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发展对策研究
2024-01-09马军伟王剑华
马军伟 王剑华
摘要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苏南甚至江苏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苏南示范区内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意识逐步提升,凸显出强大的创新生命力。在经济新常态下,苏南示范区在新一轮竞争中扩大创新优势,需要多区多园进一步强化协同创新,实现一体化和特色化发展,提升协作效率,挖掘企业内源创新动力,打造人才创新共同体。
关键词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协同创新;创新发展
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苏南示范区”)自2014年获批建设以来,紧紧围绕“三区一高地”的总体定位,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加快创新一体化步伐,正逐步成为人才集聚创新和产业蓬勃发展的地区,成为苏南经济快速生长的重要力量,引领、示范和支撑了江苏省高质量发展。苏南示范区现已形成“五城多区多园”的发展格局,全省70%以上的研发投入、80%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90%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都在苏南示范区实施或完成。在新形势下,做好“高”“新”两篇文章,以城市群创新一体化打造日趋完善的产业布局,用底气、信心和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苏南示范区的重要任务。
一、苏南示范区创新发展现状
(一)研发经费投入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苏南五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GDP年增长迅速。其中,2017—2022年苏州GDP绝对值在苏南五市中均位居第一。苏南五市研发经费投入、研发经费占苏南及江苏全省GDP比重均是逐年稳中有升。据统计,苏南五市研发经费投入从2017年的1421.9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316.70亿元,增速为62.92%。苏南五市研发经费投入占苏南GDP的比重在2017—2021年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苏南五市研发经费投入占江苏全省GDP比重在2017—2021年也呈现出稳步上升趋势。
(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江苏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苏南五市创新综合指数为221.85,比2019年提高了24.36,各分项指数均保持总体上升态势。其中,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创新综合指数分别为261.16、245.8、202.94、195.04、183.98,这五个城市对苏南创新指数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2.74%、39.37%、13.97%、9.47%、4.64%。据统计,2017—2021年苏南五市发明专利授权量、高新技术产值、高新技術企业数量三项指标基本上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个别年份出现了增速放缓的情况,体现了创新能力的稳步提升。
(三)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苏南示范区秉承“创新赋能,一体发展”的思路,在营商环境、研发投入、载体建设、高端人才和企业集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科技金融等中介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稳步推进,努力打造产业创新集群。一方面,努力引导创新要素在苏南示范区内自由流动,夯实创业创新的硬环境。另一方面,通过企业文化、城市文明、居民道德风尚建设,持续释放创新生态红利,营造鼓励和支持苏南示范区成员高频技术交流、知识分享、协同攻关的制度环境。比如,南京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全力打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地标。[1]无锡市出台了《无锡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推进太湖湾科创走廊建设,重点培育物联网、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常州市先后出台“创新实施意见30条”“创新政策20条”等政策文件,重点培育智能装备、太阳能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苏州市出台了“支持青年人才发展若干措施”“1+8+X”科技政策体系等,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等产业。镇江市发布“聚力创新”六条政策,重点部署高性能合金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苏南示范区尽力克服产业发展同质化问题,打造覆盖产业链全流程、凸显品牌特色、展示地域优势、彰显高效有力、整体联动式的分工体系,建立了覆盖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四)一体化协同创新高效推进
2020年苏南示范区成立理事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统筹协调苏南示范区建设各项重点任务,高效推进苏南示范区一体化发展。一方面,江苏省、苏南五市和高新园区均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在此基础上设立统一的领导小组来牵头协调,推进和保障创新政策的落地。另一方面,苏南示范区“五城多区多园”在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重大科技项目上积极进行协同攻关,形成了具有标志性、品牌化的协同创新活动模式,通过“借势联动+资源整合”,疏通协同攻关的大小障碍,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不同创新主体达成共赢、共享、共荣的网络关系,提升科技创新一体化水平。[3]
二、苏南示范区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培育效果有差异,区域创新发展不均衡
从地域范围上来看,苏南示范区“五城多区多园”产业链经济效益呈典型的地域发展不均衡状态。这种地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园区在基础建设、规模、方向、质量、效益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从各城市创新综合指数以及对苏南指数增长贡献率两项指标来看,苏南五市中镇江、常州与苏州、无锡、南京的差距相对较大。镇江和常州在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衔接和整合利用上还需要加速推进,为产业提档升级寻找更多的适宜土壤。同时,苏南示范区还需要从战略规划的高度进行各园区特色定位,以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的思路来布局和谋求产业发展。
(二)资源统筹配置机制待完善,区域发展协同不足
2015年以来,苏南示范区凝聚各方力量推进创新一体化发展,如统筹布局创新服务平台和重大科技支撑平台建设,苏南示范区内创新资源开放共享程度明显提升,创新型城市群效应彰显。但是,苏南示范区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突破,创新活力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待进一步破除,协同有序、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比如,服务平台以临时性、对话性的单程服务为主,而多级联动、制度性、常态化、系统性的闭环式跟踪服务偏少。在“共生模式”下,各园区还存在互损、内耗与消耗性竞争行为,各园区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和合作共赢的协作意识不浓。各城市多园区利用地域、资源和技术优势进行互补和合力发展的进度较缓慢,效率还较低。因此,如何从制度上统筹协调和规范吸引多方力量,按照可操作性的举措来抱团发展,以高水平的“创新矩阵”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苏南示范区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三)政策支持不足,企业研究投入不够
苏南示范区利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整体优势,对从事基础创新和底层技术研发企业的人才、科技投入等方面的有效供给还不充分。尽管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在基础研究上不断发力,但现有的供给以政府投入为主,大部分企业对耗时耗力的基础研究投入力量微弱。苏南地区拥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人才资源,但这些资源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优势。苏南示范区在产业化应用引领,激发政府、企业、产业三大主体需求,解决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对“卡脖子”技术进行“建档立卡”,帮助从事基础研究和底层技术研发的目标企业梳理和凝练技术问题,提供针对性服务以弥补基础理论研究的短板等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在新时代,苏南示范区更应该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机遇,把“卡脖子”的技术寻找出来,并对其进行精准识别,找出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关键核心技术,设立优先级,对其进行重点服务,引导和鼓励企业对基础研究“舍得投入”。
(四)人才金字塔队伍待搭建,人才效能发挥不足
既“顶天立地”又“铺天盖地”,形成“塔尖”“塔身”“塔基”相互衔接的人才队伍是苏南示范区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宁波等城市对人才的掠夺式强吸,苏南示范区人才供需矛盾的问题依旧突出。现有引进人才虽然在产业转型、服务地方经济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人才的集聚、融入和根植水平相对较低。从人才政策要素来看,政策的集成化和系统性需要再提升,政策的发力点需要再精准,引导带动作用需要再提高。从人才体制机制要素来看,既有苏南示范区特色又有竞争比较优势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在授权松绑、完善评价体系、创新激励等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破”得还不够。因此,搭建与产业、城市深度融合的人才金字塔队伍,发挥人才效能,是苏南示范区“十四五”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提升苏南示范区创新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强调规划引领作用,加快培育产业集群
首先,要利用优势互补,依靠都市圈引领,实现空间一体化发展。镇江可以充分利用南京都市圈的辐射和带动,依托南京在科教方面的优势设立迎合当地发展需求的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引进上,镇江也需要用科创优势补齐产业链短板,依据区域特征来调整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品牌强势度,减少与其他四市的差距。从“存在感”和“发展势头”来看,常州在苏锡常都市圈中的地位明显低于苏州和无锡。常州应该进一步明确园区发展的功能定位,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资源的配置和流动,强化重点板块的创新策源与服务功能,积极承接南京和上海的科教和产业资源溢出,并形成与之错位发展的格局。其次,将简单处理的对接帮扶方式转化为从战略高度谋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一盘棋”。[4]要抓住国家重大战略的叠加效应,将城市经济发展优势和环境资源优势结合,通过创新植入“倍增器”,保持战略定力和方向,以持续努力创新来实现一体化创新发展。最后,要推动苏南示范区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积极打造结构开放、要素整合共享、主体高效协作互动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促进技术、市场与政策供给的紧密耦合。
(二)突出统筹协调,提升苏南示范区协作效率
一方面,苏南示范区应该进一步落实一个领导机构、一套实施体系、一批支撑平台、一批攻关项目的“四个一”建设要求,在重大科研项目、科技攻关、重大科研平台建设上谱写合作新篇章。在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上,要强化协同创新共同体意识,积极探索和推进技术市场及科技资源平台共享、创新政策一体化覆盖、体制机制改革一体化联动。[5]另一方面,要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协同实效。[6]要推动苏南示范区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科研院校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加快建设重点载体,积极争创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试点,布局建设一批产学研合作的重大新型研发机构,引导和推动地方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大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整合以及企业与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一起参与“揭榜挂帅”项目的联合技术攻关,实现关键技术尽早突破和产业化应用。要着手构建特色化和多元化功能的科技服务超市平台、产业信息平台,打通与国家有关部委的工作渠道,完善融合发展平台体系。要逐步建成网络信息化的数字产业集群,实行政策信息、行业市场导向与业务咨询实时交互式共享与指导。要从意识、制度、表象上将多元创新主体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真誠投入、逐步磨合、定期沟通,促成共赢共创理念的达成。
(三)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挖掘企业内源创新动力
解决基础研究成果产出和转化问题,需要依靠科研机构“主力军”和企业“生力军”。一方面,要紧密跟踪国内外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要重点培养一批研发和创新整合机制强、技术扩散链长、产品应用范围广、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率高的源头储备企业,并把位于产业链高端,处于创新体系中心位置的创新型大企业作为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转化及推广的主体。要以“卓越工程”为引领,从实际应用出发,由政府来牵头协调科研机构和企业这两股力量,共同投身于基础研究,以“原创技术策源地”塑造长期竞争优势。要扩大苏南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规模,为示范区内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平台建设、科技金融发展等提供充足资金保障。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给予配套支持,充分调动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的积极性,帮助企业和科研院所疏通基础研究中的堵点,形成基础研究的强大合力。鼓励企业借鉴优秀的核心技术研发经验,以任务导向主动去探究源头和底层的理论逻辑问题,扎实推进基础研究投入,并与高校、独立研究机构合作,利用他们提供的前沿知识和人才,为基础研究提供有效的供给,更好地实现“卡脖子”核心技术突破。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让企业和科研院所从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中尝到甜头,给基础研究提供更广阔的试验土壤,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创基金+人才集聚”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四)聚力人才政策创新,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从战略层面探讨高层次人才的集聚机制,为用人主体和人才个体提供全周期精准服务,营造良好的引才“大环境”“主阵地”和“生态圈”。企业要当好开路先锋,讲好苏南示范区创新故事,营造支持人才创新发展的组织环境。要建立引领、融通发展的人才队伍体系,通过顶尖人才的示范效应,推动人才队伍整体效能的快速成长。要发挥“项目+载体+产业生态环境”的磁石吸聚效应,形成“1位尖端领军人才+1个高层次创新团队”的人才队伍建设“滚雪球模式”,大大加速人才和团队的集聚速度。要推动人才配置体制机制改革,共谋人才、产业和城市深度融合和互动发展,让人才在苏南示范区顺畅流动,让人才生活在某一市,贡献在整个苏南示范区。[7]要向苏南示范区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建立“放权清单”和“负面清单”,将人才的职称评审权、评价权、定价权等交给用人主体,推进人才资质互认,真正为人才松绑解绑。要建立全链条创新协作长效机制,从“识、引、育、用、留、服”各环节入手,探索协作对接新模式,加大各环节合作力度和范围。要紧扣人才的预测与规划、培养与使用、配置与管理等环节,联合实施人才工程,协同颁布人才政策,共同破除现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打破部门壁垒,形成互补和支撑,放大共建共享联动效应。要建立健全激励和支持机制,通过工具性和情感性激励,以释放全链条主体参与融合的积极性。要构建更加科学的考评体系,强化正向激励,对各链条参与主体的绩效考评需要从态度、主动性、创新协作的组织落实、实际贡献、协作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要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突出政府在人才工作中的服务职能,整合政府、企业、市场资源,为人才提供全周期和全链条服务。
参考文献:
[1]陶应虎.南京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对策[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8-21.
[2]陈建新,郝超,刘伯超,等.常州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与培育对策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6(28):10-15.
[3]王路昊,林海龙,锁利铭.城市群合作治理中的多重嵌入性问题及其影响——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J].城市问题,2020(1):4-11.
[4]刘剑,陶应虎.城市群创新一体化发展难点与对策建议——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J].经济纵横,2017(4):89-93.
[5]陆紅娟,丁宏,朱军,等.城市群型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一体化路径研究——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22(1):131-139.
[6]张媛媛,袁奋强,刘东皇,等.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协同发展研究——基于系统耦合理论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6):71-76.
[7]郑宝华,朱佳翔.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城融合度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6(18):65-68.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政策效应评估研究”(编号2022SJZD065)的阶段性成果。
(马军伟系常熟理工学院商学院教授、博士;王剑华系常熟理工学院商学院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易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