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4-01-10段安琪张毅赵智慧赵青李欣黄志华胡美曦章思铖高璐阳罗勤柳志红
段安琪 张毅,2 赵智慧 赵青 李欣 黄志华 胡美曦 章思铖 高璐阳 罗勤 柳志红
目的:初步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期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率、感染后的临床特征及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1月6日期间通过肺动脉高压病友互助组织的微信公众号发布调研链接和二维码,征集全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年龄≥18岁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填写电子调研问卷。
结果:收到293例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有效问卷,平均年龄为(40.6±12.7)岁,其中226例(77.1%)为女性。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率为59.7%(175/293),117例(39.9%)患者接种3针及以上,145例(49.5%)患者接种灭活疫苗。242例(82.6%)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其中26例(10.7%)为重型/危重型患者,最常见的感染症状为发热(85.5%)、咳嗽(77.7%)、乏力(66.5%)、咽痛(50.0%)、味觉丧失(35.1%)和肌痛(26.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57,95%CI: 1.027~1.087,P<0.001)和合并肺部疾病(OR=3.341,95%CI:1.215~9.184,P=0.019)与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是肺动脉高压患者发生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49,95%CI:1.019~1.080,P=0.001),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心力衰竭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522,95%CI:4.311~25.682,P<0.001)。
结论:参与调研的肺动脉高压患者疫苗接种率低,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较高,高龄是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在感染期间心力衰竭加重的风险显著增加。
新型冠状病毒自2019年12月暴发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引发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感染者可表现为完全无症状、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不同的临床特征。肺动脉高压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导致的以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升高为特征的异常血液动力学状态,其病情进展迅速,极易引发右心衰竭,致死率、致残率高。多项研究表明,肺动脉高压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不仅面临着进展为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肺动脉高压病情也可能因为病毒感染而迅速恶化,引发急性右心衰竭[1-2]。国内鲜有研究分析肺动脉高压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的临床特征。本研究旨在中国人群中初步探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率、感染后的临床特征、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横断面问卷调研,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1月6日期间通过肺动脉高压病友互助组织的微信公众号发布调研链接和二维码,征集全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年龄≥18岁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填写电子调研问卷。公众号面向全国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医师和科研机构,此前该公众号已通过发布调研链接和二维码的方式完成了中国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患者生存现状调查[3]。本研究已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22-1739)。
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部分:(1)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居住地;(2)患病情况和诊疗信息,包括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型、靶向药物治疗方案及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肺部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间质性肺病)、哮喘、糖尿病及过敏性鼻炎等;(3)疫苗接种情况,包括疫苗接种类型、剂次等;(4)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特征,包括感染时间、感染症状、病情严重程度及用药情况;(5)感染期间的肺动脉高压病情变化情况,包括心力衰竭是否加重(在病情稳定一段时间后出现症状或体征加重,包括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再次出现下肢水肿或加重);(6)靶向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以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阳性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病情严重程度按照如下标准判断:无症状感染指感染期间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无需药物治疗;轻症感染指感染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需药物治疗但无需住院;重型感染指感染期间症状严重、需要住院治疗;危重型感染指感染期间病情严重、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1.2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类资料使用例(%)描述,采用卡方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将P<0.1的危险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93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感染与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表1)
表1 全部患者以及感染与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例(%)]
调研期间共收到有效问卷293份,问卷有效率98.7%。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0.6±12.7)岁,226例(77.1%)为女性,120例(41.0%)合并心血管疾病,28例(9.6%)合并肺部疾病。293例患者中,239例(81.6%)为动脉型肺动脉高压,98例(33.4%)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26例(8.9%)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12例(4.1%)为其他类型肺动脉高压,16例(5.5%)不清楚肺动脉高压临床分型(肺动脉高压类型未知);292例(99.7%)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其中70例(23.9%)接受单药治疗,222例(75.8%)接受联合治疗。
293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中,242例(82.6%)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未感染与感染患者的年龄、女性、体重指数、合并疾病、肺动脉高压临床分型、靶向药物治疗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2.2 293例患者的疫苗接种情况分析(表2)
表2 全部患者以及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疫苗接种情况[例(%)]
293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疫苗接种率为59.7%(175/293),117例(39.9%)接种3针及以上,145例(49.5%)接种灭活疫苗。未感染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疫苗接种率、接种疫苗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中接种4针疫苗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P=0.003)。
2.3 24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242例患者中,无症状、轻型、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分别有10例(4.1%)、206例(85.1%)、24例(9.9%)、2例(0.8%)。感染期间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85.5%)、咳嗽(77.7%)、乏力(66.5%)、咽痛(50.0%)、味觉丧失(35.1%)和肌痛(26.5%)。44例(18.2%)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加重,20例(8.3%)在感染期间停用靶向药物,其中9例(3.7%)因担心靶向药物与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治疗药物的相互作用,4例(1.7%)因疫情期间购药困难;2例(0.8%)接受了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药物治疗。
2.4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合并疾病、疫苗接种情况为自变量,分别以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3、4)发现,年龄(OR=1.057,95%CI:1.027~1.087,P<0.001)、合并肺部疾病(OR=3.341,95%CI:1.215~9.184,P=0.019)与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P<0.1的自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肺动脉高压患者发生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49,95%CI:1.019~1.080,P=0.001)。
表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293)
表4 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n=293)
以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疫苗接种情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严重程度、感染期间靶向药物用药情况为自变量,以是否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出现心力衰竭加重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肺动脉高压患者在感染期间出现心力衰竭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522,95%CI:4.311~25.682,P<0.001,表5)。
3 讨论
肺动脉高压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面临着高于普通人群的风险。本研究基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开展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全国性问卷调研的数据在中国人群中分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影响。结果发现:(1)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疫苗接种率低于普通人群;(2)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更高。(3)年龄是肺动脉高压患者发生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4)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在感染期间心力衰竭加重风险显著增加。
既往研究显示,肺动脉高压患者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病率约为3.8%~7.2%[4-5],与普通人群相似[6];感染后住院率为31.6%~32.2%,其中8.2%~27.5%的患者会转入重症监护病房[5,7]。本研究中,由于传染力极强、致病性较弱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在我国流行,293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中242例(82.6%)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目前肺动脉高压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险因素仍不明确,Wieteska-Miłek等[7]分析了364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发现,未接种疫苗的肺动脉高压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接种疫苗的肺动脉高压患者(46% vs.9%,P<0.001),本研究中,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疫苗接种率虽然高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 vs.58.3%,P=0.266),这可能与样本量有关。然而本研究发现未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接种4针疫苗的比例显著高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提示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可能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据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我国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率已达89.7%。但在参与本调研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疫苗第一针接种覆盖率仅为59.7%,远低于平均水平,这可能与肺动脉高压患者对疫苗不良反应的担忧和接种人员对禁忌证的把握不当有关。
在本研究中,242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中216例(89.2%)自我报告为无症状或轻型感染,轻型感染者表现为发热、咳嗽、乏力、咽痛、味觉丧失和肌痛等。26例(10.7%)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需要住院或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治疗,而此前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感染者在检出阳性后两周内的住院率为0.9%[8],提示肺动脉高压患者在感染后发展为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比例高于一般人群。Mamzer等[4]发现,肺动脉高压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死亡患者的年龄更大,WHO功能分级更高,心血管合并症更多。与前述研究相符,在本研究中,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P<0.1的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包括高龄、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疫苗接种率较低及接种剂次,将上述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高龄是肺动脉高压患者发生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在感染期间极易发生心力衰竭加重(OR=10.522,95%CI:4.311~25.682,P<0.001),临床医师应密切关注这些患者的心功能,一旦观察到病情恶化应立即进行干预。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受限于横断面设计,在探讨新型冠状病毒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影响时未收集纵向数据分析其预后。此外,本研究以在网络平台发布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本研究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严重程度、心力衰竭加重等的判定基于接受调查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自我报告,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也未能采集到反映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和危险分层的指标,患者自身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可能作为混杂因素,对发生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心力衰竭加重的风险产生显著影响。同时,由于问卷的覆盖面有限,在未来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样本量更大的调研。
综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对于肺动脉高压患者应制定针对性措施提高疫苗接种率、推动疫苗全程接种及加强免疫接种,特别是在高龄、伴有心肺基础疾病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加强宣传教育,给予重点关注。对于发生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医师应密切关注其心功能,继续使用靶向药物,防止其感染期间出现右心功能失代偿。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