控,这对空间布置以及成本控制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再如,电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电池处于持续变化的充放电状态,这就要求传感器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这些变化。然而,快速的充放电循环和动态的负载变化,往往超出传感器的快速响应能力。
综上所述,如果能够开发出以较高的精度测量电池电量的传感器,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车载电池的性能。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科学家研发的钻石量子传感器,能够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增加约10%。该技术可以精确测量电池中储存的电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载电池的性能。
钻石凭借其具备的“相干氮-空位”(NV)中心结构、可调节自旋性、磁场敏感性以及在室温下的传导性能,在量子传感器领域备受青睐。钻石本身具有极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耐用性,是世界上硬度最高、导热性最好的材料,这也使得钻石量子传感器非常适合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期应用。
东京工业大学和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矢崎总业公司,将目光投向钻石量子传感器。他们在钻石的部分结晶中设计出特殊结构,使其在绿色激光的照射下能够发出红色荧光,且根据内部电子的量子状态,荧光的强度会发生变化。受周围电流、磁力、温度的影响,电子的量子状态会发生变化。因此,根据红色荧光的强度就可计算出磁力,从而推导出电流强度,测定电池的电量。
传统传感器以1安培为单位测量电流的强弱,而新开发的这种传感器能以10毫安为单位测定电流,是传统传感器的百分之一。利用这种传感器,能够使电池的充电量更加接近其实际可储存的电量,而不用预留10%的空间,电池的续航里程从而得以延长。
相较于此前已广泛投入应用的超导量子干涉仪,钻石量子传感器具有更高的检測灵敏度与空间分辨率,而且具备操作简单、环境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等多种优势。目前,钻石量子传感器成为国际量子技术的前沿领域。美国、英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均将NV中心结构量子调控与量子传感器应用作为重点研发方向。日本矢崎总业公司的目标是:最早于2030年实现钻石量子传感器实用化,面向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制造商供货。虽然目前钻石量子传感器的配套设备体积较大,但通过使用小型半导体等改良方案,未来有望将量子传感器系统的体积缩小到10立方厘米的级别,从而可以作为测定电流的传感器来使用。
不过,量子世界的“巨人”——钻石也并非十全十美。东京工业大学教授波多野睦子表示,钻石量子传感器最大的成本因素就是钻石材料。在量子应用领域,用于制造量子传感器的钻石是人工合成的,这与从矿山开采、用于制造珠宝首饰的天然钻石有很大不同,成本大幅降低。基于成本考虑,她所在的科研团队从一开始就使用低成本线路板,以及从沼气中提炼出的量产型钻石。不过,量子传感器未来仍将面临成本挑战。因为以其独特的性能,应用场景必将大幅拓展。“人工合成钻石毕竟也是钻石。期待未来的技术进步能够带来新材料,从而进一步扩大量子传感器的应用范围。”
据英国《纳米通信》杂志报道,除了成本因素,当量子传感器被用于巨量数据处理时,钻石也显得力不从心。具体来说,当钻石材料的尺寸小到一定程度时,其超稳定的结构就可能破裂。也就是说,钻石材料在量子传感器中的应用是存在极限的。
那么,除了钻石,还有能够适用于量子传感器的材料吗?答案是氮掺杂氮化硼(hBN)。之前研究人员并未意识到hBN作为量子传感器原料和量子信息处理媒介的潜力。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了hBN的某些新结构,这些结构可能成为钻石材料NV中心结构的有力竞争对手。其中,硼空位缺陷结构(hBN晶格中的一个单独原子缺失)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
光照实验中的量子传感器
量子传感器有望缓解“里程焦虑”
澳大利亚变革性超光学系统卓越研究中心(TMOS)的研究人员,正在采用光激发和电子束照射同步实施的新实验方法,研究hBN中的缺陷结构状态。
《纳米通信》指出,量子传感器比传统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空间分辨率。随着相关材料科技的不断发展,量子传感器的应用可谓蓄势待发,有望在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对于“工业4.0”和设备微型化来说,精确感测温度、电场和磁场尤其关键,测定的参数对于控制设备来说至关重要。目前,“热管理”是限制微型化设备性能进一步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纳米尺度上进行精确的量子感测,将有助于防止微芯片等元件过热,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
量子感测在医疗领域也有应用前景,如检测磁性纳米颗粒和分子。未来它可能被用作一种可注射入人体的诊断工具,搜索癌细胞,或者监测细胞的代谢过程,以跟踪治疗的效果。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