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自杀青少年流行病学分析及出院随访研究

2024-01-11张晓琴孟玉倩

健康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出院家属资料

张晓琴,孟玉倩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重症医学科,重庆 400014;2.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重庆 400014)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及自杀行为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青少年自杀引起的死亡是全球青少年第三大死因[1]。李志坤等[2]分析了2010—2019年昆明市死因监测资料,发现自杀是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的第四大死因。青少年自杀也给家庭、学校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自杀是一个综合影响的结果,与患儿本身的性格、疾病状态及外环境息息相关。本文回顾入住ICU的自杀青少年临床资料,分析自杀的常见形式、特性及自杀时的状态,随访了解青少年自杀出院后的生活状态,以提出有效的降低青少年自杀率的干预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某三甲儿童医院ICU 2019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自杀患儿病例资料。纳入标准:有意性自杀的患儿。排除标准:原因、诊断不明的患者。

1.2 资料收集

1.2.1 一般资料 通过回顾性查阅病历资料收集其自杀方式、年龄、性别、自杀时的状态、住院时长、服用的药物、父亲或母亲文化程度等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2.2 出院后情况 于2021年2—3月对患儿家属进行电话随访,根据患儿出院时的结局不同自制不同的随访提纲。出院时未死亡的患儿:①你家孩子(说孩子的名字)最近怎么样?②回家后情绪、生活跟之前有无变化?孩子是否已恢复正常上学?③孩子的兄弟姐妹有什么看法或影响?④你们回去后采取了什么方法开导孩子?有没有去看过心理医生?有没有请教过专业人员?孩子接受度怎么样?⑤你们还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和支持?出院时患儿已死亡:①你们最近怎么样?②孩子有兄弟姐妹吗?他们有什么看法或受到什么影响?③你们回去后有没有采取什么方法开导孩子的兄弟姐妹?有没有去看过心理医生?或有没有请教过专业人员?④你们还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和支持?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24.0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及随访的内容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019年10月—2020年9月,ICU收治自杀青少年患者共25例,均为服用药物自杀;年龄11~14岁,平均年龄为13.40岁;住院时间2~40天,平均住院天数为8.68天。父亲或母亲的文化程度为当时陪护人的文化程度,详见表1。

表1 ICU自杀患儿的一般资料(n=25)Table 1 General data of children with ICU suicide(n=25)

2.2 随访结果 25位患者中,3名死亡患儿的家属单独使用了专用随访提纲,但患者家属表示一切都好,结束访谈。随访22名出院患儿家属时,4名家属未完成全部随访,随访率为81.8%,结果见表2。

表2 出院患儿家属的随访结果(n=18)Table 2 Follow-up results of the families of the discharged children(n=18)

3 讨论

3.1 自杀青少年的一般特点 在本研究中的25名青少年均为口服药物自杀。青少年选择的自杀常见方式还包括高处坠落,但因有意性高处坠伤重症死亡率较高,轻症收治到创伤外科或骨科等普通病房,收治到ICU的病例较少。在25位服用药物自杀的患儿中,以服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为最多(52.0%),其次是服用百草枯(32.0%)。提醒家长要加强对患儿的关注度,已经确诊疾病正在服用药物的患儿,尤其是精神类疾病,要有家属陪伴,注意药物正确存放,避免患儿在情绪不稳定时有机会服用过量药物。病例中有两名患儿及家长隐瞒服毒的病史,均导致治疗延误3天,影响了治疗进度及住院天数或住院费用。本研究中,陪护父母一方的学历水平从小学到大学均有,占比平均,未体现对药物中毒防范意识的差别。有研究认为家长对药物中毒的防范知识与家长性别、学历、职业无关[3-4],与本研究结果相同。

雷修龙等[5]的研究也显示,13~14岁是自伤行为的高发期。在本次调查中,发现自杀的患儿年龄段为11~14岁,平均13.4岁,与林信竹等[6]研究中自伤行为发生的平均年龄一致。11~14岁是儿童的青春期,其心理特点是急于寻求自我的独立,易产生情绪上的激动和动乱,容易做出极端的事情,譬如自杀、自残等行为。因此提醒广大的家长及老师,要注重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变化,发现苗头及时干预,不要放任自流。建议小学及初中应该设立心理卫生咨询点,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的讲座、咨询、培训等,建立家-校-医一体的管理模式,让医院的医务工作者早期进入家庭和社会尽早干预患儿的心理成长。

本研究中的25名患者,84.0%为女生,与刘霞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不同性别青少年对情绪的表达方式不同,男性多以外化的行为表达为主,如行为冲动、争辩等;女性患者情感丰富、敏感细腻,遇到困难以内化的情感表达为主,患者表现烦躁、委屈、消极等,可能更多地呈现自杀的想法。另外,也有可能与青春期不同性别在应激状态下神经内分泌变化有一定关系[8]。

本研究中非独生子女较多。随着二胎或三胎政策的开放,家庭如何进行均衡教育,也严重影响孩子心理行为的发展。另外,本研究中的部分家长因家庭原因外出务工,将孩子留给老人或者亲戚。王雅婷等[9]研究发现,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的关键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没有或很少朋友、独生子女等。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是当代的教育难题,而留守儿童更应该引起社会、家庭、学校的重视。

3.2 患儿自杀可能的影响因素 患儿出现自杀行为是一个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闫敬等[10]发现,女性、初中生、抑郁症状、负性生活事件等是中学生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家庭亲密度高是保护性因素。寇毛蕊等[11]发现,导致大学生产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学习成绩差、家庭关系不和睦、单亲家庭、女性等。本研究中,自杀时患儿的状态呈现有抑郁症、心理压力、学习成绩差、与父母吵架等,其中最多的是患有抑郁症(40%)。美国国立精神卫生院的调查数据表明,超过90%的自杀者患过某种精神障碍,最常见的是抑郁症[12],这与本研究统计结果相同。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主要特点是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可伴有自伤自杀行为和不同程度的认知改变[13]。我国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高达15%~20%,其一生患病率可能高达20%[14]。本研究中部分家长对此认识不足,在随访中发现,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存在心理问题,其中有1名家长回答“孩子只是青春期叛逆,不存在心理问题”,还有一名患儿在医院治疗一周后家长认为孩子没有问题而自行出院,也有患儿明确诊断了抑郁症,但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未进行治疗,总之,在随访中发现有10名患儿在经历了一次自杀行为后家属仍然未引起重视,有55.6%的患儿未在医院接受正规的心理治疗。

抑郁症患儿可伴有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出现。青春期学生是 NSSI 行为的高发人群[15],发生率为10%~20%。有NSSI行为的个体在之后发生自杀行为的风险增加了3倍[16]。本研究中有9名患儿在自杀之前有过一次或者多次的自伤行为,这也增加了自杀的风险,但在患儿出现自伤行为时未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因而出现了后期的服药自杀行为。

父母的不当养育方式可以增加青少年的自杀风险[17]。研究发现: 10~11岁时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14~15岁时的自杀行为呈负相关,惩罚性教养方式与自杀行为之间有直接关联。良好的家庭关系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18]。父母应尝试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给予孩子信任和鼓励有助于降低自杀风险[19]。家庭成员之间的淡漠也是现代部分家庭的现状,随访中发现,有1名家长甚至不清楚患儿的情况,仅有1名家长认为患儿的自杀行为会对其姐姐造成心理影响,但也未进行任何干预。良好的家庭关系是降低自杀率的基本因素,应该引起当代家长的重视。

4 建议

根据青少年自杀时的特点及状态,建议家庭及学校要关注11~14岁的青春期少年,尤其是女性青春期少年,要多沟通多交流,适当地进行兴趣培养及习惯的培养,建立和谐的家庭教育方式,避免冲突。对于已经出现精神类疾病的儿童,要正确认识患儿的疾病状态,尽早就医,寻求最佳治疗方案。不论独生子女或者二胎、三胎的家庭都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平衡教育观念。

医院方面,患儿出院后要及时进行随访及延续护理。其次,医院的心理科及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志愿者应该走出医院,走进学校、家庭,定期到学校对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对师生进行心理知识讲座、对老师进行心理及沟通等的培训,到家庭中去解决青少年及家属存在的矛盾点,预防性进行关系的疏导。

青少年自杀作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日益引起重视。改善青少年的心理现状,促进青春期青少年尤其是女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是降低自杀率的关键,建议从家庭、学校及医院出发建立有效的干预策略以期降低患儿的自杀率。

猜你喜欢

出院家属资料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第五回 痊愈出院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