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止血粉治疗部队官兵浅表皮肤损伤的疗效
2024-01-09孙大炜孙宝华董鹏飞高美玲
孙大炜,孙宝华,董鹏飞,董 昕,郑 爽,高美玲
浅表皮肤损伤是武警部队官兵训练中最常出现的伤情,因为其创伤表浅,愈合快,远期影响小,很少引起卫生人员的关注。这些创面往往处于手、胫、肘、膝等训练中反复接触、摩擦的部位,如果处理不当,则可能影响训练,造成伤口迁延不愈。壳聚糖止血粉是部队单兵急救包中常见的止血药物,它取用方便,操作简单,却往往被基层医护人员所忽视。笔者在近几年的多次特战、机动任务为主的集训中,对战士们常见的浅表皮肤损伤进行了分类,并将壳聚糖止血粉应用于创伤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19-06至2022-05在特战、机动集训中发生浅表皮肤损伤的战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1 h内的浅表损伤,伤及真皮层,无需缝合。(2)符合两种最常见的训练外伤类型:手部掌侧的小撕裂伤(枪械的夹伤),创面面积0.5 cm×0.5 cm~2.0 cm×2.0 cm;四肢非角质皮肤的擦伤(多为训练中器械、地面的擦伤),创面面积2.0 cm×2.0 cm~5.0 cm×5.0 cm。(3)愈合过程中未应用抗生素。排除标准:(1)首次处理时创面有异物残留或严重污染;(2)创面过浅、仅伤及真皮乳头层,无明显渗出或来诊时已经自然结痂;(3)合并切割伤、穿刺伤、烧烫伤等类型的损伤。共入选102人,均为男性,年龄19~25岁,军龄≥2年。
1.2 方法 利用士兵证号或警官证号的尾号进行随机分组,将两类对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手伤试验组(n=36)、手伤对照组(n=22)、体伤试验组(n=28)、体伤对照组(n=16),试验组和对照组年龄、军龄、民族、损伤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所有四组均由卫生人员进行规范的创面处理,有轻度污染的用3%的H2O2及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再用1%碘伏棉球消毒创面及周围皮肤,试验组在创面上敷用壳聚糖止血粉(湖北普爱药业有限公司)。所有四组均嘱患者暴露患处,24 h内避免接触水等污染因子,自然结痂,干性愈合。
表1 两组武警官兵一般资料比较
1.3 观察指标
1.3.1 疼痛的评价 采用改良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试验组施用碘伏和壳聚糖时的疼痛进行评分,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1.3.2 皮肤愈合的评价 记录两组人员的创面硬痂形成时间和痂皮脱落时间。硬痂形成时间:在伤后每8小时作为一个时间单位进行一次观察,直到痂壳触之坚硬,无波动感。痂皮脱落时间以受伤时间为起点,以天计算。
2 结 果
2.1 疼痛的对比 试验组手伤部位施用碘伏和壳聚糖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体伤部位施用碘伏和壳聚糖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
表2 试验组武警官兵手伤和体伤用两种药物后的VAS评分比较
2.2 结痂时间和脱痂时间 两种部位应用壳聚糖止血粉后,均可以明显缩短结痂时间。体伤情况下应用止血粉后脱痂时间明显增快。但手伤情况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痂皮脱落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表3)。
表3 两组武警官兵不同部位结/脱痂时间比较
3 讨 论
壳聚糖是一种源自甲壳质的线性多糖,由通过(1-4)糖苷键连接的氨基葡萄糖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亚单位组成。由于其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无毒性、生物黏附性、抗微生物活性和止血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壳聚糖在伤口愈合的不同阶段表现出积极的作用[1]。在止血阶段,壳聚糖可以调节血小板的活化,促进体内血液凝固。在炎症阶段,壳聚糖可以调节炎症细胞的活性和促炎因子的释放,为伤口愈合提供有利的微环境。在增殖过程中,壳聚糖为组织生长提供非蛋白基质支持。这些作用将促进伤口愈合的过程,并防止重塑过程中的瘢痕形成[2]。另一方面,由于壳聚糖带正电荷的胺基团与细菌细胞壁带负电荷的肽聚糖相互作用,可以使细菌内部渗透失衡,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3]。
多款用于伤口治疗的含甲壳质和脱乙酰壳多糖的产品已经商业化,并在多项人类的临床试验上得到了肯定。它们在口腔溃疡、穿刺、皮肤移植和鼻窦术后的创面上应用后,可以使细胞黏附、止血和上皮再形成[4],瘙痒和敏感性减少[5],渗出物和异味减少[6],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血液透析后穿刺部位出血和再出血[7]。与传统的凡士林纱布敷料相比,壳聚糖在治疗褥疮的临床试验中,显著减少了渗出、敷料移除时的疼痛、伤口面积和深度[8]。壳聚糖相关产品也应用于战场和救援。美军已经有三代产品应用于一线。从第一代由冻干壳聚糖制成的单片敷料—Hem Con绷带(HC)[9],到结合了壳聚糖和纱布的第三代壳聚糖敷料Celox Gauze(CEG)和Hemcon Chito Gauze (HCG),广泛应用于急救机构[10]。
在部队平时训练中有两大类常见的浅表皮肤损伤,类型固定,便于统计分析。第一类是手部掌侧的枪械夹伤,在手枪速射、上膛等枪械练习中,拇指掌侧及虎口可能会滑进手枪的抛壳窗中,被滑动的套筒和枪管夹伤。特别是新手进行特战训练时,夹伤时有发生,笔者在调查中对使用手枪训练的特战队员进行统计,近半数的特战队员至少发生过一次手枪套筒的夹伤。轻度的夹伤只会引起血疱,严重的夹伤会造成软组织的深部撕裂伤,对后续的枪械及多种战术练习会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心理压力。第二类是肢体非角质皮肤的擦伤,在特战涉及攀登、匍匐、器械的训练中,可能会伤及胫、膝、肘等与外界摩擦的部位。上述皮肤损伤都较浅表,多数可以干性一期愈合,卫生人员多数只进行消毒后待其自然结痂,而结痂、愈合缓慢会使伤处变成易损部位,影响训练并可能再次出现原位的损伤,在大强度集训中,同一位置发生的反复损伤并不少见。
对于上述的浅表皮肤损伤,很多战士会在浅表的创面上使用创可贴或纱布等不适合的处理措施,造成创面无法快速结痂,用湿性愈合的方式处理创面,显然也不适合部队的训练和生活。在部队的日常训练中,需要一种止血快、结痂快的药物,使创面可以尽快地完成干性愈合。在本研究中,无论是手伤还是体伤,壳聚糖止血粉显示出了快速的止血、结痂效果。但在研究中发现,患者的痂壳质地较脆的情况,与自然结痂的痂壳比较,更易于在日常的接触中出现破裂,尤其在手部和关节部的创面,更易于出现再次的损伤反而出现延迟愈合。可能正是由于这种创面的特点,手部撕裂伤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痂壳的脱落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所以,在应用壳聚糖止血粉时,应注意使用的剂量并注意保护创面和制动。
在创伤的治疗中,壳聚糖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有研究证实,其具有极轻微的皮内刺激性,几乎没有细胞毒性,符合国家关于生物医用材料相关标准的要求。但在深部创伤的动物试验中发现壳聚糖有引起凝血障碍和异物反应的风险[11,12]。在本研究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刺激性疼痛,对比不含酒精的碘伏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现过敏反应。
壳聚糖粉可以随时取用、操作简单;体积小、耐用、质量轻;在室温下保存期长,在极端环境中(-10 ℃~-55 ℃)性质稳定;而且经济实用,针对部队训练特点,适合部队使用。现有壳聚糖粉剂的缺点是形成的痂壳质地较脆,特别是施用药粉较多时。而且许多卫生人员在处理浅表皮肤损伤时,想不到去使用止血粉,笔者咨询了参与研究的近30名特战中队的基层卫生人员,会使用壳聚糖止血粉的不足1/4,而在自己的急救包中配备有壳聚糖止血粉的战士中,知道或使用过的只有1/10。为提高部队浅表皮肤损伤的治疗效果,需要卫生人员针对不同的伤情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指导。在更严酷的战争环境下,也期待更有效的壳聚糖-敷料制品装备部队。