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GIL 模型的边疆农业高校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4-01-11丁伊丽

教育与考试 2023年6期
关键词:边疆地区农科学科

申 奥 唐 滢 丁伊丽

随着农业领域对新兴科学技术的应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边疆地区对于农业创新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近些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对新农科创新人才的培养,从新农科建设“三部曲”到党的二十大报告,都对创新型农林人才的培养做出重要指示[1]。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后,一批高等农林院校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经艰苦探索,抢得了发展先机。但大部分高等农林院校,尤其是边疆农业高校,未能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忽略自身特色与优势,再加上资源相对匮乏等因素,使得这些高校的生存发展空间受到压缩,导致边疆农业高校与边疆地区社会适应关系逐渐弱化[2]。如何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推进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边疆农业高校面临的新挑战。因此,边疆农业高校要顺势而为,积极响应新农科建设,明确新时代农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当前学术界对于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如何借助新农科建设来针对某一高校或某一学科的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体系研究,研究对象多为综合型或研究型大学,对边疆地区农业高校的研究较少。同时,既有文献对于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大多基于管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的视角,而从社会学以及AGIL 功能分析模型视角出发对新农科创新人才的研究相对较少。综上,论文将从帕森斯(Parsons)的AGIL 模型出发,讨论边疆农业高校在新农科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与解决对策。

一、理论基础及契合性分析

本文从结构功能主义下的AGIL 模型出发,将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视作一个社会子系统,从适应功能、目标达成功能、整合功能、模式维持功能四个方面来分析其所承担的功能应如何适应整个社会系统的新变化与新要求。

(一)理论基础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在社会系统论、功能主义理论和生物有机体理论的基础上于20 世纪30 年代提出了AGIL 结构功能主义模型,高度概括和分析了社会系统的实然与应然功能[3]。该模型具体内容包括:适应(Adaptation),即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的,需要通过与外界进行能量的获取来保证有效运行。目标达成(Goalattainment),即任何系统都是目标导向,获取外界资源后,将根据系统发展的目标进行排序,并分配资源以实现系统目标[4]。整合(Integration),即协调系统内外部资源,使系统有效运行。模式维持(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即维护共同的价值观,强调文化的作用,通过确立制度来确保系统的连续性[5]。这四种功能是社会系统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们作为一个整体相互联系。在一个具有如此高度抽象特点的理论框架中,任何社会行为系统都基本满足上述四个功能(详见图1)。

图1 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结构功能分析模型

(二)AGIL 模型与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契合性分析

首先,从AGIL 模型的适应功能来看,任何一个社会系统必然与其所处环境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系统若想要存在并发挥作用,则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来使自身得到持续不断的发展。边疆农业高校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改变包括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等,这些外部环境的改变导致了社会对新农科创新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因此,为适应农业领域经一系列变化而产生的新环境,边疆农业高校要考虑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农业领域对农业人才能力需求的提升。新农科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建立在社会需求变化的基础之上,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以提高新农科创新人才的外部环境适应能力。

其次,AGIL 模型的目标达成功能包含明确目标以及实现目标两个方面。在本文中,边疆农业高校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这一社会子系统要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去实现目标。边疆农业高校对新农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立足于边疆地区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边疆地区特色以及新农科建设的要求,以培养具有农业专业知识、新兴技术产业知识、富有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培养环节中,要突破学科壁垒,充分考虑农业基础课程与理、工、管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创新能力的教育,注重实践创新,提升实践课程比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培养具有边疆地区特色的新农科创新人才。

再次,AGIL 模型的资源整合功能是使系统有效运作的保证,系统需有效整合、调动资源来形成合力。边疆农业高校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要整合高校内部以及企业、政府等外部资源,围绕新农科建设对边疆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社会的需求等要素进行资源与人才培养的协同;通过加强教师队伍、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校企合作等方式,实现资源有效利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最后,AGIL 模型的模式维持功能指的是系统得以有效运行,必须使各部分按一定的秩序运行并维持下去。边疆农业高校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化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激励举措和制度来保障,通过营造创新的学术氛围、制度的建立来确保系统的稳定、连续运行。

二、新农科对边疆农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然要求

农业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是新农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撑。新农科建设对于农业高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同时,农业高校的实践经验对于新农科建设的政策制定和具体要求也有着重要意义。边疆农业高校要在“新农业”建设的背景下,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在有限的资源内,立足地区发展情况、明确自身优势、创新培养模式,依据地区发展需求与特色探索出适合新农科要求的道路[6]。

(一)高等农业教育内部改变需与外部社会需求相适应

边疆农业高校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这一系统的适应功能体现在:高等教育内部变革要适应新农科建设的内容以及边疆地区发展的需要,具体体现在对新农科创新人才数量、质量等方面的适应。目前我国边疆地区农业高校共36 所,边疆地区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相对完备。但大多院校采取的仍是传统的知识体系与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过程因循守旧,并未立足于外部社会及农业发展的需求,导致新农科创新人才十分稀缺,培养出的农业人才适岗能力较弱。因此,伴随着高等教育由大众化迈向普及化,作为高等农业教育发挥服务边疆地区农业发展的载体,边疆农业高校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增,还要在适应外部环境的基础上要协调多方利益相关者来参与,促进高等农业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改变原有因知识体系单一等原因造成的人才难以适应复杂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局面[7]。

(二)需促进边疆地区教育与经济共同发展

边疆农业高校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目标达成既体现在教育层面,又体现在经济层面。高校与社会相辅相成,一方面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又推动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边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边疆农业高校培养新农科创新人才形成反哺。具体目标体现在:(1)培养具有学科交叉融合背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随着近年来新兴科学技术与农业的融合、智慧农业的迅猛发展,涉农人才的培养应在传授传统农业知识的基础上嵌入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元素,并增加实践的比重,在农业生产中结合边疆地区农业特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2)培养学生服务边疆农业发展的意识。劳动力流失和农业生产模式落后是目前边疆农业发展的困境所在。高校应在授课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扎根边疆,运用所学建设边疆。

(三)需有效分配与整合边疆地区的资源

新农科背景下边疆农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整合功能指要协调高校、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及资源分配,将其整合为共同发挥作用的系统。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树立将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融入社会大系统中的育人理念,打破边疆农业高校与涉农企业之间的壁垒,这一理念不仅要在高校内部体现,更需要企业和社会的认同。第二,创新多元协同育人机制,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推进学校育人与社会育人深度融合,促进社会资源向教学资源有效转化。第三,强化联动机制。边疆农业高校、地方涉农企业、地方政府既是协同育人的直接受益者,又是此机制的推动者。地方政府进行统筹规划、地方涉农企业发挥合作机制、边疆农业高校持续且及时地进行反馈,这是此系统有效运作的保障[8]。

(四)需优化人才培养旧模式

模式维持功能主要体现为:传统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及边疆农业高校对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使边疆农业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无法促进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因此高校及社会需加强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建立一套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和闭环式质量监控保障机制,以实现信息瞬时互通,多方参与,客观评价,以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持续优化改进。

三、边疆农业高校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

近年来,我国边疆农业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从理论研究到探索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将从结构功能模型的视角出发,分析当前边疆农业高校新农科人才培养在适应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目标、资源整合、环境营造和制度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适应功能困境: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适配

新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在适应功能层面的困境体现在边疆农业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不匹配。边疆地区各种资源的相对匮乏,使得高校难以及时从社会发展中获取信息并协调资源以应对变化,导致人才培养的实效性较差,难以满足社会的创新性要求。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融合,新农科建设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进行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农业生产领域需要的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农业知识储备,还需要工程、管理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这对边疆农业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目标达成功能困境: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目标达成功能的困境主要体现在:目标趋同化。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确保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9]。边疆农业高校要在对自身准确定位的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来满足社会对新农科创新人才的不同需求。但大部分边疆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同类型院校相差无几,未能将边疆地区对新农科创新人才的要求融入培养目标中,并且在制定培养目标体系时未能结合自身层次以及科研教学水平,片面的追求更高的标准。有些边疆农业高校在目标制定过程中忽略了学校的传统优势与特色,未能将学校的优势学科特色在培养目标中体现。失去对自身定位的思考,忽略自身优势及特色,盲目追求更高的标准,导致了同质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出现。

(三)整合功能困境:资源整合不到位

在校内资源整合方面,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薄弱,新农科建设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但教师多为“半路出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较为欠缺。同时,创新意识较为淡薄、教学观念较为陈旧,在科研上虽有创造性突破,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却显得无能为力;第二,学科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衡,边疆农业高校学科结构相对固化,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使得学科之间发展难以均衡,未能实现优势学科带动其他学科共同发展的局面。

在校外资源整合方面,缺乏教育经费是限制边疆农业高校发展的原因之一,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难以为教育提供充足的经费投入,边疆农业高校经费投入主要来自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显示,2019 年对西部边疆民族五省投入8000 多万元,占国家投入总额的6.76%[10]。国家虽对教育投入逐年增加,但创新人才培养所需的经费越来越高,因此边疆农业高校要积极拓宽经费来源途径,以补充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经费缺口。

(四)模式维持功能困境:环境营造和制度保障有待加强

边疆农业高校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环境欠佳。首先,边疆农业高校缺乏人才培养的创新激励机制,创新并未真正融入学生的科研学习中。其次,边疆地区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各类相关涉农企业,对农业高校创新人才的引导、培养积极性不高。无论是边疆农业高校对创新人才的激励,还是边疆地区涉农企业对于社会责任意识的承担,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再次,在新农科多样化创新人才质量标准上不够完善。目前边疆农业高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政策和标准缺乏区域多样性、民族性需求等特色,而新农科建设正进行着从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边疆农业高校一定要把握住新农科建设这一契机,立足区域特色,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改革,从而实现边疆地区农业高校的高质量发展[11]。最后,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评价制度方面存在不够灵活的问题,对学生的评价以分数为主要考核标准,对教师的评价重科研轻教学,重论文数量而忽视质量。因此,高校对于人才质量标准与评价制度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优化边疆农业高校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建议

随着现代农业的信息化发展和一、二、三产业的日益融合,要求新农科人才,在具备充分的新农科专业基础知识、人文修养、专业技能基础之上,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12]。随着第四代工业革命的到来,传统农业人才很难满足新时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推进边疆农业高校新农科建设的进程,要将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核心要义。

(一)以地方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改善适应功能

只有满足社会对新农科创新人才的需求,培养出的创新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改善适应功能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增强学校与社会的交流。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的适应功能宏观体现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主动适应,其应向着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方向发展形成一个子系统。高校要加强与社会沟通,在社会、高校、学生之间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在了解行业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之上,将获取的信息融入到日常教学与科研之中。第二,高校要优化学科体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边疆农业高校要响应新农科建设的要求,突破农业学科界限,将工、理、管等学科与农学交叉融合[13],吸收其他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并结合地方特色农业、边疆民族和国际化特色,应用到农业生产领域中,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求。

(二)明确办学及人才培养目标,维护目标达成功能

边疆农业高校应在明确学校定位的基础上制定培养目标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明确办学目标要制定科学的规划,第一,办学规模需逐步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将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提高办学质量作为主要目标;第二,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要响应新农科建设要求、参考学校办学传统、依托优势学科、立足地方社会发展需求,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兴学科依托传统优势学科的专业结构,充分利用地区优势资源,科学及时地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形成自身特色,切忌一味地发展新型热门专业;第三,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将新兴信息技术融入到传统的农学当中,培养符合现代化农业要求的复合型人才[14],摒弃过度追求升学的精英型培养目标以及追求就业的功利性培养目标。

(三)加强校内外资源协调,改善资源整合功能

在加强校内资源整合方面,首先要营造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氛围。高校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鼓励教师在科研与教学中进行创新,以包容和尊重的态度为教师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其次要建立创新型教师的再教育,不仅对教师进行新兴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能力的提高,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最后,学科之间要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积极响应新农科建设的要求,传统优势学科积极接纳新兴学科前沿理念与技术,新兴学科在融合的过程中要利用好优势学科的资源与经验,二者相辅相成,形成学科交叉融合、共同发展的局面。校外资源整合方面,边疆农业高校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包括社会参与办学,社会捐资助学,以捐款人名义设立奖助学金,建立校友会,吸引外资合作办学等形式来为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筹集资金。

(四)加强文化建设和制度保障,增强潜在模式维持功能

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不应仅由高校承担,更需要全社会一起参与。首先,在高校内部要创建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从启发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创新能力到产出创新成果,为新农科创新人才提供完善的支持。同时,加强院系、学校之间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交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样的学术环境、更丰富的思想碰撞。其次,优化创新人才培养评价制度,不仅注重学生成绩,更要注重对创新成果和过程的考核,而对于教师在注重科研创新的同时,应加强对教学过程创新的考核。

总之,新农科建设是当前高等农业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举措之一,要把握好教育改革滞后性和超前性的辩证统一[15]。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农科背景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不断探索优化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模式,以充分发挥其功能属性。虽然边疆农业高校在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存在诸如人才与社会需求不适配、培养目标不明确、资源协调不到位、制度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由此,边疆农业高校要深入认识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以新农科建设为基础,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合理分配利用资源,大力创新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等农林教育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边疆地区农科学科
边疆地区经济增长动力探析
——基于扩展的增长核算方法
【学科新书导览】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打造边疆地市报影响力,锤炼过硬新闻队伍
对边疆地区反恐维稳策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