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文学作品的拓展与传播研究
2024-01-11刘重艺
[摘 要] 21世纪以来,随着影像化时代的到来与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从属性上来说,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剧,是一种从单一艺术转化为较复杂的综合艺术的过程。本文将以《人生》影视化改编为例,从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契机、《人生》的改编研究、文学作品影视化发展趋势三方面入手论述融媒体时代文学作品的全新传播过程。
[关键词] 影视化改编 《人生》 《人生之路》
[中图分类号] J9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3)23-0089-04
现代社会,影像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学作品影视化的浪潮近年来也愈发汹涌,一些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播出后,原著作品也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人生》是路遥的中篇小说,自1982年出版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路遥也因为这部作品声名大噪。《人生》以农村知识分子高加林坎坷的事业以及与乡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的情感冲突为中心,生动地描绘了特定时代下底层农民的无奈与挣扎。改编自路遥《人生》的电视剧《人生之路》自开播以来同样受到了极大关注,陕北高家村青年高加林拼搏努力的奋斗故事曾经激起关于“人生意义是什么”的讨论。原著作品为电视剧注入丰富文学营养的同时,电视剧的影响力也拓宽了原著作品的传播范围,赋予了其更高的社会关注度。
一、图像媒体时代下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契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媒介形式的不断革新,由电影、电视、动画、游戏等图像方式所构成的新型娱乐形式已经形成。此外,在全媒体时代,同样的信息内容通过不同的信息媒介向社会传播。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已经成为文学作品拓展自身影响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根据《2020—2022年文学改编影视作品蓝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5月,共收录近3年播出的文学改编剧集264部,豆瓣评分7分以上的作品67部,文学改编剧集的平均人数约达9万人次,远高于近3年来国产剧在豆瓣的平均评分人数,由此可以窥见文学改编影视作品的热度。”[1]《人世间》《平凡的世界》《人生之路》《白鹿原》等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视剧都取得了巨大成功。由路遥的《人生》改编的电视剧《人生之路》的热播不仅让原著再度成为畅销作品,路遥的家乡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更因此成为热门旅游景点。“从学理层面来看,文学作品改编为热播影视剧,展现出当今时代视觉文化影视化的重要转型。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到来,它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2]
麦克卢汉在《媒介定律》中提出媒介四定律,即提升、过时、复活、逆转,他没有被所处时代束缚,而是预见了新旧媒介共存的现象。隨着人们娱乐方式的增多,许多人不再阅读文学作品。视觉文化的兴起催生了“眼球经济”与“快餐文化”,人们沉迷于由视觉图像所产生的感官快感之中。经典文学作品是人类伟大思想的结晶,借助电影和电视的表达方式,能成功实现文学与商业的巧妙结合。鲍德里亚在论述他的拟像理论时,提出“拟像”发展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方式发生了改变,这一点体现在文化层面上就是视觉文化的图像化、影视化。传统观点认为,在现代化转型以前,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以阅读和书写为主,而随着现代化转型的持续推进,人们接触文化的主要方式也向图像化转换。正如《人生之路》的热播使许多没有看过路遥《人生》的人也能体会到作品所要表达的价值观与思想,这显示出影视文化的巨大传播力。因此,文学作品影视化已经成为文学作品进行更大范围的有效传播的方式之一。
文学与影视的关系一直十分密切,文学作品是影视创作的沃土,它为影视行业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就电影改编来说,优秀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底蕴,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为我国影视艺术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些作品体现出了浓厚的中国风味和中国特征。对优秀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能使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更加现代化、多元化。
二、《人生之路》对《人生》的改编对比研究
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对编剧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其必须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高超的创意技巧。影视往往通过声画结合的形式来表现情感和主题,因此在把小说语言转化为影视语言时,需要注意词语与视觉图像的适配问题,编剧要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重建一种与所处时代的价值观、时代精神一致的叙述方式。《人生》对于当时底层农民的群像书写以及高超的叙事技巧为影视化改编提供了条件,编剧也在这一基础上找到了新的结合点,在主题延续、人物形象、情节上都进行了合理的设计。所以,《人生之路》对《人生》的成功改编对于其他文学作品的影视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对文学作品主题的遵从与延续
《人生》塑造了一位具有自我意识的青年农民高加林,映射了当时一批不能融入城市,又不能回归乡村而产生挫折、迷茫与不甘情绪的农村知识分子们。尽管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但当今社会仍有许多人对人生选择和个人前途感到迷茫。《人生之路》遵从和延续了原著关于人生意义的讨论这一主题,再度聚焦一代青年人的奋斗故事。电视剧《人生之路》增加叙述了高加林的出生环境及成长经历,对高加林备战高考期间的生活及当民办老师时期的详细生活情节进行了改编。高考落榜后,高加林经历了又一次失败,他失去了记者身份。尽管如此,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是继续默默坚持,后来他的作品获得了全国大奖,也因此得以去往上海。在上海,高加林感觉到了这个城市的繁华以及这个城市中年轻人拥有的无限机遇,所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一份报社的工作,成功地留在了上海这个大都市。在一次次失败和挫折中,高加林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他不断地学习新东西以跟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最后,他终于在上海定居下来,有了自己的事业。尽管剧中的高加林有过失落与不甘,但最后选择了继续努力前进。
尊重原著精神与主题是改编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不管是在电视剧中还是在文学作品里,高加林自始至终都是那个高加林。《人生之路》一如原著小说,对主要人物命运的沉浮和青年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如何抉择进行了探索。命运总是变幻莫测的,它会在你沾沾自喜时狠狠地打击你,也会在你沮丧的时候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这便是人生。
2.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丰富与增补
电视剧《人生之路》中,在尊重原著、保留原有人物个性的前提下,编剧对高加林,刘巧珍,高双星等人物的发展轨迹进行了扩展和建构,对他们的命运进行了合理想象。例如,《人生之路》中保留了高加林的人生轨迹,即高考落榜、民办教师被顶替、县委通信员被开除,同时加入了路遥的亲身经历,如获得全国一等奖、担任文学杂志主编等,这些改编内容既符合高加林的人物逻辑,也是对原著作者路遥的一种致敬。剧中的高加林不仅有知识分子应该有的知识能力,同时也有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感,他更加关注身边人,这使得高加林这一形象更加生动饱满。
此外,影视剧中加入了高双星这一角色。高双星是高明楼的次子,也是与高加林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高考失利后,高双星接受了父亲不合规范的做法,顶替了高加林的大学名额。上大学的这段时间里,他一边享受着城市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一边担心东窗事发。因此,他刻苦学习,成功考取了公务员,在上海安家立业。多年后,他顶替高加林一事被揭露,才意识到他的一切都没了。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高考顶替现象不会再发生。因此,高双星这个人物形象既是高加林的对照,又是一次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回望。
《人生之路》中的女性角色也有现代社会女性身上的闪光点。例如刘巧珍这一角色,电视剧中的刘巧珍以一位开拖拉机的女劳动者身份出现,情感上,她大胆地向高加林求爱,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被拒绝后也能潇洒放下;事业上,她既能种粮食、做粉条,也能做保姆、经营小吃摊。最终,她不仅获得了付阿婆的认可,还成了一名女企业家。相比于《人生》中美丽、勤劳、善良的刘巧珍,电视剧中的她更有自己的思想,行动力更强,也更追求进步。
3.对文学作品情节发展的补充与完善
《人生之路》对原著《人生》有两个比较大的改动,第一就是用高考顶替事件来代替原著中民办教师岗位被顶替事件,因为《人生》中教师岗位被顶替这一事件似乎并不足以让所有人离开陕北去往大城市。因此电视剧把高加林努力准备高考但落榜的这一情节进行了改编和补充,将能够改变人物命运的高考顶替事件作为全局最核心的矛盾冲突。高双星顶替高加林进入大学,偷走了原本属于高加林的人生,为全剧核心冲突埋下引爆点。第二是把高加林离开乡村后的落脚点放在上海,并把小说的时间线扩展至21世纪,把主角的活动范围从陕北扩大至上海。“因此,无论是解释背景的台词还是推动剧情的事件,都充满现实主义观照。”[3]例如,高加林到上海后写了关于“股潮”和下岗再就业等主题的文章;高加林在文学杂志日渐式微、互联网崛起之际投身于网络文学;巧珍在夜市拆迁后,将小吃摊改造成店铺等,这一系列事件,都充满了现实主义的观照。高加林、刘巧珍、高双星等主要角色也在上海这个大舞台重新相会,演绎出新的人物命运。
电视剧《人生之路》以小说《人生》为基础,增设了人物,扩展了情节,以现代价值体系为基础对小说进行续写,发出人们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挫折与困境时该何去何从的叩问。
三、融媒体时代下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发展趋势
文学作品为电视剧剧本的革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学基础,文学作品也能借助影视的传播拥有更广阔的影响力,形成更多元的文学意蕴。一方面,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可以为影视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人生》这部小说是《人生之路》的创作基础,奠定了《人生之路》的价值观念和艺术内涵。纵观近几年的影视市场,凡是改编自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剧大多都获得热烈追捧,引发广泛讨论,在这股热潮的背后,原著起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另一方面,文学作品的影视化传播是文学经典得以传承与更新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深化文学题材、增强艺术表达的作用。影视剧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是把原著放在当下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之中,与观众进行对话沟通,构建文学作品的当代精神与特征。《人生之路》将原著故事的时间线延伸到了21世纪,主要人物的活动范围也由陕北地区拓展到了上海,处处体现和呼应着社会发展和变迁,与所处时代保持同频共振。电视剧以图像化的视觉形象唤起观众对于经典的回忆,提升了观众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集体认同感。在视频影像迅速占据人们娱乐生活的今天,许多人都不会再去潜心阅读《人生》,而《人生之路》则以影视剧的形式,增加了《人生》在今日的影响力。
事实上,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成功的案例并不在少数,国内的《活着》《人世间》《大红灯笼高高挂》《平凡的世界》都曾获得过很高的评价。在国外,如《飘》《傲慢与偏见》《简·爱》《肖申克的救赎》等作品,经影视化改编搬上大荧幕后引发了更多人的讨论以及人们对于原著的好奇。所以,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之间是一种血肉交融、互相成就的关系。盲目推崇原著而排斥影视化改编有可能会制约原著作品的传播和发展。把影视改编放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之中,尊重文学和影视的特性,用现代图像技术重现文学经典形象,才能促进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的共同发展,实现良性、有效的文学经典影像化的传播。文学作品与电视剧尽管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但融媒体时代,二者之间互相交流、互相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四、结语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先进的网络技术,使影视作品成为社会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学作品影视改编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能,对于推动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影视化改编不但可以使优秀的作品被更多人知道,还能让观众对原著产生更大的兴趣。此外,影视改编还能给文学作品更大的媒介选择自由,电视剧《人生之路》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补全高加林等人的前史和后传,为20世纪80年代的故事注入了新的时代气息,再次引发热潮。由此可见,经典文学作品要想在融媒体时代下实现突围,就需要将其本身与新的媒介方式融合。
夏衍在《杂谈改编》中说:“从一种艺术样式改写成另一种艺术样式,就必须要在不伤害原作的主题思想和原有风格的原则之下,通过更多的动作、形象——有时还不得不加以扩大、稀释和填补,使它成为主要通过想象和诉诸视觉、听觉的形式。”[4]因此,电视剧编剧对一部文学作品進行改编时,既要契合原作的主旨,也要与所处时代的时代环境契合;既要能有效推动文学原著的传播,也要为影视行业创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从业者要充分发挥创造性,力求把经典的文学作品改编为好的影视作品,使优秀文化的传播途径更加现代化、多样化。
参考文献
[1] 张福财.文学与影视:在双向奔赴中彼此成就[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3-07-05(6).
[2] 冯乐安.经典文学作品影视化:《平凡的世界》书评和影评的比较分析[J].社科纵横,2019(8).
[3] 刘芸曼.年代剧注入时代魂:从《人生之路》看经典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J].长江文艺评论,2023(3).
[4] 夏衍.夏衍电影文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特约编辑 刘梦瑶)
作者简介:刘重艺,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基金项目: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受困与突围——以陕西作家作品的影视改编为例(SLGYCX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