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数字经济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2024-01-12朱克力

检察风云 2024年1期
关键词:政务要素数字

朱克力

国家数据局于2023年10月25日正式揭牌。根据当年3月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各界较为关注的是:国家数据局有望发挥怎样的作用?预计将取得哪些突破?

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从网民数量、数据资源到数字化应用场景都全球领先,市场潜力巨大。以数据资源为例,2022年中国数据产量达8.1ZB,同比增长22.7%,全球占比达10.5%,位居世界第二。但与此同时,我国数字经济还存在大而不强、快而不优等问题。这与数据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有很大关系。

作为“信息时代的石油”,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正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这个进程的快慢,取决于数据的开发程度和利用水平。可以说,数据的开发利用,对于发展数字经济来说至关重要。谁能下好这个先手棋,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掌握主动。

然而,目前从公共数据、企业数据到个人数据,开发程度普遍较低,利用水平也不高,存在开发动力不足、利用活力不够等问题。正因如此,整合国家范围内的各类数据资源,加强数据的收集、管理、分析和利用,提高数据的价值和效益,成为人们对国家数据局成立后的普遍期待。其首要任务,就是建立数据基础制度,构建数字经济时代的规则体系。

与数据开发利用相伴生的,是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问题。随着数据广泛应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加强对数据的安全监管与隐私保护,也成为国家数据局的一项重要职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离不开政策引导和支持。数字经济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量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挑战。国家数据局成立后,持续加强数字经济政策的研究、制定和执行,不断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在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方面,数据的重要作用也日益显现。在国际竞争新形势下,通过加强国家层面的数据战略规划和实施,提高我国在全球数据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是成立国家数据局的应有之义。

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2022年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发布,以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为重点,系统布局了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2023年2月,国家层面出台了数字中国最高指导文件《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首次提出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框架,强调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旨在夯实数字基础、赋能经济社会、强化关键能力、优化发展环境,推动数字技术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进这项战略布局具体落地,自然而然成为新部门成立后牵头的重要工作。

而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重要任务之一,涉及新型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产业创新等多个方面。这也为国家数据局的成立提出了开局任务。此次国家数据局的正式揭牌,对于激活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推进数字中国的高水平建设,具有标志性的节点意义。

在此之前,与数字化相关的职能分散在不同部门,缺乏有效统筹,各行各业数据归口于不同管理部门。国家数据局的揭牌,对于破解“九龙治水”、强化统筹发力,也将发挥其应有作用。

国家数据局成立后,之前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承担的研究擬订数字中国建设方案、协调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信息化、协调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协调国家重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推动信息资源跨行业跨部门互联互通等职责,正式划入国家数据局。与此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承担的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组织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布局建设等职责,也划入国家数据局。

而在地方层面,近几年各地也逐步意识到数据治理的重要性,基于公共政务数据整合的需要,纷纷成立大数据管理局。不过,目前各地大数据局名称五花八门,归口管理部门也不一致,有的隶属省市网信办,有的则归省级政府办公厅管理。部门合力较散,省级层面统筹不够,数据共享整体进展较慢。

202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指出,国家层面已明确建立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但部分政务部门未明确政务数据统筹管理机构,未建立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各级政务部门既受上级主管部门业务指导,又归属于本地政府管理,政务数据管理权责需进一步厘清,协调机制需进一步理顺。

当前,全国已建设26个省级政务数据平台、257个市级政务数据平台、355个县级政务数据平台。全国一体化政务数据共享枢纽已接入各级政务部门5951个,发布53个国务院部门的各类数据资源1.35万个,累计支撑全国共享调用超过4000亿次。国家公共数据开放体系加快构建,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成了省级数据开放平台,提供统一规范的数据开放服务。

在国家数据局成立后,从国家层面建立政务数据共享协调长效机制,到统筹各地建设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应当也会成为一项需要长期推进的工作。这就需要打破政务服务数据采集、存储、归档限制,提供实时更新、及时反馈的数据流,融合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数据的汇聚、融合、可视化与数据分析、辅助决策等实用性功能,满足现代化管理与服务需求。对于各地而言,是否会按照国家层面的架构,将数据管理部门归口发展改革系统,并以国家数据局作为统筹指导机构,协同相关部门推进相关工作,应该不久就会有较为清晰的答案。

数字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据要素市场本身的培育与发展,则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加快数据要素领域布局,深入推动数实融合,也成为国家数据局新成立后的重要使命。

2023年4月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8%。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据交易规模超700亿元,预计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超2200亿元。

当前,在加快数据要素领域布局方面,各方正从体制机制、市场流通、产品研发、标准规范等多层次、多角度开展落地方案的深度探索。随着多方加快探索数据流通新模式,持续创新场景应用,数据要素价值持续释放。

对于国家数据局而言,在培育要素市场方面,将进一步加强数据要素市场的基础制度建设,包括完善数据产权、流通和交易制度,推动建立数据要素市场规则,促进数据要素的流通和交易。

数据要素市场的基础制度建设,包括完善数据产权、流通和交易制度。这就需要推动建立数据要素市场规则,促进数据要素的流通和交易。其中的重中之重在于,促进并规范各地搭建数据流通交易平台,为数据供需双方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数据交易服务,持续促进数据的流通与共享。

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法治化的基础上,国家数据局将围绕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不断提升数字经济的竞争力与创新力。

根据工作内容,国家数据局内部将按照综合、数据要素、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据资源进行内部分工。随着这次正式挂牌运行,国家数据局未来将继续扩充队伍,为数字经济发展与数字中国建设“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本文作者系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新经济智库首席研究员)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猜你喜欢

政务要素数字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答数字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政务
政务
政务
政务
数字看G20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