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种推拿按摩方法预防小儿冬季感冒

2024-01-11谭小华

祝您健康 2024年1期
关键词:膝眼大椎穴指腹

谭小华

“医生,我家宝宝一到冬天就感冒发烧,动不动就要去医院输液,可愁人了,有没有什么办法啊?”“我们家宝宝也是的,冬天容易感冒,吃饭吃不好,睡觉也睡不好,有时还会持续很久,最终变成小儿肺炎。”“医生,除了吃药、住院打针,还有其他方法吗?”

冬季是小儿感冒高发季,尤其是抵抗力弱的宝宝,一感冒就要打针、吃药,否则非常不容易好转。其实,家长的早期干预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运用小儿推拿按摩方法帮宝宝预防冬季感冒。

在推拿按摩开始前,家长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①安静的环境,温度适宜;②修剪指甲呈圆润状,避免刮伤宝宝;③重要的一点,推拿按摩必须使用介质,这样宝宝会感觉舒服,愿意配合,介质一般用爽身粉或婴儿润肤油。

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通过捏拿脊背所产生的良性刺激,可补充先天的阳气不足。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拈起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

【按摩方法】宝宝俯卧,露出背部,家长将双手搓热,涂上婴儿润肤油,两手握空拳,用大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捏住宝宝尾骶部的皮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沿着督脉,从下而上,边捏边向前,推移至大椎穴(低头时颈椎处有一个凸起较高的骨头下的凹陷处)。如果宝宝习惯被捏脊,可以每捏三下,提一下宝宝的皮肤,效果更好,每次捏脊可重复3—6遍。每天1次,7—10天为1个疗程。

【作用】补充阳气,疏通经络,调节阴阳。

中医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小儿因先天脾常不足,脾胃功能虚弱,免疫力低下,常常出现积食引起的感冒症状。因此平时可用摩腹的手法促进肠胃蠕动,增强抵抗力。唐代名医孙思邈曾写道:“腹宜常摩,可去百病。”

【按摩方法】宝宝仰卧,露出小肚子,家长将双手搓热,涂上婴儿润肤油,拇指以外的四指并拢,四指指腹放在宝宝的肚脐部,力度使腹部向下0.5厘米左右为宜。然后,以肚脐为中心绕圈,用指腹或全掌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揉。顺时针摩腹为泻法,用于宝宝便秘、腹胀、厌食等;逆时针摩腹为补法,用于宝宝拉肚子等。每天1次,每次3—5分钟,1分钟100圈左右,7—10天为1个疗程。注意:不要在宝宝过饱或者饥饿时进行摩腹。

【作用】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中医认为,大椎穴是督脉与手足三阳经的交会穴,汇聚全身阳气,故有“诸阳之会”之称,《针灸甲乙经》记载“大椎,三阳,督脉之会”。因此,该穴是补充人体阳气的重要穴位之一。

【按摩方法】首先是定位,大椎穴在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即低头时颈椎有一个凸起较高的骨头,这块骨头下的凹陷就是大椎穴。用拇指的指腹按揉大椎穴,每天1次,每次按揉30—50下 ,7—10天为1个疗程。

【作用】提高免疫力,温经散寒。

根据中医理论,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俗话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常灸足三里,赛吃老母鸡”。因此,该穴是预防疾病、长寿保健的重要穴位之一。

【按摩方法】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外膝眼下三寸,胫骨旁一横指(中指)的位置。具体来说,膝关节处有两个凹陷,内侧的叫内膝眼,外侧的叫外膝眼,从外膝眼开始向下,四横指为横线,胫骨的前缘一横指为竖线,竖线与横线交会处为足三里穴(用宝宝的手指宽度测量)。用拇指的指端或指腹顺时针按揉,每天1次,每次3—5分钟,1分钟揉50—100下。

【作用】健脾补胃,补益气血,延年益寿。

中医认为,肺俞穴是肺的背俞穴,是治疗肺脏疾病的要穴,即咳嗽、感冒、支气管炎等。《医宗金鉴》记载肺俞穴:“治內伤外感,咳嗽吐血,肺痿肺痈”。

【按摩方法】在背部,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家长先让宝宝低头,看到颈椎的凸起,然后从凸起处往下4横指,左右旁开2横指(用宝宝的手指宽度测量),脊柱左右各1个穴位。

①揉肺俞:用两手拇指或食指、中指指端按揉两侧肺俞穴50—100次。

②推肺俞:两手拇指从肩胛骨内缘自上向下推动100—200次。

③擦肺俞:以中间三指指腹着力,擦肺俞穴至局部发热即可。

【作用】益肺理气,止咳化痰。

家长们除了掌握以上5种简单的小儿推拿手法,预防孩子冬季感冒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二是根据气温加减衣物,注意保暖,防止着凉;三是督促小儿均衡饮食,增加体育锻炼,保持作息规律。

(编辑    周逸宁)

猜你喜欢

膝眼大椎穴指腹
指腹泡水起皱的奥秘
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大椎穴贴敷配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感冒露苗头 速按迎香、风池和大椎穴
按三个穴位缓解膝关节痛
春天咳白痰搓搓大椎穴
指腹缺损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
两种皮瓣修复食中指中节以远指腹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