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思政元素的《物流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实践
2024-01-11逯蓓馨吴颖卓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04
王 娟,逯蓓馨,吴颖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之根本任务,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才培养的必备内容。《物流工程概论》以系统工程和现代物流学的理论知识与方法为基础,论述了物流工程的基本方法和内容,旨在让学生对物流工程专业有概貌性的了解,培养学生专业自豪感、归属感。基于我国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现实需求,充分挖掘《物流工程概论》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物流工程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具体课程内容,形成较为完善的融合思政元素的《物流工程概论》教学体系,使《物流工程概论》专业教育与思政元素同向同行,构建专业基础课“三全教育”大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针对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研究的文献不少,从内容上可分为融合路径、课程内容设计、思政元素挖掘、讲授要点与思政内容的映射融合等,研究范围覆盖了文科、理科、工科等各个专业领域。周怡通过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教学,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共磁共振[1]。杨艳玲、张增强从教学设计、内容、活动及评价四个方面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思政融入路径进行探讨[2]。李梅、陈磊针对《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探讨。鹿霖通过深入挖掘找出思政元素对应教学环节切入点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环节中[3]。宋莹、吴彤运用“互联网+课程思政”思维,创设新的学习形态和传播平台[4]。陈亮等挖掘提炼了“工程力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5]。覃福钿提出了共性“思政元素”和个性“思政元素”的分类及对应的资政资源,并以数据库与安全课程为例进行说明[6]。既有研究为《物流工程概论》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应用提供了思想源泉,但专门针对《物流工程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进行研究的几乎为空白;《物流工程概论》课程在课程体系中通常为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对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全方位掌握物流工程系统概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 融合思政元素的《物流工程概论》教学改革方法设计
根据《物流工程概论》课程所具有的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等基本特征[7],分析大学生基本学情,从课程知识体系、教学设计、教学空间等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2.1 剖析课程知识体系,深入挖掘思政资源
课程共分为十一大知识模块,通过剖析各模块知识体系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个自信、中国梦、宪法法治、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国工匠精神、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理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职业道德教育等。例如,结合物流工程发展史与最新实践,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个自信”和“中国梦”,引导学生了解祖国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2.2 重构课程教学设计,创新课程思政方法与路径
一是问题牵引层次引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思辩性。通过精心组织设计,构建翻转课堂,让学生组织学习小组,在教学团队的指导下,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自主学习模式,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展示分享学习成果,形成团队竞学机制,于无形中实现专业知识学习和课程思政的融合。二是通过将课程思政融入专题讨论环节,增强课程思政的体验感。例如,在专题讨论模块中,设置“现代物流黑科技”专题,要求学生自主形成讨论小组,课后分组查阅大量新闻与文献资料,掌握物流科技发展脉络,认识最新物流科技装备,并制作PPT 在课堂上展示汇报并开展讨论,增强学生国家自信、制度自信及职业自信。
2.3 多途径拓展教学空间,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
一是时空融合,将课程思政教育内化、融入到课程各部分理论内容中,构建多渠道立体教学模式与互动空间,将课程思政资源融入到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的教学环节之中。例如,通过课前在线课程预习、课内学习通互动活动、专题汇报讨论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等一系列重大举措,领悟“四个自信”、“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政内涵。二是产教融合,引入业界权威专家,结合物流工程实践融入课程思政资源,培养学生职业自豪感,引导学生主人翁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行业融合,结合农林业物流运作中的实际问题,梳理中国物流工程与管理实践,指导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增强学生自觉服务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
3 融合思政元素的《物流工程概论》教学改革具体举例
3.1 课程思政元素融合设计
通过剖析课程各知识模块的内涵,精准挖掘相应的课程思政元素,创新《物流工程概论》课程思政建设新范式,结合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特征,选择适当的素材承载思政资源,采用具有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等特征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为重点,强化课程效果的持续作用。部分课程思政元素设计如表1 所示。
表1 《物流工程概论》课程知识模块及对应思政元素
3.2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知识内容举例
3.2.1 “运输组织优化方法”知识点
引入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给京东物流题词的思政元素。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给京东物流题词:“感谢京东心系医疗救助一线,以最快的速度将急需医疗物资送达武汉”,京东物流在提高物流效率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京东物流优异的运输组织,而“运输方案优化”又是运输组织的重要内容,由此引入物资调运优化的数学模型与图上作业法,让学生懂得理论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国家发展与我有关”的职业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
3.2.2 “运输方案的优化方法”知识点
引入“中国物流集团成立”的思政元素。2021 年12 月6 日,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新组建的中国物流集团由原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物流板块的中国物资储运集团有限公司、港中旅华贸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包装有限责任公司4 家企业为基础整合而成。中国物流集团是中国唯一以综合物流为主业的央企,表达了国家对综合物流发展的重视。多主体整合为多式联运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由此引出多式联运的概念、特点及优势,让学生理解多式联运发展的基础条件,了解国内物流发展的现状,培养学生正确择业观、就业观,提升物流工程学生职业自豪感,坚定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3.2.3 “绿色物流的内涵”知识点
引入习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和“两型社会”发展理念。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讨论绿色物流、逆向物流(废旧物资物流、废弃物物流等) 对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敬畏与爱护之心。
4 总 结
融合思政元素的《物流工程概论》教学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40 余个课程思政元素融合在专业知识学习全过程。根据各知识模块特点,精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选择合适的素材作为载体,做到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全方位对应。一是突出教师引领作用,注重师生同行,要求教师化身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牵引者。二是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强化课程思政效果的持续作用,牵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