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险”的记事本

2024-01-12陆其国

检察风云 2024年1期
关键词:记事本官府梁家

陆其国

伍承乔编《清代吏治丛谈》(卷二),记载了一个《长随挟制长官》的故事。所谓长随,就是明清时代官府以及一些有身份的官员家里雇用的仆役。长随出身很庞杂,其中固然有老实巴交的,但也不乏鸡鸣狗盗之徒;后者中有的不仅有前科,更有犯事后负案在逃的。知道自己名声不佳,这些人一旦混入官府或官员家里担任仆役,决不会吐露自己半点真实信息,尤其是姓名和籍贯。因为万一暴露劣迹,遭解雇事小,被官府追緝,那才是最致命的。《长随挟制长官》记述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

这名长随受雇于官员陈公一府上。他自称是山东人,名叫朱文,后来离开陈府,又受雇于一梁姓官员家。随后,他改称自己是河南人,名叫李定。正当他在梁家干的得心应手,并且也很为梁家人倚重的时候,却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病——先是两个脚趾疼痛发炎,然后就慢慢开始往上溃烂;后来竟出现“胸膈穿漏”……最后终告不治,一命呜呼。耐人寻味的是,这名长随死后,大家在翻检他的遗物时,发现他有一个记事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再看其所记内容,大家顿时露出一脸惊讶。那上面记录着,他曾受雇在十七名官员家里当过仆役,那十七名官员做过的所有“阴事”,都被他详细记录在这个记事本中。而所谓“阴事”,就是这些官员所做的“见不得光”的事。如记事本上“详载某时某地”,这名官员做了什么肮脏龌龊的事。这些事皆与诸如贪赃枉法、营私舞弊、行贿索贿,甚至谋财害命之类沾边;记事本中连这些官员在干这些“阴事”时,还有何人旁睹,也都被他一一记录在案。除此之外,这些当事官员“往来书札,谳断案牍,无一不备录”。其同类有知之者曰:“是尝挟制数官矣!”更为讽刺的是,这个心术不正、居心叵测的长随,连他老婆竟然也是被他如此“要挟”而来的——她原是其中一个官员家的侍婢,后来被这个长随挟制着私奔。当时,他临走还留下字条,威胁这户人家的官员,他的记事本上记录着其所有“阴事”,如果胆敢派人抓他,他就去官府揭露其犯下的那些“阴事”。这个官员见了字条,果然害怕了,尽管对这名挟侍婢而遁的长随恨得牙根直痒痒,却到底没敢派人去抓他。

这个精于算计的长随却不曾想到,受他要挟的官员不敢抓他,但病魔却毫不客气地找上了他。“今得是疾,岂非天道哉!”他患上这样的病,难道不是天意吗!毕竟“此辈依人门户,本为舞弊而来”。他原本就心术不正、内心阴暗、诡计多端,借着进入官员家任仆役的机会,记录其“阴事”,然后伺机要挟。他这种勾当,分明也属于见不得人的“阴事”。

这则故事的叙事者,以养鹰做比喻,提醒那些做下“阴事”的官员们:你既然养鹰,就不能指责鹰偷吃你家谷物。你要的不就是让鹰听你使唤,对你言听计从吗?而这样的鹰难免“未有不倒持干戈,授人以柄者”。就像那个在其记事本上记录你们所做“阴事”的长随,你们并没有资格指责他,要怨就先怨你们自己。如果你们没有做下那些“阴事”,那么这个长随“绝无阴事之可书,虽此人日日橐笔,亦何能为哉”!正如俗话所说,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只要你们没有什么把柄落下,那个长随即使天天握着笔,绞尽脑汁,他想记也没有内容可写。没有了这样的记事本,你们当然就不用再担心有什么“危险”,他也根本无从挟制你们。

图:付业兴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猜你喜欢

记事本官府梁家
《周礼》职官与官府辨析
做个树懒记事本
小狗记事本
A new diagnosis strategy under the PMC model and applications①
清代社会管理的流弊
梁家河岁月
梁家河
心境
动物园
亲亲的梁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