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720例妊娠期妇女的梅毒感染情况及疾病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
2024-01-11丁倩倩龚梦露沈丽君
丁倩倩,龚梦露,沈丽君,俞 娟
(杭州市临平区妇幼保健院 1.妇女保健科;2.产科,浙江 杭州 311100)
梅毒指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感染,可通过性传播和血液传播(获得性梅毒),也可通过母体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先天性梅毒)[1]。梅毒是胎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在世界范围内,53%~82%的未接受治疗的梅毒感染孕妇会将梅毒传播给胎儿,导致不良妊娠结局(早期胚胎丢失、死胎、早产、低出生体重和新生儿死亡)[2-3]。在梅毒流行国家,对梅毒检测和治疗进行产前筛查可将死产率降低82%、早产率降低64%、新生儿死亡率降低80%[4-5]。
通过筛查孕妇感染梅毒的危险行为,对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孕妇梅毒感染、促进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可提高相关人群的梅毒知识知晓率[6-7]。本研究通过分析孕妇梅毒感染情况、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以及危险行为特征,旨在为梅毒的预防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在杭州市临平区孕产妇保健单位进行梅毒检测的妊娠期妇女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自愿参加问卷调查;②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可能干扰、影响调查结果的对象;②近3个月使用青霉素类药物;③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者。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知情同意。
1.2 资料收集
1.2.1 基线资料 通过孕妇随访表调查基线资料,包括年龄、学历、婚姻状况、性伴数、固定性伴、偶然性伴、互联网寻伴、商业性伴、群交性行为、安全套使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检测。所有调查问卷由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对含糊不清和逻辑不通的数据及时进行补充和纠正,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采用梅毒螺旋体(Treponemiapallidum,TP)抗体检测孕妇梅毒感染情况。
1.2.2 梅毒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采用自制的梅毒相关知识知晓问卷,调查孕妇梅毒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梅毒相关知识有8题,知晓6题以上为对梅毒相关知识知晓。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梅毒感染孕妇的相关因素。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69 720例妊娠期妇女,年龄20~44岁,平均(28.29±4.17)岁;高中及以下学历29 976人(42.99%),大专及以上学历39 744人(57.01%);已婚59 520人(85.37%),未婚/离异/丧偶10 200人(14.63%)。其中有129例检测结果为梅毒感染(感染组),梅毒检出率为0.19%;包括一期梅毒36例(27.91%),二期梅毒12例(9.30%),隐性梅毒81例(62.79%)。
2.2 孕妇梅毒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69 720例孕妇的梅毒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9.85%,其中129例梅毒感染孕妇的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2.87%,感染者和未感染者的梅毒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98,P<0.05),见表1。
表1 孕妇梅毒相关知识知晓情况Table 1 Knowledge about syphilis in pregnant women
2.3 孕妇梅毒感染行为特征 比较感染组和未感染组的基线资料,两组在学历、性伴数、商业性伴、互联网寻伴、群交性行为、安全套使用、HIV检测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婚姻状况、固定性伴、偶然性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孕妇梅毒感染行为特征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syphilis infection in pregnant women
2.4 梅毒感染孕妇危险行为的多因素分析 对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赋值,高中及以下学历=1,大专及以上学历=0;性伴数>3个=1,≤3个=0;有商业性伴=1,无商业性伴=0;有互联网寻伴=1,无互联网寻伴=0;有群交性行为=1,无群交性行为=0;从未/偶尔使用安全套=1,每次都用安全套=0;有HIV检测=1,无HIV检测=0。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高中及以下学历、性伴数>3个、有商业性行为、有互联网寻伴、有群交性行为、从未/偶尔使用安全套、无HIV检测均为孕妇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均P<0.05),见表3。
表3 梅毒感染孕妇危险行为的多因素分析Table 3 Multifactorial analysis of risk behaviors of pregnant women with syphilis infection
3 讨论
自21世纪以来,全世界梅毒的发病率大幅回升,部分国家激增300%以上。据统计,2020年中国梅毒的发病率达33.083 1/10万,死亡率为0.003 8/10万[8-9]。但由于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活动方式隐蔽,社会歧视严重,我国梅毒防治工作存在一系列问题。此外,梅毒流行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且部分地区对梅毒等性病的防治工作重视不够,高危人群梅毒得不到有效的控制,给国内的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10-11]。本研究通过调查孕妇梅毒感染情况及其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分析孕妇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以期有助于临床防控。
本研究共纳入69 720例孕妇,其中129例孕妇发生梅毒感染,感染率为0.19%,与娄海琴等[12]研究结果类似,相比全国多数地区报道结果(0.2%~0.5%)[13-14]略低。其中一期梅毒占27.91%,二期梅毒占9.30%,隐性梅毒占62.79%。隐性梅毒是妊娠梅毒发生最主要的原因。由于隐性梅毒感染后无明显症状或体征,患者极易将梅毒传染给配偶和胎儿,临床建议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一期梅毒以皮肤黏膜损害为主,一般无全身症状,通常在初次感染后2~4周发生[15]。二期梅毒指梅毒螺旋体进入血液循环,引起皮肤黏膜和系统性损害[16]。
调查发现,本研究中的孕妇的梅毒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9.85%,而129例梅毒感染孕妇的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2.87%,提示孕妇梅毒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我国应加大在孕妇中梅毒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在梅毒相关知识方面,知晓率最高的为梅毒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给他人,最低的为梅毒会增加患HIV的风险,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类似[17-18]。多数患者由于对梅毒了解不够,且社会歧视严重,患者往往隐瞒自己的疾病,甚至恶意报复[19]。因此,今后应加强梅毒预防和治疗知识的普及,纠正对该病的错误观念。
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性伴数>3个、商业性行为、互联网寻伴、群交性行为、从未/偶尔使用安全、无HIV检测均为影响孕妇梅毒感染的危险行为。商业性行为者由于同时交往多个性伴侣,且在金钱诱惑的驱动下更容易发生无保护性交和群性交,其感染传播性疾病的风险要高出10倍[20]。近几年,互联网寻伴的现象越来越多。由于互联网提供了保护隐私平台,该类人群的性交经验和性伴数更多,因而该类人群发生梅毒的风险更高[21]。此外,高HIV检测率可能有助于控制梅毒感染,因为接受HIV检测的人群可以免费获得梅毒筛查和转诊服务,以进行治疗和行为干预。
综上所述,孕妇梅毒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临床可针对危险行为制定预防措施。首先,健全工作体制,细化各部门责任分工。我国孕妇梅毒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主要与各部门对其的防治重视不够有关。建议通过将孕产妇梅毒防治工作纳入全国各地的责任规划中,并通过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宣传和防治工作的落实。第二,完善社区梅毒检查和治疗通道,并提供免费的咨询和检测,怀疑感染梅毒后鼓励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梅毒检测。第三,通过婚前检查、孕前检查、孕期检查和分娩期检查等方式扩大梅毒的筛查和诊疗范围,确保早发现、早管理、早治疗。最后,可通过在社区、学校开展梅毒的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国民对其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此外,还可通过设置手机APP梅毒有奖问答、宣传小视频、转发朋友圈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梅毒防治知识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